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1522章

读者十年精华-第1522章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吉拉德所说的“二五○”定律。

Number:5222

Title:棋话三题。绝密情报所

作者:顾建文

出处《读者》:总第162期

Provenance:传奇·传记选刊

Date:1994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二次大战期间,伦敦北部的一座被伪装成医院的布兰切尔庄园实际上是英国的一个绝密情报所,约有1。2万名志愿者在那儿日以继夜地截获敌方信号并加以破译。当年曾被德国人说成“绝对无法破译”的德国恩尼格电码就在这儿被英国的一个“百人小组”破译,盟军于是得到了德国人的最机密情报。有行家认为恩尼格密码的破译对大西洋的海战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使二战至少缩短了3年。直至最近,才有一位知情人郎戈勋爵披露,立此大功的“百人小组”是由英国最著名的国际象棋大师、填字游戏高手及数学家组成的。

Number:5223

Title:侦探中的棋手(棋话三题)

作者:林峰

出处《读者》:总第162期

Provenance:运动休闲

Date:1994。

Nation:

Translator:

  英国伦敦因为拥有数百家私人侦探服务所而被誉为“神探之都”。有趣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象棋大师在退役后改换门庭当起了侦探,以至前不久出现了一家全由高级棋手组成的侦探服务所。这家服务所开业至今已接连侦破了多起警方无能为力的“无头案”,开始赢得当年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的声誉。

  英国国际特级大师基恩可以说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棋艺高超,此其一也;作为《泰晤士报》的国际象棋专栏记者,曾发表过70本国际象棋专著,此其二也;1993年春天,卡斯帕罗夫和肖特联合向国际棋联“造反”,自行组织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对抗赛,基恩作为他们的后台,对这次行动起了很大作用,此其三也;第四,即基恩具有破案“神探”的功夫。

  近年中的一天,英国一位名叫特丽的女子神秘失踪,生死不明。相隔不久,警方收到了自称作案者寄来的两页纸。第一页纸的上端是一幅粗线条勾画的地图,下方是一幅国际象棋棋图。图中白方是一个王和八个兵;黑方是一王、一后和一兵。第二页纸上写着“比赛时间表”字样,还提供了几个日期。作案者智慧超群,而且非常傲慢,他在附言中宣称:“答案就在里面!”

  警方绞尽脑汁仍漫无头绪,决定特邀基恩协助侦破。基恩研究了纸上的棋图,迅速做出判断,他认为黑王代表作案者,黑后代表失踪的英国女士;黑兵是案犯的帮手;白方棋子则全部代表警方。其恩把棋图按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以后,又发现棋图上端的地图,画的是苏格兰、英格兰和爱尔兰,地图上的罗马字母代表许多不同的地点。基恩把这页纸对折交叠起来,对着灯光透视,看到黑后的位置正好叠印在爱尔兰的利默里克这个位置上,基恩推论道,特丽女士可能已殉身于爱尔兰的利默里克了。

  基恩接着分析写有“比赛时间表”的第二页纸,发现一组时间数字中,有一个“星期六”是独立的,没有标出日期。而纸上又有一个类似“7”字的独立字符。他把这两个独立的数字相加,得出的和是13,特丽失踪是在1月份,而这一年的1月13日正是星期六。基恩不由霍然而起,案中的谜团已迎刃而解。他遂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提供给警方。

  警方据此侦查特丽1月份在利默里克活动的证据。又查清与她同行者是一名男性计算机工程师,而这名30岁的工程师,已因欺诈罪而被警方拘捕了。此后破案工作就节节顺利了,尸体、凶器、赃物一一找到,那位自命不凡的工程师终于低头认罪,受到法律的制裁。而基恩随着真相大白而美名远播。

Number:5224

Title:贵族与象棋(棋话三题)

作者:林峰

出处《读者》:总第162期

Provenance:运动休闲

Date:1994。

Nation:

Translator:

  在早期国际象棋历史中载有不少贵族爱棋的事情。

  鲍德克斯的胡昂公爵为一位公主的一夜恩爱而下棋。胡昂是穆斯林君主(伊福林王)的贵宾,在他吹嘘了他的棋艺之后,受到君主女儿的挑战。如果他胜,他能享有一夜恩爱和100枚金币;如果他输,则输去他的头颅。对局是相当精彩的,而公主看来并不那么认真(“我输了这局棋后,我能享受一夜之幸福”)。胡昂取得了胜利,却侠义地拒绝了公主使她窘迫(“假如早知如此,我会‘将’死你的”)。

  谢尔盖·S·乌拉苏夫,是一位俄国王子,是19世纪中叶的一位出色的棋手。他创造一种弃兵开局法。在塞巴斯托波尔被围困斯间,俄国和英国争夺一个山头,双方损失惨重,旷日持久而毫无结果。谢尔盖王子向司令官提出了一个天真而奇怪的设想:让英国挑个最佳棋手和俄国的最佳棋手(当然是王子本人)对抗,由棋手的棋艺高低来决定山头的归属。但这一罗曼蒂克的想法并未被比较理智的俄军司令官所接受。

  在中世纪的欧洲,青年们为了赢得女子的爱情而作殊死的决斗是屡见不鲜的。多少人倒在血泊中,死在情敌的剑锋下,在现代人的眼里,这是多么残酷而野蛮的事情,而在当时却被视为一种壮举,是骑士精神的体现。因而也流传下来一些略带血腥味的美好动人的爱情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是同国际象棋有关的。

  那是在意大利北部维琴察附近一个名叫马罗斯迪卡的小镇里,有两位年轻英俊的小伙子,一个名叫安加拉诺,另一个叫瓦洛纳拉。他俩同时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小姐丽奥诺拉,她是该镇贵族帕里西奥的女儿。按15世纪当时风俗,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斗是不可避免的了。但是幸运的是,小姐的父亲是一位国际像棋爱好者,而且是一个仁慈的人,他不忍心让一个英俊的青年为了他的女儿而死。终于他找到了既不会流血,又不破坏决斗惯例的两全其美的办法。这就是让两个青年人在棋盘上决一胜负,胜者将得到他的女儿为妻。结果经过一番苦战,瓦洛纳拉凭借了自己的智慧战胜了对方,如愿以偿地娶丽奥诺拉为妻。然而输棋的青年安加拉诺在悲伤中也表现出高贵的品质,感动了这位父亲,就把小女儿嫁给了他。

  在棋盘上决定女子的终身,也许会使现代人愤愤不平,但在中世纪用下棋的智斗来代替流血的决斗毕竟文明而令人神往。所以在马罗斯迪卡镇至今还一年一度地举行纪念这次“决斗”的仪式。仪式通常在镇上一座古堡的广场隆重举行。由众人推选出一位被认为是镇上最俊俏的姑娘作为“丽奥诺拉”。在广场上铺上巨大的棋盘。棋盘上的棋子都由真人充当,他们一个个身披盔甲,手握兵器,装扮成15世纪的武士、国王、皇后、教士、骑士,站在黑格、白格里。最后,两位国际象棋名将才步入广场,各据一方,开始“决斗”。战幕徐徐拉开,双方的“棋子”在棋手的指挥下进行“搏斗”,直至一方的国王被擒。其走法同普通的对局一样,只是更为精彩动人,使人眼花缭乱,惊叹不已。获胜的棋手被人称为“瓦洛纳拉”。在人们的欢呼和簇拥下,“瓦洛纳拉”自豪地走向“丽奥诺拉”。

Number:5225

Title:旷日持久的小官司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62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12年前的一个晚上,莱恩进入一家酒吧。这家酒吧规定,顾客入场前应领取一张入场券,如被遗失,须付5美元。莱恩说未见到该项通告,他进酒吧后并没有吃喝什么东西,只不过与朋友谈了一会话。当莱恩离开时,酒吧服务员要他出示入场券,他拿不出,服务员要他付款5美元,他拒绝,双方为此发生争吵,后来又闹到法院。由于双方都不肯让步,因而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法律战,历时12年,应付诉论费和其他费用累积已达16。5万美元。

