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征战五千年 >

第133章

征战五千年-第133章

小说: 征战五千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医无用,喝药丝毫没有效果,难道叫朕束手待毙?”见毕成吓得连连叩头,李悠有气无力的挥手道,“你传旨下去,朕要试试这个仙药。”

“是。”毕成只好从命,一旁侍候的太监立刻拟旨送给李圭过目后用玺匆匆出宫而去,约莫一个多时辰后,传旨的太监匆匆返回,既没有带回来崔可灼,也没有拿到仙药。

“陛下,奴婢方才给崔可灼传旨,谁知那崔可灼说此事事关重大,没有宰相附属他不敢奉诏。”太监小心翼翼的回道,这些日子李圭的脾气越发暴躁,连魏士良都挨了他,今天他没办好差事,生怕李圭将他杖毙。

到底是朕是皇帝还是他杨介夫是皇帝,真要想崔可灼索要仙药救命难道还要他杨介夫的批准么?李圭一阵怒气上涌,呼吸又急促了几分;本来他只是病急乱求医,但经过崔可灼这么一闹,李圭反而下定决心非要试试这仙药不可。

“咳咳。。。毕成,将圣旨交给杨介夫,咳咳。。。让他把崔可灼带到朕面前来。”李圭夹杂着咳嗽声发布旨意,说罢有气无力的挥挥手,示意毕成马上去办。

毕成不敢耽搁,立刻从偏殿唤来另一名值守的宰辅入宫看护皇帝,自己则带着圣旨出宫匆匆往杨介夫的府上而去;到了府上径直而入,来到杨介夫的书房之中,但见杨德明、袁汝夔等朝中高官济济一堂,似乎在说着什么。

“相国大人,陛下传旨命崔可灼进献仙药,方才传旨的太监已经被崔可灼全回去了,现在陛下让您附署。”毕成顾不上歇息,立刻从怀中摸出圣旨递了过去。

此言一出,四下寂静,杨德明面露喜色,袁汝夔低头不语,王季和眼神不断在毕成和杨介夫脸上飘过,可惜什么也没看出来。

“子不语怪力乱神,此等虚无缥缈之事,老臣不敢附署。”杨介夫看了一眼圣旨,将他还给毕成说道,于是无奈之下毕成只能再次返回宫中。

如是再三,一直折腾到第三天,李圭依然没有拿到仙药,而此时他的气色也越发的差起来,众臣看这也不是办法,只能劝说崔可灼携带仙药入宫。

于是乎崔可灼在胡松年和卢承庆的带领下双手捧着一个造型古朴的葫芦来到李圭的寝宫之中,他方一进来,寝宫中李圭、皇后、太平郡主及诸多宫女太监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和他手中的葫芦上面。

李圭看到这崔可灼龟背鹤形,须发皆白却依旧面色红润,倒是和那些道书中所描述的得道高人颇有几分相似,于是当下就对这仙药信了七八分,“崔可灼,给朕说说你这仙药是从何处得来的?”

“陛下,微臣这仙药乃是昔日在蜀中担任知府时上峨眉山求道,得遇一位仙人所赠,其所用药材皆为神仙洞府所生长,后经仙人投入八卦炉中以三昧真火也炼制九九八十一年方成,世人服之可治百病,亦可延年益寿。”崔可灼煞有介事的说道。

“哦?你可曾服用过?”李圭闻言当即恢复了几分精神,在宫女的搀扶下半坐起来问道。

“微臣得药之初就服用了一枚,至今已经十八年了,十八年间微臣从未生病,到如今依旧身体康健。”崔可灼说话的时候还紧紧抱着葫芦,似乎舍不得将它献给李圭。

“快呈上来给朕看看。”李圭急切的喊道,崔可灼虽有不忍,但皇命难违,只好双手将葫芦递给魏士良。

魏士良送到李圭面前,取下葫芦塞,将葫芦中的仙药倒入玉碗之中,但见这仙药约莫有十来颗,桐子大小,通体金黄,浑身散发着一种诱人的香气,这难道就是道家所说的金丹么?李圭吸了几口香气就觉得有些神清气爽,似乎恢复了不少精神,当下再无疑惑,“崔爱卿,此药要如何服用?”

