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征战五千年 >

第143章

征战五千年-第143章

小说: 征战五千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杂事说完了,现在商量商量如何应对慕容恪的大军吧!”说罢冉闵命亲兵展开地图,李悠、白起和董闰等将围了上去,冉闵指着地图上安喜的方向说道,“吾决定率领大军攻打此处的燕军,尔等意下如何?”

安喜距离慕容恪大军所在的中山近在咫尺,若要攻打燕军,则此地为必经之路,乍看起来似乎并无不妥之处。

然而白起仔细回忆了前几日所看过的中山地形后摇头说道,“不妥,安喜地势稍平,利于骑兵冲杀,而吾等军中多为步卒,在平地之上是万万追不上骑兵的,即使吾等能大败燕军也追赶不及,无法彻底歼灭慕容恪的大军,即使连战连胜也无济于事,而吾等人少,若是被慕容恪胜过一场就翻不了身了。”

冉闵闻言一愣,已经很久没有人在军议上如此直言不讳的指出自己的错误了,这让他有些接受不了。

而李悠心中也是暗暗叫苦,从方才的交谈来看,冉闵应该是个极为固执之人,即使要劝他也要有技巧婉转的去劝说;而白起在大秦军中无人能及,想来在军议之中早就养成了直来直去的习惯,方才说出方才那般话来。

“哈哈,公孙先生似乎并不了解我大魏的士卒。”冉闵愣过之后哈哈大笑道,“我大魏的士卒曾经多次击败敌人的骑兵,从不惧怕和骑兵作战。”

然而莫非两条腿还能跑得过四条腿去?日后大宋不就是这样么?失去了燕云十六州之后让大宋获取马匹的难度大大增加,所以即使大宋在对外战争中留下了百分之七十的超高胜率,还是给人以积贫积弱的印象。

原因和现在大魏面临的局势一样,宋军多为步兵,在和辽国、西夏的作战中即使能击败对手也没办法追击对手取得决定性胜利,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对手来了又走;而宋军若是败了,是定然逃不过西夏铁鹞子和辽国骑兵的追杀的。胜大多是小胜,败了就是大败,这仗还怎么打下去?

“吾并非认为大魏的军队打不赢燕军,只是吾觉得决战的地点还有个那好的选择。”白起平静的答道。

“哦?公孙先生指的是哪里?”冉闵忍不住问道,在他看来,从这里到中山沿路的基础地点似乎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廉台!”白起的手指落在了廉台的位置上,这和史书中冉闵最终落败的地点完全一致。(未完待续。)

第280章 慕容恪(为盟主Array''加更2/10)

就在冉闵等人商量着如何对付慕容恪的时候,建立了燕国的慕容皝之第四子、当今燕王慕容儁的弟弟、大燕辅国将军慕容恪也在中山的大营之中和大燕相国封弈、参军高开等亲信商讨应战魏军的方略。

“将军,大王已经整军准备南下。”最后进入帐中的高开将自己刚刚收到的信递了过去,当燕王慕容儁知道慕容恪即将与冉闵大军对战时,立刻纠集起幽燕一带的燕军主力南下前往接应慕容恪,虽然慕容恪麾下已经有十万大军,他本人也是燕国最出色的将领,可是一想到要面对的对手是冉闵,慕容儁就始终放不下心来。

“命人准备好大军到来时所需的帐篷粮草。”慕容恪匆匆看完后将信递给了封弈,对于慕容儁的这一行为他略微有些不满;慕容恪身为大燕最出色的将领,也有着自己的骄傲,如今率领十倍于敌的大军,燕王还要轻率援军前来接应,这岂不是担心他没有能力战胜冉闵?

