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女心理师穿越记 >

第6章

女心理师穿越记-第6章

小说: 女心理师穿越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譬如说,有个啰啰嗦嗦的尼姑大婶,告诉她,顶着原本颜家套上的“忤逆“名号,根本没有可能嫁出去!即使日后名声得到洗刷,找到了婆家,也难保被谁捅出来,最后落得个退亲休妻的收场!
  再譬如说,有个面目严肃的知性尼姑,帮她条分缕析,还不知道她要在庵中待多久年,虽现在未及笄,年岁却也算不上小……目前靖州的婚姻市场男多女少,哪怕颜家日后将她接了回去,怕是也难说到婆家!
  最后,还有个长着胡子的青年尼姑,跑来恶狠狠地告诉她,婚姻是有多吓人,男人有多么恐怖,男人是老虎,是猛兽,把女人吃得骨头渣子也不剩……
  最初三天,颜谧始终带着微笑,听得十分诚恳。再往后,许是尼姑们也翻不出什么新词了,她便开始引导发挥了!
  于是,众多尼姑都无功而返,因为,颜谧听到第一句话,就知道人家用什么策略,她们根本施展不开来……更多的尼姑发现,自己离主题已远,居然谈了半天的水月庵周遭景色或者地理位置又或是天水师太是肿木么回事?!
  又过了几天,那个叫小满的尼姑也来了!这一日,越挫越勇的尼姑们来得分外多,满满地挤了一屋子……甚至有尼姑因此位置原因产生了纷争,在那争吵不休!
  颜谧对于尼姑也接待得也十分腻味!于是她决定永绝后患,一劳永逸!
  趁着人多,她故作神秘道,你们晓得我究竟为何不肯剃度么?
  屋子里立刻静了下来,众多尼姑都紧紧盯着颜谧,生怕错过了她这句话。
  于是,颜谧扯着嗓子,大声道,因为我爱吃肉啊!!
  你们不知道肉有多香!啊啊啊啊!实在是太好吃太香了啊!!!
  ……
  第二日,净月师太拖长了一个时辰的早课,还加了半个时辰的晚课,用来收拢众多尼姑,对……肉的向往之情……
  对于颜谧,她权衡利弊,干脆不去管她!
  #
  颜谧获得了久违的安静……不管是内门弟子还是杂役弟子,都不再怎么搭理她……只是,那个叫小满的尼姑却似乎没有放弃,她还是默默出现在颜谧用膳的桌子对面,或者是做早课时的木鱼旁……
  小满她说服颜谧剃度的方式很简单,就是跟着颜谧,尽量与她多待在一起……嗯,感化她!(孩子太单纯没办法……)
  颜谧有一百种方法摆脱小满,不知道为什么,却都没有做。
  几天下来,颜谧倒有些习惯与小满待在一处了……两人也渐渐开口讲些话,只不过话题十分单一……小满对佛学十分刻苦投入,颜谧凭借着读过的那本佛经,能为她解答一些疑惑。
  颜谧曾经以为,面无表情的小满虽未必是精神病,但至少是性格冷淡的!然而,她第二次看走了眼!!!
  谈论佛经,尤其是谈到深入处,小满整个人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怎么说呢,像只欢快的小鹿!
  颜谧有些无语问苍天的意思,但也不得不承认,小满这么个气质,居然也不惹人讨厌……
  据说,小满是水月庵收留的孤儿,把她收留入庵的那位师太,在她五岁时便去世了。于是在成长过程中,小满也未受到什么像样的照拂……不过,净月与其他几位师太,对于小满还是挺有印象的。因为,在年轻一辈尼姑中,小满是数得上的勤奋!
  她第一个来早课,最后一个离去。所有的佛经,她抄写得最工整,背诵得最熟稔!对于经文,她不浮于表面,还力求能够理解内涵……可惜,这水月庵中,没几个人能回答她的问题……
  她希望能早日升擢为内门弟子,却也没有走捷径……只是力求能够在佛教经义上有所造诣,能够在年度考核中脱颖而出!事实上,小满也做到了,连续三年的考试,她都位居榜首……
  只不过,这一次,小满贸然提问,差点搞砸了讲经大会,得罪了莲华方丈。净月虽未明面上惩戒她,可是早先说好了升擢内门弟子之事,显然无限期延迟了……
  在颜谧的眼中,小满从早到晚,刨除不多的睡眠和用膳,无非是佛经,干活,陪伴颜谧三者的无限循环。
  这样的状态,颜谧很熟悉……
  她过了五年这样的生活。
  初到美国时,除了不到五个小时的睡眠和每天两顿三明治,所有的时间,都用于看文献,做咨询,写案例……
  一样的心无旁骛和执拗。
  颜谧带着这么一点点心酸,这一夜,她想着小满,也想着自己,有一点点辗转反侧。
  #
  小满对于经文的熟悉及理解,没有一个尼姑比得过她。
  她可以算是成功,可她却并不适合。
  学习经文,大概类似于人文学科,讲究的是“悟”,小满这般刻苦和接地气,来啃这块鸡肋,实在没什么性价比,显然不如做点别的……
  据说,水月庵的提升有三个路径,一个类似于行政提升,就是像净月师太那样,有姨妈尼姑(上一任主持)可以依傍,同时,世故能干,善于经营各种关系……另一个便是专业方面的发展,以后发展为讲经师太,正是如今小满正在努力的方向。
  最后,便是天水师太的那个路子………
  颜谧看着,专注地敲着木鱼,同时念念有词的小满,思索着、评估着她的生涯发展道路……
  许是一段经文念完了,小满微微侧脸,对着颜谧绽开了一个微笑。
  自颜谧认识小满以来,她似乎只有两种表情:没表情和读经时的虔诚。
  这是她看到小满的第一个微笑。
  很美。
作者有话要说:  

