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超级女声VS超级策划 >

第3章

超级女声VS超级策划-第3章

小说: 超级女声VS超级策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在柯达这样的全球百强企业里工作了十年,又经历了蒙牛这样的民营企业的锤炼,现在我加盟刚刚在海外上市的新型企业掌上灵通,可以说是把中国的外企、民营和海归派的经营理念都经历了一遍
  10年前,我追随着柯达,见证了一个外企在中国发展最鼎盛的时期。然而,人们对胶卷的青睐因为数码时代的到来而被彻底粉碎了。眼看着市场在慢慢萎缩,作为柯达中国当时少有的几个全球金牌VIP管理人员,我显得力不从心。
  如果继续留在柯达,良好的待遇、优越的福利可以让我像很多的同辈人一样继续享受着上海的“小资”生活,但我看到的,却是一个碌碌无为的结果。
  我不甘心!
  其实在加入蒙牛之前,我曾经连续两次创业,遗憾的是,都以失败告终。
  对于从小成长顺利,始终被光环和荣誉照耀着的我,这两次失败,成了我人生道路上最好的导师。它开始提醒我:世界上确实有些事情,我可能做不成。
  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回头看今天“超级女声”的成功,这也只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次成功,是一次那么多的专业人士的倾心投入的成功。如果有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席,都可能做不成这件事。
  因此,在享受成功喜悦的时候,我总是在寻找下一个目标。而离开蒙牛加入掌上灵通与当年我看准了乳品市场的发展一样,我需要一个平台,而蒙牛给了我一个平台。
  现在,无线增值行业的迅速崛起又给了我另一个接受挑战的平台。
  36岁,是我人生的第三个本命年。
  那一年,我从同样是世界百强企业的利乐大客户经理,变成了蒙牛液态奶市场总监。就在胶卷卖不动的时候,“喝奶”却成为一种时尚。这本该是一种婴儿时期的享受,却在一夜之间成为了一个成年人的梦。和多样维生素一样,牛奶与“强身健体”划上了等号。为了打败老牌的光明、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对手伊利,创业于1999年的蒙牛开始招兵买马,膨胀自己的人力资源能量。
  从踏进蒙牛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我不能输。但我还是没有想到,市场的竞争会是如此的激烈。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比赛还没开始我已把自己送上PK台(图)
大约是真的做好了这样的准备,在蒙牛做事,总有一种破釜沉舟的悲壮。而我踏进蒙牛的第一天,就感觉到了这种“不成功便成仁”的气氛
  要竞争,便少不了要对比。不但对比同类产品,而且对比市场上已经成功的其他产品,在同质化中去寻求差异
  从根本上来讲,蒙牛和伊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当年牛根生带着一群“兄弟”被迫离开伊利创建蒙牛的时候,没有想到只有短短几年的功夫,两家已经成了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了。用我当时的直接上级、副总裁杨文俊的话来说,“我们当时是掏干了身上所有的积蓄,做好老婆跟人跑、儿子姓别人姓的准备开始创业的。”
  大约是真的做好了这样的准备,在蒙牛做事,总有一种破釜沉舟的悲壮。而我踏进蒙牛的第一天,就感觉到了这种“不成功便成仁”的气氛。
  蒙牛有三条产品线:一条是冰淇淋,一条是利乐枕,总共占了10%;还有一条就是占90%的液态奶。我担任的是液态奶的市场总监。
  由于连年的价格战,传统的纯牛奶市场利润已经越来越薄,甚至出现了“奶廉于水”的现象。于是,作为乳制品种类中相对利润最高的品种,整个行业都齐齐瞄准了酸奶这个崭新的增长点。
  很多人不了解酸奶、酸味奶的定义。所谓酸奶,酸味奶,是指以鲜乳、奶粉或其他乳制品为原料,加入水、糖液,乳酸菌或其他酸性添加剂且保质期为一个星期以上的产品。按种类,可以分为酸奶、乳酸菌饮料和酸味奶三个品种。蒙牛旗下的酸酸乳、心情、I喝、酸甜爽,伊利集团的优酸乳、优酸爽,乐百氏的健康快车、AD钙奶,光明的心爽酸酸乳,娃哈哈的乐酸乳,三鹿的酸酸乳,日出的太子奶,小洋人的低糖高钙酸奶等都属于酸味奶,即经过发酵或含酸味剂,常温条件下保质期大于等于30天的产品。
  在我刚刚进入蒙牛的时候,就委托AC尼尔森做了零售跟踪调查,发现伊利优酸乳是最强劲的对手。对方的口味品种多,包括原味、原味(AD)钙、蓝莓、草莓和双果奇缘系列下的菠萝+橙、芒果+西番莲、荔枝+梨、木瓜+杏、哈密瓜+猕猴桃等共9个品种;相比之下,在大众市场的中低端,蒙牛酸酸乳只有原味、草莓、芒果和蓝莓四种口味。其次,伊利的铺货范围广,市场占有率大,这也是我一开始感觉到压力沉重、难以突围的主要原因。
  压力造就动力。事实上,伊利一直是个值得尊敬的对手。他们有很强的实力。当然,没有伊利,我想也没有今天的“超级女声”,更不会有高居2005年市场占有率榜首的蒙牛酸酸乳。
  传统的商战,无外乎是价格战与质量战。而在这两点上,价格已经被降到不能再降,产品的同质化也使得后来者缺少立足的依据:论配方,酸奶的口味都大同小异;论包装,蒙牛和伊利的包装也都是利乐公司的作品;而经过两年的市场领先,伊利优酸乳的品质已经非常稳定,同时还一直在进步。况且,优酸乳比酸酸乳多一个“优”字,还含有品质优良的意思。更加无可比拟的是,伊利的铺货率是蒙牛的一倍:黄山顶上,香山脚下,无所不见伊利。超市里,伊利在货架上陈列的位置也比蒙牛明显。我们在各方面都不占优势。
  在2004年的市场上,蒙牛酸酸乳的销售额是7亿元,而伊利优酸乳的销售额是25亿,是蒙牛的整整三倍。
  PK这个词是在“超级女声”火暴以后开始流行的,而我当时的心情就如同自己被送上了PK台,我知道,我不能输。
   。。

