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征战五千年 >

第37章

征战五千年-第37章

小说: 征战五千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呼,幸好大月氏还没有彻底完蛋!那就预示着我们还有机会!李悠稍微松了一口气,他赶紧问道,“如今大月氏王身在何处?距离姑墨还有多远?”但愿一切还来得及。

“大月氏国王正在两国边界指挥大军!过了疏勒国就是,那里距离姑墨国约有千里之遥!”说完他好心的劝道,“此时乌孙和大月氏正在激战,极易发生意外,使者还是在姑墨多呆些日子,等战事平息后再去吧?”

“大汉皇帝命我拜会西域诸国,岂有因为战事而止足不前的道理!”李悠摇摇头拒绝了他的好意,等战争结束了,大败后的大月氏逃跑还来不及,又怎么可能答应和大汉的盟约一起夹击匈奴呢?

说话间已经进到城内,都尉将李悠一行人带到客栈跟前;李悠翻身下马命人从剩余不多的物资中找出一匹丝绸送给这名都尉,以感谢他方才提供的消息,“有劳都尉为我等解惑;还请都尉向贵国国王通报一声,明日一早本使将去王宫拜会!”

精美的丝绸让这名都尉好半天才缓过神来,连忙答应了李悠的请求!还热切的帮忙招呼自己的手下将李悠一行人安置妥当。

“子云将军,看来吾等得加快速度了!”都尉走后,李悠连忙召集起堂邑父和陈庆之商量着下一步的计划,“若是等大战胜负分晓,一切就都迟了!”

“主公若想和大月氏达成盟约,如今唯有希望他们能击败乌孙!”陈庆之笃定的说道,“大月氏和匈奴本有旧怨,加之乌孙乃匈奴的藩属,若是此战能胜,即使大月氏无心复仇,匈奴也不会放过他们,如此以来他们唯有与大汉结盟方可渡过此劫。”

“陈将军此言甚是。”堂邑父却不看好大月氏可以获胜,“只是大月氏远弱于乌孙,此战恐怕凶多吉少啊!我还是认为咱们不如去见见乌孙的大昆弥猎骄靡,此人定非肯久居匈奴之下之辈!此战大胜后乌孙必定实力大增,与乌孙结盟当远胜月氏!”

两位副手给出了不同的意见,乍听起来似乎堂邑父的话更有道理,但是李悠一来受限于任务,二来从后世的发展来看猎骄靡日后虽然迎娶了大汉的细君公主,但同时也娶了匈奴的居次(对单于女儿的称呼,相当于公主,王昭君的女儿就被称之为伊墨居次云),长期摇摆在大汉和匈奴之间,并非是一个坚定的盟友;因此李悠更倾向于陈庆之的决定。

“那猎骄靡不肯久居匈奴之下,定然也不远为我大汉效力!此人狡诈不好打交道,雾灯还是赶紧先到大月氏见见月氏王再做决定吧!”

“谨遵使君之命!”既然已经决定,堂邑父不再坚持,接着和李悠商量起前往大月氏的路程安排来。

第二日一早,在那名都尉的引荐下,李悠拜访了姑墨国的国王,双方相谈甚洽,姑墨国的国王对他们也多有挽留,但还是被李悠委婉但坚定的拒绝了。

从姑墨国出来,转向西南沿着葱岭河西行,一路快马加鞭过温宿、莎车等国,终于来到了乌孙和大月氏交战的边界。

越是靠近战场,气氛就愈加紧张!乌孙国的游骑遍布各处,这些都是平时做惯了盗贼的人,见到大汉使团人少,经常会上前打劫!汉军士卒在陈庆之的指挥下屡屡击败乌孙游骑,很快草原上来了一群善战汉人的消息就传到了乌孙和大月氏两国耳中,这也让堂邑父和乌孙接触的计划就此破产。

大月氏最靠近前线的要塞,这里聚集了数万大月氏的精锐士兵,他们将从这里出发前去应战乌孙国的大军!此前连战连败让这些士兵士气低落,他们似乎已经预感到自己在这场战争中很难取得胜利了!因此驻守城门的士兵也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

“看!有人来了!”一名瞭望的士兵忽然指着东方卷起的烟尘大声喊道。

“是我们的人回来了还是乌孙国的军队?”负责驻守东门的将军大声喊道。

“都不是!”那名士兵愣愣的看着这支东方而来的小队,这队人马虽然只有五十余人,可即使隔得老远也能感到他们身上那种百战余生的彪悍之气!这究竟是何方的军队?