慕容恪今年虽然才三十二岁,但已经是久经沙场的宿将了;慕容恪是慕容皝的庶子,因为母亲不受宠爱故而一直被慕容皝所忽视,一直到他十五岁的时候在一次偶然的交谈中,慕容皝惊讶的发现这个一直不被自己重视的庶子言谈得体、每次开口都能命中要害;自那以后慕容皝多次考察,发现慕容恪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天才,于是一改前观,对他愈加重视起来,将燕国的大军交由他统管。

慕容恪也没有让他失望,在他十八岁的时候就曾经率领两千大军在棘城突袭赵国石虎的数十万大军,石虎猝不及防之下大惊遁逃,赵军为之崩溃,慕容恪乘胜追击大败赵军,一战斩获赵军首级三万余。同年又率领七千精骑与三藏口再败赵国征东将军麻秋的三万大军,歼敌两万,俘获赵国大将司马阳裕。

日后跟随慕容皝南征北战,先后击败高句丽、鲜卑宇文部、扶余等势力,打得高句丽不敢再犯燕境,攻克宇文氏都城紫蒙川,首领宇文逸豆归败逃,死于漠北,宇文氏从此散亡;攻克扶余,俘扶余国王玄及部落5万余口而还。

实可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更难得的是此人识大体、毫无私心,在南北朝这种纷乱的世道却能安守本分,并没有仗着自己手握大军而生出不必要的野心,在慕容皝死后亦能安心的辅佐慕容儁,深受世人称赞。

就像方才,他虽然略微有些不太喜欢慕容儁的举动,但却能立刻做好迎接对方到来的准备,安排好这件事慕容恪重新将目光落到地图上,“说说看,魏军接下来会到哪里?”

“据细作回报,魏军营中的粮草已经不多了,若是固守原地不动,则无处觅粮,故而魏军近来必须北上求食才行。”参军高开睿智过人,深得慕容恪信任,因此第一个开口说道,他的手指在魏军北方的几座城池上点了点,“以吾看来,魏军所能选择的无非是安喜、廉台、常山这几处了。”

这几个地方距离中山都不远,燕军又多为骑兵,只要发现魏军的踪迹,须臾之间就可抵达,因此应对起来并不是很难。

“若是吾想彻底歼灭此僚,在何处决战更好?”高开的想法和自己如出一辙,慕容恪心中暗赞,继续问道。

慕容恪想来善于聆听属下的建议,因此他的属下也喜欢发表意见为他提供参考,话音刚落相国封弈就出言答道,“廉台西南两侧环水,河曲有一大片树林,不利骑兵驰骋,反倒对魏军的步卒有利,因此不宜在此决战,反观安喜地势平坦最适合我大燕的精骑发挥优势,不若将魏军诱至安喜决战,必可一战而胜之。”

“相国熟悉地理,恪实为佩服。”慕容恪赞道,“以吾看来安喜的确优于廉台,不过若是魏军到了廉台,吾等也不用去怕他,只要派遣轻骑截断魏军进入树林的道路即可。”

“以冉闵暴躁的性子,到时候只要派些大嗓门的士卒在阵前百般辱骂,那冉闵定然受不得激将,即使能进入树林也会置之不顾回头来与我大军厮杀。”说到这里高开忍不住生出一丝轻慢来,兵法有云将不因怒兴兵,这冉闵实非大将之材。

“的确如此。”身为一代名将的慕容恪又岂会不去研究敌军将领的性格,高开的推断十有**可能成为现实,不过这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然而冉永曾武艺盖世无双,即使统帅的多为步卒天下也难有几支大军能挡住他的冲杀,对此诸位又有何办法?”

冉闵曾经多次在不利的情况下硬生生的靠着自己盖世无双的武艺率军冲杀,逆转战局,燕军虽然堪称精锐,但是却不一定能挡得住他。

此言一出,帐中顿时陷入沉寂之中,冉闵的武艺他们或是亲眼见过、或是听人说起过,遍数燕军上下,恐怕没有那位将领敢说自己能将冉闵稍微挡上一阵儿。

“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吾有两个办法可挡住冉闵。”帐中最为文弱的参军高开昂首说道,似乎对于如何解决冉闵早已成竹在胸,“吾军中多为骑兵,来去如风,可先派遣数支小队骑兵与魏军接战,消磨其士气。”

