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新粟 >

第24章

新粟-第24章

小说: 新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题外话:嘿嘿,掷地有声!

  不爱书的人,不配评论书呆子,谁呆谁傻,尚无定论也!

  走着瞧~

第四节 掷地有声(下)
蜷缩在床上,搂着薄薄的棉被,看着书,这是她失业以后,第一次看属于自己的书,为了它们,她花了不少钱,心痛不已,但也有一种痛并快乐着的扭曲的兴奋。

  但,书上那些字,为什么想蚂蚁一样的爬来爬去?字不应该是固定在书上的么?揉揉眼睛,恐怕是自己感冒头晕眼花而已——只是,转而再看,发现不单那些白纸里头的蝇头小字在蚂蚁似的乱爬,而且字里行间的空白部分也像“黑白配”一般,凹凸不平,不像是一张纸里头的白色空间。

  恐惧!

  猛然的恐惧!

  “什么回事?为什么?为什么我看不进书了?”呆子吓得魂飞魄散,因为毕竟做了那么多年“读书人”,今儿这书竟然会背弃自己,不待见自己了???????

  她拼命地揉眼睛、摁太阳穴,整了老半日,重新地,慢慢地把目光转回那些她曾经最好的朋友,书籍:只是里边的白纸黑字,依然像黑夜之间冒出的白眼;像青天白日里的乌烟瘴气,或者说泥石流,或者说天地之间的一切波涛汹涌,都似乎在书页之间翻滚。

  她忽然一阵恶心。

  接着是头晕,进一步的头晕。

  她明知,这是营养不良所带来的后遗症,原来“盐水捞面”的日子,终于过不下去了!

  身体已经开始闹革命了!

  她努力挣扎着爬起来,丢下书本,跑到城中村极度肮脏的菜市场,买了整整一斤半肥瘦猪肉,并且在楼下的中药铺子里头抓了一味“减效四物汤”(猪肉同此汤剂共煲,乃补血理中之用,呆子常研究中医,自己开药还是OK,倒是大伙儿不信罢了),打开电饭锅,加了水,一股脑儿煮了开去。

  还是不信书本对自己的背弃,她重新捡起书,认真读去——可能是由于猪肉翻滚的香气,抖擞了一下精神,那本英文字母排布得密密麻麻的《会计英语》仿佛容易入眼了些,白纸黑字之间不再像刚才那般奔腾躁动,然而它说什么来着?

  不知道。

  不知道!

  “难道?难道读书的岁月到了尽头?????”她慌忙打电话给一个大学时候闺中密友,同在G市打工的小枕头同学——小枕头的智商超高,大学时曾有背英语单词过目不忘的美名,而且待人温柔,善解人意,跟呆子还十分相熟。

  “小枕头,我看不下书,那可怎么办啊?”

  “什么意思?”

  “我失业,买了些书想充充电,可是一看,怎么那些字儿都像蚂蚁一般乱爬?”

  “啊?”

  “我说真的!难道是我弱智了么?”

  “哪里啦,我们家呆子聪明的来着!!!别自己吓自己啦,你是不是太久不吃东西,有点晕?”

  “我现在正在煲猪肉汤,喝完如果还这样,那——”

  “可能是你失业漂泊,心里太过彷徨,才看不下书的吧,别担心,等你有工作了——不过,现在都差不多过年了,我劝你还是尽早回家吧,年后再回来找工作。”

  “哦?”

  “我猜你荷包里头的小钱也剩下不多了吧,回家吧,熬下去你只有饿死。”

  ……

  回家?