  ☆、纤素

  7
  天水师太所居的院子是水月庵最清静之处,三间两进,中间隔着个天井,几株菩提长得比房屋还高,皆亭亭如盖。
  最里面的那一进,一位眉清目秀的小尼姑在门槛外盘桓已久:今朝,天水师太用过早膳,便独处于内室,眼看着早已过了午膳时间,师太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时值盛夏,饭菜不能久放,这位名叫纤素的小尼姑越等越心焦,不觉已经汗湿了半个脊背……
  按照师太的规矩,内室,她自然是一步不敢跨进的;师太没有动静,她也不敢有所扰动……天水师太规矩严苛,但如若守了规矩,也是好服侍的……虽然师太一早言明,她并非学占卜的料,让她死了心……
  然而,在师太身畔服侍着两年,耳濡目染之下,做人做事都有诸多进益!更何况,师太原本就是她的再生父母,饥荒那年,若不是师太把她带回水月庵,说不定就跟兄姐一般,饿死了……
  思及往事,纤素面容戚戚,转念又想起:这半年来,不知怎么回事,师太将身畔服侍的尼姑们,以各种理由渐渐遣走,最后只剩了她一个…
  是故,纤素更加忧虑不安,额头上也冒出汗来!她抬起手来擦汗,无意间一瞥,却发现院门那露出星点的浅紫色衣角,她若有所思,心越跳越快……停顿了两秒,她似是下定决心一般,背后的拳头在空中挥了挥,忽地立了起来,快步走入反方向的最远一间房内,并把房门重重地关了起来……
  这个人,她自然是认得的,就是那个颜谧!
  #
  从半年前开始,天水师太结束了之前疯狂阅看庵中各色尼姑的状态,反而,越来越多的时间,自闭在内室不出来……这种死心,纤素感同身受,毕竟,她听说了前八个师姐怎么让师太一步步失望,目睹了后四个师姐如何让师太一点点抓狂……
  于是,纤素伤感地认为,大概水月庵真的气数已尽,再没有能够继承师太衣钵的命定之人!
  然而,半个月前,师太一反常态地遣她去打听一个人的消息,便是那个“静养”在庵中,曾与莲华方丈论经的颜谧……对于此,现今的方丈净月师太也十分惊喜,甚至发动了不少尼姑,去说服颜谧剃度,然而……唉!
  总之,前天夜里,水月庵又跑了两个小尼姑……净月师太十分恼怒,之前,庵中已经保持了三年无尼姑遁走的记录,这一点她深以为傲,每次都要在主持大会上说道一番……
  现在却……水月庵一切如常,净月只能归咎到颜谧头上,谁让她公然宣扬“吃肉”!
  发展到如今,主持自是不愿再把颜谧纳入庵下,甚至一度想把她从内门弟子的居所中赶出来……是天水师太,她仿佛算出来了一般,派自己及时给主持传话,暗示对于颜谧,她还要再观望一番,怕是有转机也不一定……
  想到这里,纤素不禁心怀羡慕地思付:难道这颜谧真是那命定之人!
  纤素也曾远远地观察过这个颜谧很多次:
  她长得很好看,表情却十分冷淡,但真要说有什么与众不同?
  怕就是举止果敢,又带着几分洒脱……怎么说呢,嗯……有几分女子的婉约,又有几分男子的飞扬……
  想到这里,纤素轻轻闭上了眼睛,重重呼出一口气:
  自己前所未有的大胆,违反规矩放了颜谧进来,也不知道对与错?!
  可是,看着这半年来苍老得厉害的天水师太,哪怕有一丁点的机会,也只能去帮她争取……
  #
  在院门外窥伺的,的确是颜谧。她的确在打天水师太的主意……
  那个懂易经后来患上依赖性人格障碍的中年男人,颜谧足足治疗了半年。对于易经,她不可谓不熟悉。
  易最初是蜥蜴的名称,是个象形字。旧说蜥蜴能在一天十二个时辰中改变十二种颜色,以作掩护而免遭外物侵害。后来,易便因此引伸为,表示阴阳运行,万物变化之理。
  而最初,《易经》的确是占筮书,是周人占筮的典籍。最初只有八卦,以八种不同的形象判断所占之事的吉凶。 只不过,后来,孔子又作《易传》,与《易经》合称《周易》。
  新时代的科学博士颜谧认为,正是《易传》使《易经》从占筮转变为哲学,从迷信转变为理性!同时,将《周易》内容逻辑化、系统化!
  毕竟,荀子早在《大略篇》中这样说,“善为“易”者不占”!
  颜谧觉得,抛开占卜,易经本身呈现的哲理更具参考价值,因为“占”,就会使人的认识受到束缚。唯有“不占”,才能从一个更高更全面的角度去欣赏易经的智慧!(学霸学问研究得深刻哇,众位请鼓掌!)
  除此之外,天才心理咨询颜谧还把周易中的哲理成功迁移、应用到了心理治疗中。
  譬如说,在美国的前五年,颜谧主要接触的是西方人的个案,总得来说,西方人追求个人自由和责任、重视自我满全……对于他们的心理治疗,更多是去除价值的条件化,激发他们自己的潜能。
  后来,颜谧也开始做一些东方人的治疗,却发现很多疗法不再起作用,因为他们真的很难分清人与人的界限,他们主张的是“以和为贵”……他们服从集体主义,服从权威,安分守己,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不少人更以“和”为名,鼓励顺服权威、压抑独立思考、扭曲个人意志……或许正是因为此,他们中的许多人,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
  既然东方人看重“以和为贵”,颜谧便也尝试用《易经》中的“和”来解决问题。
  据颜谧的理解,所谓的“和”,不是僵硬、静止、只强调安稳、不容纳变革的“和”,而是阴与阳、刚与柔两种势力相摩相荡所产生的“和”。只要愿意尝试和突破,“和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