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女心理师穿越记 >

第60章

女心理师穿越记-第60章

小说: 女心理师穿越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鲜极!
  而如萍统一领来的三餐,内容不同,却俱以凉透,上面还浮着一层白花花的猪油。颜谧不相信陈菲、莲姿她们也是吃这种食物。显然,入了宫后,大家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宫女如萍显然是自己人,而这些书籍和食物,瞒得了别人,却瞒不了仅仅一面薄墙之隔的俞见微。她对于颜谧更近而远之,平日里碰到,就像没看见一样。而在众人眼光煎熬之下的殷婷,却日发消瘦,神思恍惚,有一次在花厅里差点撞上了颜谧,殷婷立刻瞪圆了眼睛,火冒三丈,然而,在发作的之前一秒,殷婷却猛地偃旗息鼓,无精打采地退回了房间,比变脸还快!
  最初,各位秀女们都还沉得住气,到底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大家闺秀,又是在宫中。然而,这一住便住了半个月,一些小姐要练习才艺,要不然到时怎么展示呢?小小的房间容纳不了,便开始暗暗争抢花厅的空间。一些小姐要互相眼红彼此的衣裳首饰,有人衣裳不知怎么就坏了,还有人报首饰遗失……
  虽无有明显的吵闹生事、鸡飞狗跳,可是芳龄宫的氛围,显然已经变了调。
作者有话要说:  

