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落日风雷 >

第84章

落日风雷-第84章

小说: 落日风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吗?”

张清泉与武林盟有嫌隙,天赐置身其间,委实难以自处。有心代武林盟辩解,但张清泉十分固执,只怕不会听从。他说对武林盟早有疑心,却又不说掌握了其他什么证据,天赐也无从分辨。一时心中矛盾,欲言又止。张清泉察言观色,陡起疑心,厉声问道:“师弟,你为何吞吞吐吐?你别是已经加入了武林盟吧?”天赐自不能欺骗师兄,何况这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丑事。答道:“实不相瞒,小弟的确加入了武林盟。”

张清泉勃然大怒,叫道:“混小子,你让猪油蒙了心窍,居然会做出这种蠢事。你禀明师父了吗?”天赐诧道:“小弟尚未禀明师父。师兄,有什么不对吗?”张清泉叫道:“有什么不对?你居然还不明白有什么不对?”一指躺在地上的两具尸体,冷笑道:“你去问问这两个死鬼,他们会告诉你有什么不对。你如果执迷不悟,早晚也是同样的下场。”

这一双师兄弟自见面起便争吵不休,闹得面红耳赤。但师兄弟间的意气之争,大家并不记恨。后来并肩追贼,同仇敌忾,心中的芥蒂便不复存在。张清泉此时疾言厉色,纯出爱护之意。但言语之间过于托大,天赐难免有几分不快,说道:“师兄,话可不能这么说。这两个贼人是不是武林盟的下属尚无定论,师兄怎能一口咬定是武林盟所为。司马长风与师父齐名,素为武林人士所敬仰。其人我也见过,当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为人慷慨豪侠,正直无私,绝非奸诈小人。师父如果得知我投效武林盟,一定会点头赞同。”

张清泉小眼睛一瞪,怒道:“你说师父会点头赞同?真是屁话!师父不打断你的狗腿才怪。司马长风是个什么货色,你这无知小子也敢妄下定论。你才闯了几天江湖?嘿嘿!不知有多少人让他骗过了。可师父他老人家心明眼亮,二十年前就看穿了他的虚伪面目,从此不与结交。师弟,听师兄的没错。赶快脱离武林盟,现在为时还不晚。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咱们还是好兄弟。”

天赐暗自诧异,踌躇难决。他对师父素来信服。孙老头看上去嗜酒如命,疯疯癫癫,脾气大性子怪,象个老小孩。但他决不是糊涂虫,小事糊涂,大事明白。天赐与师父相处之日不多,对他的见事之明却深信不疑。孙老头能名列武林极品高手,自有其道理,醉仙之号绝非幸至。但话又说回来,司马长风无论如何也不象是个阴险小人。也许师父对他有所误解,师兄对师父的话奉若神明,自然处处挑司马长风的毛病。司马长风不是圣人,难免有些错处。师兄抓住不放,咬定他不是好人,未免失于武断。

想到今天所发生的事,天赐更加头痛。盟字竹牌为什么会在贼人身上,令人费解。但他敢断言,此事绝非武林盟所为。至于内情如何,将来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师父师兄对武林盟的误解他应该设法排解。说道:“师兄,师父他老人家的话小弟相信。但小弟更相信自己的所见所闻。司马长风究竟为人如何?这件劫案究竟是谁在幕后指使?咱们暂时不要妄下定论。师兄请给小弟一些时日,让小弟暗中调查。如果查明确如师兄所言,小弟自会向师父请罪。不必师兄出马,小弟去向司马长风讨还公道。”

天赐之言合情合理,张清泉无法反驳。心想如果不让他亲自体验,他绝不会死心。师弟的品行张清泉完全放心,师父看中的人是错不了的。说道:“师弟,我就给你一些时日。为免师弟为难,师兄忍下这口气,暂不去招司马长风的麻烦。”

