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圣诞盒子:在感动中过圣诞 >

第1章

圣诞盒子:在感动中过圣诞-第1章

小说: 圣诞盒子:在感动中过圣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感人的经典读物:《圣诞盒子》
《圣诞盒子》内容简介

  书中讲述了一位老人与一个年轻家庭的友谊。年轻夫妇里克和凯丽带着他们四岁的女儿简娜,受雇于玛丽家做管家。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克在玛丽家的阁楼里发现一个圣诞盒子,盒子会发出音乐,里面还珍藏着几封信。在随后的日子里,里克一家和玛丽一起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当玛丽最终离开他们的时候,里克夫妇打开了那个圣诞盒子,里面藏着玛丽送给他们的圣诞礼物,也是上帝送给其子民的第一件圣诞礼物——里克终于懂得了圣诞礼物以及家庭的真正意义。

  《圣诞盒子》最初是作者保罗。伊文斯为了让自己的女儿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圣诞节而写给她们的礼物,后来被出版公司发现,创造了一个畅销1000万册的出版奇迹,并让人们在圣诞节时回归家庭,重新意识到“世上没有比家更好的地方,只是我们常常忘记它……”

  《圣诞盒子》出版传奇

  《圣诞盒子》最初是做为礼物出现的,是一位父亲送给女儿的圣诞礼物。作者保罗伊文斯是一位广告人,某天他突发奇想,给自己的一个女儿一个特别的圣诞礼物。因为他发现,人们已经慢慢忘记了圣诞节的意义,将圣诞变成了一个狂欢的日子。而在他的眼中圣诞是一个一家人欢聚的日子,一个有故事的节日。他决定写一个与圣诞节有关故事给自己的女儿,于是就有了《圣诞盒子》。

  最初动机只是想向他的两个女儿表达爱。尽管他们经常对她们说他爱她们,但他知道,在孩子们长大并有自己的孩子之前,他们是不会真正懂得他对他们的感情深度。而到了那时,女儿们有了各自的小家庭,他和女儿们的关系已经完全改变了。通过写作《圣诞盒子》,他希望,她们在将来的某一天读了这个故事之后,能真正领悟父亲对女儿深爱。

  故事写完后,伊文斯自己装订了20本作为圣诞礼物分送给亲友。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他写的故事在这些家庭里争相传阅。在朋友的鼓励下,保罗伊文斯自费出版了这本书,结果图书上市时在小镇上出了千人排队的场面。地方报纸登载了这条新闻,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由此注意到这本书,按照超级畅销书量身打造,首印75万册,创造了第一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在榜单上停留了29周,销售已超过1000万册,被译成41种语言,成为最感动人的的圣诞节经典读物。

  一个父亲写给两个小女孩的故事,成为感动全世界千百万人的关于奇迹、希望、治愈心灵创痛的精神礼物。

  伊文斯后来创作了七部小说,并用《圣诞盒子》的版税创办了一个名为Christmas Box House International (国际圣诞盒子之家)非盈利性组织,致力为遭虐待儿童建立保护之家,用来为受虐儿童及孤儿建避难所,给他们提供帮助。

  需要提出的是,圣诞盒子已经超越了圣诞书的概念,成为一本畅销的文学书,销售周期也从圣诞档期变为常销书,从其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停留29周体现这一点。 。 想看书来