  不敢,不敢,不敢回家。

  家里为了让呆子读大学,花了太多钱,有过太多的期待,但如今,“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行囊!”《故乡的云》悠长的唱词,深深地刺伤了呆子阿平原本就脆弱的心灵。

  “爸,我实在找不到工作,钱也花光了,想,想,明儿回家去。”战战兢兢,就怕家里的人不好意思让自己回家。

  其实不用担心太过,家的大门,永远向儿女们敞开。

  家,是远行人最后的港湾。

  但面子过意不去的话,父母可能会让远方的孩子缓一缓回家的时间,毕竟迟些回家,大家不会怀疑孩子失业,不会怀疑他/她的走投无路,更不会投向他们全家鄙视的眼光。

  果然,老父沉吟很久,道:“你,过两天再回吧,否则伯父他们笑话。”

  “好的,那么我下周回。”

  “下周,周末吧,如果还行的话,再下周……”

  呆子一阵心酸。

  再也听不见话筒那边的话语,再也说不出话来,手机“啪”的一下掉在床上,好在没摔坏,她赶紧拿起手机,答应了两周后才会去,又跟老父寒暄了一轮,才轻轻地挂掉。

  拿出钱包(钱包瘪很久了),数了数剩下的小钱。

  “减去车票的钱,大概还够两个星期。”呆子长舒一口气,看来不会饿死了。

  一张G的公交卡,不经意地滑了下来——因为钱包太瘪,太瘦,撑不住那些林林总总的卡片儿——哦,这公交卡还有六十多元,曾经,在Y,她是步行上班,故此不曾使用完公交卡里头的钱。

  “名城,名校。”

  公交卡自己掉出来,貌似提醒着呆子:既然人才市场都是普工和酒店工作的天地,何必去凑合,不如趁着这两周的时间,好好游历一下这座族人曾经梦寐以求的古城吧!
  作者题外话:好在那张公交卡掷地有声,否则行尸走肉去了!!!! 。。

第五节 偶遇孤舟(上)
总是在最落寞的时候,呆子阿平才会只身游名校。

  名校,不仅要有大师,而且要有和煦淡然的风光,有百年历史的底蕴,有一种令人来之肃然起敬,却又如诉如慕的感觉,否则就不算是真正的名校了。而,她发现G的百年名校ZS大学,正是她心中的象牙塔(这一点她早在大半年前,首次来到这梦寐以求的地方的时候,就明白了)失业,失业令她无所顾忌,也只有这种时候,面对如此景致,呆子才舍得拿出数码相机。

  这数码相机,看起来像旧式的傻瓜机,它有三年的“服役年限”了,是呆子有幸随学校团体访问江浙某兄弟院校时,为了不枉此行,家里搜肠刮肚节俭下来,给她买了一台日产理光(RICOH)——倒不是因为此人不爱国货,而是05年的时候,质量好的国货数码相机根本没出现,或者不存在于她的经济范围~~

  它很奇妙。

  它真的很奇妙。

  因为在名校,其实也偶然会有傻冒的、突兀的建筑,也有规划不良的时候,但为什么在镜头里面,就都那么的美好?

  忽然有一群08年入学的新生(他们被分配住在貌似工厂的新校区,离城二十里,生活环境像工厂——呆子觉得那种地方是生产傻子的工厂~~),带着未曾褪去的中学生的气息,被一个侃侃而谈的老师带领着,队列整齐地“游历老校区”。

  呆子无乱地莽撞,ZS大学老校区占地颇大,跟她的母校C大整体相比不相上下,故此容易迷路,又会浪费太多时间,还游历不到该去的地方,猛然见这队“新新人类”过来,呆子立即面现傻气,蹭啊,蹭地,当新生们正在豪情万丈,听着老师指点江山的时候,给她糊糊地混入了队伍之中!

  一路,那位老师是书生意气,谈吐风生,指点江山,雄姿英发。

  众新生崇拜不已。

  竟在一堆草丛之间,有斑竹伶仃,一株老松鹤立鸡群,一座最最最最破旧的阁楼前停下,说那是“M校长奋笔疾书,落笔前面XX坡竹海松涛之间”,众新生无不狂笑,道:“哪栋楼都比这好,老校长干嘛选这儿?”

  “哎呀,你们这些小毛头,哪里知道啥好!”

