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天国的封印 >

第59章

天国的封印-第59章

小说: 天国的封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到如今,我终于把大谷基金会对芬兰和墨西哥的调查联系在了一起:芬兰塞姆奥拉德恩遗址有“太阳墓”——芬兰神话中的太阳女神与中国的太阳神羲和如出一辙——墨西哥拉文塔遗址有关于商朝人东渡的考古发现——东渡的商朝人是为了征讨东夷古国——东夷古国是中国太阳神羲和的后人所建——罗布泊“太阳墓”的形制与与塞姆奥拉德恩遗址中“太阳墓”的形制完全相同……

那罗布泊的“太阳墓”和东夷古国又有什么联系呢?

这个念头一出现,我马上向汤宇星询问了起来。

“想要知道罗布泊和东夷古国的联系,就得先弄清楚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攸侯喜的十万大军和东夷古国的十五万人口是怎么去的墨西哥?”汤宇星眼中闪出了一丝怪异的光芒。

“只能是……坐船。”一想到这是三千年前发生的事情,我只能说出这么一个理由。

“对,只能坐船。咱们假设一下——攸侯喜征讨东夷之时,中原已经被周人占领,他没有选择投降周朝,而是选择了逃亡,那么他们为什么不沿着陆路北逃?好,如果没有北逃的可能,只能选择坐船,那么从山东坐船往东行驶,会经过韩国、日本和太平洋上的无数岛屿,既然是逃命,那么发现了栖身之所为什么不在那儿留下,而要继续东行?好,如果因为风向或者洋流的影响,他们恰好没有路过沿途的任何岛屿,那么他们到达的应该是墨西哥的西海岸,而拉文塔遗址位于墨西哥东海岸,这是为什么?墨西哥西海岸毗邻太平洋,纬度比拉文塔遗址所在的纬度高,更适合人类居住,他们为什么没有住在那儿,而要穿过沙漠和丛林非跑到东海岸住?好,如果说他们没有到达墨西哥西海岸,而是直接到达了东海岸,那你想想这是一件多么不可能的事情:三千年前,地壳已经稳定,已经形成了如今的地理格局,他们想要直接到达墨西哥东海岸只有两个方向:一是北上通过白令海峡,经过北极圈,横跨整个北美洲大陆;二是南下通过阿根廷南部的麦哲伦海峡,经过南极圈,横跨整个南美洲大陆——这可能吗?更何况沿途有无数的大陆和岛屿能够居住,他们都没有发现吗?墨西哥东部那些星罗棋布的岛屿难道他们通通错过了吗?”

汤宇星的每一句分析都像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了我的心里,让我打死都不会相信他们是坐船去的。

“那,那会不会他们是通过陆路过去的?”既然是在证伪,那我们有必要排除任何一种可能性。

“你想啊,他们要是通过陆路到达墨西哥,那么他们沿途会经过什么地方?会经过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以及墨西哥的北部和中部。他们为什么不住在那儿?”

无可辩驳。

“亚洲人的确曾通过白令海峡到达过美洲大陆,就是现在的印第安人,但那是在几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时期,那时的白令海峡长年封冻,可以通过;而三千年前白令海峡已经解冻,而且那时第四纪冰川期已经过去,北美大陆已经适合人类居住。所以这种可能完全可以排除,他们唯一可能到达墨西哥的方式只能是坐船。退一万步想,如果他们真的错过了所有岛屿和陆地,如果真的从北或者从南到达了墨西哥,那他们在海上时是怎么活下去的?他们首先要造出无数的船容纳那几十万人,然后要储备足够海上生存几个月甚至几年的食品和淡水,就算他们每个人一天只吃一个馒头喝一杯水,那么他们需要储备多少的东西?就算没有那么多人,就算只有几个人,那他们知道自己要在海上航行多久吗?不知道。那他们怎么储备物品?如果沿途又遇不到任何一个可以靠岸的岛屿,那他们能活着到达墨西哥东海岸吗?我计算过,从山东到墨西哥西海岸,靠帆船的航速需要二百六十天,如果想从白令海峡或从麦哲伦海峡到达东海岸,至少需要两年时间——在没有发现任何沿途大陆和岛屿的前提下,他们怎么可能在海上度过两年的时间?”

“那……那这么说来,商朝人根本不可能到达墨西哥啊!”我彻底困惑了。

“对!以我们目前所知道的任何方式,他们都不可能到达那儿——但他们到达了!”汤宇星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该如何解释?”

绝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了——难道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方式吗?

我一言不发地看着他,等待他给出最终答案。

“这个宇宙存在太多秘密,有太多的可能性,而在这些可能性中,有一种方式完全可以实现这样的穿越——这就是我来罗布泊的真正原因!”

“时空穿梭?”我不敢相信这个科幻电影中才有的名词是从自己嘴里说出来的。

他异常严肃地点了点头。

我顿时瞠目结舌了。

“这也……这也……”我本想说出“扯淡”这个词,可在这样一位教授面前,我无法使用如此粗俗的言语,“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时空穿梭?怎么可能?”我完全不知道为什么当我说出这个词时,他居然会点头。

“你对物理了解多少?”他见我一脸难以置信的神情,微微笑了一下,然后摆出一副即将上课的样子。

“物理?我一直是学文科的,我现在的物理知识应该只到初中生的水平。”我惭愧地看着他。自打高中物理会考之后,我就再也没有接触过这门让我头疼的学科。对这门学科而言,我简直是不开窍,每次考试只是勉强应付,会考也只考了六十分,险些失去参加高考的机会。

“那好,那我就用最简单的方式给你解释‘时空穿梭’的可能性。”汤宇星带来我来了墓地外的一片缓坡上,然后坐了下来——看来,一篇长篇大论是无法避免的了。

“按照物理学的观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物质构成的,而每一种物质又是由各自的物质粒子构成的,而光粒子的运动,也就是光的运动,构成了这个世界现有的时空概念,这个能理解吧?”

