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子归不归 >

第34章

子归不归-第34章

小说: 子归不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知不知道,唐新是无名堂的人?”

“我是后来才知道。”丰子云如实回答道。

曾太年看他的样子不像是说谎,也就相信他了。他又嘱咐道:“我门弟子若与无名堂为虎作伥,我绝不轻饶!”

丰子云看着师父严厉的样子,点点头说:“无名堂也与弟子有杀父之仇,弟子绝不会助无名堂为恶的。”

“哦,你父亲又是何人?”曾太年问道。

“北游剑客——丰北游。”丰子云自豪地答道,因为连墨子归多说他的父亲是以为伟大的剑客。

“丰北游!”曾太年在心中念道,难怪眼前这人竟会这么眼熟,原来他就是丰北游儿子。

丰子云一直渴望知道自己父亲的一些神奇的经历,所以他向曾师祖问道:“师父,你能说一说我父亲的一些传奇事迹吗?”

曾太年笑了笑:“你父亲最早出名是在二十五年前的‘剑帝封侯’会上。”

紫紫:“那老爷爷什么是‘剑帝封侯’啊?”

曾太年看着这个称呼自己为老爷爷的女孩心中一片温暖,“在‘天下第一剑门’——名剑门未被破灭之时,当时的名剑门掌门墨魂在江湖中剑术最高,战遍天下,无一能胜之者。所以被人尊为剑帝。墨掌门意气风发,于是仿效帝王封侯,于是便有了那每五年一次的‘剑帝封侯’。当时江湖上小有名气的剑客都会收到墨掌门的请帖去参加这封侯大会。在二十五年前的那次封侯之会上,你父亲凭着自创的‘北游剑法’连挫众位好手。被墨魂封为‘第一神侯——北游侯’。只可惜当年他的名贯今古的北游神剑却已成了绝响。”曾太年不由叹了一口气。

丰子云不禁叹道:“原来当年父亲这么厉害。”他眼中流露出无限的向往。

“你过来,让我看看你的伤势。”曾师祖的一句话打断了他的陶醉。

丰子云走近前去,曾太年握着他的手,感觉他体内的真气与他体内的极为相似,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同元真气。丰子云见师父表情异样,便解释了那几日的遭遇。

曾太年叹了一口气,“原来这真气乃是枯木道人所传,你这小子因祸得福,不然你早就真气枯竭而亡了。”

丰子云:“嗯,师父说的果然精辟入理,很久没有听见这么高深的见解了。”

曾太年汗然道:“你体内的沧海真气只能维持你两天了,为师还是先传你沧海真气的内功心法吧。”他又看了看紫紫说:“本门内功向来是传男不传女的,所以这位姑娘还是先告退吧。”

紫紫为了丰子云的病情也只能现行告退了。

因为丰子云练得是与自己现在体内的同元真气,所以真气的相争不会像异种真气这么厉害,但毕竟即便是同元真气,也都有纯度的差别。除非丰子云在这短短的几日内能够将这沧海真气练到和枯木道人一般纯,否则他还是有比较大的危险的。

曾太年传他几章心法之后,丰子云便被其中高深的内功心法所吸引,每当有不通之处便问师父。连曾太年自己也惊奇,自己当初几个月才发现的问题竟被他几个短短的时辰之内发现了,看来这是自己一生中所收最有悟性的一个弟子了。

丰子云学完几章之后,又紧接着开始学后来的几章。师徒两个一个问,一个答,竟然一时忘了时间。

叶冲几个弟子在房外问紫紫,“师父好像和丰师弟已经在房中谈了一天一夜了吧,怎么还不见出来?”

