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超级虫洞 >

第37章

超级虫洞-第37章

小说: 超级虫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这次带来了电台,这是真正的‘千里传讯’,接上几十米的天线,可以和开封互发电报。实现信息的即时传送。汴京里发生的事,我们当天就能知道。”

“啊?这……”

李浩粗略谈了一下电台的使用,虽然北宋只有自己有电台,但还是有必要使用一些简单的密码。只有高级情报人员才知道密码,这样发报员和收报员都看不懂,减少泄密的可能性。

这需要培训一些专业人员,但拥有现成设备的情况下,培训起来也不是很难。

两人接下来开始谈细节,最后李浩叮嘱道:“你一定要注意保密,一旦泄密虽然不至于影响全局,但仓促应对会有很多麻烦。”

萧中直连忙答应:“这也关乎我九族亲属的性命,我岂会不谨慎?”

“好,你回去再理一下思路,有什么下次再谈。”

萧中直走了之后,李浩回府里的花园,独自一人到书房思考问题。

他不会在这上面牵扯大多的精力,但有些事只有自己才可以完成。要想在这位面不惧任何势力,还是得有枪械才行,如果弄不到枪支弹药,他和萧中直说的都是废话。

有了枪械就完全不一样了,出现在这个时空的枪械,那是真正的神器。

只要自己弄到枪械,其他的事交给手下团队就行了,手下做得好,事情就会很顺利;即使做得不好,也不会影响大局。因为只要自己控制好枪枝,这个位面里就没有什么是摆不平的。

要想弄到枪枝弹药,这真心不容易,主世界华夏国对枪械的管制是极严的。而且自己所需的不是一支两支,而是上千支枪。

按李浩原先的设想,私人军队人数的规模控制在一千人左右,按团、营、连、排、班建制。在北宋这个时空里,建立一支千人左右的现代化军队,人手一支突击步枪,一把手枪,每个连配两挺轻机枪,再有充足的子弹,在这个位面就足以纵横无敌了。

即使正面对上几万金兵的铁骑冲锋,几百上千支突击步枪连续扫射,加上轻机枪的压制,这完全是单方面的屠杀。

步枪的有效射程在三四百米,但集体扫射不必讲究准头,在800米的距离仍然有杀伤力。这么远的距离,密集的弹雨,再加上其中轻机枪的扫射,金兵那就是来多少死多少。何况,一万人的冷兵器军队,如果突然被这种骇人的方式杀了三四千,就算最精锐的部队也要崩溃了。

李浩仔细考虑了一下,弄枪械的途径有几个。最直接的方法是在外国购买,但这么大的购买量,要军火走私商才可以满足李浩的胃口。

李浩就一个学生而已,哪有军火商的渠道?而且除非万不得已,他实在不想在主世界干这种风险很大的事。毕竟主世界有自己的父母和妹妹,还有众多亲戚朋友,出了事自己可以通过虫洞一走了之,但亲人们怎么办?他们没有原力天赋,不能带他们穿越虫洞,否则很可能令他们在穿越时受到伤害。

所以这个方法否决掉。

第二个方法可以去其他位面弄来枪械,有超级虫洞在手,那里不能穿越?枪械又不仅仅是主世界才有。

但这也有很大的弊端,首先还是安全的问题,在陌生的位面里,贸然购买枪械,这很容易出问题的。上次自己穿越到高科技世界,也只是买民用的东西,真正的武器还是买不到,也不敢贸然寻找地下黑市去购买。自己的原力还是太弱,自保都成问题。

而且穿越到其他位面的能量消耗太大了,北宋世界时空壁垒很弱,穿越只花4点能量,而其他位面一般到要花20点以上的能量,路费太贵了。

枪支还罢了,子弹却是消耗品,如果以后每次要补充弹药,都要往返穿越一次,路费实在难以负担。

这个方法也否决掉。

第三种方法是自己生产枪支弹药。从主世界买来数控机床,合格的进口钢材,加工出枪械的部件,再组装起来。当然这比直接购买枪支复杂多了,也困难多了,但同时也安全多了。而且这样枪支的数量可以保证,零部件也可以随时更换。

