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西蜀堂 >

第33章

西蜀堂-第33章

小说: 西蜀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惠点点头,笑道:“谁说不是,你嫂嫂为人风趣,甚为嬉闹。其父乃朝中的吏部尚书,与右丞相有同殿进士之谊,也算得上是朝廷的重臣。故而大伯之事,为兄的升迁才得以如此的顺利。”

    天琪笑道:“爹,哥。这大伯之事啊,你们就放心好了。大伯现在少林出家,拜少林方丈为师兄,琪儿我的身手就是大伯所授,少林方丈还传儿数年的修为的。”

    于是任天琪便将在少林学艺及流露江湖的事情前后仔细叙说了一遍。老寨主父子俩是听得如痴如醉,好久才缓过神来。

    老寨主是双目噙泪。天惠是啧啧赞叹不已。二人对任天琪的一身绝技那时兴奋异常,激动不已;对诸如殷开山,王重阳,南宫雄等江湖名宿那自是可望而不可及啊。原本以为远在天边,不觉得这些江湖名宿便是任家堡的恩师啊。

    就见任天琪咬破舌尖,运功吸气,暗提北冥之气,遂张口一道红光shè出。“嘟”的一声响,一支血箭钉在了对面柱子之上,晶莹透明,血赫然成冰,而以冰又入木三分。可见任天琪的内功修炼已到了赫人的地步,已非天惠老寨主所能想象的了。就见任天琪凌空一抓,那血箭无声而没,已经是到了任天琪的手里,化成一滴血,慢慢消失在手掌之中,给吸收了。北冥之功乃南宫雄的镇元之功,任天琪勤加苦练,已经是炼制第七层了;也正是北冥神功的功力已经初成这才导致了任天琪近来越发难以驾驭体内两股真气而屡屡感觉头晕不适,恶心yù呕。任天琪见自己又一神功即将练成,百般兴奋,不时频繁催功验证倒反而有伤真元的了。

    天惠瞧了一眼老寨主,老寨主点点头。父子间自然是心有灵犀。

    天惠略见犹豫了一下,笑道:“阿弟,你此番回来可否已有打算?可否想一展身手为朝廷效力?”

    任天琪笑了笑,瞧了父亲与大哥一眼,挠挠头,笑道:“这个吗,我还没想那么多。至于是否为朝廷效力,我还是要多多考虑才是,毕竟七扇们门为官当差的经历不堪回首。还是觉得在老王爷手下当差舒坦得多……。”

    任天琪见到父亲的脸sè忽然凝重起来忙闭口不言,甚是惊恐。

    老寨主的脸sè瞬间恢复了笑颜。天惠也是紧张得很。

    老寨主咳嗽了一声,笑道:“为父并不是那种陈旧迂腐之人,但你等切记莫不可给任家堡的先人脸上抹黑。……其实自古以来吗这‘忠孝’两字便是各有各的解法。……。这大宋也好,这大金也好,与咱任家堡风马牛不相及,咱在汉论汉在金论金……此事容以后再说吧。倒是说到了这朝廷与为官之事,为父是要说上几句与咱们有切身关联的。”老寨主吞吞吐吐道。老寨主知晓了儿子在北边所干的事,又知晓了自己的儿媳是大金国的郡主,再说些为汉杀敌的话就觉得不太适宜的了,但他又知晓有些话又不能不提及一下。

    天惠兄弟俩若释重负。

    老寨主道:“齐家治国其实一个道理,这当家的不能有所偏袒,有所喜忌。自西汉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忠孝二字也并非忠一君一朝孝一老翁。青史留名者虽说常不能善终但终究是名垂千秋,这总比那万世的骂名要好得多的。为父当年辞官虽说是为了赡养双亲,但也不排除朝廷里的乌烟瘴气与不作为。与其口是心非莫不如回家颐养天年的好。故而为父并不希望你兄弟俩有多大的成就多大的功名,心安则已。话说了回来,如今的扬州府也算得上是风调雨顺的,这百姓也甚为安居乐业,这社会治安还尚可;只是近来闻听江湖腥风血雨有再起之势,远近发生了不少的大案,你等身手虽高人一筹但还略显年轻不谙世事rì常势必要谨慎小心再小心才是。虽说咱任家堡的剑法与斑竹剑在江湖上也有一席之地,你俩的身手也远胜为父,但要切记为人莫不要过于张狂,免得遭得天谴。好在任家堡江湖上素无恩怨,过了你们母亲的生rì咱还是要去拜拜地方上的那些个诸如为官的,走江湖的,押镖的等等头头面面的人物的才是。”

    任天琪笑道:“爹,咱们还要去拜山头,这就用不着吧!”

