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细胞渗透 >

第403章

细胞渗透-第403章

小说: 细胞渗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效果。在这段时间里,阴影已经吞噬了巴昆的三分之一星域,所过之处一片死寂。

到了此时,终于有巴昆高层开始动摇,开始探讨失败的可能,虽然这个论调最终把压制下去,但是所有巴昆高层心头都开始笼罩一层阴影,大家已经隐约觉得,似乎这个坎巴昆有可能迈不过去了。

某个想法一旦进入思考,就很难彻底消除掉,巴昆大帝最后也不得不从以防万一的角度,尝试着做最坏的准备。巴昆大帝开始为皇族成员悄然准备行装,他开始给皇族人员安排撤离计划。

巴昆大帝所剩的时间并不多,没用多少时间,阴影就已经逼近首都星系,巴昆大帝不得不带着帝国高层,提前规避阴影,以巡游的名义逃往边境的某个星系。

放弃首都星系似乎是一个转折点,从此以后,巴昆高层的论调悄然发生变化,大家已经不在讨论能否打败阴影了,而是开始互有默契的开始讨论如果保存有生力量了。

这是巴昆大帝再想掩耳盗铃也不行了,他不得不正式开始安排全员撤离的计划,为了抢救出更多的巴昆蜈蚣,巴昆大帝开始下达给所有蜈蚣下达全民动员令,要求它们以最快的速度,向各个边境星系集结。

于此同时,巴昆大帝开始给那些重量级比较高的附庸种族下令,安排他们与某只巴昆舰队一同撤离。这是那些附庸种族唯一的生路,因为按照阴影的扩散速度,曲率航行根本无法逃脱阴影的吞噬,只有虫洞才能快过阴影。

而虫洞是巴昆独有的技术,所以那些没被巴昆选上的种族,它们从那一刻开始,已经注定了灭族的命运。

虫洞相当耗费能量,而巴昆自己先要优先逃跑,所以能够搭上巴昆撤离顺风车的只有极少数幸运的附庸种族。

阴影势无可挡的将整个巴昆帝国彻底吞掉,此时巴昆大帝已经带着它庞大的逃亡战斗群出现在数千光年外。经此一役,巴昆损失了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口,以及超过二分之一的战舰,所有的战星和太空要塞全员损失。除此之外,巴昆损失了超过99%的附庸种族,现在陪伴在它身边的只剩下寥寥几十支附庸种族。

巴昆大帝泪目回望,只能唏嘘哀叹,痛悔万分的同时,思考下一步行止,最后它带着缩水很多但仍然相当庞大的逃亡战斗群驶向未知的远方……

巴昆大帝走了,但是阴影并没有甘休,它吞噬完巴昆之后,调头扑向丽萨。丽萨此时还完全被蒙在鼓里,因为阴影的速度太快了,快到丽萨的间谍体系完全没有时间反应过来。在动辄数千光年的距离面前,一年两年时间实在是太过不起眼。

丽萨的问题比巴昆还要严重,巴昆好歹还有一个一体性结构,但是丽萨实际上是某种类似于联盟的结构,相互之间独立性更强,信息传递的环节更多。这导致了在紧急事态面前,丽萨的反应速度要比巴昆还慢上几拍。

等丽萨觉察到问题的时候,阴影已经逼近了丽萨的本土,这时候想说什么都晚了,丽萨甚至连调查取证做出正确判断的时间都没有,就被阴影扑上首都星系。自此以后丽萨彻底失去了统一行动的机会,没有了中枢指挥,单个部分很难察觉到具体发生了什么,它们往往在犹疑不定的时候,被迅捷无比的阴影挨个吃掉。