帕金夫人的大屋(1)
也许因为我正在这世界上慢慢老去,也许因为我已经理屈词穷,再也找不到热心的听众,抑或我只是不再像青春年少时那么精力充沛——那时的我,会在生物课上把一只傻乎乎的青蛙捅来捅去弄个半死。如今,我再也没有那样的好奇心来折腾我的文章了。不管是由于何种原因,我发现随着每个圣诞节的来临和离去,倾听圣诞盒子故事的人越来越少了。而在我的内心,又是那么希望把这美丽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地讲给人听。于是,我决定将它诉诸笔端,留给后人,随他们奉若至宝或弃如敝履。至于我,我会一直将这些故事珍藏,因为我从中获益良多。毕竟,这是有关我自己的故事。  那些坚信世上有圣诞老人的朋友告诉我,我那个精美的褐色圣诞盒子肯定是由圣尼克本人设计的,造那盒子的木头也是从第一棵圣诞树上取来的。盒子在很多很多年前伴随着十二月的白雪降临人间。而其他人则不断对我说,盒子所用的坚硬木头来自耶稣基督的十字架,所以木头里浸透着耶稣为了救赎人类播撒的爱心。而我的妻子凯丽则认为,盒子的外表丝毫不重要,它真正的魔力是那黄铜合叶和银锁扣下曾经隐藏的秘密。盒子魔力的源泉任人评说,但对我而言,它的魔力只有一点,那就是它现在的空空如也,以及这虚空所承载的绵绵记忆。  一切都开始于那个圣诞节,我找到了这个小盒子。或是,这个小盒子找到了我。  我,出生在盐湖谷东面的高地,在白雪覆盖的沃萨契牧场长大。当我要过十四岁生日的时候,父亲失业了,于是我们一家只好卖掉房子,搬到了加州南部。那里气候更温暖,城市更繁华,工作机会也更多一些。惟一令人失望的是,圣诞节的时候我再也看不到白雪了。尽管如此,我还是像当地的小商贩们一样,一心一意期盼着每个绿色圣诞的到来。  我的青春岁月可谓平淡无奇,除了在当学校乐队的指挥时小小得意了一把,其他就乏善可陈了。高中毕业后,我进大学读商科,学着做生意的同时,我也初尝人生百味——与凯丽邂逅,订婚,然后结婚。我的妻子是设计系的学生,有一双褐色的大眼睛。结婚还不到一年半,她就生下了一个七磅两盎司重的女孩,我们的女儿,简娜。  凯丽和我,都不喜欢大城市,人太多,太喧闹。毕业前几周,正好有人向我提起回家乡做生意的事,我们就毫不犹豫地决定搬回去,去重温那里清新的空气和皑皑白雪。我们几乎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在了新生意上。我们的第一桶金虽然还算丰厚,但要支撑一个大家庭却有点力不从心,于是只好勤俭度日。在这方面,凯丽简直成了专家,她特别会积少成多,变废为宝。  由于节省,我们压根感觉不到自己的困窘——当然,除了住房。你知道,房子是省不出来的。我们三个人挤在一套只有一间卧室的小公寓里,那可真是个小小蜗居。简娜已经四岁了,可是由于手头拮据,她只能继续睡摇篮。卧室靠墙放着我们的床,不到一英寸开外的地方就是简娜的摇篮,这种布局显得十分滑稽可笑,格格不入。厨房更好不到哪儿去,塞满了简娜的玩具、凯丽的针线匣,还有成堆的罐头纸箱子。由于实在太拥挤了,我们只好开玩笑说,凯丽原地不动就可以左边做饭右边缝缝补补。离圣诞节还有一个半月,这种拥挤状况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正当我们快要被这个小房子逼疯的时候,圣诞盒子——适时地出现了。  那天清晨,当一家人围坐在早餐桌旁,就着双面煎蛋吃吐司喝橘汁的时候,凯丽忽然叫道:“亲爱的,快瞧这个!”说着,她把报纸分类广告递给了我。我一看,上面有这样一条广告:“吾乃老妇,拥有宽敞之大道区住所,求一对夫妇打理一日三餐,另需整理家务及庭院维护,可提供独立房间,供食宿,可带小孩或婴儿。有意者请电445…3989帕金夫人。”  “你觉得怎么样?”凯丽问道,“这房子在大道区,一定很大,离商店又近,做做家务对我来讲不成问题,不就是多做一个人的饭、多洗点衣服吗?”她热切地说道,并且探过身来咬了一口我的吐司。随后,她又补充道:“再说了,你这么忙,晚上总不在家,我也好找个人做伴儿啊?”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帕金夫人的大屋(2)
