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盛世重生之苓娘传-谢九生活手记 >

第169章

盛世重生之苓娘传-谢九生活手记-第169章

小说: 盛世重生之苓娘传-谢九生活手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苓牵住他的衣角,朝他甜甜一笑。
    王砗沉思了一阵,问道:“此图书馆子之中,谢九是预备存放何种层次的书?”
    “王二问到点子上啦。”华苓精神一震,笑道:“除了市面上能购置的书之外,我心里实是打算将家中一些珍品古籍都抄录一份,放到这里供世人翻看。不知郎君们想法如何?”
    王砗略皱了皱眉,深深看了华苓一眼。如他们这层次的人,自然不会不清楚华苓如此举动,是在挑战世家大族的心理底线。
    当下郎君们就有些不太高兴,纷纷驳斥这种想法,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便是说:“我们各家的珍贵传世古籍,乃是祖上千辛万苦才保存下来的宝贝,如何能轻易将之交给外人。”
    郎君们对这样的想法是不可能不心生抵触的。若是真让华苓这样做了,许是有些他们都没有机会看过的书,就被摆在了这个给平民阅书的地方,叫平民走在他们前头。这如何能容忍?
    华苓从善如流,立刻笑眯眯地说道:“啊,我这也只是尚未付诸实行的想法。既然诸位郎君都如此不赞同,便将之搁置罢了。”
    郎君们这才不再就这一点争执下去。
    卫羿勾了勾嘴角,谢九如此反应,很明显的心里根本没有放弃这样的想法,竟是比山野中的小狐狸还要狡猾些。
    一个简陋的、未完工的图书馆子也实在没什么好看的,郎君们很快陆续告辞走了,只剩了卫羿和王家兄弟。
    王砗告辞之前,少有地严肃了一下,朝华苓说道:“谢九。你也知世家子弟对古籍是最为看重的,万不可轻易挑战世人想法。此事还能从长计议。至于市面上能搜购到的书,我家门下便有如此书肆,回头便令人给你点一批送来。”
    王磷也是点头,又补充道:“我等自写的诗词册子也有许多,不知你家图书馆子愿不愿收录?”
    王家兄弟是真的在出力帮忙呀,华苓很高兴,笑容满面地福身道谢:“只要是书,自然都是要收录的。谢九为将来踏进馆子阅书的人向王二哥、王三哥说声谢。”
    王砗笑了笑。又说道:“钱涟那人最是惊世骇俗的。你却不要学她为好。”
    “知道了,我并不学她的。”华苓应了,心里却在琢磨,她总觉得,不仅晏河对王砗厌恶得反常,王砗对晏河的态度似乎也不太一样呢……
    王家兄弟也上马离去了,只剩了卫羿伴着华苓归家。
    又是一人骑马,一人坐在马车里慢悠悠谈天的光景儿,半下午的阳光微微倾斜,两人从金陵城熙熙攘攘的街市当中走过,也不做什么,就有种懒洋洋的舒服气。
    卫羿说:“旁的事帮不上大忙,但若是那图书馆子要些略通武艺的人手,我麾下有的是人。”
    “好。”华苓发现,卫羿很少会问她为什么做某件事。他省掉了那个步骤,直接跳到提供帮忙的环节。
    这就是卫五啊。好象一天比一天更喜欢对方了。

  ☆、第148章 图书馆子(2)

