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超级虫洞 >

第34章

超级虫洞-第34章

小说: 超级虫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巧妙之处随处可见,这是数学的思维在闪光。这种天才,这种思维方式,不学习数学而学习其他任何东西,那都是最大的浪费。”

张校长毫不退让道:“钱老,话不能这么说,搞数学需要天才,搞物理难道就不需要天才了?李浩那几页手稿,就否决了物理界流行了十多年的一种基础粒子假设模型。这意义多重大?如果要等实验来否决,说不定还要等十几二十年。

“十几二十年啊,微观物理的实验代价都是非常昂贵的。为了证明那个假设模型的正确与否,全球有多少台大型粒子加速器正在运行?有多少实验物理学家为之日夜奋战?李浩仅仅几页手稿,足以为全世界节约了数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科研费用。这种人,能不学习物理吗?”

刘主任见两人针锋相对,各不退让,连忙打圆场道:“这个……我们其实只能提出建议,至于李浩如何选择,还是应该尊重他本人意见的。他本人有兴趣,才可以出成绩。我们还是问问他的意愿再说吧。”

这话在理,现在争论这个没用,在这里无端争抡,还不如去劝李浩本人。

这时刘主任的手机突然响起了,他拿出一看,是华夏理工的校长打来的,他按下了接听,立即传出王校长的声音:“老刘,你们系是不是有个叫李浩的教授或者讲师?我查人事档案没查到,你们有没有临时外聘代课什么的?”

“没有。校长,所有教职工包括临时聘用的在内,都要录入学校的人事管理系统,不然没法子发工资。不过……”

王校长惋惜道:“也是,我一时糊涂了。看来是《数学研究》编辑部弄错了。可惜啊!”

数学研究?这可是数学界最顶尖的学术杂志。刘主任猜到了几分,连忙道:“校长,我们校有个叫李浩的学生。”

王校长心中一动,问道:“他数学很好吗?”

“这……很好两个字大概不足以形容他的水平,后生可畏啊,我刚才和钱老看过他在拓扑学上的几页证明稿,我觉得用天才这两个字开容他更合适一些。”

王校长喜道:“有这种水平的人,全国能有几个?那应该是他不会错了。”

“什么不会错了?”

王校长呵呵笑道:“《数学研究》杂志社发来传真,说我们校的李浩教授写的一篇数学证明通过了审查。杂志社请了十六位名誉顾问参与审核,所有顾问一致认为这证明是正确的、完整的”

刘主任吃惊道:“什么?十六位名誉顾问?《数学研究》杂志的名誉顾问,那都是国际上有名的数学家。居然要请这么多顾问来审查?这个证明一定非同小可。”

王校长道:“我也知道这非同小可,所以手忙脚乱地查找李浩这个人,结果人事管理系统里没这个人,我刚才都不知多失望。打电话给你是抱着万一希望的。”

王校长知道那篇论文可以提升学校的荣誉,对他而言,只要作者是学校的人就好,教师和学生都没关系。当然,是学生更加好,这不更说明了学校的教育水平高吗?

※※※※※

李浩出了华夏理工大学,回到自己租来的地方,继续上网采购带到北宋的物资。

在网上四处浏览,一条求购的信息引起了他的兴趣。卖家因为急需现金还债,决定将一条货船出售。

那船双层甲板,货舱口两旁装有起重吊货杆,能够方便地起重10吨以下的货物。这船八成新,全长三十米,载重五百吨,航速十五节。船只满载时吃水两米多一些,这种船可以在内河和近海使用。

由于卖家急于出手,价格比正常低了很多。

要不要买?李浩早就想买艘船的,一些大型的东西自己很难搬运到北宋,有条船就方便多了。到时将东西全装在船上,开一个巨大的虫洞,开着船驶过去就行。

反正自己购买清霖湾的荒地很多,一直绵延到海边,可以建一个小小的码头。这船吃水两米多,停靠也容易。

李浩来了兴趣,立即联系了卖主,第二天乘车赶到卖家所在的城市,看过了船,并让驾驶员开船载自己出海试了一下。

李浩对这艘船还是挺满意的,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买了下来。这船还在营运中,证照齐全,只需办一下过户手续就行,这都是立即能搞定的。

李浩雇了一个临时驾驶员,跟他学习了几天,学会了基本的驾驶。在这期间,李浩买了大批的物资装上船,包括几十吨水泥,二十多套大型风力发电设备,大量的柴油,还有其他各种物资。

期间学校的张校长打过电话来,李浩说明了有事要忙,需要请假一段时间。张校长也同意了。

船上一切准备好了,傍晚时分李浩找来那个临时驾驶员,让他开船出海。出了港口在一处海边不远的偏僻处抛锚停下,李浩用小艇送他上岸,打电话让出租车接他回去。

那驾驶员见李浩这么神秘,认定他是想走私。不过驾驶员也没多管闲事,他只干了几天,李浩给了他相当于三个月的薪水,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李浩自己回到船上,等到深夜,李浩唤醒超级虫洞的智能系统:“我想开一个直径达二十米的虫洞,直通北宋世界。”

“我上次已告诉你了,要耗费8点能量。”

比平时多了一倍,不过这完全可以接受,李浩道:“确认船只周围有没有人或监控。”

“船只不在人的视线内,也没被监控。”

“好,开启直径二十米的虫洞,连接北宋世界清??湾外的海上。”

“虫洞启动中,已找到精确坐标,两个世界的海平面已处于水平状态,可以驾驶船只穿过。”