乔生叹道:“也许这就是师父说的入境吧,学武之人只要入了境界就会比常人快上十几倍,看来这个丰师弟真的是块学武的奇才啊。”

到了沧海真气的最后几章时,丰子云学的越来越慢,问题也自然越来越复杂,有些竟然连练过十多年沧海真气的曾太祖也不能很快地回答上来。到了最后一章时,已经两天过去了。这次丰子云的提出的问题更难了,曾太年一时智穷,于是师徒两个便一起讨论起来。曾太年大谈自己学沧海真气几年的经验,有了这些经验丰子云便如学了三年的内功,受益无穷。但这最后的一章是沧海真气最为玄奥的一章,只有将此章完全参悟透了,内功才会达到上乘境界。任何事物如果只弄得一知半解,再好的功夫也是无济于事的。

紫紫在房外焦急地等待着,她知道这两天关系到丰子云的生死,如果他没有将沧海真气彻悟,最后的结果和没学沧海真气是一样的。

疯圣看见紫紫在房外守了两天两夜心中亦十分心疼,也顾不上自己玩了,给她送来吃的喝的。吴武看见这两个人还在房中谈话,又看见紫紫可怜的样子,便在门外大叫:“你们两个在房里搞什么鬼?说了两天两夜还没说完……”

吴文比吴武稍微正常些,他忙阻止吴武道:“这就叫做相见恨晚,就像我们和小兄弟吴辽一样。”

吴辽见这几天那两个老头没找自己玩,精神头顿时好了很多,但听到这句话时,一时支持不住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吴武看见吴辽这种表现赞道:“啧啧啧,实在没想到吴辽小兄弟也是性情中人呐!”

丰子云和曾太年谈话入了神根本没有听见门外的这一番吵闹。随着所有的谜题都一步步地揭开,丰子云感到身上越来越热,曾太年也同时感到自己身上受到从未有过的热力冲击,这是因为他们对沧海真气的领悟更深了,体内的真气不由自主地随着他们的意念在大小周天运转起来。曾太年感到和这个少年的这两天交流远胜过了五年闭关修炼所积的功力,甚至在某些方面可能是自己一生都无法参透的。

当揭开最后一个答案时,两个忘年的师徒相视而笑,笑声剧烈地鼓荡着房外人的耳膜,几个内力不济的弟子,竟然被这强大的内力震伤吐血。

紫紫听到房中那内力充沛的笑声,知道丰子云大功已成,心中意满,几日来的疲倦一齐涌向了她,也兀自晕了过去。疯圣急忙将她抱到房中休息。

曾太年握着丰子云的手说:“为师虽修行沧海真气多年,但终无大成,没想到这几日和你一说话,也竟然达到了上乘境界。”

丰子云谦虚地说:“如果没有师父毫无保留将几年的练习经验传予弟子,弟子恐怕还没有现在的造化。”

曾太年对丰子云说:“当年枯木道人说,沧海真气练至化境之时,必要经过如凤凰涅槃之苦,全身如置炼狱一般,痛苦不已。所以还得趁热打铁,一举突破玄关。”

丰子云点头赞同,其实两人间早已没有了师徒之分。

曾太年走出房外,吩咐两个弟子送来稀粥和茶水。

曾太年和丰子云吃完饭稍作休整后,一人坐于东首,一人坐于西首,相距四丈。因为沧海真气所产生的热力是常人无法承受的,若两人相距太近,便会受到双倍的痛苦。曾太年已吩咐弟子无论房内出了什么状况都不能进来打扰。

两人入定之后,便运开了传说中那足以使江水沸腾的强大真气。其实当年练成此功的许多人都是在冰窖中或在大川河流之中练成的,毕竟那诸如涅槃之苦绝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练功太急者必会被这真气焚烧致死。不过于冰窖之中练成的真气未必可达到如枯木道人这般的至纯,其威力也会减至至纯的七成境界。如果丰子云像那些前辈退而求其次,必定抵不过原本体内的真气,况且他从小的那一次一个多月的高烧,早已使他成为了一个烈火不焚的奇异少年,要不然在那日疯圣激活他体内郁结已久的真气时,他早已被体内炽热的沧海真气烧坏了。至于曾太年,他早已练过十年的这种内功,对于这种热力自己也是有足够的信心能够抵得住的。