148
    图书馆子的修建在慢慢进行;宅院的内外粉刷修整已经完毕,只剩下木匠们日夜赶工制造桌椅书架等家具。何冯罗定两人给华苓回了话来,到四月底;再过十天左右,家具就能都打制完毕了。
    王砗王磷那日答应捐赠的书过了几日也送到了;其数有二三百本。从大丹幼童开蒙常用的百家姓、千家诗到科举学子要学的四书五经都有,每种书多的有五六本,少的也有至少两本。
    似乎不论什么年代;书都是颇为昂贵的消费品。如今在书籍印刷上倒是已经出现了活字印刷术,比只有雕版印刷的时代快了不少,但市面上的书依然要至少三百钱一本;最贵的一些甚至要二三两银一本。
    要知道;如今一石米价值也不过五百钱而已。
    在这里有一个市场供应和市场需求在互相影响的问题;书商即使能印大量的书,也要考虑到是否有那么多的人想要购买。而能买书的人至少也是受过些教育的,还必须是家有余钱的,在目前的大丹,符合这个条件的人就只有很小的一个范围。
    每每看见了这样的对比,华苓才会更清楚地明白,后世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给人类带来的益处有多大,只有到了那个时候,许多曾经是奢侈品的东西,比如书和教育,才能普及到金字塔的底层去。
    另外,按照王磷上回提到的,两兄弟送来的书里有十来份王家历代子弟的诗文编选。
    家族渊源,王家人普遍有文采,王砗王磷两兄弟是将其中质量最高、最拿得出手的一批选了过来。
    在华苓看来,这些诗文完全有传世的价值。图书馆原本就讲究一个兼收并蓄,若是有可能,她很希望可以将目前大丹各大世家,包括皇家之中传承的诗词作品都收录到图书馆子里。
    时移世易,人不能知道未来是个什么样子。如今世家大族中气十足,但谁知道,再过一百年,二百年,这些枝繁叶茂的大族还能有多少存在,说不定,到时候,就是这个图书馆保存下来的诗词,会成为世上唯一一份的珍贵藏品。
    这样想了想,华苓又觉得自己用心真是太险恶了,不禁微笑。
    作为提供阅览所用,有这些书已经勉强够用了。但一个图书馆子的书自然是越全越好,华苓是问大郎要了一批十来个人手,带着对比书单,将全金陵的书肆搜寻了一番,查漏补缺。
    暂时也就只能这样曲线救国了,谢丞公和大郎,对华苓做的这桩事都持着可有可无的态度,认为华苓想要撒点钱、做点好事是可以的,但同样是告诉过她,没有特殊的原因,家里祖上保存至今的那部分古籍绝不可以外传。
    华苓也明白的,这些可都是谢氏祖上花费了大量钱财精力才保存下来的宝物,是家族最重要的财产之一,如何能手轻轻地就拿出去了,叫外人分文不出,就能得一笔这样重要的财富?
    人类对本身利益的考量,本身也很容易成为阻挡文明进步的高墙。虽然把眼光放长远了来看,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谁都是生存在一个时期中的,谁也不能罔顾自己的生存,去当那割肉饲鹰的佛祖罢?
    所以她也没有再打家里的古籍的主意,倒是在图书馆子的运行守则里加了一条,她每个季度提供的经费里面,要有一部分用于在市面上搜购还未收录的新旧图书。
    世家大族诚然是藏书大户,但民间也同样会有些人家存有古籍,因为各种原因,愿意出售的情况也不少。只要这一条规矩能运作起来,日后里面的书总会慢慢齐全起来。
    所以接下来,要关注的事情就是运营人手的培养了。
    ……
    丫鬟碧浦进来禀告道:“九娘子,娘子们来寻你呢。”
    华苓应了一声,赶紧道:“快请进来。”
    六娘嫁了以后,丞公府里是越发冷清了些。凤娘有孕,不能太跳脱了,于是不太参与小娘子们的活动,倒是柚娘与小姑们处得也不错,这下就跟着五六七八一道来寻华苓了。
    一群娇花也似的娘子联袂走进竹园来,五娘当先就笑道:“九娘,你的图书馆子现在造得如何了?”
    华苓招呼姐妹们都在厅堂里坐下,让侍婢去煮茶,然后才说道:“宅子的整修差不多了,然后现在在训练人手了呢。”
