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细胞渗透 >

第58章

细胞渗透-第58章

小说: 细胞渗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家安全局通过远程连线,接入到指挥中心的指挥系统里,更严厉的指示被下达到山西省委与胡守兴面谈的人,案件被定性为叛国罪、间谍罪;要求胡守兴限时交代问题,否则立刻开除一切党籍、公职,追究一切违法行为的责任。

现在案件能够争取主动,能否在那个未知的间谍组织将发动机藏匿并且转移出国境之前抓住它,关键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指挥中心这边,能否根据曾国铭的逃亡过程挖出线索,一个在胡守兴那边,看能否尽快撬开他的嘴,从各种信息分析,是胡守兴引入的这个间谍组织,那么由他必然能够获知一个间谍组织人员的明面身份。

既然已经上升到间谍案件,那么审查力度立刻加大了许多,封锁区内所有陌生人全部被控制起来,接受更严密的调查,奔驰车需要司机,那么这些人里必然隐藏着至少一个间谍组织的人,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即使上溯祖宗三代,也要在这些人里挖出成果来。

拜数码产品的普及,现在手机几乎人手一个,比照移动系统里的信号定位信息,很容易将嫌疑人挖出来。只要这个人手机的运动轨迹与奔驰车不重合,那么基本排除,而如果某人没有手机,或者手机运动轨迹与奔驰车相符,那么基本属于重点怀疑对象。

至于说前面有人接应,再提供一步手机给那个司机的情况,有可能发生,但可能性不大。毕竟后面有直升飞机追着,逃亡方向很难事先划定,除非这个组织到处都有成员,否则很难想象它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布置好接应计划。

不过这种可能也无法排除,对于两个或者多个手机信号运动轨迹一致的状况,需要提供大量的旁证,来证明没有发生手机的转移。

海量的公安、司法、安全部门的侦查人员投入封锁区中的人员甄别工作。

第106章 跨平台协作体系

很快的一个嫌疑人被甄别出来,这是一个30多岁的普通男人,他身上没有携带手机,根据他自己交代,他是九江市某公司的普通员工,对于为什么来到封锁区,他的解释是来旅游,询问搭乘的交通工具时,他解释说是骑自行车。

但是他的谎言很快被戳破,首先他的自行车被发现是附近村民丢失的,并且在奔驰车上发现了他的DNA样本,更令人怀疑的是,有他的DNA样本,但是在车内没有发现他的指纹。

有此一条就已经不需要继续再找更多证据了,此人一定是间谍组织成员。

案件突破口被定在这个间谍身上,一边加紧审讯,一边开始围绕间谍开始认定他的身份,挖掘他周边的社会关系。

对于审讯结果指挥中心基本没有太大的期待,既然是一个专业间谍,抗住48小时审讯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他现在需要做的,恐怕也是拖延时间,拖得越久对组织越有利,如果指着从他嘴里挖出来的东西,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此人的身份通过比照九江市当地的人口档案很快被查出来,此人姓名刘智全,年龄32岁,未婚,社会关系非常简单,档案上显示,他似乎是个孤儿。但是向上追溯他的生活轨迹的时候发现,他之后目前这份行政职务是真实的,其他所有档案信息都是伪造的。

再次追查这份假身份的来源,结果发现是刘智全在两年前通过警局内部的警员,花钱买的,继续追查经办人员与其关系,发现两人几乎可以算是萍水相逢,是刘智全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酒桌上认识的。

这条线索基本到此为止了,刘智全必然是一个专业间谍,被派到九江准备长期潜伏的,只不过突然启用了而已。

查询刘智全的通讯记录,将他在公司常用的手机号码调出来,继续往深查,结果没发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他的生活非常简单,就是上班、回家,偶尔在市内逛逛,无法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疑点,未发现他接触任何陌生人的情况。

经过移动系统记录和室内监控网络查询和比对发现,案发时,他的手机接到一个首次启用号码的来电,然后他抛弃自己手机,携带一台新的带有首次启用号码的手机,一个大大的包裹,在九江市博登酒店处登上曾国铭的奔驰车,后面就是在封锁区抓到他。

这个线索就此中断,那么曾国铭跑哪去了?发动机跑哪去了?

侦查重心集中在那次监控盲区的停留,以及那次有人下车的停留。下车那次停留是在五一广场,下车之人一直在五一广场附近活动,活动了20多分钟,中间频繁接触不同人,有短暂交流的,有出现物品交换的,甚至此人中间还进入监控盲区,再次出来后携带一个大提包,变换活动场所,有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活跃在人流密集场所,仍然是不停的与不同人接触,不断发生交谈和物品交换。

此人被定义为2号间谍,指挥中心与国安局连线会议分析,此人应该是为了扰乱实现,分流侦查资源的,但仍然不能派出他在与人接头甚至转移发动机。

好在国内就一个好处,人力资源极大丰富,更多的干警和刑侦人员被抽调,通过远程协助的方式,帮助分析筛选九江市监控网络产生的庞大信息。

奔驰车在侨福大街还有次监控盲区停留,此次停留计有一分钟左右。通过附近群众走访发现,当时奔驰车停下之后,一个疑似曾国铭的人物下车,同时几个同样款式的提包被放下,然后分散在6、7个人手中。

随后曾国铭乘坐一辆黑色玻璃车窗的白色面包车离开,其余人等或开车,或驾驶电动车,活搭乘公交、出租,分散离开。之后再次有人上车,然后奔驰车离开。

指挥中心分析,侨福大街应该是一个关键节点,此处应该是发动机和曾国铭被掉包转移的地方。

因为曾国铭是临时起意,该间谍组织恐怕也是匆忙组织和布置的接应计划,很难搞出太复杂精确的计划,甚至都不能是是全局行动,可能只是该组织某个部分的单独行动,很难做到周密的协同计划。

