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管理: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时间才能做到的,但是一旦你能做到这一点,你所经营的企业在任何一方面都将受益无穷。
一个全面的愿景为组织提供了必要的驱动力来度过它将面对的不可避免的成长之痛。愿景是比目标更大的美好蓝图,它不断提醒着人们向前,不断地促使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将来,而且不断地使人们感受到将来的挑战。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就是一种希望和信念的建立,就是一个愿景的落地生根。从此以后,不管道路多么崎岖,我们的党组织都可以保持开放、灵敏的头脑,把握住大局,不断地迸发出创新的精神。因为创新的第一步就是对自己的世界的重新解释和分类。共产党人正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对世界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和解释。
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希望,激活了自己的头脑,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事情。即使是在翻雪山,过草地的时候,他们也相信自己的理想一定可以实现,所以他们可以坚持。在物质条件困苦的延安,这种精神还表现的不够好吗?
建立组织愿景将激励组织中的每一个人。当组织愿景能够激励组织成员的想像力、创造力、自我贡献的时候他才是有影响和有效的,组织愿景一般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效用。
1。形成组织的凝聚力。组织愿景能够突现共同目标,淡化人与人之间的个人利益冲突,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凝聚力。
当实现共产主义成为党的共同理想的时候;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以后,就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即使革命根据地众多而且分散,也没有出现某个将军拥兵自重,割地称王的现象。
伟大的愿景一旦出现,大家就会舍弃琐碎之事。“若没有一个伟大的梦想,组织就会陷入经常性的琐事的纷争中。
你的企业越大,企业中的不同年龄、不同种族、不同思维方式的人就越多。企业愿景是这些人走到一起的惟一原因。
我们都知道红军的战斗力是超群的,但是我们有没有注意到,其实红军的组成里面有着各行各业的工人,和来自各个地方的农民们,有小资产阶级,有……他们为什么具有那么大的凝聚力,惟一的原因就是那个共同的梦想。
2。激发组织的内驱力。组织愿景的内涵包括组织成员的未来利益,因此可以激发组织成员的勇气和激情。坚定组织成员追求目标愿景的意志,并支持组织成员把这种激情、意志和勇气转化为自己行为的内驱力。同时引导组织排除干扰,推动组织实现既定目标。共同愿景能培育出承担风险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3。孕育组织的创造力。由于愿景是组织全体成员发自内心的共同愿景,并建立了一个远大而又可以逐步实现的目标,会唤起人们的希望,使工作变成是追求一项蕴涵在组织的产品或服务之中的、比工作本身更高的目的。如果组织成员真正把组织的共同愿景当成自己努力的方向,组织就会爆发巨大的创造力。
4。愿景是困难时期或不断变化时代的方向舵。这一点正是短暂存活的企业和基业长青的企业的不同之处。能够经受时间考验的企业了解自己,有一个清晰的愿景并认真加以贯彻,这些企业存在的问题向来明确,愿景就是他们的方向舵。人们在有着这样愿景的企业里会着眼于未来,暂时忘却眼前的困难——或者至少有克服这些困难的信心和愿望。这也是共产党给我们的启示。
第二章 让成员看到希望(4)
5。愿景是可用于竞争的有力的武器。如果你的竞争对手有着他们自己的愿景,那么你就需要一种与之不同的愿景。但一般情况是,你的竞争对手没有一个持久的、清晰的定位。如果你处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可以充分利用对手的这个弱点,你将成为这个行业中少有的几个知道这个行业将向这个方向发展以及为什么向这个方向发展的人。
愿景、使命、价值观:一个都不能少
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随着西方管理理念的普及,中国的一些组织领导者开始学会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阐述他们的思想:他们使用“使命”、“愿景”、“价值观”等等词汇来描绘他们的理想,有时他们还提到“目的”、“战略目标”、“实践”等词,但大多数人是在一种混淆的定义下随意使用这些词汇,他们并不了解这些词汇其中不同的含义,所代表的真正的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看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组织的存在,实际上是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
1。我们将到达何方?
2。我们到此是为了什么?
3。指引我们行动的信念是什么?
