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血医 >

第171章

血医-第171章

小说: 血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徐福这人最擅长的,莫过于鼓吹之术,几番煽动,大多数人竟然都觉得此时是自己人生最大的机会到来了,开国之臣的吸引力之大,让人们失去了理智,沦为了徐福等人的簇拥。

而且就在没几天之后的一个夜里,所有反对徐福的人竟然全部消失了!徐福事后居然解释说,是因为这些人的某些行为触怒了海神,被带进深海地狱受苦去了!

与此同时,徐福也宣布了他下一步的计划,就是冒险再回中土一次,这回,不仅将带回大量的财富和物资,还将带来成就他的帝国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新的子民!

这项新的宏伟计划,半夜里被绑住丢进大海的葛覃却是没有听到的,就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他依靠着极好的水性和生存能力,居然就这样在海上活了下来,而且还被渔船救了起来,带回了他日夜挂念的故乡!

可是一切都晚了,他们这几个人早已被从官吏队伍中除名,就连他们的家人亲属,都已经全数神秘失踪,几个月的工夫,他已经变成了一个没有身份、没有亲人、没有未来的活死人。

亲手为葛覃料理过后事之后,越璧虽然深感惋惜悲痛,却始终对葛覃所说的抱有疑问。徐福此人虽然有些本事,但想要以一己之力建立一个国家,这实在是太令人不可思议了!很简单的道理,皇上见他久而未归,难道不会派人去寻吗?一旦寻到他那里,发现他不回去的原因居然是自己成立了新的国家,难道不会出兵讨伐吗?他们这一干文人,在没有武装的情况下如何保卫自己建立的国家?

就算秦朝天子一直没有发现他的作为,在一片荒芜中建立一个国家,又谈何容易?很大可能出师未捷身先死,一功未成万骨枯吧!

而且当时徐福已经回朝,又当起了他的首席方士,继续享受他的荣华富贵和皇上的无边恩宠,怎么看也不像是要放弃一切去自建什么帝国啊!

一直到了今年,皇上再次宣布东巡时,越璧才又想起了这件事,虽然不太愿意去和墨晏探讨,但毕竟对于朝里的事还是墨晏要更加了解,不得不去有意无意地提了一下。墨晏却只是说,郡守大人关心的只是皇上此行会不会在对地方执政有所影响,出海的事并不该他们去关注,就把越璧搪塞了。

只有一直跟随在他身边的偌嵇清晰地知道,墨晏此次出来,一开始就是冲着徐福去的,不然他不会不假思索地直奔海边,更不会准备好小船,擅自闯到徐福的蒹葭号上来!

第二百五十八章 试探

“事到如今,回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徐福的神色有些黯然,“不管前方等待我的是什么,这条路都要走到底了。”

其实在官场混了这些年,他已经习惯于不太流露出什么明显情绪了,情绪终究只能自己处理,给别人看到了,于事无补,还会把自己的弱点暴露出来。除了故意为之外,喜怒悲恐惊这些人之常情,早已经被他丢弃了。

但今天却不知道为什么,他不想在这个少年面前掩饰什么,不仅仅是因为他深知一个师承东离子的少年,对基本的察言观色早已烂熟于胸,更大的原因,可能是他真的觉得此时的境遇之下,把实情和盘托出,在对方面前充分地示弱,反而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果然墨晏有些疑惑地问道:“为什么?”

“唉,”徐福叹了口气道,“去年出巡,皇上对我等寄于厚望,我等却是空手而归,你道之后我的日子会很好过吗?以皇上的性子,没有立刻把我处以极刑,已经是极大的恩赐了。”

见墨晏沉默不语,似在在等待他的下文,于是又道:“今年重启东巡之事,皆因皇上还对仙山之说寄于厚望,既与长生不老大计相关,哪怕只有些许的可能性,也希望再尝试一下。只是,今年他对我等的态度,却与去年是完全不同了。”

徐福站起身来,走到窗旁,望着稳稳行驶在前方的数艘大船,微微皱了皱眉说道:“你到这船上来找我的时候难道就不觉得奇怪吗?如果我是这支队伍的指挥官,理应在最前方的一艘船中才对吧,怎么会在这里,老老实实地跟着别人走?”

