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死人经 >

第415章

死人经-第415章

小说: 死人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他没办法一直这样跑下去,可是等到金鹏军溃败的时候,就没人在意他了。

木老头在上官建翼附近成功制造了一阵混乱,近百名杀手混杂在士兵当中,反而施展不开手脚,所以他们严守不动,同时喝斥手忙脚乱的卫兵们各回原位。

直到这时,上官建翼左右的参谋与将领们才发现,向来反应迅捷的翼帅,意外地保持着沉默,对身边的混乱视而不见,远处正在失控的战场局势,也没有引起他的重视。

“翼帅……”他最信任的一名参谋小声叫道,轻轻碰了一下,发现金鹏军统帅已经死了,这名参谋犯下自己一生中最大的失误,没能管住嘴巴,惊讶地大声叫道:“有刺客!”

刚刚稳定下来的混乱立刻以风驰电掣的速度向外围扩散,在参谋的这一声叫喊之后,即使是地位最高、最能随机应变的人,也没办法稳定军心。

上官建翼遇刺,负责保护他的杀手们将要大祸临头,可就是他们,保持镇定,两名刀主分工协作,一人保护翼帅的遗体,另一人拔出狭刀,高声命令道:“所有人留在原地,擅动者,斩!”

杀手的威严发挥了作用,差不多有一刻钟的时间,金鹏军帅旗附近恢复平静。

但也正是这些杀手坏了大事,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抓住那名刺客,木老头声东击西的花招瞒不过他们,真正的刺客肯定另有其人,而且还没有逃走,就混在周围的人群中。

在大厦将倾的危急时刻,最迫切的需要是站出来一位领导者,能够代替统帅下达命令,挽救战场上正在崩溃的局势,即使不能取胜,也可以从容撤退,保住金鹏军的主力。

金鹏军三名副帅都有这个资格,其中两位在最前线督战,只有一位留在上官建翼身边,按理说,他可以光明正大的成为临时统帅,可是刚张嘴说出一个“我”字,就被杀手喝止。

杀手们的镇定之下隐藏着难以遏制的惊慌失措,按金鹏堡的惯例,主人死了,杀手都要殉葬,尤其是上官建翼这样的重要人物,王主绝不会放过他们。

除了自己人,杀手们已经不相信任何将领、参谋、卫兵与随从。

两名刀主被逼到绝路,立刻抓住刺客成为仅有的救命稻草,他们像是临死挣扎的野兽,军衔、身份、战争,都毫无意义,即使这时天塌地陷,也要找出刺客。

可他们的控制力只能覆盖很小的范围,前线的崩溃如同反涌的海潮,正向后方席卷而来。

在杀手们身后,迟迟没有接到命令的数万后备军,耳闻目睹战场与帅旗下的两场惊变,恐慌比所有人来得都更猛烈。

突然之间,好像有一个声音同时在后备士兵们的脑中响起,旗帜与兵器成片地倒下,骑兵调转马头狂奔,步兵一边跑一边解盔卸甲,以减少负担。

帅旗之下成为唯一平静的孤岛。

一名刀主停住了,杀气腾腾的目光落在卫兵队中的一个人身上。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他瞬间领悟了一切,刺客就是三少主上官云派来的信使,昨天傍晚他对这个人还进行过盘查。

他当时就有一种奇怪的警惕,不只是因为信使孤身一人、相貌陌生,谁都知道上官云喜欢从石堡外面收拢手下,而是由于某种隐隐约约的直觉,他当时没有抓住,接着又忘在脑后,现在他明白了。

这名信使是杀手,虽然掩饰得非常好,从走路姿势到说话语气,几乎没有一点杀手气质,可有些根深蒂固的东西是怎么都无法消除的,只有见惯尸体习于杀戮的人,才能同样感受到这一点。