第72章 大汉来使

这队人马铠甲破旧,身上的衣服也满是灰尘,乍看起来远不如大月氏王的亲卫队那么装备精良!可是再看下去就会发现这些人的不凡之处。

他们并没有一般军队靠近城池时的紧张,一个个神情轻松地有说有笑,可是只要你注意观察他们的目光,就会发现道路两侧任何一个有可能埋伏下士兵的地方都没有逃过他们的眼神!队伍虽然松散,可从任何一个方向进攻,他们都能立刻作出反击;就是这区区五十余人,竟然震得城墙上近千名大月氏士兵说不出话来。

“你们是什么人?来我大月氏有何要事?”东门的将军咽了一口唾沫,右手紧紧握住腰间的弯刀,鼓起勇气探出头来大声问道。

“我等是大汉来的使者!从万里之外的长安而来,特为求见大月氏的国王陛下!”来者的声音不大,可是一股发自内心的自信却压倒了这位将军。

“大汉?那是什么国家?”将军疑惑的看向身旁众人,他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国家的名字!不过既然能培育出这般精锐的士卒,大汉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

“将军!小人听父亲说过大汉的事情!”一名商人家庭出身的士兵用不可思议的语气答道,“那些比黄金还要宝贵的丝绸就是产自大汉!父亲说大汉在万里之外的东方,是一个拥有万里国土、亿兆子民的伟大国家!”

“万里之外!”将军不禁张大了嘴巴!一万里的行程对他来说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是的!将军!大汉和我们大月氏之间还隔着温宿、姑墨、龟兹、焉耆、楼兰和匈奴诸国!即使我们还在祁连山下的时候要前往大汉也有数千里!更别说现在了!”这名士兵恭恭敬敬的答道。

“那以你的了解,大汉是我们的敌人还是朋友?”大汉使团的队伍越来越近,将军也越发的紧张起来,如果这样的人马成了自己的敌人,那对大月氏来说实在是太不幸了。

“小人也是听父亲偶尔说起过大汉!这种事情实在不敢妄议!”士兵咽了一口唾沫,小心翼翼的回答,“只是听父亲说过,大汉和匈奴是敌人!而我们也曾经和匈奴作战过,如果从这方面考虑,或许他们能为我们提供帮助!”

“好!开城门,让他们进来!”将军总算松了一口气,他绝对不想和这样的军队做敌人,即使他们只有五十人也一样!“你的父亲可在城中?立刻回去将他带到这里来!”

“是!”士兵连忙急匆匆的跑下城墙,往城市中间跑去!而其他士兵们则开始打开城门,准备迎接这些万里之外的客人!

“嗯?你是说他们和匈奴是敌人?那他们是怎么通过昆邪王和休屠王的领地的?”将军直到这时才想起这个问题,只是那名唯一对大汉有所了解的士兵早就跑远了。

“拿出你们的气势来!别让大汉的使者看扁了!”将军在城门口教训了一番自己的下属,这才带着百余名士兵迎了出来。

即使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当将军近距离看到这些汉朝使团的士卒时还是吃了一惊!像这样的士兵,恐怕只要三十人。。。哦不,最多只要二十人就能击败自己带出来的这百余名亲兵吧?这还是我大月氏最好的一批士兵!