“和水吞服即可,每次只用一粒,万万不可多用。”崔可灼眼巴巴的看着药丸说道。

“魏士良,帮朕取一碗水来。”李圭吩咐道。

“陛下不可。”太平郡主见状连忙出来阻拦,现在李圭身子本就虚弱,再吃这种来历不明的东西,要是有个意外那还得了?“依照宫中规矩,这种来历不明的丹药不宜服用。”

“郡主慎言,此药乃是仙家所赐,切不可冲撞了仙人。”李圭还没回话呢,崔可灼那边倒是不高兴了,说罢他拱手道,“微臣原因为陛下试药。”

李圭犹豫片刻准了崔可灼的请求,崔可灼在众人面前取了一颗药丸和水吞下,过了约莫半个时辰,依旧没有任何异状,脸色却似乎越发的红润起来;而一旁的太医仔细研究了半天也没判断出个究竟来。

至此李圭再无疑惑,就着温水吞服了一颗金丹,闭眼静静躺了一会儿,又重新坐了起来,好像一下子就恢复了不少,脸上也多了几分喜色,连声赞道,“崔爱卿的仙药果然不凡,待朕康复后定会为爱卿加官进爵。”

崔可灼连忙跪下谢恩,皇后见到李圭如此也露出了笑容;唯有太平郡主依旧怀着重重疑惑,难道这仙药真的可以让皇兄康复如初?(未完待续。)

第261章 京城的消息

“这几天我不在云州的时候,你们干得不错,没有因为无人监督而心生懈怠。”云州城校场旁的营房之中,李悠对着这些团练中的军官说道,“不过这还不够,前些日子因为那些团练身子尚未恢复康建,许多耗费体力的训练还没有安排,经过这么多天好吃好喝的补充,他们也该恢复过来了,从明日起,训练量再加三成,待适应后继续提升。。。。。。。”

一番训话结束,李悠正要去城中寻找魏子阳、陆彬谦等人继续商议前两的事情,却见周伯符又回转过来,“将军,道衍大师来了。”

“哦?快快有请。”李悠知道姚广孝没有要事是断断不会来打扰他的,连忙出门将他迎了进来,周伯符自觉地出去帮他们看好门,以防有人偷听。

“主公,京中有消息传来,皇帝前些日子落水了,如今病重不起。”姚广孝一开口就送来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

“大师是从那里得来的消息?有没有说京中最近有什么变化?”李悠也想过在自己离开京城后李圭或许会有什么不测,但却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太平郡主派人快马加鞭送过来的消息,她说皇帝是在御花园饮酒后不幸落水,乃是意外,并非有人刻意为之;但消息传出后杨介夫等人立刻聚在一起商议,或许已经做好了皇帝归天后用立郕王的准备。”姚广孝说着从怀里取出一封信来递给李悠,同时压低嗓音说道,“太平郡主还请主公率领大军入京,顺便前往福王的封地,将福王父子带上。”

李悠接过太平郡主的信匆匆扫过,只见信上的自己略显潦草,显然她在书写这封密信时心情颇为急躁,信中所说的内容倒是和姚广孝方才所言差不多,下面还有一封写着‘福王亲启’的信函,显然是担心李悠不能取得福王的信任。

“大师怎么看?”李悠将给自己的那封信就着油灯点燃说道,福王的封地距离云州倒是不远,如果召唤出玄甲骑兵的话自己或许的确能杀杨介夫等人一个措手不及。

“主公若是有此打算当日就不会离开京城了。”姚广孝的三角眼微微张开,定定的看着李悠,“此次皇帝落水虽然是意外,但料想有许多人不想让他重新康复,在贫僧看来,这位皇帝陛下龙驭宾天的日子恐怕是不远了。纵使主公有心救援太平郡主和丘尚俭等人,恐怕还没到京城,新皇就顺利继位了。”

李悠默默点头示意姚广孝继续说下去,“那杨介夫实属老奸巨猾之辈,断然不会让我们偷入京城两次,想必从圆周、嘉州到京城的路上,早就已经安排好了探子,若是主公敢领兵进京,他马上就能收到消息。”

“如此说来我们如今只能留在云州不动了?”姚广孝所说的的确是事实,但如果太平郡主和丘尚俭就这么死了,他依然会内疚;至于王机倒是不怎么担心,他背后靠着琅琊王氏这棵参天大树,即使杨介夫也不敢轻易处置他,再说了临行前他也说过要外放,眼下风声如此诡异,他或许已经准备好离京了吧?

