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谁在敲门 作者:[苏] 亚·基科纳泽 >

第45章

谁在敲门 作者:[苏] 亚·基科纳泽-第45章

小说: 谁在敲门 作者:[苏] 亚·基科纳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再重复一遍,这纯粹是偶然相遇。我坚持这一点。至于武器嘛,我们只有牺牲的同志留下来的自动步枪和弹药。”

  “这个说法是要经过仔细核实的。如果证明是撒谎,那我不想提醒他结果将会怎样。让他再考虑考虑吧……如果他真的爱惜自己生命的话。”

  “军官先生,我还有什么好想的呢?我是一个身陷重围的红军战士。我想,假如情况相反,仗不是在库尔斯克打,而是在汉堡或者法兰克福打,那么您处在我这种地位上也一定会这么做的。我曾经是一名战士,宣过誓。我曾经希望始终不渝地信守誓言。”

  “把村子的名字再重复一遍。”

  “乌尔明卡或者是布尔明卡,记不很清楚了。’。

  “可是,他刚才说的是另一个名字。”文书看了看前一页说。

  “这么说,他们记得不够准确,请改一下。在核实供词时,这是很重要的。我希望从头到尾都记得很准确…”

  “什么人从这里路过,他们带着什么东西,游击队是一清二楚的,”阿申巴赫不耐烦地打断了坎杰拉基。“战斗还在进行时,一部分游击队员巳经开始搜寻将军从汽车里扔出来的公文包了。他们搜寻,这说明他们知道公文包里有什么东西。如果我们再往下推想,那么可以假设,有人事先把这些情况通知了他们。”

  “我们指挥员可能真的知道一些情况……虽然我很难相信这一点,因为被包围的部队能同什么人、保持什么样的联系呢?这是第一。其次,即使我们指挥员——他姓西德洛夫——确实知道些情况,他也没有必要告诉每一个战士。我敢说,这个公文包不一定引起了指挥员的注意…如果里面没有什么东西的话,将军决不会把公文包扔得那么远。好奇心起了作用……俗话说得好,好奇之心,一大恶习。瞧,我也是因为好奇…才有幸同您相识。”

  坦年鲍姆翻译着,全然不动声色。

  文书听着,感到十分无聊。

  阿申巴赫微微转向坦年鲍姆,对他说:“在这里用不着说废话。他干吗要装疯卖傻?”

  “为什么要说这种话?我难道不是回答了所有的问题?我非常明白打败仗意味着什么.所以我决不想败得更惨。一句话,我想活下去。那张地图上画的东西,我只记住了一点……在沃尔斯克拉河两岸集结了一个坦克集团军……除此之外,我什么也不知道。”

  “他是不是把这个情况用某种方式传给了别人?传没传?传没传?必须立即准确回答。”

  “即使我看了整个地图,我能有什么办法传给别人?”

  坎杰拉基心里想:“我得做点儿什么,让叶夫格拉弗表示出气愤不过。可是,可是我没考虑到:他下不了狠心,不会很自然地揍我的。这步棋就算作罢。让中尉或是他的助手来干这个倒更象样些。好,让我来挑动他们!我必须得告诉叶夫格拉弗,攻势将从右翼开始。从别尔哥罗德地区发起的攻势将从右翼开始。我面对苏联防线坐着。我装作活动活动发肿的右腿,把它伸直。必须给他递个眼色,好让他猜透这个意思。然后再设法激怒这位军官。”

  坎杰拉基往椅子后背上一靠,伸直了右腿,又看了叶夫格拉弗一眼,接着把目光从他身上移向地图。“可是谁能担保叶夫格拉弗理解了这些暗示?他也完全可以把这些暗示理解成别的意思呀!怎么想出了一个这么幼稚的办法?为什么他一定得回想起多年前在学校里发生的那段事儿?”

  阿申巴赫觉得,他马上就要制服这个俘虏了,可就在这时,坎杰拉基突然摆出了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跷起了二郎腿:“先生们,我还不该吃顿饭吗?”

