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华图名书公务员面试1000题详解 >

第14章

华图名书公务员面试1000题详解-第14章

小说: 华图名书公务员面试1000题详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把握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
(3)整理答题思路: 
①了解情况:了解大家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②寻找解决方法:根据了解到的原因,寻求相应的解决办法
③调整活动方案:找到方法后,根据情况对方案进行调整,把调整意见报领导批准。然后,再开始筹划活动的准备工作
【参考答案】 既然我在活动开始组织之前已经了解到大家的积极性不高,我就不会仓促组织活动,以免徒劳无功。 
首先,我会在不耽误活动正常开展时间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方式、各种途径尽快全面地了解大家对大赛征文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比如私下探访,直接询问、问卷调查等。同时参照以前类似活动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认真审视这次活动可能存在的问题或者导致大家积极性不高的地方。 
其次,根据找出的原因,在不改变活动根本目标的情况下,寻找提高大家积极性的方法。比如,有人担心评比的公平性有问题,就把评委的名单、评判的原则等内容公开,增加活动的透明度。再如,活动的形式过于陈旧、没有新意,就寻找更吸引人的方式,等等。 
最后,根据找到的解决方法,对原来的活动方案进行总体上的调整。将新的活动方案及调整原因以书面的形式写出来,报领导审批。根据领导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方案,并组织实施。
2008年2月25日商务部公务员面试题
1。请用两分钟的时间自我介绍,然后说说自己遇到过最大的挫折是什么,从中吸取的教训是什么?
【解题思路】 
(1)分清面试题型:背景意愿类问题
(2)把握测评要素:个人素质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综合分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
(3)整理答题思路: 
①简要介绍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
②介绍一下自己遇到的最大挫折,并谈一下吸收到的教训
③在回答以上两方面时,要注意回答内容与职位要求的匹配性
【参考答案】 我毕业于一所综合大学的某某(如会计等)专业,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我掌握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具备了一定的专业能力。(下面介绍一下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如果有工作经验,这一部分要加进工作经验方面的内容)。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都是勤劳正直的农民。受他们的影响,我也养成了勤劳、正直、上进心强的性格,另外我做事细致、沉稳,责任心强,这对于我完成将来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我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可以胜任条件艰苦的工作岗位。从我个人的就业意愿上来说,我也喜欢××工作,愿意到最基层工作。 
以上就是我的基本情况,下面谈一下我遭遇的最大挫折: 
我刚刚走出校园,个人经历比较简单,也没有遭遇过特别重大的挫折。回顾以往的生活,我认为××××年高考失利对我影响最大。那年高三,我的学习成绩本来很好,但是考前最后阶段我过分追求完美,当大家都开始调整心理、准备应考的时候,我还在钻研一类难题。我认为,自己很快就可以把这类题拿下,然后在很短时间内调整好心理状态。但是,最后我没能顺利做出题目,信心上遭到一点打击,也没能把自己调整到最好的应试状态。最终导致那年的高考失利。 
事后,我认真反思了自己的做法。认为做人不能逞强好胜,要分清轻重主次,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最重要的事情上去。同时,我也认识到,只有充分的重视、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做好一件事。 
2。现在大家都觉得80后吃苦耐劳精神不够,你怎么评价?
【解题思路】 
(1)分清面试题型:就现象谈看法类问题
(2)把握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
(3)整理答题思路: 
①简要介绍一下现象本身
②亮明观点,并进行分析论证
③表明个人态度
【参考答案】 80后的人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这几乎是社会上的一个共识,各种类似的新闻事件频频见诸报端、网络。对于这种现象,各种各样的评论也众说纷纭:有批评指责的、有恨铁不成钢的、有理性分析的、有反思检讨的。 
就我个人来说,我也认同80后的人与以前的人相比,缺少吃苦耐劳精神。但这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不能完全归咎于80后的青少年。首先,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的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条件很快得到了改善,艰苦的环境随之逐渐快速消失。80后的青少年,没有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过磨炼,吃苦耐劳的精神欠缺并不奇怪。其次,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开始推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每个家庭的子女人数变得很少,这样父母就将所有的爱投入到很少的子女身上。溺爱、娇生惯养的现象比比皆是,数不胜数,很多80后的青少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这样的教育方式,也使80后的青少年,丧失了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的途径。 
