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风行君 >

第6章

风行君-第6章

小说: 风行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方岱定睛一看,只见赵震的胸口被一枝箭刺穿,箭头已从胸膛露出半截。东方岱原本紧张的情绪登时削减了许多,继续率军突围。

从后方包抄的龙军本是由赵震率领,见赵震被杀,顿时军心动摇。东方岱率军顺利突围。

此刻,姬风已从山谷离去。他万没有料到,原本可以射中东方岱的箭竟让人给挡了。

东方岱回到大营,喜忧参半,心想若不是赵震中箭身亡,实是难以全身而退。东方岱下令全军暂且在鸣沙原休整,坚守营寨,不作进攻打算。

与此同时,鸣沙原西侧的龙军大营里,范荣正在大帐之中察看赵震的尸体,见赵震背后的伤口在背部左侧,正面伤口在胸口右侧,转身示意赵震的副官递过射死赵震的箭枝。

范荣接过箭,细细打量箭枝头尾,见箭枝与平常军用箭枝并无大异,只是稍重一点,抬头向那副官道:“你将赵龙爪使中箭的过程细细道来。”那副官道:“赵龙爪使从谷东过来,本欲飞身直取东方岱的性命……”将赵震躲过董思鉴两记软鞭,弃马直取东方岱性命不成,反被暗箭射死的情形说了一遍。

范荣见那副官表情凝重,欲哭无泪,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副官道:“卑职王义,自进了龙教后便一直跟随赵龙爪使,至今已有五年……”说到此处,王义悲痛异常,难以言语,只是尽力克制。帐中诸将皆暗赞此人忠义。

范荣道:“王副官,你以后就随侍我的左右吧。”王义闻言,心中悲痛稍缓,一来范荣是龙角右使,比龙爪使地位高得多,随侍龙角使左右毫无疑问是官升数级,二来范荣文武双全,待人以礼,在西域大受龙教内外人士景仰,连教主都对范荣赞赏有加,王义能为如此人中龙凤效劳,实是三生有幸,于是道:“愿效犬马之劳。”

范荣示意王义退下休息,随后便将王义所述的情形细细回想了一遍。范荣心想:“赵龙爪使逼近东方岱时是面向东方岱的,同时背对北面。而由他的箭伤可以得知,箭是由上至下射入他的身体。”范荣又仔细回想当时山谷的地形,心想:“山谷狭窄,此箭绝非从谷内射出,那必是北面的谷上有人射下来的……”思罢,范荣下令,将赵震的遗体运回龙城。

范荣的亲弟弟龙爪使范誉也在帐中,范誉虽不如兄长范荣多智,但武功不在范荣之下,且以出招狠辣见长,故得外号“催命龙”。范誉出列道:“赵龙爪使乃人所共知的‘无影龙’,身手之快,天下罕逢敌手,能将纵跃的他射中,并且一箭就射死的人,绝非等闲之辈,想必是东方军另派高手前来。”

范荣沉思片刻道:“莫非荀斐果真如此神机妙算,料到东方岱将会有此一劫,竟暗中调派神射手来保护东方岱?”帐中众将闻言,都暗道:“飞翔的‘无影龙’尚被此人一箭射死,此人若是要射我,那定是凶多吉少啊。”心中无不骇然,似乎自己已被那神射手对准了后心拉开了弓弦。

范荣道:“赵龙爪使虽遭不测,却是因为暗算,猝不及防,有道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还请诸位投身战场之时多多留意,眼观四面,耳听八方,此等下流的手法怎奈何的了我龙军的英雄好汉!”范荣言时虽然声音不大,却灌输了自己浑厚的内力,远远传了出去,帐中帐外兵将固然能清楚地听见,龙军大营之中士兵十有七八也能听见,顿时全营响起了“龙军必胜,为龙爪使报仇”的呼声,可谓震天动地。

