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莫斯科1941 作者:[苏] 伊万·斯塔德纽克 >

第1章

莫斯科1941 作者:[苏] 伊万·斯塔德纽克-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苏' 伊万·斯塔德纽克


 
  一九四一年七月后半月,震撼人心的事件纷至沓来,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惊疑地、惴惴不安地凝望着各国人民和各国政府,它在为人类的明天焦虑,为它自己未来的道路焦虑。一切都将取决于,苏联在法西斯德国大军压境并向莫斯科猛扑的疯狂进攻面前,是否挺得住。

  这些天,德军战车隆隆,滚滚而来,斯摩棱斯克高地伊俨成了一堵岿然屹立、坚如磐石的门槛。战争似乎巳经耗尽了它积存的蛮劲,在这里骤然松弛了下来。但是,斯摩棱斯克地区依然是战火纷飞,炮声轰隆,整个空间充满了死亡、痛苦、憎恨、绝望和希冀。战斗夜以继日地进行着,战场上尸横遍野:成千上万的人死去,他们当中既有这块古老土地上的保卫者,也有贪婪成性的外来侵略者。

  德军一个劲地把突击部队调过第聂伯河,企图靠坦克的履带在河右岸站稳脚跟,尽力占领斯摩棱斯克北区,尔后以重兵前出至整个西方面军的后方,这样就可彻底打开通向莫斯科的道路。

  在这里抗击侵略者的是卢金中将指挥的第十六集团军。该集团军所属各师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浴血奋战,虽然打得精疲力竭,但仍然以炮火和刺刀消灭了岸边登陆场上的敌人,进而渡过此地不甚宽阔的第聂伯河,接着发起冲击,将侵略军击退,并力图一举收复斯摩棱斯克南区。

  但未达到目的:战争的逻辑是无情的。几十架敌机自拂晓到黄昏整天在空中盘旋,德军坦克、火炮和步兵都占有很大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迫使敌人退出已占领的地区,是不可能的。当然,德军也未能压倒卢金将军的集团军。这个集团军尽管人数不多,但俄罗斯人世代形成的对奴役者的憎恨,军人们悲壮动人的视死如归精神,使这个集团军似乎平添了几倍的力量。这种视死如归精神的实质就是,为了祖国,他们宁愿含辛茹苦,决心牺牲自己。正因为这样,只要人的精神不萎靡,他的血肉之躯就会比烈火和钢铁更坚强。

  也许,部分原因是上级下达了严峻的命令,战斗任务简短明确,掷地有声。这命令冷酷无情,向第十六集团军为数不多的战士们提出了一个他们早已知晓,使他们心凉肉跳的道理:斯摩棱斯克是通往莫斯科的门户…… 

第一章
 
  ……战争爆发时,卢金中将正在文尼察。当时,他指挥的第十六集团军早在战争爆发前就已乘火车由外贝加尔地区向西调动,先头部队已到达别尔季切夫、文尼察、普罗斯库罗夫、旧康斯坦丁诺夫和舍佩托夫卡等驻地。后面的列车还奔驰在西伯利亚的原野上,而卢金将军又接到新的命令:第十六集团军转隶给最高指挥部大本营指挥。随后又接到多道命令,规定该集团军的任务是:集结后在舍佩托夫卡、奥斯特卢夫、罗夫诺等地迎击敌军。

  第十六集团军的兵力当时并不少,所辖机械化第五军有一千多辆战斗车辆,独立坦克旅有约三百辆坦克,步兵第三十二军有三个训练有素的师。

  六月二十六日,又来了新的命令:第十六集团军由西南战线调至西部战线奥尔沙——斯摩棱斯克一线。因此,列车到达西南战线后,尚未来得及卸载,又立即按新路线行进。卢金将军则急驰舍佩托夫卡,以阻止机械化第五军在那里卸载。结果,在波多利亚这座破败的小镇上,碰到了由边境清退下来的零散分队:有几百名从当地兵役局征召来的官兵,还有许多作战部队的代表。这些人蜂拥而来,向这里领取弹药、武器和给养。还有从西面来的看不到尽头的逃难者人流……不仅如此,再加上飞机不停地轰炸,还有乔装打扮的德国空投特务到处进行破坏活动。

