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清朝求生记完结+番外 >

第33章

清朝求生记完结+番外-第33章

小说: 清朝求生记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呼扇翅膀,自己的命运如何就没准了。
  云锦咬牙切齿的恨着,这到底是哪个无聊的神仙在玩人,你说你缺德不缺德?你是不是听两只蝴蝶听絮烦了,才想弄出个恶搞版来。冤有头,债有主,想玩人你找本主去呀,折腾我干什么?
  “云锦”。十三阿哥看云锦没理自己。又叫了一声。比刚才地音量大点有限。
  云锦应声又看向十三阿哥。脸上带着狐疑。他到底是不是穿来地。虽说是看到简体字基本可以肯定了。但还有个万一呢?也许他是写错字了呢?虽然以十三阿哥地才学应该是不会地。但一切皆有可能不是嘛。
  “云锦。你是中了什么邪?”。四阿哥这一嗓子。声音不是一般地大。吓得云锦差点坐地上。
  “云锦。你到底怎么了?”十三阿哥一脸忧心地看着云锦。
  云锦看着十三阿哥。决定还是先把眼前这个人地身份搞清楚了再说。虽说心里已经十拿九稳了。可还是确定下比较好。如果侥幸他不是穿越人士。当然一切OK。如果他是地话。就得让他知道。自己也已经知道了他地底细。别自我感觉太过良好。以为占了什么优势呢。当然。云锦也知道。其实他还就是占了优势地。但自己还是要表示一下。说是把炳也好。是套交情也罢。只是让他以后在行事地时候能为自己考虑下罢了。可是要怎么弄清楚呢?是说那经典地“天王盖地虎”。还是“同志们辛苦了”呢?也不晓得他是哪年生人。是否能知不知道这稍嫌古老点地口令。
  “十三爷。你躲猫猫了吗?”云锦看这个十三阿哥仿得那么成功。觉得他可能也是从网上了解地情况。既是爱上网地人。对网络用语应该也不会太过陌生。所以云锦决定还是问点新式地。
  “啊?”十三阿哥一副不知你在说啥的样子,四阿哥也狐疑的看着云锦。
  是这个口令太新了吗?云锦决定再往前挪点。
  云锦看看四阿哥,把身子往十三阿哥那凑了凑,小声的说,“十三爷,你俯卧撑……打酱油了没?”看十三阿哥还是不明白的样子,又把口令的时间段提前了些。
  这下十三阿哥有反应了,他觉得云锦一定是中邪了。
  “云锦,你是不是沾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四哥,你看云锦这样子,是怎么了?”十三阿哥有些焦急。
  “云锦,你到底是有什么不妥?”四阿哥也走近前来看着云锦。
  云锦看着这二人,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苏培盛!”四阿哥看云锦不说话,也是有些急了。
  “爷,奴才在。”苏培盛小跑着进来。
  “去,找个大夫来。”四阿哥吩咐道,转头又想起一事,“慢着,你顺便把这个拿去给戴铎,让他抄一遍,等十四爷派人来取。记着,这个原稿一定不能给出去。”
  四阿哥伸手来拿云锦手中的曲词,云锦心想,这重要的物证哪能随便交出去,赶紧躲开。
  “你到底在做什么?”四阿哥伸手拿了个空,瞪着云锦。
  “四爷,这……这……”云锦心想,我怎么跟你说啊。说这是十三阿哥灵魂附体的证据,那估计他就不会找大夫,而是找和尚道士来了,不是为了对付十三阿哥,而是为了对付自己。他一定会认为自己是中了邪了。这样其实都还是好的,如果他要是认为自己是污蔑皇子阿哥,立刻要了自己的小命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快说。”四阿哥不耐烦了。
  “云锦,有什么事你就说吧。”十三阿哥在一旁则有些担心的说。
  “是……是……是十三爷的字有问题了。”云锦干脆直截了当的捅了出来,这样以后如果说起这事来,四阿哥也是在场的。
  “字?”十三阿哥和四阿哥同时伸手过来,云锦把曲词交给了四阿哥。
  四阿哥接过来,看了云锦一眼,把曲词展开和十三阿哥一同看起来。因四阿哥在场,云锦也不担心十三阿哥会毁灭证据。可是这两人看完证据后,十三阿哥没对自己写出简体字表示震惊也就罢了,就算他的定力比较好,可四阿哥为什么也没有表示出诧异来呢?
