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征战五千年 >

第474章

征战五千年-第474章

小说: 征战五千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久而久之,钱谦益也绝了重新入朝的心思,将精力放到了钱财上,他听说海贸利润丰厚,而且郑芝龙肃清了沿海的海盗,行船的危险大大降低,所以也加入到这一行列之中;他现在虽然不是官员了,可在士林之中颇有声望,所以他们钱家的商船向来无人敢拦。

不过遇到陈光福,钱谦益的名号就不管用了,他立刻下令麾下士兵登船检查,查一查这些人有没有携带违禁品,有没有纳税文书;而这支船队不仅拿不出相关文书,甚至还在商船里夹带了不少违禁物品,这下被陈光福逮个正着。

这下什么也不用说了,三艘商船统统被扣押,跟随水师船队到了刘家港停靠,上岸之后陈光福随即将船长的口供,还有人证物证都送到了南下的洪承畴手中,这些将成为洪承畴整治江南士绅的弹药。

沈百五也立刻忙碌起来,在松江府征集沙船,购买粮食,他倾尽家财购买了数百艘适合运粮的船只,装满粮食,准备扬帆北上,进行第一次海运实验。

而陈光福则抽出部分战船给他提供保护,顺便引路,自己则带着其余船队将江南沿海一带牢牢控制起来,不断打击江南士绅的走私,一时间江南士绅怨声载道。

而在这时候,洪承畴也已经到了江南,亮出了钦差的身份,开始按照李悠的指示准备好好收拾一番这些江南士

第930章 冷面钦差

“大人,钱大人送来帖子,邀您一会。”洪承畴刚到江南,前来拉关系、拜访的官员士绅就一窝蜂似的涌了上来,出面的人地位也越来越高,现在连钱谦益这样的老资格都忍不住了,不过他还好歹有些矜持,没有主动求见,而是邀请洪承畴到另外的地方相会。

“不去,就说本官公务繁忙,待闲下来再去拜会钱老大人。”无论是中进士的时间、官场资历还是文坛地位,洪承畴都远远比不上钱谦益,如果放到比他时候,他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拓展人脉的好机会,但是现在他身兼重任,将来能不能当上首辅就看着一回了,两相比较之下,钱谦益能给他提供的那点帮助就根本不算什么了。

况且陈光福送来的证据和人犯才刚刚押入后堂,钱谦益现在在此事中犯下了令陛下极为不喜的错误,所以洪承畴就更不会去见他了;最重要的是,洪承畴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对这些江南士绅,而钱谦益作为江南士绅中的佼佼者,也比定会是他打击的对象,现在去见也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于是手下就这么去回复了。

钱谦益得到这个消息后,眉头顿时皱了起来,先是自家的商船被扣,现在洪承畴又做出这样一副拒他于千里之外的姿态,看来江南要有大风波了啊;不过钱谦益虽然写的一手好文章,可在谋略上却并无所长,一时间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只能前去邀请其他士绅一起商议,而这一切也落在了有心人的眼中。

“大人,这江南事务繁杂,您打算先从那件事办起?”将这些骚扰拒之门外,洪承畴和自己幕僚还有朝廷各部的官员商量起工作的计划来。

“既然此次本官是以平息江南动乱的理由南下,那么就该从处置动乱开始。”洪承畴胸有成竹的说道,“虽说表面上看起来江南的动乱乃是由那些织工所掀起,可若是深究,如飞那些士绅过于苛待百姓,致使织工没了活路,又岂会闹出这么大的乱子?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而是仅仅处置那些织工,恐怕也解决不了问题。”

洪承畴先给此时定下一个基调,将江南动乱的缘由丢到了那些士绅头上,“陛下在陕西平定乱民的时候,就和杨大人、在下等诸多官员说过,百姓要是活不下去了,哪怕是豁出命去,也要想办法填饱了肚子,既然这些士绅不给织工活路,那就不怪他们起来闹事!而那些士绅却没想到百姓也是要吃饭的,反而做出了‘不肯安安饿殍,反做奋臂螳螂’的句子,此等人真是妄读了圣贤书。”

