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征战五千年 >

第364章

征战五千年-第364章

小说: 征战五千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714章 自尽

“国师大人,这是从陈大人管家怀里搜出来的书信。”宇文宜生的工作效率很高,还不到半个时辰就回到国师府,向袁章送上自己的工作成果,他将一堆文书放在袁章的书桌上,最上面的正是陈静庵写就的那份书信,而下面的则是拷问管家的经过记录。

袁章接过书信仔细查看,却见信上都是一些寻常字句,并未发现不妥之处,接着他又将鼻子贴近信纸嗅了嗅,露出诧异的表情,“这味道似乎有些奇怪,一般的墨汁和信纸断然不会有这种苦味。”

“大人英明,您将书信凑到烛火边烘烤片刻便知。”宇文宜生脸上露出佩服的神情,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细致的观察能力的、

在他的指引下,袁章很快就看到了书信字句间隔之间隐藏的信息,上面简略的写了袁章最近的动态以及刚刚向陈静庵透露出的战略规划。

“陈州?”当看到这个地点,袁章几乎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这正是他方才告诉陈静庵伏击义军的地点,和其他人说的却是另外几个地方,就连宇文宜生也不知道这个地方,这才刚刚过去多久?陈静庵就把这等机密告诉给了外人,袁章几乎都已经断定他是细作了。

他到底为什么要背叛自己?论身份陈静庵乃是大魏的降臣,在大魏归降大元的过程中出力不少,在大魏人中的名声早就臭不可闻,即使他投奔李悠,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绝不可能有今日的地位!

“国师大人,方才属下的人手又送来了消息,今日在城门口又搜出了几位企图携带家眷弃官潜逃的官员。”或许是看他许久没有动静,宇文宜生认为袁章正在为此事而为难,所以试探着用另外的话题来解除他的尴尬。

“和之前一样处置,罢免官职、抄没家产以充军用、全家都押入大牢。”哦,是了,如今乍看起来在和嘉州军的争斗之中,我已经落了下风,像陈静庵这般贪生怕死的小人也该另寻出路了!宇文宜生的话似乎让袁章找到了陈静庵沟通嘉州的理由——他和这些弃官而逃的家伙一样,都是为了保命啊。

再看拷问管家的记录,里面并没有多少有价值的消息,这也在袁章的意料之中,勾结敌国是多大的罪名?陈静庵怎么可能让管家参与进来,看来他所承担的仅仅是跑腿的任务,并不知道陈静庵勾结嘉州的真相。

“好了,其他事情暂且放下,宇文先生以为该如何处理此事?”见宇文宜生似乎还要继续汇报其他情况,袁章不耐烦的将其打断。

“说实话,属下是不相信陈大人真的会背叛国师大人。”宇文宜生反倒帮着陈静庵说起话来,“自从进入河南道之后,陈大人可谓是殚精竭虑,为平定河南道终日忙碌不休,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是细作呢?或许是嘉州细作使的奸计。”

如果是心平气静的时候,或许袁章还能听得进去宇文宜生的劝说,可是他现在早已被遭受背叛后的愤怒和失望冲昏了头脑,不等宇文宜生说完就打断他的话说道,“刚刚进入河南道的时候他肯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可是现在呢?我等被罗世绩堵在河南道不得南下,境内贼寇四起,南边的李悠却是不断壮大,以陈静庵的聪明,他不会不想办法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这并不是陈静庵一个人的问题,此前宇文宜生捉拿到的一些底层嘉州细作,大多都是在李悠收复江南东道之后才开始为嘉州方面办事的,他们似乎从种种迹象之中看出北元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开始为自己重新打算,所以宇文宜生一时也不知道如何为陈静庵辩解才好。

“带上你最精干的人手,分作两路,一路去蒋先生的府邸,一路去陈静庵的宅子!拿着我的令牌封锁府邸,把他们俩给我带过来,不得走脱一个!”袁章眼中冒着火光,他取出一枚令牌丢给宇文宜生。

“属下遵命!”算算时间,如果按照往常的惯例,管家就要返回陈静庵府上了,要是他迟迟未归。陈静庵定然会生出疑心,所以宇文宜生立刻接过令牌,再次出府而去,留下袁章一人独自在书房中焦急的等待。

约莫过去了一个时辰,宇文宜生方才匆匆返回这里,一进入书房就跪下谢罪,“属下无能,没能活捉此二人!”

