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细胞渗透 >

第229章

细胞渗透-第229章

小说: 细胞渗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新的双子星缠绕模型赫然与旁边的S871系统实际影像完全一致!

02…10 20:24:08360。第360章 强辐射风暴

02…1020:24:08360。第360章强辐射风暴

俩人满怀信息的扑向恒星望远镜,他们打算亲眼见证一下那个新星体的模样。

经过恒星望远镜的滤光和放大,恒星桥中部的景象慢慢展现在两人面前。

之间两颗恒星的大气被相互牵拉着,一直探向虚空,在双子星中间形成一个宽大的,完全由等离子体和炙热火焰组成光桥。

这个光桥宽达几十万公里,光桥在越靠近两颗恒星的地方越粗,越靠近中间的部分越细,就好像两个被装在布袋中的铅球被旋转起来一样,中间形成一个纤细的链接握把。

当把中间部分一点点放大之后,就可以发现,中间存在一个极小的天体。让恒星桥仿佛被人系上了绳子,突然收窄。那个天体只有十几公里直径,它在超高速旋转的同时,不停的吞噬着恒星桥。所有横星桥物质到达它附近之后,都会被它强大的引力扯落,直接坠入它的表面上。

中子星!

俩人不约而同的叫出那个星体的名字。

“中子星?”吴辉得知这个消息后也非常诧异,没想到在人类眼皮子底下就存在一个中子星,这恐怕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近距离接触的一个中子星。

“是的,我们天体物理组有两个研究员,发现S871星系数据存在异常,所以反复排查之后,发现了这颗中子星。”熊启明把中子星的影像调出来,指给吴辉看。

“怎么现在才发现?”人类都在这里生活十几年了,按理说根本不应该存在这种事情才对。

“这是很偶然的一件事,刚好那颗中子星处在双子星的联线上,被恒星桥覆盖,很难被发现。不过确实是探测部门存在失职,他们只是简单的根据探测结果构建了星系的数据模型,根本没进行数据关联计算,这是他们的疏忽。”熊启明指着中子星的位置,在那个庞大恒星桥光线遮挡下,确实很难注意到那个相对来说非常渺小的中子星。

“这是不应该的,这种马虎很容易给人类带来未知的危险。一定要强化探测纪律,坚决不允许再次出现类似失误,相应人员要给以一定的惩戒。”

“好的。”

“另外那两个发现中子星的研究员不错,十几年了,只有他们俩注意到了数据异常,说明他们有一个严谨的治学态度,应该给这两个研究员奖励。”

“行,这个没问题。”熊启明自己也是这么想的,科研本身就是从平凡的数据中发现不平凡。够成功的科研人员,严谨细致是必须的基本素质,这两个研究员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只有平时有心的人,才能在科研道路上收获丰硕的果实。

自从发现了中子星之后,对中子星的监测就成了王海月和陈力克的主要工作。因为人类从来没有在如此近的距离上观察过中子星,所以中子星的每一个数据对于人类来说都是陌生的,搜集这些数据,将会让人类对中子星的认识程度上一个台阶。

“组长!中子星不停的在吸积两颗恒星的大气层,常此以往,两颗恒星的寿命恐怕会损失相当多的一部分吧。”

“在这种持续不断的质量剥夺之下,我估计两颗行星根本没机会走到老年期,早晚它们会被这颗中子星榨干。”

“组长!今天中子星的γ射线辐射又增强了,x射线波动平均值也在增高。”

“这是正常的,中子星不断在剥夺恒星质量,这些物质受中子星吸引,在向中子星表面跌落的时候,会以极快的速度撞击在中子星表面,从而产生巨大爆炸,在爆炸同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射线。”

“组长!我觉得我们应该发射几颗探测器,去测量一下中子星脉冲。”

中子星脉冲是中子星的一种特有现象,因为中子星的磁轴和自转轴并不重合,所以在中子星的磁轴延长线上,就会形成独特的脉冲效果。中子星的磁轴定期扫过某一点,会在该点上形成极为规律的脉冲信号。

这种中子星脉冲包含很多中无线电辐射,人类在地球时期,甚至可以把这种脉冲星当作计时信号,精确率极高。

在中子星两侧磁轴延长线上发射探测器,可以清晰探测到中子星的辐射变化情况。并且人类首次在如此近的距离上接触中子星,可以检测到中子星信号的非常细微的变化,这种数据对人类是非常有价值的。

现在陈力克和王海月小组非常受重视,他们的要求很快被满足,几颗探测器被发往中子星的轴线两侧,很快第一批数据被传送回来。

“组长!它的信号在以一个极缓慢的速度持续增强。”

“嗯,其实认真观察双子星的大气层活动,可以发现,这种增强跟恒星质量损失是有一定相关性的。”

俩人正说着话呢,在恒星望远镜下,1号恒星突然爆发出一个非常耀眼的光芒。俩人的注意力同时被吸引过去。只见一个粗大的火焰巨浪突然从1号恒星上腾起,它跨过半个恒星的距离,快速落在恒星桥范围内。

当这个火焰巨浪进入中子星的引力范围后,它逐渐偏斜,不再向恒星表面跌落,而是在空中拐了个弯,径直投向中子星。

这一股巨浪在投向中子星的过程中,逐渐变得越来越细,变得越来越亮,最终以极快的速度撞击在中子星表面上,在中子星上爆出一个耀眼的亮斑,其亮度甚至瞬间超过两侧的恒星。与此同时,一股强烈的辐射爆发出来,横扫整个星系空间。在整个星系范围内,无线电信号受到巨大影响,很多电子产品甚至直接被烧毁。