“他……”刀主最初想说“他是刺客”,第一个字出口之后,灵感迸发,想临时改成“他是龙王”,如果这个猜测是真的,刀主与这一群杀手可能就有救了。

刀主兴奋得涨红了脸,但他来不及吐出后面三个字,就在他孜孜不倦忙于寻找刺客的时候,前线的溃败之潮已经涌来,没人能阻这股力量,就算是独步王亲临,也无济于事。

帅旗下面的人忍耐已经到头,即使狭刀架在脖子上,他们也要转身逃跑。

信使跑得比谁都快,更证明他不是一般人。

刀主追上去,大军的溃败在他眼里就跟不存在一样,他唯一的目标就是追上信使、杀死信使、证明信使就是龙王,甚至没想到要招呼同伴。

刀主的身法依然灵活敏捷,自信武功不在龙王之下,横冲直撞的逃兵挡不住他,谁也别想在他眼皮底下跳走。

那个矮小的老头又出现了,但刀主不会再中计,仍然紧盯目标。

木老头从信使身边经过,以更加灵活敏捷的步法穿梭于腿脚与马蹄之间,冲向刀主,却没有出手,“我只是送刀剑的。”他笑着说了一句,随后消失在烟尘里。

刀主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也无意思考,除了信使,谁也夺不走他的注意力。

顾慎为扔掉弯刀,拿回自己的刀剑,让他感到轻松自在,好像憋闷一个冬天的人,终于呼吸到春天的清爽空气。

失去指挥与组织,千军万马也只是乌合之众,没什么可怕的,他没有回头迎战,也没有放慢脚步,更没有加快。

在那名紧追不舍的刀主接近的时候,顾慎为从一匹奔驰而过的战马肚子下面闪身横向蹿出,骤然止步,转瞬之间,两人位置互换,顾慎为站在了刀主右侧。

一剑足矣,刺杀上官建翼时,他没有使用兵器,好像有酒无菜,滋味寡淡,这一剑终于让他得到些许满足。

人慌马乱的败逃潮流中,没谁注意到这一剑,唯一猜到真相的刀主死了,龙王亲自出手暗杀上官建翼的事情就成了秘密。

顾慎为绝不会炫耀这种事,木老头更愿意将这件功劳揽到自己头上,有时候吹过头了,他会忘了自己已经发誓不再杀人。

明知回堡之后死路一条,金鹏杀手们却没有一个人逃亡或是投降,少部分死在乱兵之中,大部分尽职尽责,护着翼帅的尸体,历尽艰辛去向独步王认罪。

独步王如何处置这批杀手,传言很少,大家更关心上官建翼的死因。

金鹏军统帅死于罕见的毒药,刺客将一根钢针刺入他的后脖梗,立刻见效。

晓月堂一度成为最大的嫌疑人,尤其是在大战期间消失不见的荷女,她的武功与秘术,都足以进行这场暗杀。

可荷女根本就不在战场上,她带着初南屏,还有两名同门弟子,紧紧盯住上官云的去向。

她曾经被晓月堂俘虏过,后来加入了这个门派,她和上官如在香积之国中过迷药,险些成为祭坛牺牲,后来这个国家灭亡了,对这两者,她没办法报仇,只有上官云和夏氏三雄中仅剩的老二,是她一定要杀的仇敌。

第五百一十一章 溃逃

真正的战争从溃逃开始,独孤羡不记得自己从哪位前辈将军的嘴里听到这句话,一直引以为圭臬。

因此,他治下的军队参战的时候,总是尽可能留存一部分后备军,保证撤退过程安全有序,不至于变为溃败。

他在年轻的时候,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原本只是一次再正常不过的撤兵,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士兵们突然就没命地奔逃起来,好像身后有恶魔追赶。

将军们通常将责任推给士兵,后方的大臣则指控统帅指挥不力,各方在君王面前争吵不休。

独孤羡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因为当时他还只是低级军官,在前线与普通士兵一样浴血奋战。

战场永远都是混乱不堪,身处其中的人没办法掌握整体局势,自己和身边几名同袍的遭遇常常被放大为整支军队的命运:左右的战友勇往直前,表明胜利在望,纷纷倒下,就是全军已经惨败的表现。