  ☆、才艺

  不知期限的等待,最令人煎熬。而不知结果的期待,最令人焦灼。芳龄宫中,一些秀女逐渐消瘦,而一些秀女眼底下冒出了澹澹的青色。群体性的焦灼愈演愈烈,直到某一日,蒋贵妃忽然来了芳龄宫,给所有的秀女都带了食盒,还有防蚊虫的香薰,并宣布:才艺这一轮的宫选就在三日之后。
  蒋贵妃犹如神仙出世,雪中送炭。然而,她只在大殿中短短数言,便让众位秀女散了。颜谧回到自己房间,翻完了半本书,却有女官来寻,说是:蒋贵妃要召见几位小姐,颜谧就在此列。
  想来自己是最晚通知到的那一个,颜谧有种不祥的预感,来不及换衣裳,便随着这女官去了。果不其然,刚跨进门槛,忽有一个严厉的女声喝道,“大胆奴婢,尊卑不分!还不敢快跪下……”
  颜谧只得立刻跪下,只是也不知道这一跪得跪多久,只得找了个尽可能舒服省力的姿势。她低低瞥了一眼:脱掉了薄薄的漳绒及地披风,蒋贵妃竟着了件天水碧色衣裙,与她身上的青色裙衫颜色相近,顿时,有些了然。
  蒋贵妃一如既往的姿容秀逸,婉约如月,外加和蔼可亲。除了不知礼的颜谧,其余的九位小姐,很快赐了座。其中,半数小姐如蒋玫、莲姿等,自小便经常入宫,与蒋贵妃原本就十分熟悉,还有两三位,略微陌生一些,却奉迎地恰到好处。
  很快,整个花厅笑语喧哗,一派和乐融融的气象。蒋贵妃虽不曾对哪家小姐特别热络,却也不曾冷落过哪位小姐。同时,似乎谁也不曾看到颜谧。
  而颜谧没练过跪功,不一会便膝盖酸痛。她逐渐有些担心:这可是一言便可要人命的皇宫!罚跪已经算轻的了,不晓得待会还要在这上面做什么文章?也不知齐盛的援手够不够及时……
  别人也便罢了,片刻后,莲姿的眼光开始不时地暼过跪在门口的颜谧。颜谧暗叫不好,眼看着莲姿要开口,恰巧有人不请自到,却是陈菲!她扶着个宫女,气喘吁吁地奔了进来,“贵妃婶婶,你来这里,居然没人告诉我?”
  巧的是,陈菲也穿了件青色衣裳,圆鼓鼓的,像一只巨大的,嗯,西葫芦……
  蒋贵妃和煦一笑,“你这孩子真是心急,我正想与她们说会子话,再去看你。”
  不大的花厅,挤进了陈菲,明显局促多了,她这般身材,根本坐不住凳几,宫女专门给她抬了个椅子,她叽叽咕咕与蒋贵妃亲热地讲着话,蒋贵妃也不急不缓回上一两句。
  陈菲仿佛也没看到颜谧,然而,却再没人敢提什么衣裳的事了。更何况,严格追究起来。青色和天水碧,根本就是两种颜色。
  蒋贵妃代行皇后职责,日理万机,自然没时间在芳龄宫多做停留。众位小姐送她离开,陈菲走在最后面,她回头看了看颜谧,莫名道了句,“你长得还不错,就是不该入宫。”
  就在那一天,晚膳之后,照例有女官训话。等到颜谧回到房间,却发现出了事:隔壁的俞见微已消失无踪,也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被发作了。
  俞见微原本的房门开着,可以看到:小小的房间里,箱笼被翻得一塌糊涂,床榻上还有斑斑血迹。许多绿色衣裳散落在了地上,十分触目惊心。
  谁也不知道俞见微犯了什么事,去了哪里,甚至是死是活。这一点,是最恐怖的。
  颜谧沉默地盯着这一切,抬头看见殷婷、沈欢也面色青白地立在房门附近,她们三个人不禁无声地交换了个眼神。
  ##
  三日之后,真正意义上的宫选拉开序幕。大殿的高台之上,神宗斜斜坐在龙椅上,手上还握着半卷佛经,旁边隔开一个半人的距离,摆着一张凤椅,坐着的是姿势更为疏懒的蒋太后,往下再低半个台阶,一左一右,端坐着的是蒋贵妃和德妃。
  秀女们再三深深叩拜,得以赐座。第一轮的才艺展示正式开始,诸位小姐们是按座次顺序上前表演才艺,而座次原本就是按诸家的家世地位排的,第一个出场的自然是蒋玫。
  蒋玫先是焚香净手,然后款款走至场中央,落落大方地朝着神宗等行了一礼,然后早有宫女摆好了琴案和瑶琴。她端端正正地坐下了,一抬手抚了下去,是一曲“潇湘水云”。
  几乎在琴声响起的第一瞬间,几位原本也准备抚琴的小姐脸色大变,可见,蒋玫的琴艺有多么出色。蒋玫行云流水地弹完,竟营造出一种意犹未尽的气氛,无人出声。还是胖女陈菲率先叫了声“好!”,似乎已忘了自己的身份,带头鼓起掌来……而蒋太后随机赞了两句,德妃亦是长篇大论的欣赏之词。
  接下来,夏逸之表演的是作画,考的也是真功夫。她当众画了一副临石兰花图,这幅兰花临石开放,显得十分高洁,十分清贵。简单的一幅画,竟让人觉得可敬。蒋太后吃着点心,还不忘拿着画纸欣赏,看上去有些爱不释手。
  没想到,这两位家世最为显赫的秀女,才艺竟然也如此出众,给接下来出场的小姐们带来极大的压力。
  莲姿选择在现场写字,抄写的是一段佛经。她几乎是一蹴而就地通篇写完。那一张纸上的小楷,确实写得隽秀清朗,极有神韵。因为是佛经的缘故,这张纸最后传到了神宗手中,他轻轻点了点头。蒋玫虽仍旧笑意盈盈,脸色却微微泛白。