李浩启动货船往前开去,虫洞巨大的光圈一半露在海面上,一半淹在海水里。

货船平稳地驶过了虫洞,李浩马上关闭了虫洞,同时也将船停了下来,毕竟是夜晚,自己的驾驶技术……连半吊子都算不上,晚上到处乱闯太危险了,还是等天亮再说。

电动绞盘转动,将巨大的锚沉下海底,货船稳稳当当地停着了。这里离岸边不远,风浪并不大,船里并不觉得颠簸。

李浩走到甲板上,海风吹得他的衣裳猎猎舞动,一抬头,就看到北宋晴朗夜空上的满天繁星。

第四十六章撞沉海盗船

北宋的天空总是那么美,无论白天还是夜晚。

白天的天空是澄清的,不像主世界那样混浊,不会充塞着汽车废气和可吸入颗粒。晚上天空中的星星总是那么明亮,布满整个夜空,不像主世界那样只能看到寥寥几颗。

李浩在甲板上走着,货船巨大的起重臂在星月微光下,显得分外壮观。

来到船头最尖端处,李浩伸手扶着拦杆,感受着海风的吹拂,听着海水拍打着船身的声音。四周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只有头上的星星似乎离得很近,仿佛一伸就可以触摸到。

原力感应蔓延开来,与海风相呼应,与海浪共起伏。

在这大海之上,远离了红尘的喧闹,整个世界除了天空和大海,只有一船一人。感受着海浪的起落荡漾,感受着海风的掠过,天地间似乎有一种和谐的韵律。

原力的感应异常清晰起来,每一缕海风的盘旋,每个浪花的聚散,李浩都能感应得清清楚楚。这一切就像慢镜头一样,倒映在他心中。

李浩心中似乎隐隐感觉到什么,似乎有了一丝灵感般的体验,但仔细再想却又什么都没把握到。

转瞬间,就从这种奇妙的感应中退了出来,无论他如何努力,再也无法进入刚才那种奇妙的感应之中。

李浩再次唤醒虫洞的智能系统,问了问刚才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智能系统回应道:“这是原力纯度提升的表现,以你现在原力的微弱程度,能有这种感应是非常难得的。看来虽然你原力的天赋很差,原力增长速度也很慢,但在星元的提纯方面却有很高的天资。看来你原力提纯转化为星元的时间要比我估计的早很多。

“当你下次有机会进入这种心境时,应该尽量去感应,不要去思考。其实整个原力的修炼过程中也是这样,要多体验,少思考。感受原力的流转和变化,争取与原力共鸣。

“原力的天赋关乎修炼的速度,也就是和原力增长的快慢有关。但原力的纯度关乎你最终能走多远,关乎你最终能达到的境界。”

李浩听了很兴奋,尼玛,智能系统总说自己天赋低,资质差,虽然自己还不至于沮丧,不至于丧失斗志,但信心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此刻终于得到智能系统的一些肯定,他激动道:“这么说来原力的纯度很重要,比增长速度更重要了。”

“不,两者都很重要。如果要具体比较,7级之前速度更重要,8级时纯度更重要,9级之后就只追求纯度。而对你来说,速度才是你的短板,明白了吧。没有前期,哪来后期?在4级之前寿元十分紧迫,7级之前寿元始终是高悬的利剑,如果到了寿终正寝的那一天,原力等级还是上不去,那就只能饮恨而终。”

这话如一盘冷水当头淋下,李浩心中那一丝得意之情瞬间浇灭。好吧,我从此不再相信天赋了,只相信努力。

不过总的来说,这始终是个好消息,如果能修炼至高级,凭着自己星元的纯度,更大机会晋升到原力大成的终极境界。

智能系统又道:“星元纯度的提升,多少会对速度有促进,你既然在这方面有很高的天资,我给你一个星元提纯的训练教程,你可以每天要花一个小时试试。这个教程本应该在你4级之后再给你,但根据你的具体情况,也可以现在开始训练。但我希望你原来的训练时间不要缩短,这一个小时你另外抽时间出来完成。”

李浩当然接受了,不就再多一个小时嘛,每天的时间要多一些,再多一些,再多一些。网上不是说嘛,时间就像女人的乳/沟,挤一挤总是有的。

第二天,一轮红日从海平面上升起,照得海面红通通的。

漫天朝霞布满天空,海鸥从半空飞掠而过,整个海面生气蓬勃。

收起了巨大的船锚,李浩正想开船往西面而去,却透过驾驶室的玻璃看到远处有三条船。

李浩一时兴起,回到货舱取来一只高倍望远镜,通过望远镜看着那三条船。

一看之下,他登时吃了一惊。三条船都扯满风帆,正在全速航行。后面两条船的甲板上很多人拿着刀剑等兵器,甚至有些拿着长枪大刀。也有几个人拉开弓箭,往前方那船射去。

莫非是海盗?仔细再看,三条船两追一逃。后面两条船上有人拿着飞抓,看样子是想靠近后勾住前面的船。真的是海盗,想不到离陆地不太远的地方,居然也会有海盗。真是胆大包天啊。

前面那条商船的人一个个惊慌失措,他们有几个人拿起木棒和剑,大部分人没有兵器。他们将一袋袋货物扔进海里,想减轻载重,逃得快一些。

但那两条海盗船的速度更快,看来前面那条商船难逃一劫了。

既然遇上了,救他们一下吧。李浩调整了一下方向,往那三艘船迎了上去。

李浩这条船三十来米,在主世界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条小船,但在北宋,这船就可以算是巨无霸级别的。货船全速前进,船尾部白浪翻滚,拖出一道水痕。货船转了个弯迎上那三条船。

双方距离拉近之后,那三条船的人也看清了李浩这条船,他们人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竟然是一条铁船!

铁做的船怎么能浮在水面?而且速度居然这么快。十五节的速度在主世界算不了什么,但在依靠风帆航行的北宋,机动船的速度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