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红楼生涯之贾环 >

第35章

红楼生涯之贾环-第35章

小说: 红楼生涯之贾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母拍着宝玉的手,安抚道:“你这猴儿,玩的可开心。咱们本家?瞧,老祖宗老了,都记不住事了。”

    “贾雨村,老祖宗知道么?”贾宝玉歪了歪头问道。

    贾母细细思索了一下,没想起来:“老祖宗可是记不住事了。那贾雨村是干什么的?说来听听。”

    “说是咱们家举荐的,现是大司马。老祖宗,可有这事?”贾宝玉疑惑的问道。

    “嗯。”贾母沉吟了半晌,又对两人说道:“环儿今儿也是累坏了吧,就先回去吧。宝玉来一下。”

    贾环毫不迟疑,恭敬的行了礼,退出了屋子。

    在贾环出了屋子的同时,贾母看着贾环的背影眯了眯眼,眼底一片冰冷。

    贾环早就累的不行了,见贾母时候还强撑着,出了院门,整个人都要倒下了,哪里还能顾忌到老太太有什么心思。

    任命一下达,贾环送走了朱志刚,又送走了几个外放的同年,贾环也要当他的实习生去了。

    庶吉士,翰林院的实习生,可以算是正七品。

    所谓庶吉士,就是在新科进士中再行选拔,在院学习三年后再试,合格者留院,称留馆,余者外委为他官。但因曾就学于翰林院,世人对不能留馆之庶吉士也以翰林视之。同时,翰林院成为培育高级文官的摇篮和涵养高层次学者的场所,更是中层次文官的聚集地,自此,“非进士不入翰林”这句话便一直流传了一下来。

    有人在的地方就斗争。贾环对办公室政治说不上精通,但也绝不是小白。一个翰林院多少实习生?僧多粥少,能在三年后继续呆在翰林,那才是笑到最后。

    说是实习,但还是有很多事情要做的,贾环不敢因为争斗变因私废公。于是,上司的态度就很重要了。贾环特地去请教了他的老师。

    孙学政见学生来请教,也不藏私,把他总结的经验皆是说了出来。各大世家,各种制度也一一告诉了贾环。等贾环听完一席话,久久不能回神。

    以前的贾环或许不知道为什么贾府那么纵容家生子,现在贾环算是悟了。

    家生子,下人的子女,世代为奴为婢,永远服役。

    一个世家,隐私太多,稍有不慎,便会被人抓住把柄,而后倾覆。然而,什么人会泄露机密?奴才。是以,像贾府这样的经过几代经营的,很少会从外面买来。像是袭人就是外面买的,等到了年龄,照样会被放出去,所以袭人才会拼了命的想要做姨娘。家生子就不同,一家的命都在主子身上,主子在哪,奴才就要跟到哪。哪里还能背叛,若是背叛,那就准备等着死一个户口本吧。就算到了婚配年龄也是在内部消化,少有配出去的,就是配出去也是在某个庄子上的家生子。

    以上,就是贾环对家生子的理解。这就是经验啊!贾环不知道以后自己开府会如何,但是伺候的人确实需要慎重,这就要考验人的眼力和制度了。制度有了,还要有眼力,庆幸,这个时候的尊卑观念深刻的烙在人的心里,只要不太离谱,贾家这种情况还是少有的。

    上过了一堂课,贾环也成熟了很多。起码能每天游刃有余的周旋在竞争者和上司之间,而不是像之前那般焦头烂额。而且还能抓紧时间多学习,这都是在积累经验和学识,翰林,多少失传孤本,一辈子都看不完。贾环心想,怪不得有人一辈子呆在翰林不挪窝。

    贾环是个好学的人,更是书虫,日子正过的不亦乐乎时。贾环放在赵姨娘院子的丫鬟报了这一个月的事,这让贾环的脸顿时阴沉下来,有节奏的敲了敲桌子说道:“你先回去吧,再有什么事你尽快来报。”