“大汉使节张骞见过这位将军!”李悠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本将乃是大月氏贵霜部的胡维什卡!现为月氏王陛下的将军!欢迎远道而来的使者!”这名白皮肤的男子恭恭敬敬的回礼道,同时好奇的看向李悠手中紧握的汉节。

大月氏人本来就是从东欧平原上迁徙过来的古印欧人,所以胡维什卡白肤深目,和匈奴人、楼兰人大有不同。

“久闻贵霜乃是大月氏五部之一,多有英才,今日一见将军,果然不凡!”李悠知道大月氏分为休密、双靡、贵霜、胖顿、都密五部歙侯,其中日后尤其以贵霜的发展最好,他们在被乌孙赶到阿姆河流域后,统一了大月氏各部,建立起了贵霜帝国,控制着塔吉克斯坦至里海、阿富汗及印度河流域,与安息、罗马、大汉并列为当时的欧亚四大强国。

一直到公元241年,贵霜帝国被波斯萨珊帝国皇帝阿尔达希尔一世征服,此后大月氏人才从历史中渐渐消失。

“贵使者手下的这些士卒才是天神一般的人物!”胡维什卡由衷的赞叹道,说着将他们一行人引入城内。

等大汉使团的成员们进入城门许久,城门两边的士兵才长出一口气,刚才这五十多名士卒入城时浑身上下所散发出来的那种肃杀之气差点逼得他们无法呼吸。

将李悠一行人带到城门附近的营地,命人送来食物、饮水,胡维什卡中间还出去了下,在刚才那名士卒的父亲那里确认了李悠等人的确是来自大汉。

酒足饭饱之后,胡维什卡这才问道,“不知贵使不远万里前来我大月氏究竟有何要事?恐怕不仅仅是想拜会我们的国王陛下吧?”

“本使此次前来西域,一是奉皇帝陛下之命拜会西域各国国主;二来么是为了探查西域地形,好为日后与匈奴的大战做准备!”李悠并未直接说出自己的目的,因为现在一说就等于是大汉有求于月氏了,这对他来说稍有不利。相反要是大月氏先求着大汉结盟,接下来的事就会好办的多!

“匈奴啊!那可是个非常可怕的敌人啊!”胡维什卡感慨的说道,他想起了三十多年前死在老上单于手中的大月氏王,如今他的头颅还被匈奴的单于当做饮器,这是所有月氏人的耻辱,可是他们如今不仅没有能力复仇,还有可能在匈奴的藩属乌孙国这里遭受到更大的打击。

李悠的话也让胡维什卡想起自己刚才的疑问来,他忍不住问道,“敢问贵使是如何通过匈奴昆邪王和休屠王的领地的?”

第73章 和月氏王的赌约

“从长安出发时,我带了百余名下属!刚到祁连山下就遇到千余匈奴王庭精锐的阻拦!我大汉使团以一百破一千,杀死匈奴三百余人冲破重围!后渡黄河、翻越大雪山!接连击败羌人、休屠王和昆邪王的部众!沿路斩杀匈奴数以千计,烧毁十余个匈奴部落!放才得以进入西域!”李悠语气铿锵的回答,过去数月之中那一幕幕惨烈的战斗在他的脑海中不断闪现,真是尽力了这样的磨难,使团中剩下的这五十余名士卒才有了这般气势。

“进入西域后,又杀退无数盗贼,方才到了大月氏境内!”李悠一招手,立刻有十足送上来他们这两天的虏获,“将军且看,这就是乌孙国游骑的旗帜!”

“这是乌孙右大将麾下最精锐的游骑!”胡维什卡激动地一把抓起这面旗帜,仔细打量半天才说道,“这些人之前杀伤我大月氏无数将士!胡维什卡今日代我大月氏死去的将士多谢大汉使者了!”

乌孙左、右大将相当于匈奴左、右贤王以下的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均由王族成员担任,握有一定数量的的军队,是乌孙国内仅次于大昆弥的实权人物。其中左大将地位稍高于右大将。

“昨日午时我等行军之时遇到三百乌孙游骑试图抢劫,我大汉使团即可展开反击,一番厮杀之后斩杀上百,余者四散而逃!”李悠故作轻描淡写的说道,接着叹了一口气,“可惜使团中亦有三名士兵不幸殒命!”

五十破三百,杀死敌军上百而己方仅有三名士兵丧生!这面对的还是乌孙右大将麾下最精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