一个颜色一首歌一句广告词
我的办公室里到处都摆满了蒙牛、伊利、光明、三鹿、日出、乐百氏、娃哈哈的各种产品,甚至买来了高露洁全系列的牙膏
  我的心里时时刻刻盯的都是我们最大的对手——伊利
  这些年来,我一直受国内一位资深营销人的观点影响,他认为,“中国市场营销成功的首要因素,是产品”。今天蒙牛酸酸乳最后成功地做到了25个亿,其根本性的成功,还是在于推出了一系列好的产品。
  以广州市场为例。2000年的广州人,并没有太多喝奶的习惯,本地也有燕塘、晨光等品牌存在,伊利、光明、达能等也早已进入。在蒙牛之前,推广“鲜奶”、“酸奶”的商家很多,可没有哪一个品牌去强势地推广“纯牛奶”。“纯牛奶”虽然只是一个概念,可它让消费者认为这种牛奶更有营养,比鲜奶更好。一个好的概念,使产品成功了一半,作为食品和日常消费品,如何实现反复购买,也是关键。蒙牛的纯牛奶,恰恰是口感特别香醇,浓浓的,不甜不腻,那种香浓的感觉,很容易让消费者认为这是好东西,从而让刚刚成立一年的蒙牛,成功地侵略了其他品牌。
  纯牛奶成功之后,蒙牛进军冰淇淋市场,也是首先从好产品出发,一举成功的。新年开发的“随变”冰淇淋,就是从大家经常说的口头禅寻找到的概念。“随变”这个名称,很容易记忆,很容易对话,你想吃什么冰淇淋?随便(随变)!通俗、幽默,容易传播。
  但是,产品如果不好,再多的宣传方式,再好的品牌形象,再多的促销活动,也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在质量关上有了闪失,所有的心血、所有人财物力的投入不但功亏一篑,还会给人虚浮造假的恶劣印象。坏印象一旦先入为主,以后即便是再回过头来提高质量,花大力气重塑品牌形象,也于事无补。
  或者说,那需要更为可怕的投入。
  品质、包装、名称,决定了一个产品的综合质量。
  很多品牌只是醉心于产品概念的攫取,却不去关注产品质量,导致尝试性购买很多,反复购买很少,企业难于做大。蒙牛在营销中,既重视概念,又重视产品质量。而之所以能够切实地重视质量,提高它的竞争力,是因为它了解自己的产品,也了解对手的实力。
  早在加盟蒙牛的时候,为了找到与对手竞争相比我们最大的优势,我的办公室里到处都摆满了蒙牛、伊利、光明、三鹿、日出、乐百氏、娃哈哈的各种产品,甚至买来了高露洁全系列的牙膏。
  但是,最后真正给我启示的,还是高露洁。
  高露洁一共推出了近十款不同种类的牙膏,每一种都有着大块的红色,系列的Logo,变化的只是区分的内容。一句话,不管高露洁怎么七十二变,消费者一看,就知道是高氏家族的产品。它的包装做到了统一,完整了整个品牌传播的要义。这也是后来我们要一个颜色——粉红色,一首歌——《酸酸甜甜就是我》,一句广告词——“酸酸甜甜就是我”,一个代言人——张含韵来固定我们的品牌宣传的原因。
  对比同类产品,我为我们凌乱不堪、随心所欲的产品包装痛心。而我的心里时时刻刻盯的都是我们最大的对手——伊利。2005年,我们给酸酸乳制定的目标是25亿,恰好是当时伊利的产量。
   txt小说上传分享