比起巴昆还有成建制的舰队成功逃亡来说,丽萨就非常凄惨了,最后除了一些幸运儿之外,丽萨几乎没有任何成建制的舰队成功脱逃。

丽萨和巴昆全境沦陷,阴影似乎吃饱了,它悄悄的消失无踪。而这片广阔的星域里,现在只有生命星球上还有生命存在,其他所有生命被清理得一干二净。

在这个宽达近万光年,拥有上千个生命星系的广阔星域里,近千万个恒星系中,到处是一片死寂,到处是倒伏的尸体。这些尸体形态各异,碳基、硅基、铁基、硫基、氨基、多基不一而足,涉及近百万个种族,每个种族都有着庞大的人口,从数亿到数千亿、数万亿不等。

这些尸体的总数量庞大到令人发指,所有尸体如果集中在一起,恐怕可以填满一个恒星系。这些尸体分布在广阔的星域里,在居住星球上、在太空城中、在太空要塞中、在战星上、在太空炮台中、在空港中、在宇宙飞船中,到处都是尸体。

星域中的设备要么在智能系统的控制下照常运转,要么失去控制变成一个灾难的源头,大爆炸和浓烟烈火充斥着所有文明遗迹。

是的,这个宽达近万光年的巨大星域,突然变成了一个文明遗迹,一个囊括了从二级一直到五级,包括所有类型智慧生命,具备各种不同发展方向的超级文明遗迹。这个遗迹不仅保存着翔实丰富的各类资料,甚至还有海量的各级战舰、战星,各种生态环境的居住星球。如果一个低级文明碰巧一头扎进来,那么它肯定会惊讶的发现——它找到一个一辈子也发掘不完的超级宝藏!

第536章 一、二或者三

吴辉所带领的主文明穿过星际之门出现在十万光年之外,身后的星际之门迅速缩小消失。这时他们正停留在片无垠的虚空中,附近几乎没有什么星系存在,最近的星系都在几万光年之外。

仅仅一个星际之门,主文明就已经跨出了银河系,这里明显是河系之间的荒芜地带,这是属于物质极大贫瘠的地方,气体分子极为稀薄,可能一立方公里的物质集中起来,质量都达不到毫克级别。

如果没有星际之门,那么主文明想要进行跨河系迁徙,必须经历漫长的休眠期,这个时期可能数百上千年,并且在旅程中,他们不可能得到任何物质和能量的补充,一旦出现意外,就会耗死在这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荒芜死寂之地。

主文明舰队在这里静静的停顿了一会,回头望去,银河系已经变成了一个静止在宇宙星空背景上的巨型椭圆光盘,这个光盘此时显得有五个太阳直径大,但是光芒柔和并不刺眼,就好像一个巨大的镶满珍珠的璀璨玉盘。

主文明静静注视一会,最后向自己的河系告别,重新打开一个新的星际之门,一头钻了进去。

主文明舰队走了,留在原地的星际之门发生器需要销毁掉,为了防止出现意外,被人追踪过来,这个发生器被安装了反物质炸弹。这个炸弹将会将发生器彻底泯灭掉,不会留下一丝痕迹。

主文明连续多次进入星际之门,每次都是出现在空旷无垠的虚空中,在这个过程中,银河系显得越发的黯淡无光,个头也越来越小,最后已经彻底的泯灭众人矣,成为宇宙星空背景中一个不起眼的光点。

连续二十几次星际之门的穿梭,主文明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跨越了二百二十万光年的遥远距离,出现在一个巨大的河系旁边。

此时河系距离主文明舰队只有两千多光年,现在他们已经深处仙女星系的晕轮之内,周围开始出现稀疏的恒星系。这些恒星系往往非常贫瘠,它们多数只有少数几颗行星,有的干脆就是裸星系,只有一颗光秃秃的恒星,连一颗成型的行星都没有。

因为仙女星系近在眼前,所以主文明看到的宇宙背景重新变成一个繁星点点的喧闹星空。这次因为主文明出现在仙女星系的上方不远处,所以从视觉形象上看,就好像头顶的星空悬挂着一个占据半面宇宙的,巨型螺旋珍珠盘。

这是主文明首次从河系外去近处观察一个河系的影像,这个庞大的河系给人的视觉感受非常的震撼。涡旋状的星系给人一种光芒漩涡的错觉,似乎它现在正在不停的旋转,正在如同天倾一般倒扣过来,或者像是虚空被搅动正被吸入漩涡。

