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打工心态究竟害了谁 >

第12章

打工心态究竟害了谁-第12章

小说: 打工心态究竟害了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创造了奇迹的人叫王东晓,是内蒙金河集团的董事长。   

  上面这个故事,是吴甘霖在《方法总比问题多》中说到的一个案例。王东晓成功的经历启示我们:要想在现代企业中获得成功,就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主动意识,在工作中要勇于承担责任,主动为自己设定工作目标,并不断改进方式和方法。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被动就会挨打,主动就可以占据优势地位。我们的事业、我们的人生不是上天安排的,是我们主动去争取的。如果你主动地行动起来,你不但锻炼了自己,同时也为自己争取这样的职位积蓄了力量,但如果什么事情都需要别人来告诉你时,你已经很落后了,这样的职位也挤满了那些主动行动着的人。   

  主动是为了给自己增加机会,增加锻炼自己的机会,增加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社会、企业只能给你提供道具,而舞台需要自己搭建,演出需要自己排练,能演出什么精彩的节目,有什么样的收视率决定权在你自己。成功永远奖赏那些能抓住机会、积极主动的人。         

▲虹桥▲书吧▲BOOK。  

第50节:牢骚满腹,总是喋喋不休地抱怨自己的工作(1)         

  12。牢骚满腹,总是喋喋不休地抱怨自己的工作一群打工者聚集在一起,牢骚和抱怨往往占了多数,牢骚一大堆,积怨满天飞。他们动辄抱怨被老板盘剥,替别人卖命、打工,是别人赚钱的工具;或者感叹自己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可是总得不到老板的赏识,“可惜我这匹千里马,没有遇到识才的伯乐!”;抱怨工作乏味,抱怨公司的老板苛刻;抱怨工作时间过长,抱怨工作量大且与收入不对称;抱怨分配不公平了,承诺的提成不兑现;抱怨公司管理制度过严……当然,他们的抱怨不仅仅是一种表现,可怕的是抱怨后面的打工心态。   

  在现实世界中,有太多的人虽然受过很好的教育,并且才华横溢,但在公司里却长期得不到提升,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自我反省,总是埋怨环境,对工作抱怨不休。工作中时常表现出这样的情况:一项任务交代下来后,如果上司不追问,结果十有八九不了了之;有些事情,如果上级不跟踪落实,就很难有令人满意的反馈;还有的人面对布置的工作常常只会睁大眼睛,满脸狐疑地反问上司“怎样做?”“这事我不知道啊?”抱怨的人很少积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不认为完成工作是自己的责任,却将诉苦和抱怨视为理所当然。   

  一味地抱怨会使人的思想摇摆不定,进而在工作上敷衍了事。抱怨使人思想肤浅,心胸狭窄。一个将自己的头脑装满了抱怨的人是无法想象未来的。抱怨只会使他们与公司的理念格格不入,更使自己的发展道路越走越窄,最后一事无成。所以说,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   

  不要抱怨工作   

  现实中,我们难免要遭遇挫折与不公正待遇,每当这时,有些人往往会产生不满,不满通常会引起牢骚,希望以此引起更多人的同情,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从心理学角度上讲,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自卫行为。但这种自卫行为同时也是许多老板心中的痛,牢骚、抱怨会削弱员工的责任心,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几乎是所有老板一致的看法。   

  看看我们周围那些只知抱怨而不认真工作的人吧,他们从不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他们不懂得,丰富的物质报酬是建立在认真工作的基础上的;他们更不懂得,即使薪水微薄,也可以充分利用工作的机会来提高自己的技能。他们在日复一日的抱怨中,徒增岁长,而技能没有丝毫长进。更可悲的是,抱怨者始终没有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严酷的现实: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工作机会来之不易。不珍惜工作机会,不努力工作而只知抱怨的人,总是排在被解雇者名单的最前面,不管他们的学历有多高,他们的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基本的工作要求。         

▲BOOK。▲虹桥▲书吧▲  

第51节:牢骚满腹,总是喋喋不休地抱怨自己的工作(2)         

  程一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一家著名公司,他的同学和朋友都很羡慕。他本人也多次洋洋得意地说:“你们就等着看吧,公司将会因我而改变,总有一天公司将会以我为荣。”   

  程一以为公司将会把他安排在管理岗位上,却没想到被安排到车间做维修工。维修工作很脏,很累,很不体面。干了几天,程一就开始抱怨:“让我干这种工作,真是大材小用!”“维修这活太脏了,瞧瞧我身上弄的!”“真累呀,我简直讨厌死这份工作了!”于是开始藏奸耍滑,懈怠工作,每天都是在抱怨和不满的情绪中度过。   

  3个月后,跟程一同时进入公司的同学被提拔到了管理岗位,程一得知后大惑不解,又开始抱怨:“老板为什么不重视我?我什么时候才能脱掉这身油乎乎的工作服?”后来他工作起来更加消极,一开始偷懒还躲着主管,到后来竟然当着主管的面开起了小差。   

  一天,公司接到了一份很大的订单,只有开足马力生产才能完成。为此公司要求维修工对设备进行检修并严阵以待,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程一敷衍了事地应付,留下了隐患,导致在生产最忙碌的时候设备出了故障。经过全体维修工抢修,还是耽误了生产,延误了交货日期,公司为此遭受了严重损失。程一却抱怨说:“都是设备老化惹的祸,谁也无能为力。”   

