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细胞渗透 >

第369章

细胞渗透-第369章

小说: 细胞渗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也必须做。

不过吴辉只说道这里,就陷入了思考,因为他必须想好这个事情具体应该如何解决。既然已经发现了人类奴隶,那么肯定还有其他奴隶,如果顺藤摸瓜向上追溯的话,应该可以找到更多的人类奴隶。

问题是这些中国逃跑舰队的后裔,他们已经流散太久了,并且流散的距离太远了,按照她们流散的距离来看,人类如果想将这些人全部解救出来的话,这必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浩繁的庞大工程。

也许为了解救这些后裔,人类需要派舰队将整个银河系跑一遍,为了实现这一点,也许人类需要花上数千年的时间,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精力进去。

如果仅仅如此还倒罢了,问题宇宙空间绝对不是什么和平区域,这里无时无刻不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危险,那些外出搜寻的舰队,必将会遇到危险,出现各种减员。为了这些后裔,人类真的有必要付出更多的损失吗?

现在人类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族群了,现在已经快速想十万亿规模挺进,而这些后裔,即使将它们全部拯救出来,能否够一亿人口恐怕都是个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这如此少量的人口,采取如此大的动作,值得吗?

人类虽然已经六级,但是人类绝对不敢说在银河系内不会遇到危险,绝对不敢说打遍银河系无敌手,银河系如此广阔的范围里,不知会潜藏多少灭族的危险。

人类如果为了搜寻这一亿人口,将这些灭族危险带回主文明,这孰轻孰重……

并且人类如果要完成这个庞大的拯救计划,那么主文明必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无法移动,这个时间可能长达数千年乃至上万年。在一个地方固定如此之久,真的没问题吗?

万一人类遇到必须迁移的情况,那些外派舰队,就将被彻底舍弃,如果他们一头撞回来,很可能自投罗网,这中间的损失也许远比拯救这一亿人口还要大。

在如此多的问题面前,吴辉面临一个新的决策——拯救吗?

第509章 穷搜银河系

这个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人类高层开会讨论之后,最终决定还是要派人救援。但是因为这个搜寻工作本身就会相当的漫长,并且会遇到各种可能的不可测危险,所以具体方式方法上还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这些外出搜寻舰队一旦离开大本营,必须抱着有可能回来之后找不到人类主文明的思想准备。因为一旦人类遇到不可测危险,肯定会优先保证主文明的安全,一旦主文明撤离,那么这些外出搜寻舰队将会被遗弃在外。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他们必须依靠自己,自力更生的发展和延续下去。

并且人类主文明都无法抵抗,必须远走避祸,那么这些搜寻舰队如果返回,如果碰到敌人,基本上都是送菜的份。所以这一点也需要特别警惕,他们即使安全返回,也需要反复确认之后,才能回归大本营。

基于这些可能性,外出搜寻舰队最好是采取分支种族的模式,一边迁徙一边将所经过的路途全部搜索一边,将可能的人类奴隶全部解救出来。

现在人类的人口规模已经达到十万亿的水平,如果进行种族分群,那么即使派出一百支百亿规模的分支种群,也不会对主文明造成太大影响,并且损失的这点人口,可以很快就会被补充回来。

这个搜寻外加分群计划一旦被确定下来,很快进入规划阶段,在出发前,这一百个种群,每个种群迁移向哪里,负责搜寻哪一片星域,这些必须被详细的划分好。

银河系大概是一个直径十万光年厚度一万光年的巨大盘子,先给各个分支种族的预定目的地,然后再一次将这个巨大盘子分成一百份,交给所有的分支种族,这样能够保证一次性全覆盖,将真个银河系彻底搜寻一遍。

为了穷搜银河系,这些分支种族的迁移行动必定会像旅游一样,一步三停,维持一个宽大的搜索范围。并且前置的侦查和搜寻,同时也可以让这些分支种族能够有效的避开宇宙中各类危险。

这次搜寻只局限在银河系内,虽然银河系旁边确实还有几个距离小于十万光年的附属河系,但是这些都不会被纳入搜寻范围了。如果有人类后裔被带出银河系,那么只能为他们祈祷了。

实际上人类在此之前,已经先后在银河系内扩散出近百支分支种族,接着这次全面搜寻的计划,这些前期分化出去的分支种族同样在搜寻目标中。这些前期的分支种族,其科技发展肯定比不上主文明。所以这次搜寻计划中,另外一个任务就是找到他们,给他们提供最新的科技树。

中间如果有哪个分支种族发展的不好,甚至已经遭遇到巨大危险,那么必须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救援和扶持,或者干脆两个分支种族合并。

抱着这个目的,人类开始大规模的迁移准备,好在人类一直有一个良好的习惯,随时为每个新出生的人口备好战舰份额。

这是人类从离开地球之后,一直处在动荡状态,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那就是在和平时期,随时将自己的战舰准备好,随时将战舰上的物资和能源储备备足。一旦遇到什么突然的危险,只要将居住星球上的人口撤离,人类马上就可以拔腿就走。也正是多亏这个习惯,让人类在几次突然的危险面前,能够做到人口几乎无损的及时撤离。

所以这个庞大的搜寻兼迁移计划提出之后,战舰什么的几乎不必进行专门的筹备,只要选好迁移人口,随时可以启程。

当人类管理层决议下达之后,人类开始以居住星球为单位,进行整体的迁移。人类有三千颗居住星球,现在已经有两千颗居住星球被投入使用,平均每颗星球上居住着五十亿人口。这次迁移计划下来之后,有二百颗居住星球被选入迁移计划中。