如果是李浩自己,他是万万是弄不了的,单是枪械的设计图就搞不到了。但他还有铁皮,有这个忠实可靠的智能机器人。

将铁皮带回主世界,让它收集到生产枪械和子弹的技术,还是很容易的。它看一看那些枪支的零部件图片,说不定就能画出给数控机床使用的图纸了。

相对来说,生产子弹就更困难了,现代化生产不知道要经过多少道工序,也不知道需要多少大型专用设备。李浩心里没底,还是到时让铁皮上网看看怎么弄。

李浩明白,要生产出主世界目前水平的枪支和子弹是不可能的,但自己也不需要这么先进的。只要生产出上个世纪二战水平的枪支子弹就足够了,甚至更落后一些也行。

想当初八路军的兵工厂不更加简陋吗,自己不缺钱,又有铁皮作为技术后盾,弄一个兵工厂应该可以的。

李浩在书案上铺开青??湾附近的地图,看了很久也没找到适合的地点建立兵工厂,自己买下的荒地虽然够大,但兵工厂、军火库这些还是要远离人烟的。

最后李浩的目光转到了海上,离海边三公里的海上有座无人的荒岛,就在这座岛上搞吧。

在岛上更利于保密,到时在岛上建一个码头,需要什么就用货轮拉过去。

第五十章名声初显

主世界,李浩租来的出租套间里。

半空中倏地亮起一点蓝光,蓝光逐渐扩大形成一个光圈,光圈边缘的空间微微扭曲,像水波一样荡漾。

光圈中央逐渐变得透明,可以看到光圈里面站着一个金属外壳的机器人。它扭头道:“主人,我就这么走过去?我不会被报废回收吧。”

“胆小鬼,快进去吧。哦,等一等,带上那台智脑和转换器过去,说不定你用得着。”

铁皮一手拎起智脑,一手提着小半袋虫草,穿过了光圈。李浩跟在它后面,回到了主世界。

铁皮环顾四周,看了看套间里的摆设,道:“主人,这个星球的科技水平比刚才那个高明了很多,空中有大量的无线电波。咦,主人,我发现这个星球和刚才那个高度相似,两个星球的引力水平,自转速度完全一致,计算到小数点后十几位都分毫不差。”

李浩没好气道:“你吃饱撑着啦,计算星球引力和自转干嘛,是不是嫌能量太多了?干脆调回‘极度节能’的模式得了。”

“别,别,我这不是刚到新环境,想熟悉一下?”

李浩打开套间里的电脑,道:“我要上网看新闻,你蹲墙角画圈圈去。记住,不能让这个星球的人知道你的存在,这是命令,知道吗?”

“是,主人。”铁皮来到李浩身后看他上网,自动地过滤了蹲墙角画圈圈这句话。也不知道它是如何判定出这只是一句玩笑,而不是一条命令。

铁皮虽然有时废话很多,但吩咐它做的事,从来没出过丝毫差错,总的来说是个很值得信赖家伙。

李浩浏览了一下去北宋期间的新闻,同时给手机充电,打开手机,刚开机就收到很多短信。李浩先听语音留言:

“哥,你好厉害喔,能在《数学研究》上发表论文,用简洁的方法证明了‘四色定理’,有不少报纸都报道了你的事迹,我将这些报纸寄回给爸妈了,让他们也高兴一下。”

“李浩,我是潘滨啊,想不到你闭关一个月,居然搞定了一个世界性的数学难题。那些记者找不到你,就来采访我们几个,我们都接受了好几批记者的采访了。我们真羡慕你啊,这次你一定要请客。”

“你好,李浩同学吗,我是《华夏科技》杂志的记者,想对你进行一个采访,不知你什么时候有空?”

