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与吾同在 >

第5章

与吾同在-第5章

小说: 与吾同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世杰注意到严小晨欲言又止,看来她不同意姜元善的观点,可又不愿挑起争端。这个姑娘长得小巧玲珑,容貌不算出色,但一双大眼非常有神。她的目光与何世杰相遇,老何努努嘴,示意她说出自己的看法。她点点头,温和地说:“我也非常敬仰张巡,但很可惜,他有不小的人格污点,若说他是历史完人,有点欠妥。”

姜元善不客气地反驳:“你是说他在绝境中允许士兵以饿死者为食,甚至杀死小妾让士兵分食?这当然让正人君子厌恶,但咱们别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只需想想他当时这样做,是因为道德沦丧兽性发作,还是为了一个高尚的目的?肯定是后者,是为了在孤城中尽量坚持下去。”他感慨地说,“其实正是这点让我格外钦佩。以他的智慧,难道就想不到这样做会留下万世骂名?如果他的目的只是青史流芳,他绝不会这样做的。但他不图虚名,而是尽其所能来保住唐朝的命脉,为此不惜赔上自己的清名!历史上能把事情做到如此极致的人不多,比如后世的史可法就没做到,史在绝境中只知道‘以死报国’。如果把张史二人作为各自时代的代表,就会得出一个遗憾的结论:汉民族退步了,变得文弱了,失去了汉唐时期的强悍和野性。我不会赞美张巡的这种举动,但我想,在他所处的极端环境下,这个‘污点’应该被后人原谅。”停了停,他又加了一句,“说不定,咱们中哪一位的血脉能传到今天,就是因为他在睢阳城多坚守了那些天!”

其他孩子并没有参加争论。据何世杰的观察,他们可能不大了解这段历史。这出乎老何的意料,因为据初步接触,这群天才孩子知识面极广,绝不在老何和小赵之下,但细想也不奇怪:国内物理工程奖培训班实行的是军事化培训,每个孩子一般从八岁起就住进全封闭学校,每天进行繁重的思维训练,填鸭似的被填进大量知识。但这些知识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那些肯定不会成为国际考试的重点内容,比如详细的中国历史,则难免被忽视。现在,何世杰看到了中国式速成培训的一个重要弱项:孩子们的中国历史知识相对薄弱,大概只有姜元善和严小晨例外。他不想埋怨培训班的老师和组织者,因为上级给他们下达的目标就是“十年内挺进国际物理工程大赛前三甲”,为了完成这个目标,难免会有点功利主义,难免在施教内容上有所侧重。实际上,他们在短短几年中就取得突破,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但何世杰还是觉得可惜。他认为,不能深刻了解中国历史的人,不可能胜任他和更高层想交付的重担。以后他要建议为孩子们恶补这一课。

严小晨属于外柔内刚的性格,她不愿意挑起争论,但既然争论已经开始,她也不会退缩。她温和地笑道:“我不会苛责一个历史英雄。张巡守睢阳,保住了江南不受蹂躏,保住了唐朝中央政府的江南财赋通道,这是唐朝政府能平定叛乱最重要的原因。韩愈说他‘守一城,捍天下’‘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欤?’海外华人多为江南祖籍,所以格外铭记他的恩德,一直把他当神来敬。不过无论如何,食人这样的恶行是不能原谅的。姜元善你说呢?不妨作这样的假设——假设你就是那个被分食的女人?”

