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血医 >

第138章

血医-第138章

小说: 血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一早,我们乘着当地人制作的筏子渡过了黄河,我本来以为这将会是一段非常惊险的旅程,却发现其实到了现在这个季节黄河的水势已经大大减缓了,加上这个地方刚好是河道较窄的位置,竟然是一点也没看到那浊流滔天的盛景,感觉有些遗憾。

到了河对岸,很快就到了一处热闹的集市,即使守着交通要道,自然是商贩云集,很容易就买到了几匹马,继续赶向骊山陵方向。

越是接近这皇陵工程所在地,我越是看出这一带不愧是皇帝为自己所选的长眠之地,南临秦岭北麓,北临渭水,四处林木葱郁,群峰秀丽,山代表稳重、安全,水寓意通达、丰腴,绝对是风水上佳之地。

下了大路后又走了不到一个时辰,见到了第一道关卡,正好据守着一处山坳,抬眼望去的时候,发现旁边的山上面也有重兵巡逻,这朝廷对这皇陵的修建要地的重视程度,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我们四人翻身下马,各自向守卡的卫兵出示了朝廷专门颁发给我们的通关令牌,卫兵拉开了大门,我们才走了进去,被安排在卡口旁的一处帐篷中等待。

没过多久,远处有隐隐的马蹄声传来,之后就是沉重的脚步声,“啪”的一声帐篷的帘布被掀开,一个人走了进来。

我头一看,只见来人大概四十岁出头,黝黑的脸膛,铜环一样的大眼,一脸粗硬的胡须,身高足有一米八,厚实的身板,披着一身铠甲,移动起来如同一面墙一样,一看就是个标准的军人。

“你们就是河东来的那几个人?”他粗声粗气地问道,声音也是底气十足,震得人耳朵嗡嗡作响。

我们连忙齐齐起身应声道:“正是。”

“都叫什么名字?”他眼睛朝我们一瞪,毫不客气地问道。

四人只好又各自把名字报了一遍。

他的目光在我们脸上转了一圈,似乎是在对号入座,之后简短地说了句“跟我来”,就转身出去了。

这场面,真的不太像是待客,倒像是我们几个是被抓来等待审讯的犯人一样。

出了这帐篷,却见他已经上了马,一扬手里的鞭子就扬长而去了。

这带路的,也太心急了吧!我们四个也赶快上了马,匆匆跟在了他后面,但我们买的这些市贩的草马,怎么能跟这人跨下训练有素的军马相比,距离开始慢慢拉开,这人的背影几乎快消失在视线里了。

就在我们觉得马上就要跟不住的时候,山势一转,视线豁然开朗,一大片工地现场就这样忽地闯入了我们的视线!

第一印象就是,人,很多人!明明已经到了秋寒季节,却到处都是赤膊在工作的汉子,排成排,或者列成队,穿梭在无数的高大木架以及数不清堆积如山的石块之中,高声呐喊着,负重行进着,整齐划一,气势惊人!

除了木头和石块,工地中还架着数十口大锅,烈火熊熊,散发着黑焑和刺鼻的气味。

再往前远眺,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坑洞,一眼看不到底,四周树立了数不清的架子和更多忙碌着的人,猜得不错的话,那里应该就是这骊山陵的主墓室吧。

眼下我们刚好处于半山腰的坡道上,几乎可以俯瞰整个工地,与这宏大的场面相比,我们四人都似乎不约而同地产生了渺小感,都是下意识地勒住马,呆立住了。

“喂,你们怎么不走了?”洪钟一样的声音突然在近处响起,回头一看,果然是刚才那个大汉,此时正不耐烦地看着我们。

“哦,我们是看到这个宏大的场面,一时间被震撼到了。”我笑道。

他向工地那边撇了一眼,不以为然地说:“不然怎么说你这些读书人就是婆婆妈妈,一大帮人干活有什么好看的,我们大将军还等着呢,快走快走!”说罢又调转马头要走。

“这位军爷怎么称呼呢?”我好不容易找到机会,赶紧问了一句。好歹他再跑得没影,知道名字的话我们也好找他。

“我?右诸将军曹京。”他嘴里这样说了句,头也不回地就又策马疾行而去。

无奈之下,我们也只好上了马继续追了,蜿蜒地奔了一大阵,才终于下得山来,进入了一片营帐区,其中最大最豪华的一座,想必就是这里的最高统领……所谓的大将军发号施令的主帐了。