“你好,李浩先生,我是美国麻省理工的凯文,关于上次的粒子假设模型,我还有些问题想和你探讨,我最新的想法发到你邮箱了,盼回复。”

“李浩同学,我是数学系的刘远山,恭喜你用传统的数学方法证明了‘四色定理’。不知你有没兴趣可以转到数学系连读硕士?等你回校后,我们再详谈。”

李浩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自己的名字,一下子出来很多新闻标题,诸如:《华夏理工学生解决世界数学难题》、《绵延百年的“四色问题”被划上最完美的句号》、《数学界的一颗新星》、《科学院钱院士盛赞李浩》

报道虽多,但并没有太深入,大多数都是只是转载一下,毕竟普通媒体对于数学专业领域不怎么了解。

这时手机突然响起,李浩看了一下,是韩智打来的,上次自己带到北宋的窃听设备就是向他借的。李浩接通电话:“韩少!”

电话里传出韩智清朗的笑声,“阿浩,恭喜了,攻克世界难题啊,很多媒体都报道了你的事迹。”

“那些记者就喜欢夸张,其实没啥了不起的,四色定理早已经被人证明了的,我只不过换了一种证明方法而已。”

“在哥们面前就别谦虚了。爷爷昨天骂我,说我结交的那帮狐朋狗友没一个有出息的。我拿起他正在看的那张报纸,指着上面的标题说,‘至少有一个,这个李浩,也是我的朋友,有出息没?’爷爷被我反驳得哑口无言,哈哈,太痛快了。多少年了,我还没见过谁能将爷爷反驳得无话可说,真不容易啊。”

李浩惊讶道:“你还真敢顶撞的,就不怕韩老将军一怒之下,叫警卫拉你去一通海扁?”

“不会,爷爷虽然有时脾气大,但绝不会不讲理。对了,这几天你不离开吧,后天我去找你,一起庆祝庆祝。

李浩会在主世界一段日子,购买在北宋建立兵工厂的设备,同时筹备相关技术。后天韩智过来的时候,自己肯定还没去北宋。“好,这几天我都在。”

“那就这么说定了,后天见!”

挂了电话之后,李浩又看了看收到的短信,最近几条全是妹妹李莹发来的:

“哥,你怎么关机了?我们公司的服务器遭到黑客攻击了,收到短信快回电。”“公司硬件防火墙的日志记录了不少异常事件,技术员说有黑客想潜入,但还没成功。我该怎么办?要不要聘请了一个网络安全顾问公司?”“急死人了,哥,你快复我电话。”

这么快就有黑客盯上了?但李浩并不担心,即使黑客能成功入侵,甚至取得了管理员权限,也发现不了人工智能的秘密。因为“教育专家”并不是装在公司服务器上面的,而是装在自己这个房间里。

教育专家主机每周两次自动启动,自动连上公司服务器,对学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对教学方案进行更新。这个过程每次只需几分钟。完成之后自动关机,并且外部定时供电的电源也会断开。

虽然人工智能的秘密不会泄露,但李浩也绝不能容忍黑客入侵公司的服务器。上面有用户的个人资料,有详尽完善的教学方案,也有公司的商业秘密,这些都是万万不能落到黑客手里的。

李浩拨了个电话给李莹,电话马上被接通,李莹焦急的声音立即传出:“哥,你好多天没开手机了,急死人了。”

“我研究时不喜欢被电话打扰,所时平时不带手机在身边的。”

李莹嗔道:“哪能这样的?你怕打扰可以多买一部手机,号码只告诉我。不然公司有急事都联系不上你。”

“这个……不行啊,我上次突然有灵感,有可能解决数学上的一个大难题,结果被手机打断了思路,再也想不起了,我痛苦了一个月,以后做研究时绝不带手机了。情况怎么样了?黑客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