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反转人生 >

第751章

反转人生-第751章

小说: 反转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作为这些企业主而言,大家的心里都有那么一杆秤。

他杨荣在搞省城汽车大发展的这十年时间里,确实是有过一些违纪的行为不假,可是这年头,在国内身家过亿的富豪,如果你要是细查的话,又有几个屁股是干净的?

大家的第一桶金,有几个不是带着血粼粼的原罪的?

可是人家后来给你这省城汽车所作出的贡献呢?把你这个濒临倒闭,在全国范围内毫无名气的一家车企,硬生生的给做成全国第三,仅次于春城一汽和浦海上汽的第三车企,兼并数家企业,成为一个旗下光是上市公司就有五家的大型集团。

每年给北省创造的利税都有数十亿,就这样的一个人物,你居然说搞就搞,而且一搞还要直接把人给搞死,要搞得人家倾家荡产,只不过是因为,你要通过他来向另外一伙人立威,你这手段,你不觉得有些太过分了吗?

虽然省城里官场上的人并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看来,那杨荣就是个叛徒,是北省一手成就了他,可是现在他居然要把接下来关键的发动机项目,落户到南方去,这就是一种背叛。

可是在北省的一众商人的眼里可看不到这些,商人逐利是天性,你齐满天都要走了,难道还允许大家的自由度大一点?

人家杨荣只不过走错了一步,可是你给个警告也就算了,现在居然打算把人家扒光,连个裤衩都不给留,其他的官员还都帮着你,连一句话都不帮杨荣说。

你说这样的商业环境,谁还敢投资?但凡是个有点心机的家伙,这时候恐怕都是在琢磨着给自己找一条合适的后路。

至于今后是否会在北省投资,还是看情况再说吧,这里的投资环境实在是太黑了。

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最近省城的商业氛围,就变得突然的黯淡了起来,而靳祥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可是他却也不好去反驳了齐满天的做法,还好这次西太平洋集团的人的到来,算是挽救了北省的商业氛围,看着这帮一个个围在那些美国人身前的家伙们,那亢奋的表情,靳祥云感觉自己的好日来了……

冷餐会进行到一般,靳祥云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然后就冷餐会出来,来到了酒店楼上的一个包间,齐满天正大马金刀的坐在包间的沙发上。

“祥云,这次的冷餐会搞得不错啊?”

在这里看到齐满天,靳祥云心里突然打了个突,这家伙这时候出现,不是来摘桃子的吧,他好大喜功的性格,省里人可全都知道。

“哈哈,祥云你别担心。”

齐满天一看到靳祥云的表情,当然知道他担心什么,于是大笑着说道,靳祥云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着相了,脸上的表情马上变得尴尬了起来。

“齐书记,你看你说的,我担心什么啊?”

“嗯,没担心就最好,最近咱们北省的压力很大啊,你这次的招商引资行动做的很成功,要坚持下去,要积极的配合这些美国人,争取把咱们北省发展的更好,哈哈,当然主要的目的还是要让他们在咱们北省投资。在政策上不妨可以放宽一些,如果有遇到什么困难,到时候你可以给我打招呼,我来帮你们解决……”

第986章 都在搞接待

齐满天这样的表态,不由得让靳祥云先是一愣,不过旋即又是一阵狂喜,有了齐满天的支持,那么很多吸引外商投资的障碍,就可以一扫而光了。

尤其是外商所提出的要在省城大搞建设,依托省城的后金都城的地位,和原来民国张大帅的宅邸的所在,要搞建设旅游名城,搞文化名城,大搞旅游项目方面。

当初看到这方面的计划的时候,他曾经很是疑惑,这帮米国人到底要搞什么?

省城虽然有些历史文化底蕴,可是和京城或者是南方那些动辄数百年的历史文化名城比起来,可完全算不上边。

可是后来才明白过来,人家这一套,根本就是一个噱头,人家就是要接着搞什么历史文化旅游名城的旗号,要大搞房地产啊?

这年头国家在房地产方面的政策还比较模糊,就连京城和浦海那样的大城市,所谓的房地产的价格,也还没起来呢。

而这帮家伙要想要在省城搞这么大的动作,当然需要一个很合适的借口。

而且搞这一套的话,当然是来钱最快的一套,他们在这个项目上赚到了钱,就可以把这些钱在源源不断的投资出去,这可是好手段。

就连靳祥云都不得不佩服这帮美国人的商业眼光,虽然搞清楚了这帮美国人所谓投资的这一套,在最开始的时候,不过就是高档一点的空手套白狼的把戏而已,可是靳祥云却并不生气。

因为对方越是玩这样的把戏,就越是需要自己来配合,只要自己配合得当,那么省城的发展将会迎来一个新的高峰期。

做了多年的长官北省经济发展的副省长,可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大搞市政基础建设,还有大搞房地产,会给一个城市的经济带来多大的推动效应了。

省城的关系盘根错节,如果这样的项目,交给省城的这帮商人来做的话,他们一来没有这么大的魄力,而且就算有这样的魄力,但是在气势上也很难服众。

到时候很有可能项目才一开始就会有人扯后腿,那些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就连他这个官场老油条,都不得不忌讳几分。