但是,我认为这种现象并不严重,不会影响80后的青少年投入正常的工作、承担起历史的责任。首先,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前辈人所指的那种吃苦耐劳精神似乎已经没有太多的用武之地。现在社会,科技、知识是第一生产力,而在知识水平、创新能力方面80后的青少年明显好于以前时代的人。其次,人都是会改变的,当80后感受到肩上的责任时,他们也会做出相应的改变。 
所以,我认为对这种现象,不必过于担忧。
3。如果单位需要你到很艰苦、很偏远的国家去出差很多年,你的父母肯定不愿意,你会怎么办?
【解题思路】 
(1)分清面试题型:人际关系类试题
(2)把握测评要素:人际沟通的意识与技巧、言语表达能力等
(3)整理答题思路: 
①工作是第一位的,以工作为重;一定设法取得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②找出原因,积极沟通
③有利假设,给出结果
【参考答案】 我的父母都是深明大义的人,他们也经常因工作的事情放弃家庭的一些利益,相信如果我真的遇到要到外国出差多年的情况,他们会理解、支持我的工作。 
如果真的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服从单位的安排。但父母是我最亲的亲人,我一定会想方设法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不使他们伤心难过。 
我分析父母不愿意我到国外工作的原因,分析情况,寻找相应的说服方法,采用最合适的方法进行说服。我想我的父母不愿意我到国外工作,主要是担心我在外国的安全问题,工作、生活等方面不便等问题。针对这一点,我会向他们解释自己已经长大,会照顾好自己,同时将单位在国外的工作环境、相应保障措施等认真告诉他们,尽量消除他们的担心。在进行说服的时候,我不会太着急表明自己的态度,以免父母伤心,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我会寻找合适的机会一点一点地解释,同时留给他们重新思考这个问题的时间。 
通过我做相关工作,我相信,最终父母会想清楚这个问题,理解并支持我的工作。我会向他们表示感谢,同时保证经常与他们联系。在出国之前,我还会多陪陪父母,做好我走之后照顾父母方面的一些事情。 
4。如果让你负责一个主题为“青春思辩”辩论赛,你会怎么组织?
【解题思路】 
(1)分清面试题型:计划组织类试题
(2)把握测评要素:计划组织协调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
(3)整理答题思路: 
①表态:努力做好工作
②执行:分计划、实施、总结三个阶段
【参考答案】 有机会组织这样一个活动,是领导对我的信任,我会尽全力把这次辩论赛办精彩,不辜负领导对我的期望。 
我会分三个阶段来组织这次辩论赛: 
计划阶段:根据“青春思辩”这个主题确定具体的辩题,确定辩论赛举办的时间、地点,确定参加辩论赛的人员范围、参赛方式(报名参加)、比赛方式(淘汰赛)等,确定参与组织大赛的工作人员并做好分工,准备活动所需的物资,准备活动相关文字材料,作出预算,报领导审批。并根据领导意见,做出相应的修改和调整。同时,认真考虑活动的相关环节,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 
实施阶段:根据计划分步实施。进行活动宣传,接受报名,遴选参赛选手,辩论赛正式开始,辩论赛颁奖,辩论赛结束之后做好收尾工作。同时,在活动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我会密切关注活动实施的具体情况,及时解决各种问题,保证活动的开展有序、顺利。 
总结阶段:活动结束之后,我会认真评估活动的各方面的情况,并以书面形式向领导汇报。同时,我还会就个人的工作情况做出总结,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以便今后更好地组织相关活动。 
5。如果你是南方人,被录取后要到北方来工作,怎么适应南北的差距?
【解题思路】 
(1)分清面试题型:行为类试题
(2)把握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
(3)整理答题思路: 
①表态:努力适应环境,做好工作
②分情况对待
【参考答案】 首先,我认为一个人到异地工作是很正常的事,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生活习惯存在差别,到异地工作也经常会出现适应环境的问题。如果我是南方人,到北方工作,我会像其他人一样,尽快适应北方的生活环境,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做好自己工作。 
中国南方与北方在各方面差距较大,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语言方面,我认为这方面问题不大。北方方言比较接近普通话,我的普通话比较好,学会一些方言词之后,与北方人沟通不会存在问题。二是饮食方面。我在饮食方面是大众化口味,虽然喜欢吃米,但并不排斥面食。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这个问题也不会影响我的工作与生活。 
当然,南北差距并不仅仅限于以上两方面,但我会以工作为重,尽快适应北方的生活、工作环境,尽快投入工作,把工作做好。 
2008年5月17日上午广东公务员面试题
1。县镇级组织20个优秀教师去城市工作,有人认为有助于资源组合,有人认为会造成乡镇教学人才的流失,你的看法。
【解析】 智能型问题
【此题考核核心】 综合分析能力
【参考答案】 对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待的:
把优秀的老师组织去城市工作,一方面可以调动乡镇老师的积极性,对其他老师起到模范作用。另一方面可能会造成人才流失。
送出去应该和引进来结合起来,才能有效促进城乡老师的双向交流,避免只出不入的局面。
这个现象折射出我们乡镇经济的发展还比较落后,只有不断的发展经济,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才能留住人才。
最后我们国家在教育上要注意教育资源的倾斜,保证基层教育,保证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避免基层老师流失。
【华图专家点睛】 对于这种政府的行为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阐述,最后还要揭示其本质原因,提出根本的对策。
2。某村有一村民在自家地方种树,严重影响其他村民的作物生长,村民劝阻无效,向村委会投诉,并说再不解决就去砍树。你是村委会的一员,你怎么样处理这件事情?
【解析】 问题处理类
【此题考核核心】 应急能力
【答题主线】 稳定情绪+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总结提高
【参考答案】 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