S。H。E走入了我的视线(1)
现代营销通常有两种策略:情感路线和功能路线
  2005年没有太多大型体育赛事,应该是不折不扣的娱乐年
  为了找到对手的“七寸”,2004年9月,我们委托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做了一个针对蒙牛和伊利的品牌形象调查。
  当时,伊利的“青春滋味,自我体会”广告已经家喻户晓,其品牌知名度高达98%。而蒙牛酸酸乳原有的广告词“让自己更可口”以及“美味加倍”都使消费者觉得“很拗口”,“小孩子是不会理解的”,“太大众化了,适用于其他食品,没有突出乳酸饮料的特征”。
  “美味加倍?”什么才叫美味呢?到底是水果的味道还是牛奶的味道?感觉太夸大了。
  调查还发现,在消费者眼中,蒙牛意味着雄性、年长、有抱负、豁达、强壮,很男性化;而伊利则给人感觉女性化、阴柔、健康、阳光、时尚,同时有种由草原走向都市的气息。
  我们离对手的距离太远了。那段时间,我几乎把所有能够找到的标有“伊利”两个字的东西都堆在了办公室。然而,就在我把调研结果看到第三遍时,漏洞终于出现了。
  对广州、北京、济南、成都、武汉、杭州的定性调研结果显示,伊利的品牌形象存在着一定的消费者误区:
  Q:你为什么喜欢喝伊利优酸乳?
  A:“它比蒙牛酸酸乳浓,很香,好喝。”
  “家里一直喝伊利牛奶,胃都习惯了,所以就喝它的优酸乳了。”
  “我们公司餐厅就只卖伊利优酸乳,我试喝了,味道蛮不错,就一直喝了。”
  Q:你喜欢伊利“青春滋味,自我体会”的广告词吗?
  A:“我刚看到时还以为是治疗青春痘的产品(广告)。”
  “听着挺像化妆品的。”
  “有局限性,像是只针对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的。”
  “青春痘挤得太没有痕迹了,看上去有点夸张,比较做作,哗众取宠。”
  广告,我的目光停留在这一行,脑子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