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烈焰邪神 >

第238章

烈焰邪神-第238章

小说: 烈焰邪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噗嗤一声,如烟笑出声来。如雪、秦素素二女离得近些,不由回头看一眼司徒艳二女,问道:“老大,你两个因何发笑,在嘀咕何喜事?”

“没事!”如烟急忙摆摆手,示意如雪继续前行。转头对司徒艳道:“老大多虑了!我看弟弟神情,虽是热情有加,但眼中毫无深意。俱都是礼节性的应对,并未生发儿女真情,大姐尽管放心,呵呵!”

司徒艳正容道:“你可肯定老爷真的没有动心?”

如烟使劲摇摇司徒艳衣襟,笑道:“难得老大跟弟弟这长时日,怎地还看不出弟弟真实心意吗?妾有意,郎无心。我可断言,弟弟毫无一丝想法,请大姐放心!”

司徒艳听罢,才渐渐放下心来。如烟又悄声道:“老大,你看那沈秋水与江若兰,年纪已近三旬。若论样貌,亦不及我等姐妹,老爷如何能看得上!”

司徒艳道:“老爷若无此种心事便好!如若色心又起,样貌倒在其次,男女相悦,日久生情,而非在样貌美丑。”

“呵呵!大姐今日好生奇怪,怎地如此担心弟弟!妹妹从未见过大姐这般忧虑弟弟纳妾!到底是何原因?”如烟笑问。

司徒艳正容道:“你我十姐妹,虽然现今和睦相处,情同手足。但时日一久,难免产生隔阂!现如今,老三久在山庄,老二、老八又不在身边。只我等七姐妹逍遥江湖,到处游逛,其心中难免有些许失落与酸楚。虽不至于有多少怨言,但心情定是不甚欢乐!唉!这如何是好?”

“大姐,此时乃是非常时期!江湖混乱,危机四伏。为安全起见,弟弟如此安排亦是稳妥之举。不然,一旦有个三长两短,岂不悔之晚矣!我相信老二、老三及老八定能理解弟弟良苦用心!”

司徒艳嫣然一笑,道:“不知怎地,今日心中恍惚不定,心神不宁,千头万绪。平素从未有过的想法,便似雨后春笋,一起冒了出来。”

“大姐,或许是妹妹曾经死过一次。看待此事好似已经淡化,即便我等再多几个姐妹,我亦无任何担心。只怕其他姐妹心中不悦,我等十姐妹处得久了,如再多几个生人,确是还要重新熟悉过。唉!随弟弟去吧!”

司徒艳轻笑:“还是老六想得开,也不枉你与老爷相处一场。与老爷乃是生死情义,其他姐妹怎能及得上你与老爷的情感!”

“老大如此说,便是昧着良心说话!老大如非得弟弟相救,如何还有今日你我姐妹相处之日。大姐与弟弟,同样亦是生死之交!”如烟嬉笑道。

司徒艳将要反驳,深一思虑,便道:“你我姐妹怎地会看上老爷这杀神!相处愈久,愈难以割舍,好似一时不见都变得无着无落,六神无主。如此想来,那老二、老三、老八长时见不到老爷,当是何等愁闷!”

如烟听罢,神情一怔,凄然道:“大姐所言甚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想来,不知老二等人现今如何了?”

司徒艳沉思一下,笑道:“峨眉与鬼庄相隔仅二百余里,离开此地之时,我等便劝老爷,回老巢鬼庄看看。顺便与义父商议些天下大事,以定我等行止!”

“大姐说的是!不过妹妹心中甚是奇怪,弟弟功力究竟到了何种地步。一人独战天下两大奇人,仍是游刃有余,将木真子与漱石子两位前辈击成重伤。真是匪夷所思,令人难以置信。此等功力如传到江湖,不知会震慑多少武林人物。”

司徒艳展颜一笑,喜滋滋地道:“看你说的哪里话来,老爷功力高绝,你我高兴才是,怎地又忧虑起老爷来了!据我估计,天下已再难找出能与老爷匹敌之人。在今日江湖之上,若文人小说下载论功力,我家老爷已不做第二人想。”

如烟道:“听闻少林三宿及天幻宫司徒宫主,俱都是深不可测的人物。弟弟真的便是第一人了吗?”