  据悉,敌人的侦察部队已经逼近舍佩托夫卡,而他,卢金中将,在这种混乱局势下,受命运驱使又是当地军衔和职务最高的人,应该怎么办呢?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当机立断,决定在向西南方面军报告后,自己独揽全权。

  但是,他和方面军司令部联系不上,好不容易在火车站站长办公室才接通了基辅,叫通了副司令员雅科夫列夫中将的电话,向他报告,舍佩托夫卡随时可能被敌军占领。

  雅科夫列夫一听这话,大吃一惊,答道:“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要赶紧采取一切您能采取的措施!”

  “但我应当回到我的集团军去!”卢金不以为然地回答。

  “舍佩托夫卡有我军的主要仓库。”雅科夫列夫解释说,急得上气不接下气,如果敌人占领了合佩托夫卡,方面军的部队就将处于一无弹药,二无给养的境地!”

  于是,车站站长办公室就成了卢金将军的指挥部。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令机械化第五军所属机械化第一0九师和坦克第五十七师的坦克第—一六团停止上火车,命令师长克拉斯诺列茨基上校协同坦克团占领防御阵地,不让敌军进入舍佩托夫卡。

  卢金把集团军军需官马兰金上校、两名参谋和两名敌工人员留在身边。命令他们组建收容队,扣留路上满载难民的汽车,让难民乘坐开往基辅的火车,而汽车装上弹药,送往前线……他,卢金当时听了多少哭诉、哀求和咒骂啊!许多难民说什么也不愿意离开他们的汽车。但这是战争!……是啊,战争巳持续几个星期了,而从基辅方向,虽然不多见,但仍有一些装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和谷物的火车,按战前计划,经过舍佩托夫卡向西乌克兰各城市驶去。

  卢金将军命令站长挡住这股人流。但就象无法挡住河水一样,根本办不到:各车站的路轨上拥满了人群,军列难以运行。而货车照样向敌军方向驶去,以至到某个地方脱轨,倾倒在路坡上。或烧毁……

  他把各军用仓库主任叫来,问他们各自都需要多少后撤物资的车皮。一听他们报的数字,再谈下去简直就毫无意义了。于是他下了一道连自己都感到胆寒和冒险的命令:凡由前线来领弹药、油料、给养和战斗装备的人员,即使他们没有携带领取作战物资的申请单据,也一律如数发放。只要有马兰金上校的批条就够了。

  机械化第一半九师师长尼古拉·巴甫洛维奇·克拉斯诺列茨基上校报告,敌摩托化部队继续发动疯狂进攻,已到达舍佩托夫卡以西二十公里。他的师伤亡很大。不久,克拉斯诺列茨基也身负重伤。卢金当即决定以该师一个团的团长波多普里戈拉少校替换他。但此时这个团在与德军优势兵力的搏斗中,也遭到很大伤亡,波多普里戈拉因绝望而自杀。在尚未任命可靠的新指挥员以前,卢金将军只好捉刀代庖,亲自到师里去指挥战斗。

  舍佩托夫卡方向战斗激烈,形势越来越危急,应当投入后续兵力迎击敌军。同时,机械化第一0九师渐趋不支,它的两翼急需掩护。卢金命令收容路过合佩托夫卡或附近的步行及乘车的人员,收容那些突出重围的零散部队、班组和单个人员……由这些人员组建了四支摩托化部队,再加强三个炮兵连和二十辆坦克,派去掩护一0九师的两翼……

  卢金还坚决果断地命令一个新到的步兵师归自己指挥。该师徒步行军来到合佩托夫卡附近,准备向西开进并加入在那里作战的第五集团军,但第五集团军的驻地不知在什么地方。他命令这个师在舍佩托夫卡接近地占领防御阵地。卢金当时心乱如麻,还没有来得及动那种贪得无厌的念头,只是感到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责任非同寻常,自然而然地就做出了这个决定。形势的危急或不堪设想,往往是靠敏感的本能判断的。此刻,他才体会到,将帅稳操胜券的一条真正秘诀,就在于大胆和细心相结合。