虽然一进到这帐区里就已经失去了曹将军的踪迹,但想必直奔这主帐来肯定是没错的,果然一到帐前,就见曹将军正在将马交给守卫的兵士,见我们追过来,带着一副“你们也太没用了,追得这么慢”的表情,就走进了账去。

我们也依样下马,跟进了帐去,一进去,就见除了曹将军之外,正中的一张桌前,正坐着两个人。

第二百零四章 下塌

正中一人一身戎装,身材魁梧,气质威严,估计就是曹将军口中的“大将军”吧。

这修建皇陵的工程,名义上动用的基本上都是囚犯,人数如此众多的情况下,要想不出乱子,军方坐镇是肯定的。派出位大将军在这里,倒是一点也不奇怪。

他身旁一人,穿着上看应该是位文官,表情相对来说就显得要柔和很多,可能是朝廷派来负责上传下达的人员吧。

曹将军走上前去,对二人一行礼,朗声道:“人带到了!”

那二人便向我们看来。大将军马上露出了意外的表情,脱口而出道:“说是专门去河东请来的能人,这不是几个孩子嘛!”

这……说起来桑青和越璧才不过十七八岁,确实像孩子,但我已经年过二十,秦期比我还要年长一两岁的样子,怎么还能算孩子呢?

不过在这样地位和气魄的人看来,我们几个确实显得有些稚嫩那是肯定的了。

未及回应,曹将军已经介绍道:“这位是卫杳将军,那位是章邯少府令。”

章邯,这名字听着好熟啊,但眼下不是追究这个的时候,我们赶紧弯腰向二人致意。

倒是那位章少府比较客气地站了起来,寒喧道:“几位远道而来辛苦了!请落座吧!”

我们四人斜坐在一旁的塌上,这才一一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当我报出自己的名字时,章少府眉毛微微一扬,说道:“你就是江湖上的传言的墨晏公子?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哪!”

我听了一怔,马上客气道:“哪里,都是各路朋友缪赞而已。”

章邯呵呵一笑,说道:“不必谦虚,如果四位不是各怀绝技,也不会被推举到这里来了。接下来自然也是少不了各位的帮忙,全力发挥就是,千万可别有什么顾忌哦!”

我们自然点头称是。

在这段简短而礼仪性的聊天中,那位卫杳将军却是完全没有加入,只是一直与曹将军在低声商量着什么,到了最后,干脆站起身来说道:“你们聊吧,营里有些事情我得去处理一下。”然后就随曹将军匆匆出帐去了。

章邯见我们难免露出诧异的神色,解释道:“各位可能有所不知,这里方圆百里驻扎着几万人,又是朝廷极为重视的建陵工事,这卫戍工作可是非常繁重的,所以大将军难免会繁忙一些,不像我们,只做一些谋断规划之类的事,显得更闲适一些。”说罢一阵哈哈大笑。

虽然只是简单的两三句话,我也算是听明白了,这军方的领导驻扎在这里,只是负责一些护卫的工作,只要维持好工事现场的秩序就可以了。而眼前这位章少府,才是真正负责总领全局,从根本上推动工事进展的关键人物。

朝廷特意派人跑到河东把我们四个叫来,肯定不是加入军方那头的,更不可能是去现场干活,现在看来,是来听命于这位章少府的可能性是最大的了。

我们交换了一下眼神,顿时心领神会。

“这今天也晚了,估计你们也累了,先去休息一下,明天一早再来商议接下来的安排吧。”章少府道。

接着叫来了外面的卫兵,嘱咐把我们安排到就近的营帐去下塌了。

到了地方才发现,原来是要我们两个人一个帐篷,这里地方有限,我们又没有多高的地位,当然不可能单独居住了。但是我一听到这样的安排,顿时意识到了桑青的尴尬,马上将眼神投向了她。

谁料她却一脸平静,一掀帘子就走进一间帐篷里去了。

偏偏这时,秦期一搂越璧的脖子道:“走吧,咱俩去那边大点儿的那个帐篷!”