她的笑容温婉,语气温和,但反问够犀利了。几个孩子七嘴八舌地插话,大都赞同她的观点。姜元善哼了一声,没有再争辩。过了一会儿他忽然说:“那我干脆再提一个名字:‘冉闵’号。小晨你怕是更要反对吧?这个人也是我非常敬仰的历史人物,但他的污点更大。”

孩子们有些茫然,看来他们没听过这个名字。严小晨迅速看了姜元善一眼,没有接他的话。但老何看出来,她显然知道冉闵这个历史人物,也知道此人的复杂性——五胡十六国时,北方汉人被屠戮殆尽,史书说“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屠戮殆尽。”那时候,胡人称汉人为“一钱汉”,意思是杀一个汉人只用赔一文钱。绝境中的汉人组成“乞活军”,在危境中艰难求活,冉闵之父是乞活军中一员虎将,在与羯人的激战中战死。父亲死后,小冉闵被杀父仇人、羯胡政权后赵皇帝石勒收养,长大后成为后赵的著名猛将,曾多次与父母之邦东晋作战,战功卓著。但谁也没料到,他最后却振臂而起,带领汉人反抗群胡。他作战勇猛,用兵如神,在与鲜卑的战斗中,以七千步兵和两千骑兵对抗十余万鲜卑骑兵,十二战连捷,威震天下。虽然后来兵败被杀,但他的抗争为北方汉人保存了最后的血脉。不过,他是以屠杀来对屠杀,公然向天下发布“讨胡令”,对胡人中的羯人杀戮尤重,几乎杀得寸草不留。所以在今天的多民族社会里,宣扬这个名字是比较犯忌的。

小赵很机灵,发现孩子们的争论进入了敏感区域,立即岔开话头,“你们已经给第三艘航母起了这么多名字,这个问题可以告一段落了。下面讨论一个新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航母的自我防御能力。”

这是老何为夏令营准备的重要问题之一。虽然中国已经有了两支航母编队,并正在组建第三支,但在一流的军事专家中,关于“高科技时代航母是否过时”仍是争论不休的问题。何世杰很想听听圈外人的意见,听听这群天才孩子的意见。这个问题与刚才不同,孩子们都不存在知识盲区,所以全员参与,讨论得很热烈。

戴近视镜的小胖子朱郁非说:“我不看好航母的前途。矛与盾的矛盾中,矛的技术突破总是相对容易一些,也廉价一些。现在,弹道导弹打航母的技术,包括再入控制和末端寻的,都已经非常成熟。别说是中国的航母编队,就是美国尼米兹级航母,虽然号称能抵御几个波次的饱和攻击,但也难以抵挡这样高马赫数的导弹。此外还有高速鱼雷、太空动能武器、空天飞机等等撒手锏,如果到了战争的生死关头敢动用核弹,那就更难防御了。我认为,在高科技时代,航母这样的庞然大物天生就是一个死靶子。”

十八岁的林天羽是个帅小伙,爱和大伙儿捣蛋。他说:“我不同意这个观点。航母的现有防御系统已经够厉害了,还有最新的舰载激光防御系统呢?航母有足够空间和能量来配备足够数量的大激光炮,组成密集的火力网,对付高马赫的弹道导弹也绰绰有余。美国已经开始配备了,据说咱们的第三艘航母上也要配备。”

大个子张如弓瓮声瓮气地说:“我赞成天羽的意见。”

所有人都发表了意见,两派力量大致相当。姜元善一向口齿伶俐,这次挨到最后才发言:“我觉得嘛,航母的作用多少类似于中国的万里长城。”这个开头有些突兀,有点迂曲,何世杰和小赵互相看看,认真地听下去。“长城在汉强夷弱的情况下没用。如有人向唐太宗建议修长城,唐太宗说:我正要率将士北逐大漠,修长城干什么?他的话后来确实实现了,东西突厥被消灭、被赶走,连东突厥可汗都被生擒。长城在夷强汉弱的情况下也没用,像南北朝、五代和元清两朝,胡人轻易就能越过长城。但在汉夷之势相对持平时还是非常有用的,在各个强大朝代的后期,如明朝,它有助于维持一种力量均衡,把游牧区和农业区分开。航母呢,在高科技武器的今天,如果一个强大的敌人决心要炸沉它,再好的防御也是没用的,激光防御网也不行——激光能防住太空钨棒和核弹吗?但只要走到这一步,那就说明双方已经彻底撕破脸了,这场战争绝对没有退路了。我觉得,航母的最大作用就是提高大战爆发的阈值。而在终极之战爆发前,航母的实战效能和震慑作用都是不容怀疑的。所以,中国还是得发展航母,必须大力发展,哪怕大战一开始它就被全部炸沉。”