  “这字有什么问题?”四阿哥反倒问起云锦来了。
  “这……这有些字写错了啊。”云锦纳闷了,为什么呢?难道说四四也是穿来的?这也太荒谬了吧。
  “哪些字错了?”四阿哥也很纳闷,这个云锦,自己写字总是错字不断,今儿居然找起老十三的错来了,如果真的找到了倒也行,可没有哇。
  “这个、这个、这个、还有这个”云锦这时也闹不清是怎么回事了,干脆也凑到他们跟前,一一指出曲词中的简体字来。
  “哈哈哈!”这下,不光十三阿哥,连四阿哥都暴笑出声了。
  云锦让他们笑得更是摸不着头脑了,傻傻的看着这个,又看看那个。难道自己弄错了,不可能啊,那些字确实是简体字啊。
  “胡乱的写了那么几天字,你当真以为自己长学问了,居然挑起你十三爷的错来了。”四阿哥一边笑着说云锦,一边把曲词递给苏培盛,这时云锦也不好拦了,眼睁睁的看着苏培盛拿着曲词倒退着出去了。
  “四哥,要说云锦也是好意,哈哈,她也是怕我写的错字传出去丢人不是。哈哈!”十三阿哥也是忍不住的边笑边说。
  “怎么?云锦说错了吗?可那几个字确实不应该那么写呀。对了,前几天四爷给写的字贴上还有这几个字哪,我这就去拿。”云锦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决定先把自己的依据找出来。
  “不用了。”四阿哥阻止云锦。
  云锦停住脚步,不解的看着四阿哥与十三阿哥。
  “云锦,其实我和四哥都没写错,只是四哥写的是正体字,而我今天是因为写得快,所以写的是俗体字,却没想到让你抓住了。四哥,看来我们总说她写错字,她是不服哇,这不,找机会报复来了。”十三阿哥还是大声的笑着。
  啥?俗体字,什么是俗体字?云锦有听没有懂。
  “十三爷,云锦哪敢报复您哪。云锦是确实不知道这个俗体字,可云锦却是一心在为十三爷着想哇,一开始吞吞吐吐的,是不敢直接问十三爷,怕伤了十三爷您的面子,后来,看四爷要就这么着送出去,云锦怕十三爷在外面因此事面子上不好看,不还是斗胆上前阻拦了嘛。云锦这么为十三爷,十三爷却来冤枉云锦。”云锦这时也明白,大概是自己学问不够想差了,连忙给自己刚才那些不当的行为找理由。
  “那你说的那什么猫,什么油的,是什么意思?”四阿哥的耳朵倒是尖。
  “那个……那个……其实没什么,是……是我师傅教我的,说是有人要是被什么不干净的冲了,就问他这些,许就好了。刚才十三爷写那个什么俗体字,云锦不认识,想着十三爷这么好学识的人,如何会写出错字来的,必是有不干净的东西。”云锦使劲的编。
  “大胆!子不语怪力乱神,你居然敢胡言乱语,还这么编排你十三爷。”四阿哥沉下脸来。
  正文 第三十三章 俗体字与鸡尾酒
  “四哥,算了。刚才我不是也以为云锦沾上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结果云锦居然也是以为我被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冲了,这倒真是一报还一报了。”十三阿哥倒是没太在意。
  “云锦哪敢胡乱编排爷呀,云锦真的是以为十三爷被魇住了。”云锦说到这儿看四阿哥又在瞪自己,遂低头认错“总之是云锦才疏学浅的缘故,还请四爷、十三爷恕过。”
  “四哥,不管怎么说,云锦也是一番好意,怕我写了错字出去丢人。”十三阿哥又笑起来,“云锦啊,刚才我说你是想报复我,看来是冤枉你了,这么着吧,就罚我给你讲讲这个俗体字吧。”
  云锦这时心里那叫一个惭愧呀,哪是十三阿哥冤枉了自己,明明是自己冤枉了十三阿哥,怀疑人家是鬼上身了不说,还把人想的那么不堪。什么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看自己的行为就知道了。想想十三阿哥一直都在帮自己,可自己呢,真是象四阿哥说的,都编排了人家些什么呀?虽然没形诸于口,但这么想也是不对的啊,此心虽不能诛,但也是要深刻反省的。