“哎!”显得有些不情愿的越璧就这样被他拉跑了。留下我一个人站在桑青刚刚进去的帐篷前,为难起来。

眼见带路的卫兵面露疑惑,我却是没办法再犹豫,只能也弯腰掀帘,走了进去。

一进这间小小的帐篷,发现这间的布置确实是和刚才那间大帐不同,左右各有一个塌,这才松了一口气。但见桑青已经坐在右榻上,整理着随身的东西,我也只好坐在左塌上,却有些不敢稍动,只是用眼角偷偷瞧着对面这位女扮男装的妹子。

这样沉默了几分钟,桑青突然停了手,一抬头朝我道:“你看什么看啊?”

“嗯……待会儿天黑了我就去秦期他们那边挤挤睡吧……”我小心翼翼地说。

她听了一怔,随后眉头一皱,质问道:“干嘛?”

“干嘛……”我一时语结,这不是怕唐突了你嘛!但见她是真的认真地在问我,只好嗫嚅道:“我……怕打呼噜影响你睡觉。”

“不会。”她低头继续收拾。

这……我顿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不过人家女孩都这么坦荡,我又有什么好怕的?难道还对自己的人品没有信心不成?倒是就这样跑去秦期他们那边,被问起来的话才叫没办法解释呢!

当下放下了君子的多虑,深呼了口气,身子一侧,大大方方地在塌上躺了下来。

据偌嵇说,墨晏和桑青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那对桑青女孩子的身份应该是清楚的吧?以门客的身份寄人篱下,一个女孩子的话确实会有诸多不便的,更何况还是长得这么俏丽的一个女孩。可是这样的隐瞒,要到什么时候才是头儿呢?

再八卦一点,不知道越璧是不是知道桑青的真实身份呢?看他平时挺愿意粘着桑青的,如果当对方是男人的话,会这么做吗?

至于秦期,以偌嵇所讲述的那些他的风流史来看,应该对女人是比较了解的,会看不出一个女扮男装的姑娘吗?但是看穿了之后,以他的性格,可能也不会轻易说穿,倒是等着看笑话的可能性更大吧,比如说今天,把我留下和桑青一起,八成就是一个阴谋来着。

我稍稍扭头,见到桑青收拾停当后正端坐在那里捧着一卷书简在看,肤若凝脂,唇若涂朱,长长的睫毛低垂着,侧脸的曲线完美无瑕。怎么看也不可能是男人啊!

如果真由我来选择的话,我一定会带她离开郡守府,哪怕浪迹天涯,也要让她做回自己!但是墨晏到底是出于什么考虑,没有这么做呢?

第二百零五章 神隐

是夜,尽管已经过了三更,外面仍然喧闹。我起身走到门前掀起帐帘远远一望,工地里四处都是火把和工人忙碌的身影,完全没有要停工休息的迹象。

“晚上也要这样干,是在赶工嘛?”我问旁边守卫的兵士道。

这人点头抱怨道:“可不是嘛,最近上头催得紧,可不就得这样了。”

“这些人得是换班的吧,要是真连轴转哪受得了!”我叹道。

“换班的都是工头,底下干活的有什么换的,挺得住就干,挺不住死了也不问的。”这位如此说道。

我听了有些吃惊,但在这样一个年代,人们已经习惯被分为三六九等,尤其这些阶下囚,在上层官僚的眼光看来,现在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