    什么事能让贾环脸色阴沉,无外乎他的亲娘,老赵。贾环手上拿的就是赵姨娘院子的报告,熏香,药物,膳食,衣服,首饰,餐具,摆设,各色手段应有尽有,他是该庆幸自己的英明,早早的在赵姨娘身边安排了人。还是该荣幸,老太太居然花了这么大的手笔对付姨娘?是的,从北静王聚会回来没几天,老太太就把大量的慢性毒药送到了赵姨娘的院子。

    贾环看到报告里面的手段居然有老太太的手笔,很是诧异。原以为只有王夫人会玩这样的手段,没想到,玩的更彻底的是老太太。

    想到这里,贾环笑了笑,居然被小看了呢,不然老太太哪会玩这样的不入流的手段,不然怎么会下慢性毒药。贾环心里还是有些庆幸老太太的低估,不然事情就真的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在脑子里过了遍手上有多少钉子,贾环吓了一跳,原来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

    从贾环手里有钱开始,他便大力的收买丫鬟婆子,其中以老太太的院子最重视。然而,老太太的院子的人并不是那么好收买的。

    于是,贾环打起了长期的战役。今天我让人挑拨一下,明儿,我暗中陷害一下。到最后,贾环都不用再费脑子去部署,老太太院子的人自己就陷入内战。一旦内战,缺口就大了,贾环让下面的人逐个击破。

    你说,老太太不会发现么?嗨,瞎操心不是,下面的奴才勾心斗角那是常事,谁会乐意摆到主子面前。再说了,别人府里不可能,贾府的就不好说了。一句话,烂到骨子里了,只剩外壳光鲜罢了。还有一点,贾府的奴才是什么,那都是喂不熟的。

    府里的各个主子都讲排场,吃的,用的,那一样不精致,这都需要花银子呐。随后,又因管理不善,开源节流没做好,再加上元春省亲一事,内库的银子早就消耗的差不多了。

    贾府的奴才,像那些吃饱的,买起大宅子,养起外室的多不胜数。这些银子哪里来?贪啊,蒙骗主子是发财的捷径。另外一些,更多的是舍不得离开贾府的,继续吞噬着贾府的资产。对于被养的胃口已经很大的奴才,要忠心,你只能继续填,填不饱,迟早是要反噬其主的。

    要说府里最肥的奴才在哪里?就是刚进府里伺候的也都知道,老太太的院子。府里虚耗的厉害,奴才得赏、贪污的数目自然就少了,现在,贾环给了他们一个机会,一个可以继续发财的机会。在金钱的诱惑下,能有多少忠心继续坚持?

    何况贾环不需要府里的奴才忠心,只是买些消息罢了。你情我愿,买卖成交。贾环觉的,若是能让他睡的安心,花多少银钱,他都乐意。

    贾环想着这一长串的钉子,心里有数了。招来彩云,吩咐了一遍。之后又细细思索了一番,没有遗漏之后才放下心来。

    没几天,林如海按照约定,上门去找老太太了。

    贾母看着坐在下首的女婿,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不过碍于现在林如海正当红(天子近臣),不好惹,于是便笑言道:“姑爷近来可好?”

    林如海看着上首的贾母,有些感慨,年纪大了,越发糊涂了。自从林黛玉出嫁后,和贾家的关系是越来越远了,若不是贾环的事,林如海除了基本礼仪做到,还真的很少登门。不过,林如海是谁,在官场摸爬滚打了那么多年,老狐狸一只,脸色未变,依旧笑道:“今儿前来,还真是有事请老太太帮忙。”

    贾母眯了眯眼,依旧笑道:“什么帮不帮的,太生分了。有事就说吧,看能不能帮上姑爷。”老太太心里也有一番打算。如今贾家大不如前了,老大也只是袭了个爵,老二还在工部呆着,元嫔娘娘在后宫也是举步维艰。如果能拉拢到林如海帮衬,那是再好不过了。

    林如海也不废话,直接说道:“府上两位姑娘都已及笄,不知老太太有何打算?”