大家都在欣赏窗外的仙女座河系美景的时候,吴辉正在下达命令。

“立刻派遣侦查舰,前往这个星系侦查一下!”吴辉指着舰队旁边的一个恒星系,这个恒星系是距离舰队最近的,大概只有五百光年的距离,它是属于仙女河系晕轮里一个被边缘化的恒星系。

人类首次近距离接触仙女河系,对这里一切都是陌生的,仙女河系的各个恒星甚至都没有编号,更别说需要详细探测数据的星图了。所以主文明在这里,几乎就是两眼一抹黑。吴辉的打算就是,先随便找个安全的星系落脚,然后找机会尝试接触这里的种族,获取仙女河系的基本信息。

侦查舰直接启动虫洞,钻了进去,而主文明舰队则原地熄火,等待侦查情况,侦查舰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完成侦查。这是一个只有三颗行星的恒星系,恒星已经处在暮年时期,也许再过个几亿年时间,就会变成一颗红巨星。

这个恒星系的三颗行星有两颗是气态行星,剩余一颗是岩质行星。这个岩质行星的元素主要以轻元素为主,上面含量最多的就是碳,占了一半以上,其余含量较多的是氧、氮、铝、钠、钾、镁之类的。

因为氧的含量不多,所以这个行星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特性,它的地层中存在大量的纯态物质,这些纯态物质主要是碳和各类轻元素金属。因为地层中富含碳,所以这儿星球上最常出现的岩石不是别的,都是大块大块的钻石。

这个星球因为没有一个足够健壮的铁核,所以它的磁场非常微弱,导致它的大气层被剥离得非常稀薄,这个星球的大气是一个由二氧化碳和氮气组成的稀薄大气,氧气基本上都处在化合状态。

侦查舰带回来的探测记录里,曾经有一个火山喷发的影像,这个火山喷发非常有意思,因为它喷发出来的火山熔岩中含有大量的钻石团块和石墨团块,就是说在这个星球上,天降钻石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发现恒星系里没有危险,主文明立刻开启虫洞,全员前往这个不知名的恒星系。因为舰队只会在这里短暂停留,所以吴辉没有对这里进行任何改造的兴趣,等舰队到达之后,除了派遣采集舰前往气态行星收集能源,没做其他任何动作,所有战舰都停靠在气态行星的轨道上歇息。

因为暂时没什么任务,整个舰队都显得无所事事,所以不少年轻人相约前往那颗岩质星球,探险旅游之外,捡上几颗天然钻石留作纪念。

舰队暂时停留的同时,吴辉开始派遣侦查舰前往周围的星系进行大范围搜索,这次搜索主要两个目的,一个是寻找一个生命星系,作为短期内的落脚点,另外一个就是寻找宇宙流浪种族,从其上获得仙女河系的相关信息。

人类目前只有关于仙女河系的观测数据,从观测数据看仙女河系差不多有16万光年的直径,它拥有4000亿颗恒星,与之相对应的是,银河系直径为10万光年,拥有2500亿颗恒星。

观测数据对宇宙种族一般是没有太大用处的,因为这种数据太粗糙,既不能当做虫洞坐标用,也不能当做航行星图用,最多只能让人知道,哪个方向有星体而已。并且远距离观测时效性太差,比如人类手里的仙女河系的观测数据,它是人类在银河系时期观测的,而人类观测到的实际上是仙女河系220万年前的影像。

所以在宏观尺度上的宇宙旅行中,观测数据最多只能在大致方向上起到校准作用,中间的偏差相当大,比如仙女河系,主文明实际到达经过仔细测算之后发现,观测位置与实际位置存在上百光年的偏差。

这还是中间没有干扰因素存在的情况下,如果在观测的时候,中间存在大质量天体,形成引力透镜效果,偏差会更严重。这一点是无法克服的,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遥远的距离,就算仪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