    老寨主一摆手,笑道:“用得着的。礼多人不怪的!多一事莫如少一事。先礼后兵,这是为人处世之道,并非争雄争胜之说的。”

    任天琪兄弟俩对视一眼,笑着称是。

    老寨主道:“咱家已经与大金国皇族结下姻缘自是好事,只怕是此事泄露出去恐生是非,令人妒忌;尤其是那朱家庄绝不会善罢甘休,必然会有所算计的。咱们还是要早作打算的才是。”

    天惠笑道:“爹,这不碍事的。想那朝廷如今是与金谋和结盟,缔约而安,又金强宋弱的;纵然是朱家庄知晓了咱皇亲国戚的身份通报给了朝廷,朝廷也会三思而行,以大局为重的。况朝廷里也是讲和占据了上风。主战的将军们屡遭痛斥,敢怒不敢言,又哪里敢兴兵作乱的!听说近来又有九州侯谋求兴兵抗金,却为太尉府一口回绝,将军们均受到了太尉府的训斥。”

    老寨主点点头,手捋胡须道:“惠儿说的也是,咱们军中有镇江都统石子山作内应,咱任家堡也有兵丁过千,双寨互为照应也不是啥人好欺负的。”

    任天琪笑道:“爹,咱寨与总寨的关系还算好吧?这几年来有没有再生是非的?”

    老寨主长叹口气,道:“哎,这可就说来话长了。总的来说,还是由于你母亲与你大伯母不和的缘故咱两寨是难得亲近的了。如今你二伯已经不问家事,凡事均由你大哥大嫂cāo办,天敏主外,曹氏主内。哎,宗亲关系rì益疏远,不过话又说回来,如今的总寨可是一夜暴富,富裕得流油啊!”

    任天琪不解道:“爹,咱个堂兄均不善于言谈,何来暴富之理啊?”

    天惠摇摇头,笑道:“阿弟莫要忘了大嫂可是女中的豪杰啊!”

    任天琪笑着点点头。就是,大嫂曹氏之贤明广陵无人不知晓的。

    父子三人又略坐了一会,谈些地方上的事件。
第二章第三节亘古情愿028
    第三节:亘古情缘

    rì上枝头,外面一片安宁。

    已早上辰时,任天琪方睁开眼,伸个懒腰,睡得好舒服。多少年来从不曾有过如此踏实甜蜜的一觉。俗话说得好:金窝银窝莫如自己的草窝。任天琪转身正想再睡会儿,一转头,瞧见郡主已端坐于床前,四婢身后而立,掩嘴抿笑。

    是了,太阳早该晒屁股了,自己多年来小心翼翼,亦从未因睡觉过头误了练习武功,从来均是自己去等郡主起床的,难怪冬雪几个丫头今朝正抿嘴要笑话自己了。

    任天琪脸一红,双手一按坐起,腼腆道:“郡主睡得可好?还习惯这里?是笑话吾了不是,看来汝的琪哥哥也是不求进取,图安求逸之人了。”

    “还好,就是被子熏得太香,不甚习惯。快起来吧,老寨主已派人连催两次,叫去正院呢。”郡主微笑道起身,抬手叫chūn桃拿来任天琪衣物,语轻声缓,如chūn风细雨,别说听了有多受用。

    任天琪伸舌做了个鬼脸,忙伸手掀被便想下床,一瞟旁边郡主几女子在,脸一红,又慌忙盖上被。

    郡主笑骂道:“rì头已一人多高了,还睡啥睡,就不怕老寨主发怒?我的爷啊,啥时了,这皆是我房里之人,早晚还不皆为爷所收?怕什么羞,装啥正人君子,只要爷rì后能念得我今rì之好便是阿弥陀佛的了。还有汝等几个,还不快点帮爷穿衣?”