“他们逃了?!”袁章刷得站了起来,他几乎无法接受这一现实,自己为筹划捉拿嘉州细作一事已经准备多日,早就将这座城池经营的如同铁桶一般,陈静庵他们怎么可能逃掉?

“没有!他们二人几乎同时自尽!”宇文宜生长跪不起,“属下亲自带人进入陈静庵府中,将其堵在书房后,立刻破门而入,可惜还是迟了一步,他立刻咬碎了牙齿中暗藏的毒囊自尽身亡,城南蒋先生那里也是如此一般,想来他们早有准备。”

说罢宇文宜生取出装有从陈静庵和蒋先生口中取出的药物残留的瓷瓶,“此前属下在捉拿嘉州细作时同样遇到过这样的事情,经过仵作、大夫的查看,他们所用的药物完全一样,乃是鹤顶红搭配其他几种辅药制成,顷刻间就可致死,根本来不及抢救。”

袁章小心翼翼的查看了一番新旧几个瓷瓶中的药物,从气味和色泽上来看,宇文宜生方才所言的确乃是事实。

“那个蒋先生也就罢了,为何陈静庵会有如此大的勇气自尽?”袁章有些怀疑。

“陈大人此前也曾跟随在下到过拷打细作的地牢,或许他以为死了总好过如此受折磨吧?”宇文宜生猜测道。

经过一番仔细的研究,期间袁章更是亲自查看了陈静庵的遗体,最终还是采信了宇文宜生的说法,陈静庵的死让他大受震动,但是想想嘉州方面少了一个极有价值的细作还是让他感到松了一口气,随即开始准备实施最后的计划。

第715章 追击开始

陈静庵死后不久,河南道的局势再次发生变化,一方面各地的义军纷纷离开自己的山寨,开始聚集移动,从收集到的情报来看,他们似乎是将陈州当做了防范的重点,想来或许是陈静庵在死之前已经利用某种不为人知的渠道将这一消息送到了嘉州细作的手中,这一点虽然让袁章感到有些惊讶,但也没有出乎他的预料。

可另一件事就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了,在接到他的亲笔书信后,阿鲁布就立刻在龙城调集了十万大军准备南下支援河南道,本来这支军队已经进入河东道,准备突破钱骅的防御进入河南道了,但是他们却突然停住了步伐,在原地等候数日之后干煸了行军路线,转而回身向西将目的地改成了京城。

眼下京城南边的秦士信手下只有六万兵马,凭借京城坚固的城墙和城中数万北元大军,这座天下数一数二的坚城短时间内完全没有陷落的可能;反倒是河南道的乌萨里面临的局势已经岌岌可危,为何他们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袁章完全搞不明白阿鲁布的意图,可惜现在时间非常紧迫,他已经没办法再向阿鲁布核实了。

看来这次作战就只能依靠河南道现有的十万大军了,袁章不无遗憾的想到,按照他本来的计划,这支援军可以和他一道先解决钱骅骚扰后方的问题,然后再合兵一处共同伏击李悠亲自率领的大军,可是现在他只能留下一部分兵马紧守河东道进入河南道的要道,以防备钱骅乘他前去伏击李悠的时候南下,他自己则带着三万兵马缓缓向陈州开去。

与此同时,经过连续多日的大炮轰击,乌萨里的大营已经残破的不成样子,环绕大营的壕沟已经被嘉州军掘开,丈许深的水顺着挖开的缺口流的干干净净;随后早已做好准备的工兵营飞速突进,用装着泥土的草袋在壕沟上填出了几条通向大营的道路,乌萨里的大营已经几乎无险可守,剩下的问题就是嘉州军会在什么时候发起攻击了。

