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睡在我上铺的女同事 >

第4章

睡在我上铺的女同事-第4章

小说: 睡在我上铺的女同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小姐,在下有礼了,坛里文章均小生亲笔所写,世上无有他份。”不知道为何,我总喜欢先调侃一番再说正事。

  “干吗说得文绉绉的,我又不是《西厢记》里的那个崔莺莺。你是读中文专业的吗?这些故事都是真的吗?”我就料到她也有这样的问题。

  “我是电子商务专业的,这些故事有些真有些假,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亦假假亦真,是与非真的那么重要么?黑与白必须如此明了吗?”我最反感别人问我 “真的假的?”、“为什么?”之类的问题,对于这种问题我通常会给出难以琢磨的回复。

  她发了一个擦汗的表情,“真服了你,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能这么会写,还能说这么深奥的话,真是太神奇了。”对于这样的称赞我很是乐意接受,其实我觉得自己的文章实在太差,毫无新意,经常嘲笑自己的写作水平已经回到小学时代。

  “出来混口饭吃不容易,须得处处找灵感时时寻思路,没灵感创造灵感也要写。”

  “你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多的感情经历?想不到你年纪轻轻的能有这么多感触,你应该谈过很多次恋爱吧?”这位大姐真的很好问,其实男人的恋爱次数和女人的年纪一样都是异性禁忌询问的。刚好相反,男人的年龄和女人的恋爱次数正好是各自炫耀的资本。

  我发了一个害羞的表情过去,“崔小姐,你我素未谋面,私事岂能全盘相告?在下只是一介书生,善于观察罢了,感情认知乃是从拜读前人巨作所获,并非亲身所历。”

  “没事,等下开会的时候你就知道我是谁了。”她发了一个可爱的表情。

  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很容易就进入另一个层次,那就是想象空间。我在网线的这头,君在网线的那头,日夜思君不见君,共上互联网,此网几时断?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我一行字发送出去就开始在琢磨网络那头的她是何表情,当然她也不会辜负我的“相思意”,很快就回复一个她心中的表情。这就是我迷恋于网络的原因,人与人之间虽然没有面对面,但却可以胜似面对面的沟通彼此的感情,很多人就因此不愿在生活中和熟人说话而选择在网上和陌生人交心。

  开会的时候我又简单的和大家认识了一下,其实我无法记住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学三年已过去好几个月,班里的女生有些人和名字我都无法把她们对上号,更何况是才来不到一个月的新环境。不是我的记忆不好,而是我实在不愿意去接触陌生人,我能在一万条代码中快速找出一个中文逗号也不能在一百个人中永久记住一个陌生人。

  我刻意去记住这个叫崔莺莺的女孩,她是一个让人感觉很有亲切感的女孩,她看上去有二十三的样子,一米六的个子,笑容可掬的样子,说话时抑扬顿挫又不缺乏风趣。崔莺莺很好相处,也很喜欢开玩笑,在开会的时候经常会说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笑话使大家发笑。因为她进公司比我早,于是我干脆就叫她老崔。

  “老崔,你在论坛推广方面有没有较好的具有时代进步性的建议?”在开会的时候大家谈到论坛的推广策略,我觉得老崔在这方面应该有很多见解,于是就问她。

  “什么嘛,把我叫得那么老,人家还是花季美少女,别把一个‘老’字挂在前面,以后叫我娃娃。”我们技术部的几个男生听了这句话后开始做呕吐状。

  “我认为,论坛现在访问量很大,只是回头客少,大部分访问者只看帖不回帖。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我们论坛的内容不够吸引人,标题写得不‘刺眼’,要想活跃论坛的气氛,必须加强帖子内容的质量,有必要时应该用一下‘标题党’,多写一些休闲趣味的。”

  老崔分析的很有道理,能找出问题的根源并给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创业论坛目前处于引导性的站点阶段,就是访问者只是单纯的找资讯,如项目、政策等,看到好的帖子就成了回头客,这无异于时代的站点。要想把引导型站点成功转换为互动型站点,就必须在论坛的帖子上做文章。

  “在论坛帖子方面,我有一个想法,就是多写一些比较有争议性的文章,最好能和道德有所摩擦,我要的效果就是有两股或者三股人在为这个帖子而辩论。”我提了一下我自己的想法。

  “这个应该是你所擅长的,我觉得你之前写的那些帖子都还不错,但是有一点就是不够贴切,也就是没有深入去描述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的那些细节和心理的变化,这可能是你刚毕业的缘故,以后尽量多留意就可以了。”娃娃一下子点出了我文章中存在的不足,这令我有点羞愧,不过我还不至于“忠言逆耳利于行遂将其谋杀”。我一直都是个好孩子,知错能改是我特有的高尚,于是下班以后我对在家里搞养殖的姐姐进行了一次电话采访,姐姐以为我发烧了,一径叫我去医院看医生。

  几个月前我还是一个前途未卜的黄头小子,几个月后我却在为别人的创业前途而烦恼。我在搜索引擎上搜索一下目前网上访问量较大的创业网站,准备对其来一次全面的剖析。我无法断定这是人性的优点还是缺点,当我们在崇拜一个人时,明知自己永远无法到达那种层次,却喜欢在茶余饭后对其进行品头论足,辩论功与过是与非。我也是其中的一个,总喜欢在自己没有能力创造出的事物中的鸡蛋里挑骨头。

  这个网站在同行业中算是佼佼者,是同类型站点的榜样,唐骏的一句话:“我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那么这个网站的成功我相信我们也可以复制。