所以那样一来的话,这样的宏伟项目,很容易就会搞成一个四不像,到时候丢脸的可不光是省城的形象,就连他也一样跟着丢脸。

但是如果是由这样一个资产威望强大的美资集团来引导这样的建设的话,那就不一样了,现在的国人,无论是商人还是政府,都有怕洋鬼子的习惯。

所以这个项目如果交给这帮美国人来引导的话,他倒是放心了,因为这会给他减少很多阻力。

一旦这帮美国人的项目要是能搞成,那么美国人赚到了钱,而他则是赚到了名,如果搞得好,得到上面赏识,嘿嘿,那他的那些理想抱负……

所以靳祥云对美国人那一套并不生气,甚至还打算悄悄的配合。

不过他的能量毕竟有限,有很多地方,做起来的时候,肯定会有些吃力,比如和省城军区的交流,这方面就不是他擅长的,而这方面齐满天则绝对是大拿。

他和省城军区的几位主要领导的关系非常好,据说每年逢年过节的时候,都要经常互相拜访的。

所以如果有齐满天的配合,那么自己的计划,无疑将会进展的顺利许多。

见到靳祥云虽然是极力的掩饰,却怎么也掩饰不住眼角的狂喜的神色,齐满天在心里泛起了一丝冷笑,靳祥云啊靳祥云你的道行还是有些太浅了。

“祥云,这帮美国考察团你一定要招呼好了,要以最快的速度,让他们落实了投资项目,这样咱们省政府这边也好做事,也好配合他们。这件事要是做好了,对你今后可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好了,你先去忙吧,我就不打搅你做你的接待工作了。”

齐满天又交代了靳祥云两句,然后就让靳祥云跪恩了,靳祥云和齐满天告辞出了房间,看着他远去的背影,齐满天这才长叹了一口气,然后闭着眼睛,靠坐在了沙发上。

原本当得知这个美国商业考察团的规模的时候,他还真是有些后悔,没想到靳祥云这个没权没势,没背景的家伙,居然能够到美国勾搭上这么一个大型财团。

如果要是由他来负责主持本次的招商的话,那该有多好?上上新闻,也能引起上面的关注不是?

不过这个念头只不过在脑子里一转,就熄了,现在他可是全国新闻风口浪尖上的人物,原因无他,就是因为杨荣。

别看那家伙就是平民一个,不过人家好歹也是去年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华国首富,结果今年就要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而成为阶下囚,你说上面的人关注不关注?

你说其他那些富豪榜上的人关注不关注?还有那些自己的敌人会不会关注?

再加上最近范琼芳那个女人捅出来的纰漏,好不容易才强压下去,最近的齐满天突然有了一种疲惫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他好久已经没感受过了。

现在他的压力很大,尤其是来至社会,商界,以及上层,还有民间,几乎方方面面都有针对他的压力,而在这个敏感的节骨眼上,他还必须要处理好,绝对不能行差踏错一步。

所以他感觉自己真的是压力山大,没想到啊,不过就是动了个杨荣,居然会惹来这么多的麻烦?

这特么还是XXX的天下了不是?他杨荣算个社么东西?不过就是一个接着机会,发家的狗而已,什么时候主人想吃狗肉,还得和那些狗来打招呼了?

一想到这些,齐满天就是满肚子的怨气,想想当年,自己老爹和一帮仁人志士一起开创了今天的共和国,自己这些元勋子弟,不过就是吃吃狗肉而已,居然也会被狗们给狂吠不已,他如何能不生气。

不过生气归生气,但是却发作不得,他也知道,现在自己是说得越多,就错的越多,所以干脆就闭门间出,由得外面的那些人去折腾去吧,反正这杨荣是一定要办的,不管你们怎么折腾?

这件事算是给自己和北省政府这边抹了黑,有很多人对自己有怨气,齐满天不是不知道,但是这次靳祥云的这个动作搞得好,如果能够把这帮美国人留下来,在北省投资,这无疑会给北省的形象加分,会给自己的执政能力加分,更会给他自己加分的,到时候自己也多了一条保他的借口……

所以这件事,就放手由他折腾去吧,最好是快刀斩乱麻,在最短的时间能够做出一些成绩,让北省在外面的脸面也好看一点……

……

齐满天和靳祥云等一众省城高官,正在招呼着那帮美国贵宾的同时,李逸帆也并没有急着离开省城,他也在招呼着属于自己的贵宾。

他的这帮贵宾,主要是来至于日本,就是当初安排李安妮在东京那边设立的猎头公司,帮自己从日本淘弄过来的一些技术专家。

这LCE和LED项目已经是立项了,马上就准备正式的靠办公室,招收人员培训了,可是在科研人员,还有公司管理这一块,他的人员却还是一片空白。

国内的管理人员,还有技术人员,在现阶段,还都不太成熟,而且就算是有一些有能力的人,现在也大多集中在北上广一代,想从那地方把那些人给招来不太容易。

所以他就直接从日本下手了,毕竟他搞得这些都是高科技的东西,而在国内目前理解,并且了解这方面的人还真不多。

尤其是LCD这种站在液晶屏幕领先地段的科研人物,就算是有精通的人,他不一定懂的管理,而懂管理的却并不一定懂这技术,能看到未来的前景。

更何况就算有这样的专精人才,人家不是在北上广的某些外国大公司,要么就是在国家的科研机关单位里,想要把他们找过来可不容易。

但是从日本找人就容易的多了,目前在日本的科研界,可是活跃着很多的华国人,有很多有才干的华国人,在日本那边却混得并不得志。

而这些华国人,普遍素质比国内要高,有很多有真材实料的,正好是他最紧缺的那种即懂的技术,又懂的管理的人。

就比如本次带队过来的那位钱德志,就是一位,当年李安妮的猎头公司,把那帮在日的华国科研人员考察了一遍之后,就给他的评分是最高的。

而这次一共十几个人的小型科研考察团,就是由这个钱德志带队的,这个小团体,都是有一定技术,但是在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