  。稀奇古怪的名字

  英国斯塔福德镇一名负责姓名登记的官员说,该镇许多父母爱为孩子取非常稀奇古怪的名字:例如,一对姓“啤酒”的夫妇给孩子取名“瓶装啤酒”;一名叫“约旦”的父亲给女儿取名“约旦河”;一位姓“水”的家长给女儿取名“矿泉水”……

Number:5226

Title:如蚕人生

作者:郭淑敏

出处《读者》:总第162期

Provenance:南方周末

Date:1994。2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女儿买回几条蚕儿;一片桑叶上,蠢蠢蠕动如蚂蚁。城里没有桑树,女儿日日从校门口买了桑叶洗净放在冰箱里。我从此除了读书、作文、养女儿、养猫咪,兼养蚕儿。

  小蚕儿长得很快,一天一个样儿。几天后便有半寸长,变为灰白色。撒上桑叶,立即峰拥而至,昂起头,沿桑叶边缘,一缕一缕大吞大咽,“蚕食”一语委实准确到极处。

  蚕儿吃着,不断地排出绿色的颗粒状粪便,曾见有人用来装枕头,说是清火明目,不知中药里是如何雅称。

  蚕儿渐渐长大,终于有我的手指粗细,背上开始透亮,在盒里寻个角落,头一摇一摆,开始吐丝。

  小时候听人讲,蚕儿在哪儿便吐成哪种形状的丝。在纸板上,则结成绵纸般薄薄的一层,家乡人在里面夹花样子、鞋样子,永不招虫蚀。还有人放在砚台里,柔软又吸水,文人好润笔,孙犁先生在文章里曾如此写。

  我不会做鞋绣花,不懂书法不用砚台,我无所求,我让我的蚕儿随心所欲。

  我的蚕儿头天只是牢牢地固定自己,次日看时,已结成薄薄的茧儿,隐隐可见蚕儿的头仍是不倦地摆动。茧儿愈结愈厚,蚕儿将自己封闭其中,不闻世事,不留一丝缝隙,与世界与我全然隔绝,静默如禅定,也如涅■。

  我不再喂桑叶,不再洒清水,只对着茧儿揣摸:蚕儿在做什么?长久积蓄,一朝吐尽,该是怎样的淋漓尽致、呕心呖血?如此无私悲壮,世人却有“做茧自缚”之论。

  听说也有蚕儿不肯自缚,东勾西挂,结成乱麻般一团那是茧中的废品,如人中败类。

  幸好我的蚕儿不曾。

  终于有天,我的蚕儿破茧而去,不,不是蚕儿,它脱胎换骨,蜕变为蛾儿。我不想考证生物学中的蛾儿是否属于蝶科,只认定,那蛾儿便是我梦中的“蝴蝶”。

  刚出茧的“蝴蝶”娇弱十分,不会飞,只是跃跃试步,翅儿黑黄相同,须儿微微颤抖,绝美如火中的凤凰,不见蚕儿蠢蠢模样,顷刻间满室如碎绸翩翩。

  庄子《齐物论》曰:“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我的蚕儿想必如是,我亦如是。

  卵孵为蚕,丝尽成蛹,蛹又化蛾,得乎?失乎?生乎?死乎?悲乎?欣乎?得得失失,生生死死,悲悲欣欣一只蚕儿,宛若一段人生。有马致远《夜行船》套曲唱:“百岁光阴一梦蝶”。

  蛾儿该放在盒里以得蚕卵,我虽不忍也不得不为之,果然盒里星星点点如撒一片黄米。我的“蝴蝶”却精疲力尽,委地而死,静美如春之残花,秋之落叶,了断碌碌一生,无怨无悔也无言。

  我读《金刚经》,佛说:“一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