高开飞快地在地图上摆开自己的安排,数名燕军将领各率领数千骑兵拦截魏军,不求战胜只求消耗魏军的士气和体力,若是胜了最好,即使败了他们也能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快速脱离战场,不至于遭受太大的损失,然后到后方重新整军编队,准备与魏军再战。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慕容恪点头赞同,士气和体力终究有限,采用这样的战法即使魏军能十战十胜也不会损害燕军的根基,反倒是冉闵的魏军只要一场失败就会落与万劫不复之地,“高先生,那么第二个办法又是什么呢?”(未完待续。)

第281章 连环马

“冉闵每战皆披坚执锐、奋勇当先,手下少有一合之将,每每能冲开敌军阵型,导致与其对阵的大军崩溃。”高开不急不躁的说道,语气之中满是自信,“眼下我们虽然找不到能拦住冉闵的大将,却可以维系大军不止于崩溃。”

除了慕容恪、封弈之外,帐中诸将听到他说了半天还没说到究竟要用什么办法,面上纷纷露出不虞之色,可是慕容恪既然没有开口,他们也不敢催促,只能耐心的等待。

“将军可记得三国时赤壁的往事?”高开的关子倒是越卖越来劲了,将无人说话直接问起了慕容恪。

“哦?高参军说的可是?”慕容恪脑中灵光一闪,似乎扑捉到了高开的用意,忽得站起来在帐中踱步琢磨起来,剩下的封弈等人则是一脸雾水。

“正是如此。”高开兴奋地击掌说道,“用铁链将结成方阵而前,堵住冉闵的去路,如此以来即使有士兵胆怯欲逃,也因为被铁链锁住而无法后退,只能和冉闵拼死一战,依旧可以保持阵型的完整。”

“冉闵的军力远不及我大燕,若想取胜唯有杀到中军取下吾等的头颅,而若是中军阵前有了这样一支被铁链锁在一起的精锐,必能挡住冉闵前进的道路。”不等高开说完,慕容恪就接着说道,“待魏军士气消磨过半,伏兵再从两侧杀出攻击其侧翼,必可一战而胜之!”

“魏军多为步卒,溃败后必定逃不过我大燕军的追杀。”到了此时封弈也明白了这俩人的用意,兴奋地说道,“此战必可一举围杀冉闵,大魏立国不久,全仗着冉闵的武勇才能延续,若是杀死了冉闵,魏国再无可战之兵,剩下的城池定会闻风而降,我大燕夺取邺城、平定魏国的日子不远了!”

大魏在冉闵的率领下连年征战,兵力损失的厉害,如今冉闵手下这一万步卒几乎就是大魏最后的精华了,如果他们在此被歼灭,那么大魏就失去了阻挡燕军的最后力量;至于留守邺城的大魏太子冉智,并未被大燕诸将放在眼中。

“此计虽妙,但也并非毫无缺陷。”冷静下来的慕容恪很快发现了连环马方阵的弱点,“我大燕精骑长在来去如风,可要是被铁链锁在一起就只有困守原地了,正面迎敌倒也罢了,可万一要是有敌军从后方、侧翼突袭,这些骑兵就只能静待杀戮了。”

如果到了那个时候,被铁链锁在一起的骑兵方阵恐怕连转身迎敌都做不到,连环马加强了正面的防御力,却损失了骑兵最重要的机动性。

“将军说得是,可如今大魏又从那里找来这样一支奇兵呢?”高开也并非没有想到这些,他早有应对,“两侧皆有伏兵,若魏军攻击侧翼,伏兵就会立刻杀出拦住他们,魏军人少亮他们也无力从打破侧翼伏兵再杀入中军;至于后方。。。。。。”

高开指着地图说道,“从安喜到中山,沿路都是我大燕的地盘,魏军若是有伏兵,怎么会还没有被我们发现?将军方才所言的确命中此阵的要害,只是魏军却没有攻击要害的军力,吾等无需多虑。”

“如此甚好,就按照高先生的方略去办,这几日高先生带人打造铁链、演练阵型。吾率领大军先去安喜等候魏军,先将其士气消磨干净。”慕容恪被高开的理由说服了,很快作出决定,“决胜之时本将率领两万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