天赐大喜,长揖到地,师弟:“多谢师兄!”张清泉道:“你不必道谢。但愿你能早日查明真情,早日脱离武林盟,师兄就心安了。师弟寄人篱下,事事都要当心。切不可为人所愚,做下不齿于人之事,落个身败名裂。对司马长风这个人更要留点心眼。他面慈心狠,逼得急了,他会不择手段置你于死地。你一旦查明真情,切记不可露出声色。身在险中,稍有不慎,横祸立至,绝不能有半分大意。”

张清泉这一席话语重心长,足见关切。天赐心中涌起一丝暖意,说道:“师兄放心,小弟理会得。”张清泉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说道:“师兄与那些水道朋友还有个约会,先走一步。师弟要多多保重,记住我的忠告,不可对武林盟过于信任。”拍拍天赐的肩头,飞身而去。

天赐目送张清泉的背影冉冉消失在天际,心中无限惆怅。师兄自见面起一直就没有好脸色,但言语之间所流露出的关怀之意,发自肺腑。这种真挚的情感最足珍视。师兄让他不要对武林盟过于信任,几天来他已经是第二次听到了。上一次向他说这话的是陆鸿儒,他是卧龙山庄的军师,对武林盟有成见并不奇怪。师兄却是因何对武林盟产生了误解?

忽然想起方才那贼人肩上扛着的包裹,不知内藏何物。回头到草丛中寻找,果然发现了一个大包袱。解开一看,天赐大吃一惊。包袱中居然是一个瘦弱的小姑娘,年龄只有十四五岁,身材轻盈,容颜秀丽。眼睛紧紧闭着,长长的睫毛象两把扇子。蜷缩着身子,静静的似乎睡着了。

不问可知,这小姑娘是贼人从官船上掳来的。探察小姑娘的经脉,发觉是穴道受制,手法不难疏解。天赐扶她坐起,手掌按在她的灵台穴上。内力微吐,用上一个震字诀,闭塞的经脉霍然贯通。

小姑娘悠悠醒来,从地上一跃而起。看清四周陌生的环境,想起被贼人所掠,不知为何到了此处。又见眼前一个高大雄壮的年轻人正笑吟吟看着她。小姑娘心中惊惧,将天赐的笑容也想歪了,怎么看都象不怀好意。娇呼道:“你是强盗?你要干什么?”

天赐油然而生怜意,报以善意的一笑。安慰道:“姑娘别怕,我不是强盗。”一指横卧在地的两具尸体,“掳走你的强盗是他们两个,现在已经死了,不能再伤害你。我也不会伤害你。”

小姑娘明亮的大眼睛闪了闪,惊骇之色更盛。问道:“是你杀了他们?你竟然杀人了?”小姑娘自小到大只怕连杀鸡也没见过,何况是杀人。见到两个死人,不免吓得浑身发抖。天赐暗自好笑,说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这两个家伙有其取死之道,所以我杀了他们。我没做错,是不是?”

小姑娘点点头,惊魂稍定。上下打量天赐,又惊呼道:“你今天一直与冷大人在一起,你也是锦衣卫?”天赐笑道:“原来你认识我。昨夜冷逢春请我喝酒,今日我助冷逢春护船。不想节外生枝,让贼人有隙可乘。你是杭州府选送入京的秀女,对不对?”小姑娘如见蛇蝎,急退两步,惊道:“是又如何,你要抓我回船吗?”

天赐道:“我不是抓你,而是护送你。这条路不太平静,我不能再让你落入强盗之手。我也无法送你回船。官船已经被强盗洗劫一空,冷逢春也逃得无影无踪。我只能将你带到宝应县,让官府送你入京。”

小姑娘明眸之中闪过一丝坚毅之色,叫道:“我不跟你走,我不要进京到皇宫里受苦。有本事你就杀了我,我不怕你。”

天赐安慰道:“姑娘不要害怕,我不会强迫你,更不会杀你。想去何处你可以自己选择,如果想回家我就送你回家。虽然我有事难以分身,但我有许多朋友,都足以信赖。我可以托他们送你回家,他们一定能保你平安无恙。”

小姑娘见到天赐和蔼可亲的笑容,惊惧之心大减,又换上一付泓然欲泣的神情。怔怔出神片刻,低声道:“我不想回家。你还是把我送到官府吧,我认命了。”