  “这个玩笑开得不怎么高明。谈完了,会喂饱你的……可是现在……”

  “那我什么也不知道、而且,不给我饭吃,我什么也不会说。”

  阿申巴赫转身对坎杰拉基说:“不一说?”

  坎杰拉基抬起头,看了叶夫格拉弗一眼。

  “喂,狗奴才,你好好地翻给他听;我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说。”

  阿申巴赫向站在墙边的一个大高个儿使了个眼色,大高个儿把俘虏从头到脚打量了一下,揍了一拳。

  坎杰拉基咕咚一声倒在地上,直翻白眼,接着就不动了。

  “干吗这样?”坦年鲍姆说.“这样对付俄国人不行。”

  “没事儿,会醒过来的.他装蒜,这个坏蛋。”

  坦年鲍姆走到俘虏跟前,摸了摸脉搏,又把耳朵贴到他的胸脯上听。俘虏轻轻地呻吟起来:

  “让你们全完蛋,坏蛋!” 然后又用刚刚能够听得到的声音说道:“从别尔哥罗德发动……右翼。”

  于尔根·阿申巴赫觉得,坦年鲍姆在审讯时的表现有点儿怪,他一直都很不自在.他竭力想显得自然一些,可是阿申巴赫的眼睛却注意到一些令人不安的细节.有时他感到,坦年鲍姆和俘虏好象彼此早就相识.他不断驱赶着这个念头,以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念头。是由于周围狐疑的气氛变得越来越浓。

  但是,阿申巴赫越是想驱散这个荒诞离奇的念头,这个念头就越是没完没了地纠缠着他。他敢发誓,俘虏打得并不重。这一拳连小孩子也打不倒。的确,这是个伤兵,失了很多血。可是,坦年鲍姆为什么要凑到俘虏跟前去?俘虏肯定对他咕噜了些什么。只是写了几句吗?他能咕噜些什么呢?假如当时屋子里有他的同党,那他就该把在地图上看到的所有东西大声地说出来,这样就会把情报传给同伙而不致引起怀疑。但是,那就会暴露出扎哈罗夫已经得知整个战役的计划,计划就会改变。这样俄国人就什么也得不到了。

  阿申巴赫中尉出于责任心,想找个人谈谈自己的疑虑。可是找谁呢?也许和乌利里赫·卢克谈谈?就是那个坦年鲍姆的启蒙导师,又使他变成了德国朋友的卢克。是朋友吗?如果在这副假面具下隐藏的是敌人呢?真的,共产党的特工难道不会让自己的人冒充恩斯特·坦年鲍姆的侄子打进来吗?难道父亲真的搞错了?可是,他这一错也会连累到他于尔根·阿申巴赫的。只要一句话说得不当,就会全盘皆吹,必须缜密考虑如何汇报审讯情况。

  阿申巴赫躺在松软的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天明。为了强迫自己入睡,他把两只脚伸到被子外面。可是就连这个平时十分有效的办法也不管用了。脚就是不感到冷,睡意仍然无影无踪。半夜3点钟,他爬起来吸烟。

  天色微明。阿申巴赫知道,新的一天将是难熬的一天,他不得不笔管条直地站在上司面前汇报审讯情况。为了不说走嘴,他的头脑必须保持清醒。他需要好好休息一下……好好睡一觉,睡一觉,睡一觉.

  突然,阿申巴赫想起,有一个人可以解救他。顿时,睡意被赶到九霄云外。

  他想起一位曾经在符拉索夫军团当过教官的欣策少尉。不久前,他从别尔哥罗德附近来到这里--总是愁眉苦脸的欣策少尉说,他的连里有个二级下士在捷列扎村住过。这么说,这个下士应该认识坦年鲍姆。

  欣策还说,下士已经上了几岁年纪,在一次战斗中他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那一回连长战死了,他立即带领全连端起刺刀冲锋。他虽然负了伤,可还是带着大家冲到布尔什维克的战壕边。应该请他来,让他认认坦年鲍姆。他如果认得出来,弗朗茨的确是思斯特·坦年鲍姆的侄子,那就万事皆休。为了庆贺老乡相会,还可以拿瓶酒干上几杯。假如不是他的侄子……那事情就复杂多了。