“这个我学过。”我点了点头。

“好。正是由于所有的物质运动都是在由光粒子运动,也就是光构成的时空之中,所以这个时空是稳定而和谐的。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某个物质的运动速度接近或超过光速,会发生什么?打个比方,如果你掰不动这个棍子,那么这个棍子就是稳定的,但一旦你的力量和速度能够掰动它的话,会发生什么?它会弯曲。所以,如果某个物质的速度接近或超过光速,光就会发生弯曲,时间和空间就会发生变化。这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重要观点。”

“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后会发生什么?”我心跳越来越快。

“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吸管是直的,那么从上面流下来的水就会直直地流下去,但如果这个吸管发生了弯曲,水会流向别的方向,甚至流回到出口,乃至流到出口的上方。这个例子虽然未必恰当,但我相信你能明白我的意思。也就是说,如果时空发生了扭曲,那么时间就可以倒流,也可以前推;而空间也可以发生转移。因此,仅凭相对论,就足以能证明时空穿梭的可能性!”

我无语了。

“但,只有理论上的可能性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对这种可能性进行证明。这就牵扯到三个问题:第一,既然进行时空穿梭的前提是光发生扭曲导致的时空扭曲,那么我们就要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光会发生扭曲;第二,如果时空穿梭的前提成立,那么穿梭是如何发生、如何进行的;第三,穿梭后会到达什么地方。”汤宇星点起了一根烟,深深地吸了一口。

“好,咱们先解释第一个问题,也就是为什么光会发生扭曲。光发生扭曲有两种情况:一是内力,也就是刚才说的,某种物质的速度接近或超过光速;二则是外力,就是在光的世界之外,有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其发生弯曲,刚才举的那个掰断棍子的例子就属于外力。我先给你解释外力的产生,因为理解了外力你就会迅速理解内力。”

我连忙点了点头。

“我们从天空中看到的几乎所有星星都是会发光的恒星,对吧?通过观测,科学家发现,他们不但能看到恒星面朝地球的那一面,有时候还能看到它的侧面,甚至背面!比如,我现在能看到你的正面,因为你的正面朝向我,我接收到你正面传给我的光讯号,但如果我能同时看到你的后背,你会怎么想?”

我会怎么想?我当然毛骨悚然了。

“能被人看到就意味着一定有光讯号!可你后背的光讯号被你的身体遮挡住了,我怎么能看到你的后背呢?那是因为,光发生了弯曲!科学家通过这个意外的发现,进而观测到,在这些能被看到背面的恒星周围,存在着黑洞!正是由于黑洞的巨大引力,使得经过它身边的那些恒星发出来的光发生了扭曲,产生了折射,所以我们才能看到看不到的东西,科学家称之为‘引力透镜’。”

“黑洞?”对这个名词我听说过很多次,除了知道它异常神秘之外,其他一无所知。当汤宇星提到它时,我仿佛置身于巨大的黑洞之中。

“很多人以为黑洞非常神秘,其实黑洞的产生在理论上非常简单,甚至可以说,只要条件成熟,任何东西都可能变成黑洞。想必你应该知道,氢元素是组成恒星的最初元素,当恒星内部只有氢原子时,氢原子会时刻不停地相互碰撞,发生聚变,聚变的发生意味着会产生能量,而这个能量与恒星的万有引力相抗衡,以保证恒星的稳定;由于聚变,氢原子的内部结构会发生改变,进而产生氦元素,氦原子再通过不停地相互碰撞,发生新的聚变,产生新的能量,继续与万有引力保持势均力敌的稳定状态;通过不停的聚变,元素周期表中的新元素依次产生,直到铁元素出现。由于铁元素不参与聚变,所以一旦铁元素产生,恒星内部的聚变就停止,这也就意味着不再产生新的能量。当恒星内部不再产生新能量而万有引力依然强大时,维持恒星稳定的平衡就被打破。内部没有力量而外部有力量会导致什么?会导致塌陷。于是恒星开始塌陷,开始向内收缩,最终变成一个密度高到难以想象的物质。”

说到这时,汤宇星抓起了一把土,开始拼命挤压,然后手中出现了一个小泥团。

“如果力量达到一定的程度,这种挤压会压碎物质内部的所有元素,然后,一种新的物质就产生了——黑洞!对物理学界和天文学界而言,‘黑洞’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一种新的密度极大的天体。”

汤宇星用一根木棍狠狠地朝沙地上扎了进去,当他拔出木棍后,沙地上出现了一个很深的坑,而坑口周围的沙子开始缓缓地向坑内流去。“由于黑洞的密度大到难以想象,所以它产生的引力可以吞噬周围所有的物质,包括光!由于黑洞将周围的光都吞噬了,所以科学家观测不到它内部的所有情况,因而才将其命名为‘黑洞’。”

“可是……可是既然它能吞噬光,也就意味着它不可能被看到,那科学家怎么知道有这么一个东西的存在?”

“问得好。当一个屋子里所有地方都有光,唯独一小片区域没有光的时候,你会不会注意到这个区域的存在?”见到我点头后,他笑了一下,“黑洞虽然无法被观测,但科学家可以观测到它周围有光的地方。比如一张白纸,你在上面戳了一个洞,你会发现——咦?为什么别的地方都有纸,唯独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