“根据黑冰台送来的消息,袁章已经亲自率领近四万兵马准备前来接应乌萨里,他们行军的路线是这样。”一名参谋管在地图上标出了袁章的前进方向,看上去最多再有数日就能抵达陈州,“而且乌萨里大营之中的士兵们最近纷纷开始收拾行囊,看上去撤兵退走就是今后一两日的事情了。”

众将闻言纷纷目测了一番乌萨里大营到陈州的距离,对袁章的计划也隐隐有所察觉,罗世绩摇头道,“陈州附近多山,道路狭窄不易通过,很容易造成大军聚集的情况,他这是想借机给咱们一个厉害尝尝啊。”

“不只是陈州,陈州前面的许州也是如此,这一路上适合伏击的地点可不止这一处。”有人出言提醒道,参谋部属下又一个专门负责绘制军事地图的部门,通过他们的努力,嘉州军上下对河南道的地形可谓是烂熟于胸,乌萨里退兵路线上的那些地方他们闭着眼睛都能说出个七七八八来。

“乌萨里退兵时肯定会焚毁大营以阻碍我嘉州军追击,以便暂时摆脱我等为和袁章汇合赢得时间;当然这些拦不住我们多长时间,所以袁章准备的伏击地点肯定不会距离这里很远,不是陈州就是许州。”罗世绩缓缓说道,他将目标的范围再次缩小,“从如今河南道传回的消息和各路义军反馈回来的结果来看,似乎陈州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李悠微笑不语,但心里却是有些着急,大炮行进缓慢,在追击战中没办法跟上大军行进的速度,失去了这项利器,要是中了袁章的埋伏,恐怕又会是一场苦战;现在他十分期待黑冰台能够及时送来消息,可是河南道似乎出了什么事情,和当地黑冰台的联系突然中断,他也无法通过这个渠道得到袁章的真实计划。

所以现在只能依靠参谋部通过其他消息来将袁章所准备的伏击地点推演出来,如此才能避免损失,以获得最大的战果;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参谋部干的还不错,已经推算出了几处最为可疑的地点,下面就是继续排除选项,得到那唯一的答案了。

另外参谋部也对追击的方案做了改进,整理出北虏可能采取的伏击方式并一一给出解决的方案,并将其下发给各级军官,让他们督促嘉州军的士兵们勤加训练,以免到时候遭受重大损失。

俗话说“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袁章固然智谋过人,可个人的智慧终究抵不过集体的力量,李悠相信纵然他将真实目的隐藏的再深,也会被黑冰台、参谋部还有遍布河南道的义军找出破绽来。

乌萨里的大营中,士兵们的士气低落到了极点,每日只要听到大炮的轰鸣声,他们就像惊弓之鸟一般,下意识的将身体藏在厚墙后面、土坑中,一直到确定嘉州军的大炮已经停止射击方才敢重新直起身子。

经过多日的煎熬之后,他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因为这一日乌萨里终于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他们开始收拾行囊,抛弃一切能够抛弃的东西,并且在营地内四处买下引火易燃物,准备用大火来阻挡嘉州军的追击。

老弱病残已经先行一步离开,现在还留在营中的都是骑术精湛的精锐士卒,乌萨里依依不舍的环视这座自己经营许久的大营,然后缓缓下达了点火退兵的命令;大火瞬间在各处升起,乌萨里指挥着最后一批士兵飞快的退去。

火光瞬间被嘉州军看到,这一消息也飞快的传到了李悠这里,对此早有准备的李悠立刻发布命令,工兵营先行一步越过壕沟进入敌军大营扑灭大火,为后方的嘉州军打穿一条追击的道路。

随即潘凤率领三万骑兵飞快的沿着乌萨里退去的方向坠了下去,一场追击战就此展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