    七娘说:“我们那里都有些旧书,若是小九的图书馆子愿要,回头叫人送来给你就是。”七娘拉着华苓的手,期待地问道:“何时领我们去你的图书馆子瞧一瞧?那一定很有意思。”
    八娘拍手笑道:“就是这回事,这可是个出门耍子的好因由,快快,九娘领我们去你那图书馆子瞧一瞧罢,完了我们还能在街市里转一转,买些小玩意儿。”
    其实嫂嫂们嫁来以后,娘子们跟着嫂嫂出外赴宴或是上街的时候很多了。但跟着嫂嫂出外,嫂嫂是长辈只能听嫂嫂的话话,跟着华苓出外的话,华苓是晚辈华苓要听话,自然还是与后者一道的时候要更自由些。
    华苓瞥她一眼,忍不住笑:“八姐后面说的才是重点,对罢?”
    八娘说:“当然是一样重要,哎,九娘,我们都关心你的馆子呢。可是已经花了不少银钱了罢?”
    华苓默默算了算,她有个账本专门记录投在图书馆子的支出,到现在已经有六百两上下了。于是她点头道:“嗯,花了好几百两了呢。”
    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见姐姐们感兴趣,华苓干脆叫金箩将账本拿了出来,给大家伙儿都瞧了瞧。
    娘子们都是默然,叫她们花钱在自己身上,那都是理所应当的,但谁也不曾这样爽快地给不认识的人花这样多的银子。如今娘子们的月银都是八两而已,虽然收入之中月银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一下子花出去几百银,那还是太……娘子们只能说,她们的小妹妹,果然是个手很松的小娘子!
    已经是四月十四了,今日没有什么大事,也还没到中午,大家伙儿坐在一起说笑了一阵,华苓干脆问姐姐们道:“若是你们想要去看那馆子,现下便去可好?”
    “择日不如撞日,就是这个意思。今日家里也没有大事,各处处置交给谢贵大掌事便可以了。”七娘拍手说:“小九快换衣裳罢,我如今已经可以出门了。”娘子们都是点头,纷纷催促华苓。
    二嫂嫂柚娘安静地坐在一边,华苓差点漏了她,赶紧问道:“二嫂可肯一道去瞧瞧?”
    柚娘摆了摆手,笑道:“我就不去了,你们小娘子出外也要带足了人手,勿要被冲撞了。”二郎在族里领了份不大不小的差事,管着谢氏在金陵城郊的一处粮食工坊,相对大郎和爹爹来说,日子要悠闲许多。两夫妻感情好,二郎时不时会带着柚娘出外转一转。
    “好,那有机会的话再请二嫂去瞧一瞧。”华苓也不强求,毕竟像凤娘说的一样,为人媳妇和为人女儿是不一样的,有些她们姐妹们可以轻轻松松做的事,凤娘柚娘却是不得不有些顾虑的。
    于是等仆役们套好马车,丞公谢家五朵花就登车出门往城南去。
    ……
    图书馆子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子,华苓这回领着姐妹们来看,庭院里堆积的建筑材料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基本都变成了摆放在各处房屋里面的簇新桌椅和书架子,还有好些新的镶玻璃木窗。
    关于窗玻璃,这还要感谢晏河的工坊研究出产。因为晏河的工坊首先推出了更快速生产玻璃的方法,属于皇家的商铺能生产质量很好的彩色玻璃,而且价格比世家手上拥有的玻璃还要低上三成,销量很好。好些不远千里而来的西域商队,也因为大丹的大块玻璃大幅度降价,采购列表中添上了这一项。
    但商人趋利,销量好的自然是皇家商铺的产品。至于各大世族的相关产业,在经过了一段销售低迷的日子后,有的见经营不利,连作坊带铺子都卖掉了,还有的迎难而上,投入了更多的资本去研究,才勉强追上了皇家的步伐。
    但是降下去的玻璃价格就没有再升起来,这一段没有硝烟的商业拉锯战里,受惠的就是平民百姓,已经有更多的人能使用玻璃来装饰家宅了。
    ……
    另外,运营馆子的人手训练也提上了日程,这方面是何冯负责的,已经从街市里雇了十来人,都是家在附近的金陵有籍良民,一来就先记诵初步整理出来的图书馆运作守则。
    馆子里是不用奴仆的,这是个给平民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