因为这次大规模迁移没有任何危险,所以那些迁移民众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整理个人物品,完成一次万亿人口级别的超级大搬家。

好在现在人类的科技足够发达,让搬家的复杂度降低很多,每一个迁移的家庭,一旦他们整理完成,实际上所有搬家物品都可以被压缩进大大小小的空间容器内。一栋别墅里的所有物品,可能一个公文包就可以提走了。

除了空间物品的大量应用,各类传送站让撤离搬家行动效率极高。基本上整理私人物品的时间耗费了一周多时间,接下来只用了几个小时时间,所有迁移人口就已经登舰完毕。

人类为这些马上要分别的同胞举行了一个盛大的欢送会,在所有人类的祝福下,这些迁移舰队逐个消失在虚空中,通过四维空间奔向各自的目标。

迁移舰队送走之后,人类主文明也开始了自己的搜寻动作,人类首先派出两个使团,分赴丽萨和巴昆,要求他们帮助找回将域内所有人类失散人口。

巴昆刚刚和人类进行了一次重大交易,所以些许奴隶的事情非常简单,甚至都不必通过巴昆大帝,仑督一声令下,就马上可以解决掉。甚至很多附庸种族为了讨好仑督,将辖区内的所有人形奴隶全部给送过来了。

为了鉴别这些奴隶,人类不得不专门开发出一种专门的仪器,这个仪器是思维探测设备,可以利用低维相对于高维完全可见的特点,直接判定探测范围内是否有人类后裔。这种仪器的准确性相当高,可以直接在化学结构上进行分辨。

在巴昆将所有疑似的人类后裔送来之后,征得巴昆同意之后,人类又用这种探测仪器将巴昆疆域扫了一边,发现了不少遗漏的人类后裔。不过每发现一个遗漏人口,就注定有一个附庸种族要倒霉了,仑督对于这些胆敢违抗他命令的种族,可是相当的有看法。

巴昆这边因为巴昆的合作态度,进行得非常顺利。而丽萨跟人类掐了无数次,每次都讨不到好处,磕了满头包。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的要求被丽萨当成讨价还价的要挟条件,丽萨估计是打算狠宰人类一刀来出点气。

对于丽萨这种小心眼的行为,人类本来是不打算计较的,不过丽萨有个坏处,它是联盟体制,虽然丽萨在联盟内影响力非常强,但毕竟和巴昆的专制制度区别很大。所以丽萨时不常的拿这点说事,说怎么怎么难,怎么怎么不好办,以此为难人类,卡要好处。

一次两次还行,次数多了终于把人类使团惹火了,将这个情况反馈给吴辉,吴辉听说之后决定给丽萨一点教训,让这个记吃不记打的家伙长长记性。

吴辉的决议作出之后,人类针对丽萨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谈判很快变成了最后通牒。人类使团强硬的要求,这个事情必须在一个月内给明确的答复,必须给出妥善的解决方案,如果超出这个期限,人类将撤回谈判使团。

为了表明人类的决心,使团在最后通牒的结尾,加上了非常明确的一个词——勿谓言之不预也!

丽萨肯定不会了解地球的文化历史,也不可能真的知道‘勿谓言之不预也’这次的历史含义。所以他们一如既往的将这当作人类的一种谈判技巧,故作掀桌子的姿态,要换取他们的妥协和让步。

一个月之后,在丽萨完全没有发现异常的情况下,丽萨边境一处重要的防御节点上,众多太空要塞,太空堡垒毫无征兆的突然爆炸,甚至还有三颗战星也同样爆成一个巨大的光团。

在这个重要的防御节点,最后只逃出来一艘通讯舰,所有战舰和飞船,不管军用还是民用,全部以凭空爆炸为结局。

丽萨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这让丽萨上下为之震惊,莫非这是人类再次开展的征兆吗?丽萨现在非常清楚,它现在也许能抗住巴昆的进攻,但是绝对无法抗衡人类的进攻。不过人类的种群规模一直不大,所以没有表现出太强的侵略性,但是如果人类在前面进攻,巴昆在后面跟着捡果子——那丽萨可就真的要完蛋了!

还没等丽萨反应过来,人类使团再次提出要求,不过这次要求换了,要求丽萨必须无条件将所有人类后裔送归人类,并且必须经受人类的全境检查,如果这个要求得不到满足,那么就再没有任何谈判了,人类将会对丽萨发起全面攻击。

这个条件让丽萨相当的难堪和难以接受,不过人类使团明显已经没有任何谈判的意愿,态度非常的明显,就是这个条件了,愿意答应就答应,不愿意答应就开战。

人类一旦不愿意谈了,开始上武力了,这时候丽萨才回忆起以前与人类交战的种种,各种因素综合下来,它们只能再次发现一个难堪的问题。如果人类真的展开进攻,它们肯定还要吃大亏,甚至它们连反击的能力可能都不具备。

这个事实摆在面前,丽萨扭捏良久,最后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它们几乎是卡在人类最后翻脸之前,全盘接受了人类的所有条件。

丽萨和巴昆两个疆域被穷搜一遍之后,人类在其中搜索出三千多万古中国后裔。除了这三千多万正版后裔,人类还意外的发现了五千多万杂交人,这些杂交人是古中国后裔与其他类人种族繁殖的后代。

正常来说,跨星球的种族之间,它们之间的区别应该远大于人类与草履虫的区别,它们之间有牢固的生殖隔离,杂交人根本就不可能出现。但实际情况是,宇宙足够庞大,在庞大的碳基种族中,总会有些星球的生态系统非常的相似,甚至相似到它们有类似的化学起源。

这为杂交人的出现提供的基础,并且在高度发达的科技面前,直接植入受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