幸亏人类主力是生物文明,并且主要的通讯设备是量子缠绕态远程通讯方式,否则人类的通讯将会暂时中断。

不过机器人文明在这场无线电大爆发中受到不小的影响,虽然现在人类科技已经不在畏惧全频度强磁场干扰,但是总有些低级设备没有受到良好保护。因为这场突发的强辐射风暴,很多星球表面的采矿基地,以及很多服务机器人被辐射风暴烧毁。

“这种情况是难免的。”陈力克如是说。

陈力克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原因的,中子星的引力非常强,可以给靠近它的物质施加一万公里/秒至十五万公里/秒的加速度。在如此高的加速度下,一个人如果跌落到中子星表面,将会造成两亿吨当量的大爆炸。

而一个日冕的质量往往上亿吨,这些物质突然撞击到中子星表面,突然集中释放出来的能量是极为惊人的,由此形成一个覆盖整个星系的强辐射风暴是很正常的。

“组长!它的辐射又增强了千分之一。”

质量的增加马上体现到中子星的日常辐射中,这些辐射实际上就是中子星身体状况的最明显表征,就跟去医院检查的血常规一样。

……

前期派遣出去的夸父战舰相继返回,此时还未回归的,只剩下最后几十艘战舰了。现在人类并不赶时间,所以吴辉决定等夸父舰全员返回之后再搬迁。不然这些主动献身探险的勇士们,当返回之后发现一个空落落的星系,一定心里很失落。无论如何,总不能寒了勇士的心。

……

这天陈力克和王海月一如既往的在实验室里检查中子星数据,现在通过这段时间的密切检测,中子星的数学模型已经完全建立起来。

就是说人类已经能够在虚拟世界完美的模拟出一颗中子星,这颗数字中子星将会真实的中子星完全一致。

陈力克单独为此申请,在科研虚拟世界,单独创建了一个S871星系的数学模型,这个星系的数学精度将直达中子级别。就是说在这个虚拟S871星系中,每一颗中子,每一颗质子,每一颗电子都会被赋予独立的计算力配额。在虚拟世界中,这个数字星系将会与真实S871星系完全一致,无论你对它做什么,它都会完美的预测出现实中S871星系可能发生的变化。

这天又一场强辐射风暴再次横扫S871星系,让刚刚机器人文明修复不久的地面矿产基地再次陷入全部瘫痪状态。

熊启明非常火大,连续两次被强辐射风暴捣乱了,这让机器人文明的建设速度受到极大的影响。类似的强辐射风暴以后必然还会发生,熊启明干脆下令,接着这次修复的机会,将所有机器人文明设备全部覆盖上防辐射涂层,即使普通的维修机器人也不例外。

“组长!”王海月惊叫道,“它又发生了!”

只见二号恒星上突然腾起一个巨大的日冕,这是一个个由火焰构成的巨大海浪。整个海浪高达几十万公里,它像是跃出海面的鲸鱼,庞大的身躯弯曲着,再次向恒星跌落。但是它在跌落的过程中,开始逐步向中子星偏移,慢慢被改变跌落的方向,划过一个巨大的弧线,向中子星跌落过去……

02…10 21:45:04361。第361章 它来了!

02…1021:45:04361。第361章它来了!

蕴含超大质量恒星物质的日冕狠狠的砸在中子星表面上。

轰!!!

一股无声的强辐射风暴再次席卷整个星系。

在这次风暴中,很多派往星球表面修复采矿基地的机器人自己也瘫痪了,甚至有一些还在空中飞行的登陆艇,也在风暴的席卷下,变成一个铁砣子,坠落向地面,狠狠撞在星球表面,变成一团高高腾起的黑烟。

“派防辐射机器人下去!”熊启明气坏了,三番五次被辐射风暴捣乱,照这么下去,机器人文明建设指标别指望完成了。

熊启明注意不到的地方,王海月正用恒星望远镜目不转睛的注视着双子星。

“天呐!它又来了!”

就在王海月的目光中,1号恒星上再次腾起一个日冕,这个同样在升腾的过程中就开始改变轨迹,慢慢向恒星桥方向弯折,并且在跌落阶段开始大转弯,这个转向中子星。

轰!!!

又一场强烈的辐射风暴席卷而来!

“组长!组长!”王海月连忙扔下恒星望远镜,拿起通讯终端呼叫陈力克。

“怎么了?”

“组长!你快回来!”

“出什么事了?”

“双子星连续出现日冕,最近一个月里已经连续发生五次了。”

“这有什么的,日冕是恒星的正常行为。”

“不对!一定有什么地方出问题了,日冕不应该这么密集的。”

“没事,没事,这只不过是小概率事件的集中爆发而已,过了这个阶段自然就好了。”

“这真的不正常!”

“好了,好了,明天我就回去了,不差这一天半天的。”

“……好吧,你明天早上早点来。”王海月悻悻的丢下通讯终端。

王海月自己总感觉有些不放心,她离开傀儡,进入虚拟世界,这次她直接登录进入科研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王海月可以选择上帝视角,也可以选择人类视角。如果选择上帝视角,她就可以像上帝一样,任意改变这个虚拟世界的状态。如果选择人类视角,她就可以像是现实世界一样,做各种现实中的模拟实验。

王海月进入专门配给他们组的S871星系虚拟世界,她把这段时间双子星集中爆发日冕的数据输入虚拟世界,开始模拟S871星系的实际变化。

但是她发现,在这个虚拟世界中,双子星远没有现实世界中那么狂暴,即使她将时间调快,观察S871的快速演变,仍然无法模拟出双子星频繁爆发日冕的现象。

“莫非真的是小概率事件?”

王海月不由得产生了自我怀疑,她心里一直有一种直觉,她觉得双子星最近的日冕集中爆发没有那么简单,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