  年底公司裁员,程一被裁掉了。临走的时候,程一还在抱怨:“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   

  他希望能得到同事们的同情,但是谁也不屑搭理他。真正尽职尽责的人,总是视抱怨如瘟疫,避之唯恐不及。   

  一个人如果整天带着抱怨的心情工作,不但工作效率低难有成就,还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长此以往,吹毛求疵、抱怨和牢骚的恶习,会将他卓越的才华和创造性的智慧悉数吞噬,使之根本无法独立工作,最后成为没有任何价值的员工。因此,一个人一旦被抱怨束缚,不尽心尽力,应付工作,在任何单位里都是自毁前程。   

  积极完成工作比抱怨更有效   

  几乎在每一个公司里,都有“牢骚族”和“抱怨族”。他们每天轮流把“枪口”指向公司里的任何一个角落,埋怨这个、批评那个,而且从上到下,没有一个能幸免。         

▲虹桥▲书吧▲BOOK。▲  

第52节:牢骚满腹,总是喋喋不休地抱怨自己的工作(3)         

  他们喜欢喋喋不休地抱怨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上司、甚至于自己的顾客,但却似乎从来没有意识到,抱怨非但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反而会让人陷入负性情绪里。   

  一家公司要裁员了,李灿和张梅不幸都上了解雇名单,被通知一个月之后离职。两个人都在公司待了近10年了。李灿回家后,一整夜都没有睡着,第二天更是十分气愤,逢人就大吐冤情:“我在公司待了这么多年,平时兢兢业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凭什么解雇我呢?”   

  刚开始的时候,其他同事出于同情,还会安慰她几句,可李灿老是唠唠叨叨,就让人烦了。尤其是她竟然含沙射影,仿佛自己被陷害了似的,看谁都不顺眼,对谁都没有好脸色,闹得大家都怕碰到她,见她来了就远远躲开或绕道而行。   

  李灿还把气发泄在工作上,“反正我在这儿只有一个月了,干好干坏一个样,不如干坏一点,让陷害我的人遭受损失,让老板遭受损失。”结果,她的工作做得相当糟糕。   

  而杨燕在看到自己的名字上了解雇名单后,当然也难过了一个晚上。但她的态度和李灿截然不同:“既然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还不如给大家留下个好印象。”于是,她从不说自己被解雇很冤,别人偶尔提起时,她反而说自己能力不足,应该被淘汰。她还逢人就道别:“再过些日子,我就要走了,不能再与你们共事了,请多保重。”   

  大家见她这么重感情,反而更亲近她了,这让她的心情好多了。在工作上,杨燕的想法是:在岗一天就应该认真干一天,给公司、老板和同事留下一些好的回忆,即使我走了,也会有人夸我、想念我。   

  一个月很快到了,李灿如期离职,杨燕却被老板留了下来。老板说:“像杨燕这样认真对待工作的员工,正是我们需要的,我们怎么舍得她离开呢?”   

  同一件不幸的事,你可以怨天尤人,抱怨不断,但事情却不因此而改变。因为没有什么是能够靠抱怨得到的。   

  有位企业领导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抱怨是失败的一个借口,是逃避责任的理由。这样的人没有胸怀,很难担当大任。仔细观察任何一个管理健全的机构,你会发现,没有人会因为喋喋不休地抱怨而获得奖励和提升。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想象一下,船上水手如果总不停地抱怨这艘船怎么这么破,船上的环境太差了,食物简直难以下咽,以及有一个多么愚蠢的船长。这时,你认为,这名水手的责任心会有多大?对工作会尽职尽责吗?假如你是船长,你是否敢让他做重要的工作?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BOOK。  

第53节:牢骚满腹,总是喋喋不休地抱怨自己的工作(4)         

  身在职场,你的抱怨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你情绪变得越来越糟,还会让你在工作中更加被动。与其如此,还不如停止抱怨,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的工作上来,为更好地完成工作而努力。   

  抱怨现状,不如改变现状   

  在现代公司里工作,我们不要用谴责的眼光而应该用同情或者是负责任的眼光去看待问题、领导甚至是公司的缺点。问题不在于别人没有干什么或者别人应该干什么,问题在于你自己选择对情况作出什么样的反应,你应该干什么。   

  郑柏宏是一家IT公司新来的绩效主管,一进到公司就开始着手准备进行整个公司的年终绩效考核,可是他发现这家公司成立这么久了居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绩效考核方案,于是他就找到人力资源经理大发牢骚:“这绩效没法考核,连一个成文的考核方案都没有,让我怎么考?算了,以前怎么样这次还一样吧。”   

  刚好总经理这时也走进人力资源经理办公室,郑柏宏见了,对刚才自己的放肆不免有些后悔。   

  总经理听了并没有发火,而是心平气和地说:“一味抱怨而不思解决,对于工作将无任何进展。而如果停止抱怨,与同事们共同解决问题,你就会有新的体会。小伙子,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三天后,你能不能制订出一个方案呢?”   

  郑柏宏忙回答:“能,能,我一定尽力而为!”   

  当即,郑柏宏在人力资源经理等人的协同帮助下忙开了,第二天一个方案就制订出来了。   

  总经理看过方案后非常满意,不过,他依旧和颜悦色地问道:“郑柏宏,现在还想不想发牢骚呢?”   

  郑柏宏若有所悟地笑了起来。   

  勇于承担责任、解决问题,而不是牢骚满腹、怨天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