    照这个意思,是说亲来了?老太太拿不准林如海的意思,心里还是有些失望的,不过还是照实说道:“老婆子年纪大了,精神不济。两个儿媳最近忙着元嫔娘娘事,都耽搁了。不知贤婿可有物色好的人选?”

    “让老太太见笑了。说来,还是故人之托。”说着,林如海拿出一摞资料,让丫鬟递了上去。

    贾母没想到,林如海是真的来说亲的,心里一动,想着,两个丫头年龄也到了,是该准备了:“如此,大善。真是劳烦姑爷了。”

    林如海客气的推了,又说道:“此事不着急,到时候,老太太要是看着成,给个话。若是不成,只能另找他人了。”说着,又惋惜的摇了摇头,好似你不选就是你不识货的样子。

    贾母听着林如海的话,笑眯眯的点了点头,亲热的姿态让林如海有些受不住,不过还是答应留在贾府用饭。

    今天正好休沐,林如海见过老太太之后就被贾政邀了去。贾母看了看天色,唤来了大房两个女眷,又唤来王夫人。

    如此,众人齐聚,贾母又开口说道:“你们看看这个,今儿林姑爷送来的。”

    三人看了一会儿,都没动静,还是王熙凤先开了口:“老祖宗,这可是好事,如今迎丫头和探丫头也都大了,也该议亲了。”

第 61 章'VIP' 云妹,李纨

    贾母听言,点了点头:“可不是,我虽然舍不得孩子,可是女子早晚是要嫁人的,留也留不住哟。”老太太心里很清楚,如今元嫔娘娘在宫里,处境不太好。若是两个丫头能帮上一把也是好的,可是两个丫头年纪也大了,若是再留下去,就是对元嫔娘娘的名声的也是有碍的。

    王熙凤心里就轻松多了,她那个妹子就是木头,前几年还照应着些,可性子就那样,教也教不会,早点嫁出去也好。而且,这单子上的人虽说家世普通,但到底是林姑爷选择,各个都是实在人,想来也不会被欺负了去。

    见到王熙凤说话,邢夫人也在想,二丫头留在家里也是多吃一口饭,还不如早点嫁出去。没的到时候还要她来把关,到时候一个不好,里外不是人。想着,邢夫人也开口了:“老祖宗,虽然媳妇我也没生养过,迎春到底也是要喊我一声母亲的。林姑爷也是可信的人,再着,还有老祖宗把关,想来是不会错的。”如今,邢夫人越来越聪明了,直指林如海可靠,老太太你要是不选,就是耽误人。

    王夫人可没有邢夫人和王熙凤这种想法,她心里唯一一个念头就是,养了这么多年,还没用上,就让人家捷足先登了,嫁出去,又要一大笔嫁妆,赔钱货一个:“说来,二丫头确实是到年纪议亲了。不过,老祖宗您看,宝玉还没娶妻呢,探丫头也不好先宝玉一步不是?”

    扯淡,探春再过一个就十五了,现在议亲有什么问题?没把探春卖个好价钱,舍不得吧。邢夫人撇了撇嘴,不屑的看着王夫人。

    邢夫人都能想到的事情贾母怎么能想不到,贾母看着这个二媳妇,心里有些不高兴了。按老太太的心理就是,我问过你就是给你面子了,你还不识趣:“老二媳妇说的什么话。男儿娶妻晚些无大碍。两个丫头年龄也到了,还不议亲算什么事?”

    一直坚持只要有机会,就要膈应你的原则,邢夫人开口了:“就是这个理。二太太,不是我说,这姑娘家的大了,就该嫁。留来留去是要留成仇的。到时候三丫头还不得埋怨你这个做母亲的?”邢夫人还故意把‘母亲’两字咬的很重。

    对手一直在变化,你若是还一成不变,早晚是要吃亏的。于是,王夫人听了邢夫人的话,王夫人手上的帕子都快拧成麻花了。

    贾母听着倒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