  就这样,卢金中将在舍佩托夫卡独断专行,成了他组建的战役集群的司令员。不久,在西南方面军司令部。甚至在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战报上,表扬了这个战役集群的战绩。终于,他和西南方面军司今员基尔波诺斯上将取得了联系。卢金十分坦率地向他报告,舍佩托夫卡战役集群正在日趋瓦解,已不可能自行补充。如果这个地区不投入必要数量的增援兵团,不论是勇敢,还是自我牺牲精神,都将无济于事,舍佩托夫卡枢纽部也就无法坚守下去了。

  紧接着,多布罗谢尔多夫少将指挥的步兵第七军由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开赴舍佩托夫卡,而卢金则匆忙赶到斯摩棱斯克,再次指挥他的第十六集团军。 

第二章
 
  正如读者已经知道的,卢金赶到斯摩棱斯克时,手里只有两个师:第四十六非满员师和第一五二师。集团军参谋长沙林上校眼中流露着凄怆的神情向他报告,其余所有兵团,已转隶给库罗奇金中将指挥的第二十集团军。该集团军正在奥尔沙地区进行艰苦的防御战斗。

  几天来,卢金中将总是有一种受辱和无端遭人抢劫的感觉。因此,他很难适应西部战线的气氛。刚到斯摩棱斯克的时候,就感到这里的气氛比舍佩托夫卡地区紧张得多(在战争中,迫在眉睫的危机往往最令人胆寒)。他翻来覆去地权衡和掂量着归他指挥的现有兵力,才两个师……好象有点力量……其实是力不从心啊,机械化第五军不在了,以往在司令部演习中,他是那样得心应手地指挥这个军,从担任防御的集团军的侧翼实施反突击,从而使“敌军”无法抵抗。而现在这两个师虽然已占领了防御阵地,但这还是漏洞百出的。任务是掩护通往东方的大路,并掩护坚守防御阵地的第十九集团军后方要害方向。眼下又要根据西方向总司令铁木辛哥元帅的命令,从这两个师中抽调几个加强营到斯摩棱斯克西方和西南方,即克拉斯诺耶地区和斯文纳雅河至利季伏利亚村一线,以便会同马雷舍夫上校指挥的斯摩棱斯克民兵旅所属的几个营,保卫正在该地厮杀的第二十集团军的翼侧。

  卢金仔细查看了地图,发现了铁木辛哥元帅把部队由一个方向调到另一个方向,而且匆忙命令刚到达战区尚未集结完毕的部队立即投入战斗,可见方面军司令部没有预备队。看此情景,他就象胸口有压痛一样,感到这是一种捉襟见肘的防御,而对各重要战役方向的掩护也是脆弱的。当他受命领导斯摩棱斯克防御的时候,真有一种无能为力的心情,如同一个拳击手出场的时候,竟然没有披挂他的甲胄——拳击手套一样。不过,他还

  算行动果断,立即把马雷舍夫上校的几个民兵营调回城内,打算让这支部队投入巷战,同时还采取措施,动员市民构筑树干鹿寨……

  在形势险峻的时刻,统帅不仅寄希望于自己的力量,而且还寄希望干敌人的错误和失算,总是企图尽最大可能在某一方向,或与敌接触的某一地区形成优势。因此,卢金在苦思冥想之余,总是兴致勃勃、满怀希望地听取参谋和将军们的报告,全神贯注地阅读战报,带着好奇的心情仔细查看地图。根据地图上的标志,德军坦克纵队正向科涅夫将军所属第十九集团军的防御实施纵深突破,这种形势已愈来愈明显。在斯摩梭斯克西南,第二十集团军地域的形势也是如此。此刻,他的心境就象穿着窄小而褴楼的薄衣在雨雪交加的寒风中颤栗一样。

  当然,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