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细胞渗透 >

第395章

细胞渗透-第395章

小说: 细胞渗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一个仿生机器人,这俩机器人既是操作者又是实验体。

“你们打算怎么做这个实验?”吴辉问身边的实验负责人。

“我们打算让这台维度变换器直接以维度变换的方式,出现在目标区域。目标区域在太空城的另一端,和这里相距大概有十五公里。”

实验室负责人说着,在吴辉面前将目标区域的全息影像调了出来,那里同样是一个大厅,与这边不同的是,那个大厅里没有任何人,但是大厅四周布满了各种探测仪和感受器。吴辉注意到,那个大厅是完全密闭的,并且看结构与这边的大厅非常相似。

“维度变换与空间变换存在巨大不同,我们通常认为,不同空间粒子的相对位置就是维度。就是说空间是处在维度之下的一个属性,所以空间变换,任何性质的空间变换,都是在维度之下的一种变换。它具备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它具备连续性,无论何种空间性质的位移,无论它是曲率航行还是虫洞航行,都存在一种连续性的位移,这种位移是可以任何和无限分割的,不会出现非此即彼的状态。”负责人一边讲解一边给吴辉科普。

“而维度变换不是,它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非连续性,两个维度变换之间,可以存在明显的非此即彼状态,中间可以没有任何过渡状态。就是说一支笔通过维度变换的方式,从位置A变换到位置B,它实际上是突然的从A点消失,然后没有任何过渡的突然出现在B点。”

“正是因为维度变换的这个特点,它实际上具备某种穿透性,它可以无视两点之间的任何空间上的阻碍,直接出现在目的地。所以您看到的实验场,无论是出发地还是到达地,两个地点都是密闭房间。甚至这两个房间的墙壁里都有完整的防护罩,并且我们为两个房间装上了所有已知类型的防护罩,甚至包括我们的近防系统。”

“根据我们的推测,近防系统虽然等同于维度护罩,并且比维度护罩更先进,但是它应该无法阻挡变换器。”

“为什么?”听到这里吴辉不由得提出疑问。

吴辉对近防系统多少有些了解,那是一种待机式的被动四维护罩,可以极大节省能量消耗。在平时它可以一直开启,随时处在待机状态,但是一旦有攻击抵达,它可以在攻击落点上释放一个小范围维度护罩,将攻击偏移走。这种近防系统比传统的四维护罩更先进,可以极大提供战舰的生存能力。

既然近防系统是维度护罩,那为什么它无法阻挡变换器呢?按理说空间护罩能够阻挡空间攻击,能量护罩能够阻挡能量攻击,维度护罩应该可以阻挡维度攻击才对。

“这里主要还是在于连续性,我们已知的世界里,绝大多数属性都具备连续性,无论温度、速度、时间、空间、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具备某种完美的连续性。而维度变换恰恰可以具备非连续性,正是这种非连续性导致跃迁可以无视障碍,甚至无视四维护罩,直接出现在护罩内部。”

“那跃迁岂不是无法防御的?”

“也许是,如果真想要防御跃迁,我们觉得应该是一种维度冻结科技。这种科技能够锁定空间与维度的关系,锁定每一个空间粒子与维度的对应关联,所有不符合这种关联的因素都将被排除在外,也许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防御跃迁的进攻,而目前这种简陋的四维护罩肯定是做不到的。”

“其实这不难理解,四维护罩只是六级初阶的科技,而跃迁,我们估计至少应该是六级高级甚至巅峰的技术,初阶的技术当然搞不定高级的技术了。按照正常的科技进步顺序,我们应该距离跃迁技术很遥远,只不过我们瞎猫碰上死耗子,凑巧掌握了这种技术而已。”

负责人在给吴辉讲解的时候,发现一切已经准备就绪,他礼貌性的请示了一下吴辉,就准备开始实验了。

“各单位最后一遍检查!”

“能量输出正常!”

“变换器自检正常!”

“防护罩正常!”

“监控正常!”

……

见一切都正常,负责人点点头,给智能系统下达指令,进行最后的读秒。在紧张的气氛下,实验时间到达,智能系统瞬间发出指令。之间变换器一阵鸣响,能量输出瞬间增大,然后嗡的一声消失了。几乎于此同时,目的地的监控里突然出现了变换器的身影。

“变换器自检!”负责人并没有欢呼庆祝,而是首先进行在确认,看看变换器在跃迁中是否出现异常损坏。

“自检正常!”

“智能机器人自检!”

“正常!”

“重量!”

“正常!”

“引力!”

“正常!”

“粒子衰变!”

“正常!”

……

科学院从发现维度变换的方向,然后解析李晖提供的资料,到最后制造出第一台变换器,中间耗费了差不多一百五十年。这只是现实世界的时间,实际上为了这个不起眼的变换器,科研组在虚拟世界中投入了将近一万年的加速时间。

好在这一切付出最终得到了回报,人类已经初步掌握变换器的制造。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让变换器的变换距离逐步变大,让它的运载能力增强,慢慢进步到实用级的维度变换技术。

科学院围绕着这个目标,投入了大量的研发力量,进行改进和应用研发。维度变换的距离增加是比较缓慢的,经过几年的时间,最远的维度变换也刚刚达到一光年的水平。这个距离相对于虫洞技术显得非常的渺小,因为现在人类掌握的虫洞技术,已经能够跨过三千光年的距离。

虽然虫洞不是瞬发瞬达,但是也不过需要耗费几十秒的时间,至少目前看来,虫洞技术在长途旅行上要远优于跃迁。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人类的科技层次不够,就好像小牛拉大车,虽然车足够高级了,但是牛还没长大,自然跑不起来。对此科学院也毫无办法,除了一步一个脚印的增强科技水平没有其他捷径可走。在这里出现了明显的木桶原理,最短的那根木板将决定木桶里最多能够装多少水。

不过科学院里到处都是满脑袋奇思妙想的科学家,既然跃迁一时无法替代虫洞,那么就想其他办法,总要将跃迁科技用上才对。有科学家很快提出一个神奇的想法,既然维度变换技术已经初步成功,那么是否能够将虫洞技术与维度变换技术结合起来呢?