    郡主回身又对四婢催促道。

    冬雪四人红晕満颊,羞涩忸怩无地自容,各抿嘴垂头,満心欢喜,偷觑任天琪,又环顾众人,yù先动却又止怕得别人笑话。

    夏荷嘴快,低声如蚊道:“贱婢四人可不敢有此妄想,只求能安心侍奉郡主与爷便成。”

    郡主笑道:“好咧,谁不晓得汝等深明大义,yù与吾同甘共苦的,你家主子自然肚知心明,用不着表功的。”

    任天琪亦是面红耳赤,虽说四婢早晚皆是自己的人,但此话从rì常文静,平素温雅的郡主口中道出不免见外,腼腆一愣,不知说甚好。

    冬雪年龄大一点,与任天琪rì常接触最多,也最为懂事,闻言忙红着脸,咬唇先上得前去掀开棉被,扶任天琪起来。

    其一动,其余三女均忙上前帮忙,取衣打水,频频垂目互探,脸红耳赤,笨手笨脚的,竟比平时穿着还慢。郡主笑着瞧着几人乱成一团。

    任天琪本想不让,但一想自己快完婚了,家里如此多女眷在身边,她们岂可让自己事事亲历,老祖宗之礼制多少还是要有所继承的,虽是别扭却也未再托辞,脸燥耳热站着,任几女摆布着。

    用过早点,任天琪忙陪郡主,带宫铭,任明全,冬雪,秋月四人来正院父母处。

    大夫人已一旁陪坐。

    与众人见过礼后双双坐定,宫铭四人立身后。

    老夫人先叫过郡主,从手腕上褪下一绿松石镶嵌鎏金手镯放郡主手里,笑道:“孩子,这是老身给你的见面礼,本来昨儿个就该给你的,一是这东西不常见,人多眼杂不便,一是你等车马劳顿怪累的,便今儿个给你了,不算迟吧。”

    郡主微笑着回首一瞧檀郎。

    任天琪微笑示意收下。

    郡主忙躬身下跪道:“谢谢伯母厚爱。”

    大夫人一旁笑道:“我说郡主啊,你还叫伯母啊,嫁妆皆带来了,难道还要回上都去不成?依我看哪莫不如早rì改口叫爹娘的好?方才我正与爹娘商量着你俩婚事呢。”

    郡主闻言,万分羞涩,回头看看檀郎。

    檀郎微笑相对。

    郡主忙起身,撩裙再次跪在二老面前,恭恭敬敬磕三个响头,道:“儿媳完颜丰颐见过爹爹,见过娘亲。”

    老两口连连点头,笑道:“好孩子,快起来,别累着,快一旁坐下说话。”

    任天琪上前扶起郡主,回身坐定。

    老夫人又招过儿子,掏出一物递上。

    老寨主一旁说道:“孩子,此乃我任家堡子女所佩戴之信物,乃上古传承下来之黑玉石,虽不珍贵,却十分少见。那年分家,咱家自得了四颗,今给你一颗,上刻有汝小名,现在便藏戴于內衣之中。”

    任天琪忙磕头接过,依言接过挂于脖上,回身坐下。诸女不知是何物,面面相觑。

    老寨主轻咳一声,道:“郡主远嫁小寨,不知是否住得惯,小寨简陋,寒室简朴,自不似王府般照应周到,望多多担当。”

    郡主笑道:“爹爹见外,那有儿媳嫌自家不好之理。”

    老寨主点点头,笑道:“明白便好,丫头明理,乃天琪之福,咱家之幸啊。”

    任天琪笑道:“郡主可是熟读经书,甚知礼节,不似我武夫一个。”

    老寨主轻咳一声,道:“好,如此甚好。今儿你等两家均在,眼下有几件事要急着办,需与汝等商量,征求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