  又有小姐弹了琵琶,小姐当场吟诗。
  之后,有一位姓盛的小姐选择舞剑,她身影轻灵,整个表演英姿飒爽。然而,舞剑完毕,蒋太后热烈鼓掌,神宗却在出神。颜谧叹了口气:不出意料的话,神宗与她,想起的应该是同一个人……如若不是英妃珠玉在前,这位盛小姐留下也不是没有可能。
  ##
  等到神宗他们用过午膳,简短休憩后,再回到大殿,小姐们表演便开始多样化了。毕竟,虽是才艺展示,却并不限于君子六艺。这一次进入宫中的秀女数量众多,想要给贵人们留下印象,真是要多动些脑筋,花些功夫。
  有一位小姐用一盏茶的功夫,当场做了几只赤金镶青金石的珠花,献给了太后、蒋贵妃以及德妃。当然,敲打镶嵌的所有工具,锤子、斧凿等,都是特制的小巧款,看起来动作十分优美轻巧,别具匠心。
  有一位小姐现场调制香露,带了一堆精致的瓶瓶罐罐上去,调制了一番,最后呈给了蒋太后她们,还附送给了坐在第一排的秀女们。那香露,初闻是木樨花香,再仔细一闻,是百合香,非常特别,是故获得了蒋太后、蒋贵妃等人的称赞。
  韩熙展示的也是画画。她的绘画能力虽无夏逸之的那么出众。然而,用心之处在于:用很短的时间便完成了相当大篇幅的大允山水图,最后还提了一首自己作的赞美大允山河壮丽的诗。
  然而,颜谧注意力的焦点却并不在场上,她无法控制地一直盯着蒋太后:这老太婆怎么一直在吃东西呢?!原先那四碟子点心,吃的渣都不剩,而刚端上来的那盆葡萄,转眼全变成了葡萄皮!
  这是心理师的职业病!!
  终于轮到了殷婷。有别于各种匠心,她的才艺倒是十分简单,上去认认真真地吹了一曲《姑苏行》。或许因为前面几个的表扬都太花哨了,反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说实话,明显比周遭妙龄少女,年长许多的殷婷,站在那里,不像秀女,反倒是宫中有些资历的女官,有一些违和感,然而,她那样认真地吹着笛子,认真地展示着才艺,认真地想要入宫,不由得让人萌生出一些怜惜之情。
  ##
  轮到颜谧时,差不多到了晚膳时分。在这之前,颜谧一直数着蒋太后一天之内吃了多少东西,还不包括三餐膳食……至于才艺展示,她准备做一首诗。天才心理师可不会做什么诗,这首诗当然是她凭借前一世的记忆,随手取用的。
  虽有齐盛的谋划,颜谧心知,在宫选中,自己也要努把力,起码展示出过人之处,才能配一配临王。于是,颜谧准备盗用的那首诗词,经过仔细挑选,是于良史的《春山夜月》。
  她站在大殿中央,轻轻念了起来:“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水,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首先,这首诗非常有画面感,所以容易取悦更加感性的女人们。听着诗,仿佛眼前飘过一幅幅画面:春天的山上随处都有美丽的景物,以至于流连忘返,直到夜色降临。
  山花馥郁之气染上衣襟,走到哪里都带着大自然迷人的气息。而随性而游,忘记了路的远近,夜色渐浓,应须归去,却还是恋恋不舍。最后,听到远处传来悠长的钟声,放眼望去,远处寺院的楼台掩映在青翠的山色之中,既陌生又熟悉,仿佛是大允景色。又不完全如此。
  其次,宫中多得是迷恋世俗荣华之人,总有操心不完的俗务,实现不能的野心。因此,最没心情体会自然的美好。然而,与自然的联结,却是身为人类最本能的一部分。而这首诗,偏偏能唤醒对于自然的未泯本能。
  最后,这首诗又没有表面那么简单,配合这大允全民崇佛的时代背景,最主要为了满足信佛信命的神宗,颜谧自然要念一首有禅意的诗。而这首诗中就有两个意象,一个是月亮,一个是钟声,都非常容易使人联想到禅意。
  捧月在手,人同天地智慧的联系。月亮常用来象征佛性和真理。毕竟,人心各不相同,月亮只有一个。而寺院的钟声引导着一种向往,引导着精神世界的扩展。这些结论,其实来源于颜谧上一世进行的语词联想实验。
  果不其然,听完诗,蒋太后马上称赞了一声。而神宗也引起了注意,问道,“竟有几分禅意,你常念经书?”
  颜谧解释道,“民女曾在水月庵住过一段时间。”
  神宗点了点头,“水月庵的师太很不错。”
  颜谧:“……”您说的是小满吗?
  蒋贵妃笑道,“皇上也是爱听经的人,既然你在水月庵待过,想来很懂经,不若讲一段经来听听。”
  提到所谓的问经,鬼使神差,颜谧联想到一个故事:梁武帝请某位大师开讲《金刚经》,大师升座,挥起戒尺在讲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