  我先查看网站的简介,这是我的习惯,一个站点的简介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简洁的文字概括出网站的信息,所以要想知彼就得先看简介。

  可是看完第一段后我就有点失望,这个网站是由中外两家风险投资集团共同投资成立,既然有了钞票,不出名也是一件难事。我再分析其站点的功能和运营模式,这些模式都比较大众化,在我做网站之前我也有这种策划。最后我得出一个结论:它的出名是踩在高高的钞票之上。

第六章
有时候真的很羡慕电影上英格兰的火车,他们的火车不用太长,月台也不用太大,空荡荡的车厢里零零散散的几个乘客,这样的车厢很宁静也很舒适。且看国内的火车,那个场面不是用“心惊肉跳”可以形容的,我觉得创造“人山人海”这个成语的人太伟大了,要是没有这个词,我还真的不知如何形容火车站的“宽容”。

  当然这里我不是想说火车站,厦门的公交车同样“巾帼不让须眉”。记得海底隧道刚开通不久,正值是劳动节,我到商场买完东西后要回学校,这辆经过隧道的公交车如奇珍异宝,车门一开,那些在车门前等候已久的人群一下子涌向门口,你推我挤,场面是何等的壮观。身体单薄的我根本就无法在这样的人流中立足,无奈之下我只能施展轻功,实行“爬窗计划”。 

  厦门的交通确实让人不敢恭维,其他城市用地铁在地底下钻,厦门特区就是跟别人不一样,非得造出一种在天上跑的“BRT”。本以为“BRT”的出现会大大缓解这样的悲剧局面,没想到BRT上的乘客比公交车上的更猖獗,如果说在公交车上被挤流产,那么在BRT上将被挤怀孕。

  每天早早就被闹钟吵醒,迷迷糊糊洗刷完,又在迷迷糊糊下踏上迷人的公交车。我算是幸运的,我的住处和公司刚好是这路车的起点和终点,每天我都能很轻松的走到最后一排座位并开始短暂的休眠。

  天气渐渐转凉,公交车上的空调却毫无增温的意思,头上的冷气口吹下来的冷气经常把我冻醒。既然无法入眠,我就选择观赏车厢内外的美女,车厢外的美女流动性太大,我还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车厢内。南方的女性和北方的女性有着明显的区别,可能有些朋友对女性或者说人的特征没有太大的研究,但如果你看过《笑傲江湖》就会发现,华山和衡山是两种决然不同的形态,华山险衡山秀。北方的山在于粗狂美,南方的山在于秀气灵性。这个道理在人体特征上同样行得通,北方的美女普遍特征是高挑、丰满、性格开朗直率,而南方的女性给人的感觉就是娇小、苗条、清秀、性格婉柔。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那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女性正是南方女性的典型。对于南方女人和北方女人,大致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南方女人多";媚娘";,北方女人多";婆娘";,简称“北方朗南方媚”。 在这车厢里南方女人居多,这可以从她们的身材和口音中辨别出来。

  夏天乘公交车确实也是一种视觉享受,你完全可以理所当然的去欣赏女性的局部真理,当然只可心动切勿行动。我发现前排的一个女生确切的说应该是女人,这是一个标准的Office Lady,白色的职业装,挽起的头发散着淡淡的清香。这样的女人在这样的公交车上很常见,唯一吸引我的是她手里的那本书,那是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我这个人有严重的仇日情节,我同样也仇视喜欢日本文化的中国人,不管这些文化是否具有价值性。这个女人对这本书好像很入迷,车身的晃动也不能转移她在书本上的注意力。这样的情景让我无心再欣赏其他的女人,我突然厌恶起眼前这个女人,希望这辆公交车能尽早到站,实在不忍亲眼目睹这种“叛国”行为。

  很多事情都是在无心插柳中逐渐形成方圆,我本以为在同一辆公交车上两次在同一个位置遇到同一个人的概率比从天上掉下馅饼的概率还低,但是这个馅饼却砸到我头上,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我同样坐在最后一排,而这个女人同样坐在我前排看着同一本书,只是章节不同而已。我恨不得把她的书扔到窗外,然后再狠狠的教训她一番,但是那是她的生活,我无权干涉她的价值观。突然有一个想法在我心底油然而生。

  晚上下班后我从箱底找出那本好久没看的《古文观止》,这本书是我在高中的时候买的,曾经有一段时间发现自己有抑郁症,于是就拼命的看书抄书,这本《古文观止》正是在那时陪我度过艰难的日子,很多书都卖了,唯独这本还留到现在。第二天上班我故意没那么早上车,从窗户看到那个女人已经在座位上后,我上车走过去在她旁边的空位上坐下,摊开《古文观止》,也装作看得很入迷,我就不信我的“之乎者也”还会输给她的“呀嘛喋”。

  她可能因为发现旁边突然出现一个男生而感到惊讶,而且这个男生也在看书。

  “什么年代了还看这种书!”她嘀咕着,声音很小,有意思的是我早上起来刚掏了耳朵,听力有所增加。

  “小姐,你是在和我说话吗?中国人在中国的领土上看中国的书,有错吗?”我绝对不放过她,这是一场民族文化的战争。

  “哦,没什么,我只是觉得像你这样的年轻人看文言文觉得有点奇怪而已,没别的意思,我为刚才的那句话道歉,不好意思。”看来她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我对她的敌意瞬时减少三分,甚至还为自己的鲁莽想法感到愧疚。

  “你很喜欢村上春树吗?你有没有试着去接触一些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