这从刘智全被轻易抓获就能发现,该间谍组织目前只能是见步行步,临时调动资源,掩护发动机的转移,中间必然会出现众多的破绽,可以借机打掉它一部分暴漏的组织。

侨福大街周围的监控被重点筛查,根据当时在场群众的描述,锁定了7个分散目标,同时调取当时九江市监控,开始追踪这7个目标的轨迹和去向。要查清楚每个目标都接触过什么人,转移过什么东西。

这样又出现海量需要分析的监控视频,并且还要尽快得出分析结果。

此时指挥中心已经有点无法负荷如此大的信息流量,不得不再次在指挥中心之外,通过远程链接的方式,再次外挂几个分中心。其中有专门负责监控数据分析的,它负责掌管整个九江市监控数据,并且根据指挥中心的需求,将所有监控分析任务分解掉,然后派发给所有提供远程在线支援的单位,安排和协调各单位工作进度,回收和上报分析结果。

除了监控分析中心以外,还有武装力量中心,他们由市区干警、刑警、武警、交警、军队等不同单位临时嵌接在一起,在通讯网络上,形成一个临时的虚拟指挥中心。

这次因为中央的高度重视,事件级别不断拔高,导致不停有新的单位结构投入进来,汇入整个事件的应激反应体系。发达的通信网络、互联网络、车联网络共同提供了这种跨平台地域协作体系的信息交互支撑系统。

树状结构的单权力中心体系,在处理这种突发事件时往往很容易爆发很强的社会反应合力。关键看权力中心是否重视,只要投入足够的关注,非常容易形成‘人民战争’状态,无论做什么事,一旦达到这种组织力层级,非常容易形成极高的工作效率。当然,这中间浪费的社会成本也会是海量的,关键在于权利中心认为是否值得。

第107章 威胁

在冷原的指挥和督促下,整个临时组合起来的协作体系快速运转,飞快吞吐着各种信息,将收到的信息分门别类的打包,发给下面各个处理中心,然后再将处理结果回收上来,从而作出判断和决定,调整下一步的调查方向。

吴辉在旁边看得是大开眼界,看来复杂系统同样需要一个复杂的指挥中心,社会是个足够庞大的复杂系统,那么这个社会的组织中枢同样是个复杂系统,如何让这个组织中枢中的N多个模块和节点,相互间协调起来,共同处理一件事情,本身就很值得好好研究和规划一下。

比照一下自己的阿米巴,虽然阿米巴都是单细胞生物,但是现在阿米巴替换的生态圈已经足够庞大了,似乎自己也需要想法构建阿米巴的指挥中枢了。不能像现在这样,想起来就指挥一下,想不起来就扔在那里放任自流。

在吴辉遐想自己的阿米巴牌全球指挥系统的时候,案件侦破又有新的消息传来,当案件的进展被转达给胡守兴,并且将中央对于此次事件的定性转告给他的时候,他的态度终于松动,愿意配合专案组交代事件的起因。

原来胡守兴得知有生物发动机之后,兴奋莫名,他能够察觉到这很可能是划时代的一个东西。同时他在想如何在其中获取最大利益,经过曾国铭的描述,他发现在吴辉设计的那套游戏规则里,他还真不一定能够获得发动机的分配名额。

毕竟他只是个已经退休的人,家里的孩子都是在经济领域打拼,从政治上讲,他家的政治影响力在逐渐没落。

既然很有可能得不到分配,那么在明面上从中获得的收益就不会太大,索性不如寻求更大的收益获取方案。

他先指示曾国铭偷发动机出来,这事他干得真是有恃无恐,即使事发了,最多也不过是交出发动机,然后罚酒三杯,很难有更严重的后果。

这边曾国铭去偷东西,那边他就联系买家,他的买家是一个叫做田杰的美籍华商,据说此人在国外非常有路子,办事的时候手笔阔绰,经常愿意给大价钱。

俩人曾经合作过几次,都是关于一些机密数据方面的。第一次合作的时候胡守兴是贪图巨额报酬,后面则是被半引诱半胁迫着做下来的。

田杰的威胁手段非常简单,人家说你要是不合作,就把交易的证据交给中国政府,然后通知美国政府介入调查,你在国外的儿子、女儿、孙子、外孙都会被协助调查,你自己心里清楚,他们在海外的财产有多少是经得住调查的。

到时无论是引渡他们回国,还是让他们在美国蹲监狱可都非常容易。田杰说,‘我个人更倾向于让他们蹲美国的监狱,这样就不会有任何人给他们说情和减刑,蹲完监狱出来,他们在美国会身无分文,可以好好体验下美国流浪汉的生活。’

胡守兴在这个要挟下屈服了,被迫干着帮助田杰盗窃国家机密的勾当。

这个生物发动机得手后,他跟田杰谈判,准备要卖个好价钱。田杰满口答应着,这边就开始安排人员接应曾国铭。

指挥中心分析,田杰可能不是行动的指挥者,他应该没有那么高的级别,他后面应该有至少一个上级,来决策这个事,然后遥控九江当地的组织安排接应。

事件至此已经基本明朗,国家安全局的相关人员判断,这应该是美国的间谍组织的手笔。既然敌人已经摸清,那么就可以直接将打击目标瞄准在根源上。

国安通过他们掌握的各种信息,在选定的范围内,开始打击已经掌控或疑似的美间谍人员。

田杰在首都机场被抓获,他在案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