天赐心中隐隐有一丝痛楚,代这可怜的小姑娘难过。十四五岁的年龄,本应是如花的岁月,充满幻想,充满欢乐。可她却为命运作弄,小小年纪就要忍受许多苦楚。苍天何其忍也!天赐问道:“姑娘,你姓什么?”小姑娘略作迟疑,答道:“我姓张。”天赐叹道:“张姑娘,你的选择是对的。进宫受苦的只是你一个人,逃回去受苦的将是你的全家,你会牵连他们的。官府选定的秀女如果无故返家,这是欺君之罪,依律当斩。何况官船中途被劫,而你却安然返回。官府有理由认定是令亲勾结强盗,中途劫人。到那时就是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小姑娘痛哭失声,仰天悲呼道:“上天呢!我到底做过什么恶事,你要如此苛待我?”天赐道:“张姑娘,不要怨天,上天管不了凡间的是非。这世道虎狼横行,一切只能靠自己。每个人都有他要走的路,一旦踏上这条路,不论多苦多难,都要忍耐着走下去。你将进宫看做苦事,可你要知道世上比你苦千倍万倍的人比比皆是,他们不都活得很好吗?姑娘,坚强起来,勇敢地面对苦难,不要被苦难所折服。”

小姑娘面现坚毅之色,纤腰挺直,小下巴扬起。昂然道:“李爷,你说得对,我随你去官府。人不能与命争,天意安排我走上这条路,我就绝不会退缩。我要坚强地走下去,无怨无尤。”

面对这个可爱亦复可怜,柔弱似水却又坚强不屈的小姑娘,天赐不知为何感到十分投缘。讲话滔滔不绝,将满怀的心事全倾吐出来:“姑娘又错了。人生在世所为者何?如果事事听凭命运的摆布,那是懦夫,是行尸走肉。活着有何益处?只能为世间增添一个可怜的人,让强者去怜悯。无怨无尤讲的是忍耐,要永远抱有一丝希望,一旦时机到来便奋起抗争。为了自己,也为所有同病相怜的人。对你一个小姑娘而言,要与命运抗争,与皇权抗争,的确太难了。但我们男子汉却不作此想。为了一点点渺茫的希望,苦心孤诣,百折不回,即便杀身殒首也在所不惜。有人为的是名利权色,有人为的是天理公道。我李天赐也脱不开这些俗事的羁绊,也是这千千万万不屈者中的一个。”

小姑娘问道:“李爷,你为的又是什么?”天赐道:“我为的究竟是什么?只怕连我自己也不清楚。也许是为父亲临终时的殷殷嘱托,也许是不愿再见到象你这样可爱的小姑娘遭受与亲人分别的痛苦。也许是为了我自己,不要再做一个可怜的弱者,听凭命运的摆布。”

小姑娘道:“李爷,你可怜吗?”天赐道:“是的,我很可怜,就象你一样。不!我比你更加可怜。在你家中还有悬念你的父母,而我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心中的期望,支撑我不倒。”小姑娘问道:“你的期望又是什么?”天赐笑道:“我的期望就是实现我的期望,也许应该说是奢望,永远也不能实现。但我绝不会放弃。”

小姑娘明眸之中闪着晶莹的泪光,世道:“李爷,老天会保佑你如愿以偿的。”天赐放声大笑,笑声酸楚苍凉。说道:“我会如愿以偿吗?连我自己都不存希望,你一个小姑娘却断言我会如愿以偿,笑话!咱们废话少说,赶路要紧。”

第十六回 蜗牛角上争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身

徒步赶路对天赐而言不过是家常便饭,凭他的脚程一天走一两百里也不觉吃力。但身边带着一个小姑娘,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小姑娘深闺弱质,窄窄金莲一步一挪,走一程歇歇半晌,简直比乌龟爬还要慢,照此下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赶到宝应。天赐暗自叫苦,深悔将座骑丢在高邮。如果现在有一匹马,或者一头驴也好,不至于如此耽搁。

小姑娘也知天赐心急,深为歉然。想加快些,无奈力不从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