帐中诸将听范荣所言,均觉在理,又闻帐外全营将士高喊口号,全身热血沸腾,胸中恐惧立时烟消云散。

此后数日,龙军未有动静,东方岱稍感不安,但仍命令全军坚守营寨,另外派哨探侦查敌军可进攻的各个道路,不论是大路小径还是山谷,并派重兵把守粮道,以图长久打算。

至东方军突围后的第七日申末,一哨探回营报东方岱道:“启禀陛下,龙教的龙牙左使余诚率军一万,自西面大道攻来。”东方岱闻报,命令哨探再探,心道:“区区一万兵马也敢袭我几十万精锐驻守的大营,而且自大路而来,这不是以卵击石么?此必诱敌之计,其后定有大军作后援。”

卓越年轻,血气方刚,此战之前未曾经历过战阵,上次只是奉命佯攻,未曾临场杀敌,心中憋屈,遂出列道:“陛下,末将不才,愿领精兵五千迎敌,取余诚首级献于陛下。”

帐中除卓越外,都是曾经追随过东方岱打下江山的老将,无不久经战阵,卓越此言一出,东方岱及诸将均觉卓越于行军打仗见识尚浅,脸上略过一丝笑意。

东方岱道:“贤侄勇气可嘉,殊不知此乃诱敌之计,显而易见,万不可鲁莽行事。我们不予理会便是。”卓越闻东方岱言之有理,心中惭愧,道:“末将无知,险些误事,还请陛下恕罪。”

东方岱示意卓越入列。卓立出列道:“范荣如此小看陛下,这等雕虫小计也使得出来,只怕实际不是那么简单。”言罢,一士兵入账报道:“启禀陛下,龙军于大营西一里处停住,并分散开来,对我军大营作包围之状。”

东方岱闻报,心中疑惑:“这点兵力包围我大营,岂不如同飞蛾扑火,能顶上什么用?我且按兵不动,看他余诚能奈我何。”于是传令全营,没有号令不得妄动。诸将听从军令,各自指挥本部兵马,按兵不动。东方岱也亲自出帐察看。

忽听见“嗡”的一声,好似远处空中打了个霹雳,未曾经历过大的战阵的新兵们闻声无不悚然。身经百战的老兵以及众将都知道,此是万箭齐发弓弦震动的声响,纷纷喊道:“顶盾!”众兵将抬头见箭矢如牛毛般飞来,立时便会如雨点般打在营里,都下蹲举盾护住全身。

片刻的等待之后,万箭纷纷落下,铁器碰撞声当当当响成一片。这响声尚未停止,只闻远处“嗡”了一声又一声,士兵们只是顶盾,少数士兵不慎被箭射伤,极少数的士兵中箭身亡。东方岱以及卓立等众将都是身手非凡,只需用兵器左格右挡,左右闪避,再加上各自的亲卫军忠心护卫,纵使如此阵势的箭矢也实难伤其分毫。

龙军一连射了十轮才终于罢手。东方岱环视四周,只见遍地插着箭矢,亲卫军只是举着盾牌不敢撤开,其余士兵都依旧下蹲举盾,相互对视,面露恐慌之色。

一哨兵策马至东方岱跟前,下马道:“陛下,龙军已全部向西退去。”此言一出,众士兵才纷纷撤盾站立起来。

东方岱闻报,谓众将道:“范荣小儿挑衅未遂,还拱手送上箭枝十万,真是愚蠢之至。”众将也和东方岱所虑一致,不少都笑出声来。于是,东方岱下令全军,收集箭枝,缝补帐篷,并严加防范。

次日卯末时分,东方岱起床更衣,刚走出大帐,便见卓立大步走来,面露喜色。

卓立笑道:“陛下,天降鸿福于我东方啊,一夜之间大营之内长出了一种果子,到处都是。”东方岱“噢”了一声,环顾四周,方才注意到地面生长出了一种植物,躬身摘了一株,只见此株所结果实鲜红似血,圆滑似珍珠,在绿叶的衬托之下更显可爱。

卓立道:“如今鸣沙原风沙奇大,气候干燥,大营内常常水源不足。这果子吃到口中,不仅味道香甜,更能解渴充饥,此实为祥瑞之兆。”东方岱闻言,心中既惊又喜:“有此祥兆,踏平龙教指日可待。”遂摘了一粒果子放入口中咀嚼,只感觉此果香甜可口,不输于在宫中吃过的任何一种水果甜品,不禁放声大笑。