司徒艳神色一暗,道:“爷爷所习太乙幻天神功如练到极致,亦是独步天下。不知爷爷功力到了何种地步。唉!看情形,烈阳与天幻宫势同水火,已再难调和!”

如烟刚想劝说几句,但思虑一阵,却未想出得体言语。两人默默地走了一段,待回头一看,已见不到一丝人影。二人不由相顾一笑,顾不得惊世骇俗,腾起身形便向众人急追而去。

未等二人赶上楚天等众人,便远远地传来一阵嬉闹声。二女仔细一看,楚天与众人已停在峨眉第一胜景:清音阁。清音阁中已不知何时来了众多峨眉弟子,围坐在楚天及众女身边,痴痴地看着楚天及秦素素等众女。

第275章

清音阁,位于峨眉山上下中枢,与龙门洞并称“水胜双绝”。楼阁居高临下,丹檐红楼。黑龙潭,水色如黛,向下汇集,惊涛拍石,发出阵阵轰鸣。声传深谷幽林,宛如抚弄古琴。时而清越深沉;时而激昂柔婉。

山光水色,流泉清音,花草芬芳。置身其中,爽神清心,惬意非凡,如坠仙境之中。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秦素素触景生情,吟咏起晋代左思诗句。沈秋水不由多看了几眼秦素素,心道:“传言秦素素乃是色艺双绝,果然不虚!”遂开口道:“人常言秦姑娘色艺双绝,而今更具上乘武功。小女常年居于峨眉,却好似司空见惯,少了清雅!”

秦素素笑道:“沈姐姐过谦了!小女看了一些闲书。但与峨眉仙山胜景相比,即便再好的诗词,再华丽的言语,亦万万不能形容此间美景。沈姐姐所言已司空见惯,恐怕是身心早与自然融为一体,超凡脱俗,得窥大道了!由此,顿使小女想起本朝嘉州名士安磐的一首七绝《留别双飞》:‘倒雨青霜透葛衣,鸟啼山瞑坐忘归。城南一枕松堂月,还借涛声入梦飞。’还景入梦,空相无物,其意境已与沈姐姐此时感受甚是吻合。”

秦素素言罢,众人俱都默然无语。想不到秦素素才情如此深厚广博,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名流轶事,释道禅理,均是耳熟能详。司徒艳与如烟虽是大家之女,学识匪浅,远远地听入耳际,亦俱都无比钦佩。

秦素素之语,听入沈秋水耳中,心下早知是秦素素对自己过誉之词。但在众人面前,仍感非常受用。面上一红,有些惭愧道:“秦姑娘过誉了!小女才疏学浅,哪里修行到还景入梦,空相无物之境。只是见怪不怪,见美不觉奇美而已。”

楚天笑道:“你二人便别再相互吹捧了,不然我等真的便要找个地缝钻了进去。峨眉水有清音,山有鸟啼;清溪潺潺,其音似仙人抚琴。当真是仙山宝地!秀美而雄奇,刚柔相济,正合冲和之道。呵呵!不错、不错!”

此际,便见司徒艳与如烟赶来。未等身形落地,司徒艳笑道:“老爷又在此慨叹何事?怎地又言说起冲和!”司徒艳没来由地横插一句,惹得众女满含深意地一阵娇笑。沈秋水、江若兰等峨眉众弟子哪知楚天话中含义,俱都看得莫名其妙。

楚天自知说漏了嘴,忙自解释道:“峨眉山确是人间仙境,离我鬼庄老巢近在咫尺,却屡次失之交臂!真是遗憾之至。我等有暇,当多多看看峨眉胜景,陶冶心性,修身养神。”

峨眉众女弟子一听,面露欣喜。不知是何原因,乍听楚天此语,顿觉甜丝丝的。只盼着楚天及众女定居峨眉,永不离开此地。

峨眉派历经千年之久,并非如楚天所言是一道姑所创。峨眉武学鼻祖为春秋战国时武师司徒玄空;开派祖师乃是南宋时期、峨眉山白云禅师及白眉道人,二人均为堂堂须眉男子,并非为传言中道姑所创。但峨眉武学招式多似女子色彩,至今不得而知,成为千古之谜。

三绝师太手摇拂尘,坐在木椅上,楚天及众女陪在左右。三绝师太见众人面色红晕,兴奋之情尚未稍减,不禁展颜道:“门主游览一日峨眉山,怕是已口干舌燥!或许门主已然知晓,峨眉除了武学源远流长,称著天下的便是茶道。老身专为门主备些香茗,请门主品尝!”