“不单单是织工工坊,江南士绅在其他地方压榨百姓也同样过甚,如果江南土地产出胜过西北许多,恐怕这儿早就烽烟四起了。”立刻有人附和道,他们出京之前早已弄清楚了自己的目的,再加上他们和江南士绅也没有太大关联,所以并没有人给他们说话。

“所以,要彻底平息江南的动乱,首先要整治吏治,其次要清查田亩”见军心可用,洪承畴立刻拿出了自己的方案,将矛头直指江南的士绅和官吏。

这一变化完全出乎了江南士绅的预料,他们本以为朝廷的钦差和以前一样都是给他们撑腰的,现在竟然对付起他们来?这让许多人都觉得措手不及,再加上此前洪承畴拒不见客的事情,这些人终于醒过神来,陛下这是打算拿江南士绅开刀啊。

在处置了几家做得实在过分,而且根基不稳的小士绅之后,其余的人马终于反应过来,他们当然不会束手就擒,又使出了老手段,撺掇商民、士子前去闹事,自己却躲在后面,另外弹劾的奏折向雪片一般朝京城飞去,只待洪承畴这边稍有处置不当,就把他拉下马来;甚至已经有人开始琢磨着新出一篇新的《五人墓碑记》来,好借此扬名。

然而洪承畴处置的手段却要比之前那些废物果断得多,他手上握有的实力也远非那些废物可比,上有陛下的信任,中有曹文诏、陈光福水陆两路兵马相助,下面的锦衣卫、东厂也已经忙碌起来,当即使出狠手驱散了闹事的士子、商民,抓住了为首的几人,毫不犹豫的革去了哪些士子的功名,并且永不录用,然后将他们监禁起来严厉拷问背后隐藏的主使。

这些士子之所以敢闹事,不就是仗着自己读书人的身份,一般的朝廷官员不敢处置么?挨了这样当头一棒后,他们顿时崩溃了,再想到没了这层身份他们将遭遇的下场,这些人不敢怪罪洪承畴,于是将仇恨转移到身后那些主使的身上,毫不犹豫的将他们供了出来。

而那些小商户和百姓,要么是被士绅所蒙蔽,将自己工坊的损失算到朝廷头上,要么是收了士绅的银子,对于这些人,户部的官员直接亮出江南最近纺织工坊的变化数据,而三法司出面言明他们冲击钦差衙门的罪责,小商户和百姓也屈服了,又一批士绅被牵扯到这件事中来,为洪承畴提供了大量的证据。

洪承畴手下这一千兵马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们在锦衣卫和东厂的指引下,很快就包围了这些士绅的宅邸,将他们一网打尽,主使他人冲击钦差衙门这是什么罪责?这些人的下场不问可知,能保住性命去辽东和流求开荒就是好的了。

如此雷霆手段,直接把江南士绅打懵了,往日他们仗着自己的身份和财力在江南为所欲为,以为没人能对付得了自己,可现在一遇到来真格的,他们才发现往日的富贵不过是沙丘上的堡垒而已,根本经不起风吹雨打。

于是,一些人不得不向洪承畴表示了屈服,咬牙忍疼开始配合洪承畴的工作,而另一部分人则依旧不肯认输,勾结到一起试图同更加猛烈地手段对洪承畴进行反击。

第931章 血雨江南

接下来洪承畴马上就迎来一波又一波的进攻,比此前更多的弹劾奏章送到了京城,甚至有人来到京中敲响登闻鼓告御状,其中不乏有真材实料的,洪承畴也并非海瑞一般的人物,身上怎么可能没有把柄;然而对此李悠依旧置之不理,洪承畴固然有毛病,可江南士绅的毛病更多,除非是洪承畴把江南的事情闹得彻底不可收拾,不然他是不会在这个时候找洪承畴问罪的,不仅如此,他还派人到江南对洪承畴好生安慰一番,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

曹文诏和陈光福也行动起来,一个在陆上开始清缴江南的山贼土匪,并且把金陵兵马还有江南卫所等军队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而陈光福则在海面上彻底清缴附近的海盗,本来这附近的海盗已经被郑芝龙洗过一波,大股的海盗早已灰飞烟灭,现在那些躲过了郑芝龙的小股海盗却又迎来了这样一位杀神,那还敢有其他心思?