这个问题倒是不难回答,墨晏并没有先入为主地认为指挥官一定会在第一艘船上。倒是觉得直接去问一个知情人,搞清徐福的所在,找起来比较省事,不会因为乱闯而耽误时间罢了。现在听徐福这样说,到是已经隐隐明白他想说什么了。

果然,徐福向前方一指,似乎带着点不忿似地说道:“此时担任指挥官的另有其人,今年的东巡计划,完全都是此人拟定的,我顶多只算是个随从,在听旁人的摆布而已!你说,这种情况下,我有权力决定中止计划,打道回程吗?”

“另有其人,是谁?”墨晏问道。

“是一个很厉害的角色,如若不然,也不会到了皇上身边不到一年,地位居然都过我了。”徐福无奈地说道。

“计划都是那人定的,包括带着这许多祭品?”墨晏犀利地问。他虽然并不确知徐福决定另立门户后为什么还要跑回来,但一见到那些所谓的祭品,就已经猜到个七七八八了。

“这……”徐福略一犹豫,还是没敢把话说得太满,语焉不详地说道,“当然是大家都参与了的。”

“那,我就去见见那个人吧。”墨晏的眼光向前方投去,此时船队正列队斜向东北而行,在海上拖出的白色浪花呈接连不断的弧形,远远望去,如同拉满的弓弦一般。

“行!今天傍晚之前我们会靠岸做最后一次补给,明天天明才继续出,到时我帮你们引荐一下吧。”徐福痛快地答应了,想了想又补充道,“补给的地方也还是我大秦国土,到时候就算是想返程,倒也不算困难。”

墨晏回头看了他一眼道:“就算我不道破你的目的,这次再空手而归,你打算怎样面对皇上?”

徐福听了一怔,稍后却是微笑道:“这就不消公子操心了,其实不需要公子提点,我这段时间以来已经渐渐觉得,也许我过去的一些想法是过于偏执了。眼下能够有机会回头的话,倒也未见得不是一件好事。不过如果公子能施以援手,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帮我度过这次灾劫的话,那徐福更是感激不尽了!”

墨晏却并不说话,就像完全没听见一样。

徐福不禁有些尴尬。据他听说,墨晏的师父东离子是相当能言善辨的人,不然也不会以一己之力与一众能人对辨而丝毫不落下风了。没想到到了墨晏这里,却是如此的惜字如金,根本就聊不起来,这到底算是什么传承者啊!不爱说话又怎么能察人心意呢?

但稍一思想又觉,也许正因为是察心术的传人,所以才会更具有定力,除非必要并不多言,让对方去言多必失?也或者这察心术修习到一定程度,可以不用对话就看穿对方的心思,所以自然不再浪费口水去套对方的词?

想到这儿,徐福只觉后脊一凉,不由得缩了缩脖子。对面前这个高冷的少年,更多生出了几分畏惧之心来。

船队又行进了大半天,前方传令过来,说补给航栈已到,准备靠岸了!

墨晏走出船舱,来到侧方甲板上,但见夕阳西下,正在远远的海平面上洒下余晖,彩霞漫天,甚是壮丽,而船头前方远远的正可见一片6地,似乎就是所称的“补给航栈”。

徐福随后也跟了出来,默默地看着船靠了岸,这才转过头笃定地对墨晏说道:“兄弟,就看你的了!”

两个从大船上下来,改乘小船,转眼就到了岸上,船工们也听命纷纷下船,准备搬运补给。狭小的海岸边瞬时人来人往,热闹非常。

墨晏跟着徐福穿过人群,转了几个圈之后,突然听到徐福叫道:“在那儿!”