诸将此时也纷纷赶到,见东方岱大笑,也都笑出声来。东方岱见诸将纷纷赶到,道:“随我视察全营。”于是诸将上马,在营中各军穿梭。

东方岱及诸将见营内遍地结红果,士兵们无不喜笑颜开,策马过处,士兵无不高呼万岁,呼声如浪潮般滚滚而至,只听的东方岱心中振奋不已。

行至营门,东方岱见营外黄沙漫漫,而唯独自己营中红色一片,深感欣慰。诸将尾随其后,见营外黄沙,脑海中尽是东方军杀敌破城的景象,嘴角都带有一丝笑意。

片刻之后,东方岱见营外不远处奔来一骑,已辨出是本营派出的哨探。哨探见东方岱与诸将都在营门,大惊,下马报道:“启禀陛下,敌军自西向大营袭来,声势浩大,恐有数万之众,距此不过五十余里。”

东方岱命哨骑继续前去打探,转头对诸将笑道:“来得正是时候,我军夜得祥兆,兵锋正盛,传令下去,全军备战,迎击敌军。”

诸将闻令,皆欢喜异常,正欲上马,忽一士兵赶来报道:“启禀陛下,中营众士兵四肢乏力,有中毒之象,无法再战。”东方岱及诸将闻之大骇,东方岱还未开口,又有几个士兵纷纷来报,所报与第一个士兵无异,不同者只是营中各处,而非中营一处。

东方岱立时策马巡察各营,诸将也停止传令,尾随其后,果见士兵们个个萎靡不振,面色有异,显是中毒,于是一齐回到大帐之中议事。

此时,诸将均已感觉体内稍有不适,所幸诸将在军中不乏吃喝,同时军务繁忙,不需贪吃野果充饥,只尝了数个,再者诸将都有较高的武功修为,内力深厚,这毒也不够剧烈,只需运功即可将毒镇住,便可使其不发作,故无大碍。况且大战在即,万不可由于中毒堕了威风,影响士气,于是诸将都运功镇住毒素,保持镇定。东方岱只吃了一粒,且时间较晚,再加上其内力修为远胜诸将,故未感到丝毫不适。

东方岱此刻心乱如麻,见诸将并无异状,依旧神威凛凛,心中稍感宽慰,正待发话,前方哨探来报:“启禀陛下,范荣亲率大军自西攻来,距我军大营不过四十余里。”东方岱闻报,心中大惊,命哨探退下。

东方岱与诸将此刻早已了然:昨日龙军向我营中放箭,就是为了将毒果的种子带入营中。而此果甚异,在干旱异常的沙漠中居然能一夜成活,并结出果实。龙军算好时机,趁我军之虚,前来袭营。

吴杰忠已按捺不住,出列怒道:“范荣小儿好是卑鄙,老臣愿领数千骑直取范荣首级,了却胸中这口恶气。”余人闻言,见吴杰忠目瞪如栗,白须飘然,心中皆赞吴杰忠临危不惧,可又一致以为此事谈何容易。

东方岱谓卓立道:“卓将军,据你看来,我军尚且可以战斗的士兵还有多少?”卓立回想适才所见士兵们中毒的情形,答道:“回陛下,约莫两三万。”

东方岱又道:“我军战力大大下降,我怎愿让吴老将军孤身犯险。”心中盘算:“此时若全力以赴,必定全军覆没,三十万大军战死沙场……我还有何脸面回旭城……事到如今,我们也只能撤军,医好中毒士兵,再作良图。”

卓立又道:“陛下,我军一时大意,中了敌人奸计,事已至此,不得不退,望陛下速速下令撤兵,再作良图。”此言正合东方岱意。余人闻言,虽心中不快,却也知并无它法,均无异议。

东方岱道:“只是中毒的大军需要在座的其中一位将军带领撤退,其余将军统领这两三万兵马抵御龙军,掩护大军撤退……不知哪位将军愿意担此重任?”众将闻言,都知道领军撤退便是率先脱离危险。诸将对东方岱都是甘愿誓死效忠,谁还愿意领命?于是诸将相互观望,不作声色。

东方岱见状,已明众将心思,甚是感激,但想到这二十多万撤退的大军不得不派大将率领,心中也颇为踌躇。

董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