  “云锦可不敢罚十三爷,自然是云锦求十三爷,求十三爷为云锦解惑。”云锦虽说心里很愧疚,但事儿还是要弄清楚的。
  ***********************************************************************
  经过十三阿哥的解释,云锦这才明白俗体字到底是怎么回事。
  俗体字,是指与字书上写法不同的主要流行于民间的通俗字体。由于繁体字笔画太过繁琐,在书写和印刷刻板的时候多有不便,所以就有人想到将其进行简化,这些简化了的字就是俗体字。俗体字最早出现于南北朝的碑刻,到隋唐时期,在民间已经相当普遍,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这些简化字才被称为“俗体字”的。由于俗体字笔画少,应用方便,从汉朝碑铭、六朝碑铭、唐朝碑铭和经卷直到宋元明清雕版印本,俗体字一直在流传。而且由于书写和辨认都比较方便,俗体字不但在非正式的场合使用,正式的场合也开始使用,不但一般人用,学者也开始用。汉代有名的文学家、“字圣”许慎在中国首部字典《说文解字》中专门收录了俗体字,由此宣告俗体字正式获得了学术界的承认。在明朝末年,俗体字在知识分子中流行开来,有些学者还有意识地搜集整理并使用俗体字。俗体字在历代碑帖里很多,在六朝时的一些碑刻就有不少,到隋唐时更加增多,例如“营”、“尽”、“敌”、“继”、“烛”、“壮”、“顾”、“献”等字,而唐代欧阳询和颜真卿的书法作品里也有很多与简体字写法相同的俗体字,如“流”、“景”、“明”、“损”、“珍”、“脱”等。等到了明清时期,书本上使用的与现代简体字一模一样的俗体字更是数不胜数,在清刻本的《红楼梦》里面,宝玉的“宝”,写字的“写”,就是现代简体字的写法。
  云锦原来以为简体字是最近几十年来依据繁体字简化、创造出来的,相信大多数中国人也是这么认为的,经十三阿哥这么一说,她才知道,现代使用的简体字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中国古代的俗体字,在汉字简化时,被直接拿来用的。只是她还是不明白,既然中国早就有了这些俗体字,而且也流传了千百年之久,为什么后来却出现了断层呢?弄得自己和现代的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认为中国民国以前的文字就是繁体字,而直到现在香港、台湾、澳门等地还在使用繁体字。
  这个云锦当然是不明白,说起这个事儿的起因其实还是在清朝。当然十三阿哥也是不知道的,因为这事儿是发生在他之后的清朝时期。那时清朝把八股文的格式、语气、用词的规定都详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同时,也对用字作了极为严格的规定,明确宣布,只许用“正体”字(也就是繁体字),不能用“俗体”字,违者严办。乾隆为《四库全书》钦作的《辩正通俗文字》中更公开说:“俗者,承袭鄙俚……断不可从也!”1874年,龙启瑞奉谕作《字字举隅》一书,斤斤辩正科举考试用字,堪称清朝字体复古的典型。
  ***********************************************************************
  对于俗体字为什么断层而导致自己无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