这个观点得到了徐媛媛、万玉民、刘涛等人的赞同,何世杰也轻轻点头。当然,这个观点有失偏颇(无论哪国在组建航母编队时,也不会把基点放到它将被全部炸沉这种预估上),但他的“阈值说”有相当合理的内核。何世杰对这些孩子已经观察了三四天,到目前为止,他最看好姜元善和严小晨。不过,小姜刚才谈论张巡和冉闵时,观点中似乎有某种……危险性,至少是有点偏激吧。何世杰还要继续观察。

讨论之后,小赵带领孩子们去下层的船舱,准备参观舰船主机、近战系统和升降机等,何世杰仍然跟在队后,把所有孩子的言谈举止罩在视野里。

这是普通的一天,天空晴朗,海面上很平静。一架空警…3000在蓝天上游弋,另一架刚刚降落,在阻拦索边停稳。此时,谁也不会想到他们很快将被震惊,而人类历史也从此走到分水岭。大家排队走过后甲板时,后边的何世杰发现队列中部的姜元善突然停下,抬头看着斜后方,目光无比震惊。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何世杰同样惊呆了,震惊之余首先冒出一个清晰的念头:

从这一刻起,武器史怕是要被改写了。

在“墨子”号右后舷上方,安静地悬停着一个银白色的球形物,类似一个大型热气球,但没有吊篮。球形有点扁,可能是它离得太近,仰视中有视觉误差。球形物距甲板仅仅七八百米,其大小与波音777相当或稍大。虽然与航母相比它的体积不算大,但由于高度低,又出现得十分突兀,所以仍让甲板上的目击者有喘不过气的感觉。球形物下方有微弱的淡蓝色光芒,但在明亮的阳光下几乎看不到,也没有任何声音。

刹那间,何世杰脑子中闪过两个念头:巨型气球?外星飞碟?这时,球状飞行器移动了,它的主体似乎没有倾斜,但喷火口却从下方移到了侧方,淡蓝色的焰流加强了,变成明亮的蓝色。飞行器以极快的速度横掠过航母,在船的左舷上空再度悬停,高度离甲板更近,几乎是悬在人们头顶上。横掠时仍然无声无息,但从超强的机动性上看,它显然不是气球或飞艇之类。

这个大球的机动让何世杰回到现实。他以军人的本能做出反应,迅速转身奔向司令舰桥方向,边跑边高声喊:“警报!发空袭警报!”

奔跑时,他一直侧身盯着空中,余光看见姜元善右手高高举起,手中似乎有什么东西。还有几个孩子也觉察到空中的异常,纷纷抬头指看;前甲板上有两名绿衫军士也在向司令舰桥方向跑,边跑边喊,喊的似乎也是“警报”两个字。然后——突然之间,悬停的球形物消失了。

何世杰在急跑中来个急刹而停,震惊地盯着天上,盯着一秒钟之前还悬着大球的那片空域。事后回想起来,他总觉得那一刻不像在现实世界:天上突然出现的那个几何形状堪称完美的银色大球;它突然消失后的那片蓝色空域;空域中静止的白云;还有甲板上静静伫立的几十个人,他们都仰着脸庞,张着嘴巴,目光如痴,就像是无声电影中的一个定格镜头。司令舰桥上到现在仍无异样,无论是航母上配备的空中搜索雷达,还是“中华神盾”上配备的相控阵雷达,抑或是在空中盘旋的预警机,都没有对这架球状飞行器做出任何反应。阳光温馨明亮,甲板上气氛安静祥和,一切似乎沉浸在梦幻色彩中。如果这架球状飞行器想要炸沉航母,它轻而易举便能做到,甚至用不上鱼雷、巡航导弹、空舰导弹这类东西,只需打开底舱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