如果认真回答这三个问题,马上可以找到正确的答案:
1。我们将到达何方?共产主义社会——愿景;
2。我们到此是为了什么?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乃至全人类的解放——使命;
3。指引我们行动的信念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共同价值观。
我们可以重新理清一下这三个概念的具体含义:
愿景:未来组织所能达到的一种状态的蓝图,如世界500强企业GE提出的永远做世界第一。
使命:组织在未来完成任务的过程,代表企业存在的理由,如把长虹建成世界第一的彩电巨人——任重道远,自豪感。
价值观:指的是基于组织的共同愿景、宗旨和使命等,对所预期的未来状况所持的标准观念。
愿景阐述的是企业存在的最终目的,比如“致力人文科技;驱动现代生活”(福田汽车愿景),是指组织长期的发展方向、目标、目的、自我设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明确界定公司在未来社会范围里是什么样子。
使命则是阐述在这样一种最终目的下,我们将以何种形态或身份实现我们的目标,比如“成为全球领先的提供汽车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品公司”(福特),紧随愿景之下。使命是在界定了愿景概念的基础上,具体地定义到回答组织在社会中的身份或角色,在社会领域里,该组织是分工做什么的。
使命是企业对自身生存发展的“目的”的详细定位,是区别于其他企业而存在的原因或目的,也是企业胜利走向未来的精神法宝和指路明灯。摩托罗拉可以从修理家用收音机电池代用器,发展成为生产汽车收音机、家用电视、半导体、集成电路、移动通信设备和卫星系统的跨国公司,在21世纪不知道还会生产什么,但它始终没有超越“通过以公平的价格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光荣地为社会做贡献”的根本使命;迪斯尼公司从制作蹩脚的卡通短剧发展成制作完整的、票房价值极高的动画片,并建立米老鼠俱乐部、迪斯尼乐园和欧洲迪斯尼世界,在21世纪不知道还会有什么新创举,但它始终没有超越“用我们的想象力给千百万人带来欢乐”的公司使命。
愿景确立的是组织的主体、本源,使命确立的是主体的目标。其逻辑是:组织先要有自己的理想,然后借助于“组织”这个平台来实现。很多组织在描述使命的时候,有时候把使命与愿景合二为一,这表明该组织把组织的主体与目标合一。这种情况下,组织所提出的使命大多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体,是一种基于愿景的使命。
接下来的价值观则是对企业愿景和使命的具体展开,它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理由浓缩成组织独特的文化要素或理念要素,我们也可将其视为核心竞争力的表述。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企业最基本和持久的信仰,是组织内成员的共识,一般3~6条。譬如,麦当劳的“Q、S、C、V”精神,IBM的“尊重人、服务、卓越”三原则。
从以上分析来看,企业愿景和企业使命的逻辑关系是,企业使命是企业愿景的一个方面,换句话说,企业愿景包括企业使命,企业使命是企业愿景中具体说明企业经济活动和行为的理念,如果要分开来表述企业愿景和企业使命,企业愿景里就应不再表达企业经济行为的领域和目标,以免重复或矛盾。
很多企业也使用“企业宗旨”一词,企业宗旨意为“企业所在社会环境所决定的企业经营的最基本目标”,绝大多数企业都有这一理念,但从现实情况看,绝大多数企业的宗旨不外乎“客户满意、员工满意、股东满意、社会满意”或此类表述的变形,更多像金字招牌,亮一下自身企业对客户、员工、股东和社会的价值,实际上对企业内外都没有实际意义,且有时与使命之间也存在一定重复。
第二章 让成员看到希望(5)
托马斯?小汉森在描述IBM核心价值观时说,IBM的核心价值“深深铭刻在我父亲的骨子里”。就他父亲而言,这些价值是生命的准则,要不惜一切代价保存,要在一个人的事业生涯里一心奉行。对一个优秀组织而言,在年复一年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战略必须改变、产品线必须改变、目标必须改变、权限必须改变、管理政策必须改变、组织结构必须改变、奖励制度必须改变,而惟一长久不变的是其核心的价值理念,它像宗教信念一样,随着时间的演变,积累并渗透到企业每个员工的骨子里,成为他们行动的准则。
中国共产党比任何组织都清晰地描绘了组织的目的、蓝图和路线,使组织的每一个成员对组织的“使命”、“愿景”、“价值观”都了如指掌,并且把这一切具体化为每一个组织成员的理想和目标,由此产生了不可思议的组织战斗力和组织凝聚力,成为现代企业组织学习的标准和楷模。
与中国文化不同,西方文化多注重“目标”等概念,而对“使命”、“宗旨”等词语关注得并不多。西方管理学本身就未能将愿景、使命、共同价值观等概念界定清楚,而中国企业在借鉴西方管理学时,也在未明确区分愿景、使命、共同价值观等概念的情况下,就仓促上阵了。
有很多企业在设计和展示本企业的企业愿景和企业使命的时候,经常因为对概念的理解和定义、认同不一致,而出现在甲企业里的企业使命,在乙企业里是类似为企业愿景。
大多数人还将共同价值观与企业文化混为一谈,甚至认为企业文化囊括了共同价值观。实则不然,共同价值观要高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在形成共同价值观这种信念后,在履行使命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和沉淀下来的,但很多人都把他们的顺序搞颠倒了。
所以很多中国的企业即使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管理学上的意义、看到了红色管理的价值,但大多数并未得其精髓。红色管理理论认为,关于纲领和愿景的理论是红色管理最精华的部分之一,其对中国企业的启示,无论如何评价也不为过。
一般来说,愿景是企业未来10~50年欲实现的宏大远景目标及对它的鲜活描述,其作用是激发变革与进步。真正的宏大愿景目标应该明确而有力,是全体员工努力奋斗的指向,是团队精神的一种催化剂,一般需要10~50年的努力才可完成。可以形象地把它视为一座要攀登的高山,一旦你登上了它的顶峰,又会向另一座山峰进军。
愿景驱动型管理不仅要求企业形成一个良好的愿景,同时要建立一种机制来配合贯彻愿景,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