皇帝那边丝毫没有对洪承畴失去信任,而各地的军队、山贼土匪、海盗也被曹文诏和陈光福解决大半,别说江南士绅有没有这个胆子,就算他们想铤而走险,手上也没有多少力量可用,江南的局势依旧被洪承畴牢牢地掌控。

硬的不行那就来软的,洪承畴不收礼不代表他手下的人不收礼,只要收买了这些人,洪承畴也就被架空了,还能发挥出什么作用来?于是那些跟随他一起南下的属官就成了江南士绅收买的重点,上到户部、吏部、三法司的官员,中到幕僚赞画,下到微末小吏,都有无数人找上门来,其中未尝没有胆大包天之辈收了好处,试图帮这些人糊弄过关。

然而洪承畴又岂会对此毫无防备?且不说跟随他南下的锦衣卫和东厂人马有一半都是专门针对内部的,就是他自己也可以从这些官员报上来的公文中看出破绽的,洪承畴虽然人品有问题,但是他却不是只知道死读书的呆货,对这些公门之中的手段也是极其清楚;一旦发现问题立刻彻查到底,若是发现的确有人收了银子试图帮江南士绅做事,洪承畴就毫不犹豫的请出尚方宝剑将这些人当场斩杀,并上奏朝廷请求李悠继续派来干才补充。

李悠毫无保留的对他进行了支持,不仅没有对洪承畴擅自斩杀朝廷官员进行追究,反而如他所愿派来了更多的人手;这可和当初袁崇焕擅杀毛文龙大有不同,一来袁崇焕没有斩杀毛文龙的权力,洪承畴却被李悠赋予了对这些官员的处置之权;二来袁崇焕杀毛文龙缺少扎实的证据,洪承畴可是等人证物证具备、把案子办成铁案之后才动手;别人最多能说他过于苛刻,却找不出违法朝廷律法的罪责来。

事后他还将这些人的首级悬挂在钦差衙门外面,以警示那些江南士绅还有钦差衙门中的属官吏员,警告这些人不要为了一点银子而丢掉了脑袋,同时对那些持身颇正、办事得力的下属,他也不吝惜奖励,请功的折子一封又一封送往京城,不等他们回京,好几封晋升官员的命令就抵达了江南,不少人因此而升官。

一面是身死当场,一面是青云直上,但凡有点理智的家伙都知道该选择那条路,很快钦差衙门就被洪承畴重新捏成了一块铁板;反观江南士绅那边,日后他们在对待满清这样的异族上面都无法团结到一起,更何况现在是面对朝廷的钦差,他们之间被洪承畴拉拢收服的人越来越多,负隅顽抗的家伙则越来越少。

而洪承畴随后又使出大招,在获得确凿的证据之后,他直接派人将董其昌和钱谦益的府邸团团围住,将他俩和他们家族的主要成员都捉拿归案,董其昌是万历十七年的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书画乃是天下一绝,在士林中拥有巨大的声望,董家也是松江府的豪门;而钱谦益是万历三十八年的探花,官至礼部侍郎,文章冠绝天下,号称文坛盟主,对江南士子有广泛的影响,钱家也同样是苏州的豪门。

连这样两门江南士绅中的扛鼎人物都被洪承畴拿下了,立刻在江南引起了一场巨大的地震;随后洪承畴派出快马将这一消息和他们俩的罪证送往京城;李悠看到了也是颇为感慨,这俩人原本会在魏忠贤死后被重新启用,但是到了李悠这儿自然不会用他们,本以为这俩人会因此有个好下场,却没想到他们还是落到了自己手中。

这俩人虽然在艺术上有卓越的天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