  “那,老师您说为啥?”

  “文人气息呗,虽然M校长是工程管理博士后~~~”

  “哇!”众新生几欲顶礼膜拜。

  呆子也觉得这M校长好有文学气息,好有旧时代知识分子的情怀,不禁傻笑。

  “你们看——这是飞虎队陈将军的塑像、衣冠冢和后人题记的碑文。”

  “喔~~”

  “啊?那将军死啦?”

  “废话,二战的将军咧,当将军的时候都N老啰,他老婆是个中国人,还在呢,之前在电视见过,哇,浓妆艳抹得好恶心喔。”

  “不过貌似,那陈夫人对中美关系的民间活动,贡献很大。”

  又是一阵大笑,纷纷沿着草坪里头的石子小路,飞奔过去,瞻仰将军的容像,免不了嘻哈打闹一轮,却统统被呆子的相机收入框中。

  “那些红房子群好有历史剧的感觉。”

  “应该是民国戏的感觉~~”

  “我很怀疑之前看的XX电视剧是在这里拍的喔!”

  葱茏的绿荫之间,古老的建筑物纷纷露出深红色砖墙的一角,内敛而招摇,放肆而守旧,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沧海桑田的感觉,置身其中,清风拂面,不禁是一阵灵台清明,才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什么是大学,什么是名校,什么是象牙塔。

  草坪中间,有几条长长的,锈迹斑斑的“台阶”,老师介绍说,那是提供给任何想要留影的人,留影的地方,众新生听了大喜,立马飞身站了上去,呆子也不甘落后,侧身而上。

  “咔嚓”

  “咔嚓”

  作为一个冒牌货,曾经,ZS是她梦寐以求的地方,她终于留下了自己的身影。

  长吁短叹。

  冒牌货始终是冒牌货——现在改叫“山寨”了吧,总之,不是每处,她都能追随新生们的尾巴,接受免费导游的服务的,比如图书馆。

  图书馆对于新生,乃是要出示学生证的,这一下,就把她挡在了门外。

  站在高大的、却又在青山绿水之间隐藏自己,模仿旧式红楼的、崭新的图书馆,有十几层高,电梯偶然外露,却不再欢迎呆子的进入——十几层的楼宇,啥时候参观得完,不能等,即使等,也不知道他们从哪个门出来,楼高身宽,腰肥膀大,算啦,算啦!

  黯然转身,只能离去。
  作者题外话:此地孤舟首先是指“ZS大”新生们,呆子蹭上了这趟免费的旅游,导游又十分了解掌故,真是爽也!!!

  下半节,指的是相遇了《孤舟》一文里头的小寒。

第五节 偶遇孤舟(下)
滟滟的波涛,在湖上和清风一同起舞,金光刺目。

  呆子四处奔走,捕捉到了好多光影的美丽,哦?怎么忽然平旷啦?

  原来校园的湖的那边,有一座巨大的汉白玉牌坊,上头有“国立ZS大学”的金漆大字,大字对着的是G市一条碧波平静的大河——那是几个省共同的母亲河——河上有船,那都是装点着灯红酒绿的船,听说它们能够五分钟内飞渡而过,也能徜徉在河上欣赏风景,那就看是谁掏钱,掏多少钱的问题了。

  忽然,船上上来十几个少年男女。

  看他们年纪,应该比呆子小一两年,个个风尘仆仆,却又兴致盎然,他们拍打着,疯笑着,说着些幼稚的话语,例如教导主任怎样怎样,哪个老师是美女,哪个老师是型男,等等,好不热闹。

  呆子心中一酸:曾经,她也有过如此幼稚、如此疯癫莽撞的时候,但现在那个只会傻笑,只会发呆的呆子阿平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在这湖光山色之间的象牙塔之间游历,却仍然露不出兴奋的神光?

  正在发呆,一个戴眼镜的瘦削男生过来询问:“同学,我们是外地来ZS大玩儿的,请问应该往什么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