墨晏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海边站着一个人,似乎正望向夕阳的方向,海风轻拂,衫裙与长随之轻轻飞扬着。

那就是这次皇上派来监督徐福的人吗?居然,是一个女人!墨晏感觉稍稍有些意外,但脚步却是不停,径直向那人走去,一直走到她近前,才开口道:“在下墨晏,这位姑娘怎么称呼?”

姑娘闻言,好奇地回过头来,墨晏更是忍不住一怔。虽然从窈窕的腰身上已经看出是位年轻姑娘,但是毕竟也是深受皇上信赖并委以重任的人,他没想到竟然会如此年轻!好像,比他还略小一些。此时被这年轻女孩用一双清波一般的妙目望着他,竟是让他一时之间问不出想问的话了。

“你就是中途闯到蒹葭号里的那个人吧?”姑娘先开了口,却是直接说破了墨晏的来由。但她的语气相当平和,不带一丝敌意,眼神里倒像是含着些许笑意似的。

“是。”墨晏只好老实答道。

“我还以为是你来找徐福的呢!有什么话要和我说吗?”姑娘问道,接着又说,“我是孟姜。”

“孟姜姑娘,”墨晏开门见山地说道,“我此次来,是阻止这次东巡的,徐福说姑娘才是皇上指定负责统领此事的,所以才来找你。”

“哦?他是这么说的吗?……”姑娘低头,轻轻将飞扬的秀拢了拢,又道,“阻止东巡,为什么?”

“根本不存在什么仙山秘境,贸然前行,只是使更多人枉死而已。”墨晏说道。

姑娘却是真的笑了起来,问道:“你怎么知道不存在仙山秘境呢?”

“去年东巡时就是如此,已经有亲历者告诉我整个经过了。”墨晏说。回答的方式简单、直接,丝毫不兜圈子,这就是他一贯的风格。

“如果……”姑娘目光一闪道,“我说‘不’呢?”8

第二百五十九章 万全

“我想不出你有什么理由说‘不’。”墨晏却是完全不理会这话当中挑衅的意味,坦率地说道。

“很简单,”孟姜说道,“我受皇上重托,协助此次东巡,怎会因你只言片语,就任之前功尽弃呢?这船队的情况你也见了,无功而返,多少人会因此受到牵连,你应该也是想象得到的吧?”

“你可以放了他们。”墨晏显然也想过这个问题了,“告诉他们实情,哪怕从此隐姓埋名,也比为了个虚幻的希望,枉送了性命好。”

“虚幻的希望,你指的是什么?”孟姜突然问。

“长生不老的希望。”墨晏毫不避讳地答道。其实他也很清楚这样说不仅仅是否定了徐福炮制的所谓东巡仙山的计划,更是连皇上这些年为之癫狂的理想也一并否定了。但长生不老这件事到底意味着什么……兴许真的没有人比他更有言权了。

孟姜似乎也被他坚定的语气震动了,沉吟了半晌道:“……徐福,你对他有多了解?”

无须回头,墨晏也知道徐福已经不在他身后了,刚才他走向孟姜时,听到身后的脚步声渐行渐远,就知道这家伙已经趁机开溜了。毕竟墨晏是知他一部分底细的,当着他面讲出来,恐怕会相当难堪,倒不如事后斟酌着肯定或者否定来得方便。

但要说墨晏对徐福有多了解,却也谈不上,毕竟大部分也只是源于道听途说而,真正的交往才不过这半日而已。所以他终于还是摇了摇头。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徐福应该算是长生不老之术的第一个践行者吧。”孟姜突然说。

“你是指他返老还童那个说法吗?”墨晏问。

孟姜点了点头,说道:“那不是一个说法,是一个事实。而且他能做到这一点,依靠的也不是仙术,而是……医术。”

听到“医术”这个词,墨晏的眼光一动,但并未贸然打断孟姜的话,静静地听着她说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