我靠在椅背上思忖了片刻,随后小心翼翼地说:“听起来不错,不过真要是搬去和别人一起住,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知道我弟弟马克吧?以前他就和房东合住过,那老头总是在半夜把他揪起来,数落自己死了二十年的老伴儿。马克简直快吓死了,最后,他差不多是逃出来的。”凯丽满脸狐疑地看了看我,显然怀疑我的故事的真实性。我只好说:“好吧,这上面的确说了提供独立房间。”  “不管怎么样,冬天就快到了。你瞧这里,四处漏风,我们的暖气费可是够瞧的,从哪里去搞这笔钱啊?如果我们搬到那里住,说不定还可以省下点钱呢。”凯丽据理力争。一提到钱,我立刻就觉得就没什么可争的了,我和凯丽一样,都想早点离开眼下这又挤又冷的小公寓。于是过了一会儿,凯丽就打电话过去询问房子是否还空着,结果真的还没有人应租。于是,我们决定晚上和房东见一面。  接近傍晚时分,我早早地从店里出来,循着房东家接电话的那位男士给凯丽的地址,开车穿过灯火辉煌的商业区,沿着绿树成荫的大道,来到了山脚下的大道区。帕金夫人的家是一座华丽的维多利亚式红砖楼房,有着奢华的奶油绛紫双色木制镶边和墨绿屋顶。房子西侧圆形的飘窗支撑着带双层游廊的阳台,从阳台上可以俯瞰门廊。阳台和门廊一直延伸到房子之外,由包裹着条纹木板的大柱子支撑着,柱子顶端还点缀着树叶形的金色饰带。木板显然刚刷过漆,而且保养得很好。敦实的红砖烟囱挺立在屋顶中央,上面装着用木头和生铁棍做成的尖尖的篱笆。房子的地基上点缀着纯装饰性的精美雕花细格板,掩映在修剪整齐、郁郁葱葱的常绿灌木丛中。白雪覆盖的矮墙夹着一条鹅卵石铺成的车道,弯曲着绕过冰封的黑色大理石喷泉,来到这座大宅的门前。  我们把车停在大门口的台阶前,穿过门廊,看到一扇镶嵌着精美雕花玻璃的双层木门。按响门铃,一位男士应声开门,彬彬有礼地问:“你们好!是伊文斯夫妇吧?”  “是的,你好。”  “玛丽在等你们,请进吧。”  进了大门,来到小门厅,再穿过一道同样华丽的内门,我们来到一个大理石铺地的前厅。我发现,所有的老房子都有自己特殊的气味,尽管气味有好有坏,但绝对各有各的特色。这间大屋也不例外,整个屋子散发出一种肉桂和煤油的混合味,很好闻。我们沿着宽敞的走廊向屋子深处走去,门廊两面的墙壁已经有些褪色了,安装了电线的煤油壁灯点缀其上,将这段通往大厅的道路照得通明。  “玛丽安在后面的小客厅等你们。”那位男士说道。  在走廊的尽头,穿过一扇有着精美樱桃木门框的小门,我们便来到了小客厅。在一张大理石面玫瑰木圆桌边,坐着一位满头银发、风度迷人的老妇人,看到我们进来,她马上起身相迎。她的服饰十分华丽,简直就是房间里罗可可装饰风格的翻版。  “你们好,”她的声音很热情,“我是玛丽安·帕金。真高兴你们能来,请坐。”我们在桌边坐下,心中暗自唏嘘屋子的奢华。  “要不要来点薄荷茶?”玛丽安问道。她面前摆着一套镶有浮雕的镀银茶具,梨形的纯银茶壶上蚀刻着装饰性的鸟羽毛,长长的壶嘴优雅如鹤颈,末端则尖如鸟喙。  “哦,不了,谢谢。”我慌忙答道。  玛丽安倒了一杯茶,递给凯丽,凯丽慌忙道谢。  “你们是本地人吗?”玛丽安问道。  “我在这里出生长大,不过我们最近才从加里福尼亚搬过来。”  “哦,我丈夫也是加里福尼亚人,圣罗莎市,听说过吗?”说到这里,她询问地看了看我们,我们则一脸迷茫。“没关系,反正他人现在已经不在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