【神来一笔江如此】

第四十六章 成功

曾太年将全功运了八遍之后,已感到丹田之中传来了一股强大的巨热。但到了第九遍之后,他已进入了空明之境,身体上所有的感受都消失了。他并没有刻意地用意念驱使真气在体内运转,不过那真气却在他体内越行越快了。

然而丰子云却是天生的境中之人,他只将内功心法在体内运了三遍就已忘形忘我了。

入境后,真气在曾师祖体内运行了七个周天时,他身体各处都充满了真气,这些真气很可能破肤而出,但冥冥之中似乎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制止着真气的强烈激荡。曾师祖在还未练沧海真气时,其内功就比常人强上数倍,体内的真气每在体内运行了一周天时,体内的真气便以一生二,源源不断地生出强大的真气。经七个周天时,他体内的真气何止强人千倍!但体内所生的真气却不尽实,其中也有不少虚浮之气。经七周天后,曾太年体内各处所有的真气自然地归入了丹田,这便是所谓“沧海”的形成。

丰子云虽只用意念运了三次心法才进入忘我之境,但他的“百川归海”却迟于曾太年。这是因为他体内的真气足足在他体内运了九个周天,九九归一,这才是最圆满的境界。原来他体内的真气原本就不多,所以这九个周天之后,虽然真气猛增,却对他没造成巨大的伤害。据《沧海真气-归海篇》所述:练功之人入境之后,体内的真气便会自然运行五周天至十一周天不等,这和练功之人原本的初元真气有关,有些人初元真气强盛,便会少运行几个周天;有些人初元真气较弱便会自然地多运行几个周天。但是在五至十一个周天中,以九周天最为难得。九周天如暮光之现转瞬即逝,也只有真正的九周天才会在丹田形成无比浩大的沧海。

沧海在曾太年体内形成之后,原本真气中的虚浮之气,被排了干净。沧海形成之后,曾太年已从境中醒了过来。他知道“涅槃之苦”是自己活生生要承受的,他必须细细地尝尽其中所有的痛苦,这种痛苦自然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很多人都是在这最后的“涅槃”之劫中自杀的。但一个人要想变得更强必须要像凤凰那般地经受那最震撼的痛苦,也只有承受住这种痛苦,他才会成为那只不死的人中凤凰。曾太年看着丰子云还在酝酿沧海,观其神情也并无走火入魔之状,心中也有了一丝宽慰。虽然他只与这个弟子相处了两天,但他知道他对于他的感情远胜于其他弟子,如果他的生命中没有这名弟子,他永远也无法懂得这“沧海”的真正奥义。虽然他“弱水三千剑”的剑意早已到了万剑之境,但自己每当自己破万之时,总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弱水三千剑”讲求的是以气御剑,所以剑意破万之时必要有沧海般强盛的真气来支持。

此时曾太年体内的真气如脱缰之马,早已不受自己的控制,虽然他承受着非常人可受的炼心之苦,但想到自己剑法大成,将原本名剑门的五脉剑系归于一脉以灭无名堂,心中亦是几分满足。

当年墨魂分五门时,曾说过:虽说这五脉剑法大相径庭,但天下大道原本都是殊途同归的,只要将自门剑法练至最高境界时,自会大成。到五脉同兴后,五脉剑门便可归一为名剑门。

那墨魂传他们剑法时,知道这五脉剑法各有缺陷,他虽为一代剑帝,但毕生的精力都倾心在了“墨魂666666666666666之上,也却没有这么多时间来研究他一人独创的这五门剑法。所以将这五门残缺的剑法练成是极为不易的。他们的弟子门人也只有经过不断的探索才能达到这至高的境界。曾太年在十多年以前便晓得了墨魂所传的“弱水三千剑”的不足之处,所以便寻遍了武林中各位大名鼎鼎的内家高手,但每次都是败兴而归。恰巧在十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