秦素素嫣然一笑,道:“小女素闻峨眉茶道享誉天下,却无缘品尝。今日,借我家老爷之便,能品尝峨眉香茗,当是人生一件快事!”

“秦姑娘客气!几位仙女,如欲品茗论道,今后,尽可随时到峨眉,老身定然恭候,亲自奉茶!”

“师太太过客气,小女怎敢劳动前辈大驾!”

“奉茶!”三绝师太吩咐道。

话音刚落,便见数名峨眉女弟子各个手持木制托盘,款款而来。腰身轻摆,婀娜多姿,早不见了紧靠束身之英武神情。未等众弟子走近,股股清香便已冲入鼻端,令人神清气爽。

“好茶!”楚天出声赞道。随即,又仔细地品尝起来。忘情之下,撮口轻轻吹拂,口中咂咂有声。看得三绝师太轻笑不已。

待众人将将喝下一半之际,师太又道:“奉茶!”言毕,便见众弟子将众人未喝尽的茶水倒掉,又重新斟上一杯。

“噫!”待品尝第二杯茶水后,楚天不由轻轻嘘了一声。道:“此杯香茗与前面又自不同,其味愈加清爽绵长。”

三绝师太仍是轻轻一笑,见众人又已喝下一半,遂道:“奉茶!”说罢,仍是同前次一样,倒掉剩余茶水,重新斟上。

如此四次,楚天等众人愈来愈觉得不可思议。杯杯香茗,前后迥异,其味渐淡,但却意味深长,余香留口,分外清爽。

秦素素笑道:“峨眉茶道果然是天下难见,世间少有。小女曾在王公显贵、皇宫内院,巨贾豪强处品尝无数。如与此间香茗相较,当真不可同日而语,几如琼浆与浊水相比,真是天下地下!”随即,又道:“小女斗胆相问一声,不知峨眉茶道有何神妙之处?”

三绝师太笑道:“秦姑娘学究天人,许是当知峨眉茶道演化历程。说起峨眉茶道,典故甚多。既然秦姑娘相询,老身便说上一二!”

说罢,看一眼众人,轻轻撮了口香茗,慢慢道:“峨眉茶道,为昌福禅师所创,曾编纂茶道律谱《峨眉茶道宗法清律》。至隆元法师,其对种茶及制作均为精通。“竹叶青”、“峨眉雪芽”、“峨眉白芽”、“妙品”等名茶,均是峨眉历代高僧自种自制的极品。传至仁空法师和圣云禅师,两人倡导僧众修习茶法,对茶道兴盛起了至关重要之铺垫。圣云禅师致力茶道,圆寂时法身已度一百一十九岁。至武僧果德律僧时,编纂《茶之缘》对后世影响甚大。亦由此将峨眉茶道做为峨眉禅茶、峨眉儒茶、峨眉道茶及长壶茶道等四组峨眉茶道之法。至本朝万历元年,别传禅师进京受赐,峨眉白芽茶叶列入朝廷贡茶。”

说到此,师太喘口气,又道:“自峨眉茶叶被列入贡茶后,名声大振,僧道两门溯古推今,寻幽访秘。于先贤古圣秘法之上日臻完善,峨眉禅茶、太极茶道、峨眉道茶、茶缘十三式、龙凤十三式等应运而生。峨眉茶道讲求‘智’!茶全禅性,禅全茶德。理究三通、四才、五天、六地、七人、八悟。人水合一,学人初道;人茶合一,学人能道;人壶合一,学人会道;天人合一,学人明道。问茶、静寂、焚香、鸣乐、涤壶等程式则为峨眉茶道参禅悟道至关紧要之法。‘得上苑之风,落上东之水;取下仪之器,集下沉之礼’,乃是茶道至高法境。”

众人已听得惊异哑然。论起茶道却有如此多的说词,令众人唏嘘不已。秦素素忽地接口道;“师太所言,深邃至理!为人、为道,皆与茶道相通,却非庸者所能。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