带着个人印象,刚刚从前线退下的将士们往往体会不到统帅重整旗鼓的意图,受到一丁点的刺激,可能只是某个人不小心摔了个跟头,或是传令兵跑得太快一点,就会引发一场谁也意想不到的溃逃。

独孤羡喜欢留着后备军,这些士兵站在战线后方,能跟统帅一样掌握足够多的整体信息,在撤退的时候,不至于因为风吹草动而惊慌失措,对刚刚脱离战场的士兵们是一个巨大的安慰。

真正的战争从溃逃开始,这句话的另一个含义是,如果溃逃的是敌人,就一定要全力追击,人们常常忽略一个事实:在针锋相对的战场上,伤亡其实远没有想象中的多,你想杀人,对方自会全力防御并反击,杀与防止被杀,往往会成为一对矛盾。

在追跳的过程中,这个矛盾不存在了,追击可以全力进攻,用最小的代价击杀露出后背的敌人,这是一场战斗中杀伤量最大的阶段。

这种最佳的杀敌时机,只会持续一小段时间,在这之后,溃敌要么跑得太远太分散,要么就是回过神来,可能会背水一战。

原本是胜利的追逐者,跑着跑着,被溃逃者反戈一击,又成为战败者,这种事不是没有发生过。

金鹏军开始溃逃了,独孤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约束全军,防止各自为战,然后分派各军展开追击。

他命令以大雪山剑客为主导的三支千人军,骑上战马,快速向前推进,即使紧贴着敌人经过,也不准止步砍杀,而是要一路跑到此前设置的第二道防线,在那里调转马头,阻击逃兵。

其它千人军,则分成两批,一前一后,稳步追击,形成巨大的包围圈,力争歼灭最多的敌人。

会有一部分金鹏军提前逃出包围圈,这是独孤羡控制不住的,敌军即使在溃逃时,人数仍然占据优势,放走一部分,反而有利于围歼剩下的人。

独孤羡自认为是一名职业将军,此时此刻也忍不住有一点兴奋,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不仅统率着一支像样的军队,还打败了强大的对手,他或许不是聪明的将军,更不是伟大的将军,但他犯下的错误比谁都少。

香积之国女射手和金鹏军内部的意外骚乱,是龙军赢得这场战争的决定性因素,独孤羡明白这两者的关键作用,但它们都是兵法中所谓的“奇”,“正”仍然是龙军,只有龙军才能追击敌人,在战争的最重要阶段发挥效力。

没有龙军,或是龙军行动不力,龙王的一切努力都无意义,溃逃中的金鹏军早晚会重新集结,稳定心神,发现己方仍处于优势,于是发起又一次决战,到时候,龙王再想以“奇”取胜,几乎没有可能。

出人意料的是,在这次追击中,最勇猛的战士不是香积之国女射手,她们遵从龙王的命令,仍然没有下山,也不是龙军士兵,甚至不是大雪山剑客,而是陀能牙在乌山之中组建的部族军队。

这三千余名士兵大都是因为东山酋长之子哈赤烈而参军的,没想他早已暗中投向金鹏堡,最后差点被闷死在废弃矿洞里,直到获救的一刹那,才真的决定向龙王效忠。

效忠不只是一句话,还需要行动。

香积之国的女射手们受命不能下山,将领们放出了部族士兵。

他们希望证明自己的忠诚,尤其是发现敌人已经溃败的时候,这种希望更加迫切了。

部族士兵没有马,全靠两只脚追赶,抢到马匹就一跃而上,继续追赶,即使只是孤身一人,也毫不胆怯。

有些士兵太兴奋了,单骑呼啸而至,挥舞着长刀,自信得好像身后紧跟着千军万马,以至于金鹏军常常吓破了胆,明明有几十人,也立刻跪地投降,竟然不敢反抗。

傍晚时分,追击进入尾声,独孤羡亲自去见部族士兵,先加以鼓励,许下重赏,然后马以进行收编,这三千人擅自行动,已经带来不好的影响,他得牢牢控制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