虫洞是空间技术的高级应用,它利用空间弯曲原理实现空间两点短距互通,而维度变换则是利用维度的改变,直接在更高层次上改变物体的位置。那么两者如果结合起来,一边通过虫洞技术缩短空间距离,一边通过维度变换,让缩短的空间距离再次倍乘。

科技进步很多时候就是捅窗户纸,无论虫洞还是维度变换人类都已经掌握了,而这个想法的出现实际上就是捅窗户纸,将本来没有难度,可以轻易实现的事情,换个角度摆在面前,给人一种原来这样也行的惊叹。

这个思路被证明没有技术障碍,马上被科学院投入力量进行验证,因为都算是成熟技术,所以验证结果很快得出。两个技术在结合起来之后,显示出强大异常的效果。两种技术互相叠加,获得了一种完美的倍增效果。

这种全新的组合技术,能够实现跨越数万光年的直达式旅行,它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在虚空中开了一扇门,只要跨进那座门,立刻就抵达了数万光年外的门里。并且这种技术的实际效果也确实像一扇门,所以科学院给这种技术起了一个形象的技术——星际之门!

星际之门技术普一出现,立刻引起了人类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因为这种技术的价值非常客观,如果用好这项技术,则代表着人类随时可以进行跨河系旅行。

管理层的态度很快被传达给科学院,要求科学院就星际之门进行专项研发,必须保证星际之门尽快进入实用化。管理层虽然不懂科技,但是他们给出了研发目标,就是他们需要星际之门具备的性能。

在管理层的心目中,这个实用化的星际之门主要用于人类进行跨河系迁徙用的。所以它的宽度必须保证至少能够通过一艘泰坦舰,这是最低要求,如果能够实现的话,星际之门能够通过一颗星球才是理想之选。

而星际之门的距离跨度,最好要达到十万光年以上,当然了,距离肯定是越远越好,如果科学院能够在这个要求后面加几个零,相信管理层一定会欣喜若狂的。

管理层的殷切希望立刻让科学院投入了庞大的力量加入到星际之门技术攻关上,最初版本的星际之门真的只是一个门,也就两米多高,通过一部战甲没问题,但是如果想走机甲估计就会很费劲了。不过正是这个不起眼的小门,可以让人类直接出现在一万光年之外,这就是说只要十个门连起来,一个人只需要连跨十步,就能够直接走出银河系。

星际之门从效果上看非常牛,但是它的耗能也非常牛,它的耗能远超过虫洞,如果只是跨越一万光年,开一个星际之门还不如连开四个虫洞省能量。

不过星际之门毕竟是初生技术,肯定有巨大的改进空间,等技术慢慢成熟了,应该就会在性价比上超过虫洞的。

科学院的倾斜性投入很快显示出威力,在不计成本的支持之下,星际之门的性能获得极大提高,已经在迅速逼近管理层的最低数据要求,并且提高的速度没有变换,一直持续不断的增加着。

也许要不了多久,人类就能够获得一款能够直接跨出河系的星际之门。

第530章 终于开始了

薛彦浩最近感觉自己变得越来越奇怪,晚上做梦越来越清晰,甚至白天的时候,偶尔都开始出现幻觉,而幻觉的内容与梦的内容非常相似。

无论是白天的幻觉还是晚上的梦境,都给人一种非常强烈的似曾相识的感觉,仔细想来,这些内容似乎有现实来源。薛彦浩隐约记得,当初老鳄给他看得,其他宇宙的共用体,似乎就是梦境的内容。

在梦境中,薛彦浩有时候感觉自己变成了共用体,有时候感觉自己可以旁观共用体,反正不管哪个视角,这些梦境和幻觉的内容基本都是共用体为主角。

现在老鳄仍然是不是的出现在他周围,老鳄在的时候,就会带着一副越来越诡异的笑容,不在的时候没准就不知跑到哪里看热闹去了。

薛彦浩觉得自己肯定是得了病,但是医生说他一切正常,他没有办法只好忍受幻觉和梦境的煎熬。但是他没想到,他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到了后来,幻觉已经开始影响他的视力。白天的时候,他的视野里总会有两层景物,一层是现实世界,一层是幻觉世界,两个世界交叠在一起,让他感觉混乱异常。

到了这个程度,薛彦浩已经感觉无法忍受了,他再次来到医院,冲着医生大倒苦水,可是医生也很苦恼,他的一切检查数据都是正常的,完全不知道他的这是什么情况。看薛彦浩那个苦恼的样子,也不显示故意装病逗人玩的。医生被烦得没办法,最后只好当作一个奇特病例,上报给管理机构。

薛彦浩在医疗机构里被转来转去,一直没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到了后来,它的幻觉已经越来越真实,正在逐步遮蔽现实世界的影像。薛彦浩怀疑,也许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彻底失去现实世界的视力,所有看到的全部是幻觉。

薛彦浩被这个前景吓坏了,撒泼打滚的给医疗机构施加压力,在薛彦浩的压力之下,医疗机构不得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