“主公当日正是看出了京中之事已经不可为,方才花了那么大的力气返回嘉州,现在怎么又迟疑了?”姚广孝对李悠的表现略有不满,在他看来想成为王者必须能狠得下心来,而李悠现在还不够果决。

“我只是想着太平郡主如此信任,我却注定会让她失望,难免有些不忍啊。”李悠叹道,新皇即位后等待太平郡主的命运又会是什么呢?是三尺白绫、一杯鸩酒,还是和亲塞外、永不还乡?亦或是悄无声息的消失在乱局之中?而丘尚俭的结局似乎并不会比她好多少。

只是李悠也并非只有他们几个好友,钱塘有钱飒、钱骅父子,云州有周伯符、孙初阳,嘉州有周南一家人,许光、忠叔这些对他忠心耿耿的长辈,还有自己辛辛苦苦从京城请过来的顾将子一行人。这些人的身家性命同样和他息息相关,若是应对稍有差池,这些人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我来给太平郡主写一封回信吧,大师派人送往京城。”李悠叹了一口气道,“如今我还需要积蓄实力,只能让她失望了。”

“主公英明。”姚广孝双手合十。

李悠笔走龙蛇,一边写信一边吩咐道,“劳烦大师通知范大夫一声,让他留在京中的人马留意太平郡主和丘兄府上的动静,若是。。。若是有变,务必保全他们的性命。”

范蠡留在京中的人马不仅担负着为李悠积累钱粮、输送物资的重任,同时还负责打探消息、收集情报,每一个人手都十分宝贵;在姚广孝看来如今太平郡主和丘尚俭已经可以视为弃子了,再在他们身上浪费这些宝贵的力量殊为不智;只是他见李悠已经做了决定,终究没有说出来。

“贫僧下去后就派人前往嘉州通知范大夫。”京中的人员向来由范蠡掌管,姚广孝并不干涉,因此这件事还得从范蠡那里过一遍。

“有劳大师了,另外让京城那边加快传递消息的速度,如今是非常时期,能早一天得到消息也是好的。”说话间李悠的信已经写完,吹干墨汁后交给李姚广孝。

“贫僧遵命。”姚广孝接过信直接塞进信封封好,再次合十行礼后就要离去,刚转过身去却听见李悠在身后忽然喊道,“糟了。”

“主公还有何事?”这一声让姚广孝有些意外,难道还有什么事情是自己没想到的吗?

“我方才想到若是陛下龙驭宾天,有一件大事就办不成了,咱们得抓紧时间趁着陛下尚在人世赶紧办完了才行。”李悠一脸的无奈,“也不知道陛下还能坚持多久,咱们现在必须得抓紧时间才行。”

嗯?到底是什么事情?一向智谋过人、算无遗策的姚广孝此时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了。(未完待续。)

第262章 婚礼提前

“我得马上回嘉州去,大师同我一道吧?”说着李悠就开始收拾东西,“若是陛下驾崩,举国都要服丧,到时候一切婚嫁庆典都要延后,所以我还是赶在这前面把婚事办了好了。”李圭驾崩之后大魏的形势可定会发生剧变,李悠只会比现在更忙,所以还不如趁着如今勉强能抽出时间来将婚事提前给办了。

“主公说的是。”姚广孝不禁哑然失笑,怪不得方才想不起来这件事,试问自己一个出家人又怎么会对婚嫁之事念念不忘呢?不过他并没有答应和理由一起前往嘉州,“我还是去钱塘一趟吧,主公大婚钱老爷子总是要来的,我这就去找他让他提前动身赶往嘉州,以免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