  天已经大亮了,可是他依然没有睡着。这种日子还要熬多久?应当学会把自己的神经控制得好些。或者至少学会服用安眠药。乌利里赫·卢克说,他不吃药就睡不着。大家都已经精疲力竭,被折磨得实在太过分了。在前线战事顺利的日子里,就是睡觉也是另一种滋味。可是,还是应该再躺一会儿,哪怕躺1小时也好。然后淋个冷水俗,喝杯浓咖啡,这样精神会好些。明天一早就给欣策挂个电话。找那个从捷列扎村来的下士。 

第九章 里帕
  1929年春;原骑兵司务长伊利亚·里帕到沙姆霍尔民警局投案自首,交待了阿加·基什这股土匪的残部隐藏的地点。两个排包围了躲在沙姆霍尔森林中的土匪,交火不多时,便俘获了土匪头子,还有4个匪徒。

  在法庭上,阿加·基什满不在乎。辩护人问他是不是悔罪认罪,如果给他留下一条命,是不是打算以生命的代价向工农政权赎罪,他回答说,他只对一点感到遗憾,便默不作声了。

  “遗憾什么呢?”法官问道。他知道,土匪头子是应该处以极刑的,不管被告说什么也救不了自己的命。他只是随便问一问,人到了这般田地,还悔恨些什么。

  “法官,这要说好多呢!”

  “如果长话短说呢?”

  “如果长话短说,我只后悔布尔什维克杀得太少了。本来我可以杀死更多。”

  “我剥夺你说话的权利。”

  守卫逼近了阿加·基什。

  “你大概以为我怕你,是吧?”阿加·基什用不大的声音问法官。“你知道我多么怕你吗?你看,”

  阿加·基什解开裤子上剩下的唯—一个纽扣、把裤子和肮脏的衬裤一起脱下,露出阴部给法官看。

  “现在你给我写上:枪决。”

  阿加·基什郑重其事地提起裤子,感到自己已经尽了职责,便坐回到原处。

  站在阿加·基什身边的守卫,看着被告,惊骇得目瞪口呆。他马上被撤换了下来。

  在全场激愤平息下来之后(审判大会是在纺织厂俱乐部里举行的,大厅里挤得水泄不通),里帕发言。

  他的神态说明,他被起诉人的话深深地打动了,他对自己一生所犯的罪行痛心至极,他已经有了多么大的转变。他嗫 地说:

  “我明白,我应该受到工农政权的鄙弃和最严厉的惩处。如果给我这样的惩罚,我将作为一个良心发现、追悔莫及的罪人甘受惩处,甘心情愿地接受人民的判决。仇恨和残暴使我瞎了眼,我犯下了滔天罪行,我无法向工农政权赎罪。我不求宽大,只求一死。但是,如果法庭能够理解,能够体会到近来在我内心发生的变化,如果法庭还记得,这伙土匪(我也是其中的一个)的行踪是我交待的,如果我们这个世界上最为公正的法庭保全我的性命……我发誓,我将毫无保留地把生命奉献给……我发誓……”

  里帕用手捂住了眼睛,坐了下来,表示他再也说不下去了。

  直到里帕说到最后时,阿加·基什才看了他一眼,忍不住吐了口唾沫。

  里帕的命保住了。他被判了刑,流放到北方去伐木。里帕拼命干活。他算了算,如果能减3年刑,释放时整整50岁,还可以活一阵子。上帝在力气上并没有委屈里帕,最重要的是要会使用它,不要过早地见阎王。

  起初,流氓小偷闹得人无法生活,行窃偷盗比比皆是。里帕虽然不错眼珠地盯着自己的几件东西,可还是让人偷去了搪瓷茶缸、一只厚袜子和磨保险刀片的工具。只好留胡子了。他原以为胡子可以保暖,可是严冬里,胡子却结上一层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