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大汉女狼 >

第42章

大汉女狼-第42章

小说: 大汉女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呃……要不你自己搽吧。”他忽然握住我的手,这姿势颇有些暧昧。我觉得心慌,充满压迫感,连忙掉转过目光,从他肩头望了过去。
  他看着我,意外的,眼神竟似有一丝柔和。
  “走吧,你的随从要等急了。”
  回过神,我才发现全家福不知什么时候醒了,正站在远处望我们,神态讶异,张大嘴巴。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十二章 廷议(上)(1)
驱车回府。
  行至不远处,再撩开帘子向外看去,月色清冷,如水铺泻,那一袭寂寞如雪的白衣已然消逝,无声无息。
  我放下帘子,微微叹了口气。
  亥时,回到府中。
  此时来贺的宾客早已散去。从现场的杯盘狼藉来看,晚餐还是十分受欢迎的。下人们正在收拾整理。
  “小妹,你跑到哪去了?大家都担心死了!”卫君璐首先发现我,从屋子里跑了出来。
  全家福想要开口,我连忙打了个手势要他闭嘴。
  “没什么,我累了,来点热水洗洗澡。”
  上朝,将意味着神棍与神棍之间结束冷战,开始了如火如荼的正面交锋。
  “来人,快去烧水备茶,伺侯大人休息。”卫君璐指挥着家人又忙碌起来。
  迈动胳膊腿回房。数月来高效紧张的生活令我感到了有些疲倦。
  真想大病个一场,就可以偷懒了。不过却有这么多人的生计掌握在手里,不得不努力,不得不奋斗呀。
  从楼台上往下看,忙忙碌碌的人走来走去,规模盛大的酒席摆了整座花园,哪怕是收拾也需要不少时间。
  一切富贵皆如过眼云烟,看戏的人潮散去,才发现戏台上只剩下一个人的凄凉。
  一夜无话。
  第二日,似乎鸡啼得特别早。天还没有亮。
  可儿、巧巧急匆匆奔进来,叫道:“大人大人起床啦!”
  我睡眼惺松,不知道被谁套上了衣服,洗过脸,盘发束冠。打着哈欠。
  司马迁一早就在楼下等着了。
  叫道,“小烈子,快一点,赶不及早朝了!”
  司马的车是单匹马拉的,当然跑起来没有我的豪华型双辕车快。焦急得在下面走来走去,难得他还是够义气,没有抛弃我一个人先走了。
  我一面答着,“来啦来啦。”一面还是睡意蒙蒙。
  最后也不知道是被谁拖着塞进了马车,颠颠簸簸,一路昏睡。至安门外,司马迁把我叫醒。
  果然等我们赶到的时候,差不多是最后到达了。百官齐齐整整,由最后一级玉阶,一阶高于一阶,全都站满了密密麻麻的人,一直排列到朝殿之上。走到大殿再回过头往下看,只见乌压压一片。大部分人都暴露在露天下,只有少数能够登堂入室,享受着不遭受日晒雨淋的良好待遇。
  我们俩急走向台阶上走,然后准备鱼目混珠,不着痕迹的插队。
  “呵呵,借过一下,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进入内殿,前面的,前面的前面都不知道是什么官?司马迁来不及提醒我百官列队的规矩,我已经瞅准了位置,一挤挤进去,排到东方朔前面。一来嘛这个角落不太显眼,打瞌睡可能不容易被发现,二来嘛遇事也好有人商量。
  决对是块风水宝地!
  东方朔低眉敛首地在沉思。每天早上都是他的深思时间,据说此时的头脑最清醒,因此我也没有打扰这丫。
  大家看不惯我这种乱插队行为,全都摇头晃脑,颇有微词。
  排在前面的几个官员慌道,“烈大人使不得使不得!”说了半天,我才明白是他们的职位比我低,纷纷要和我交换位置。
  这时黄门官叫道,“陛下驾到!”
  顿时群鸦肃穆,大家迅速列队站好。大殿里静得能听得出每个人的呼吸声此起彼伏。
  群臣跪,山呼万岁。
  刘彻扬了扬手,威容肃穆。道。
  “平身。”
  随后他也发现了我的插队行为,朝我看了一眼,却没有多说什么,因此大家也就默认了这个排列顺序。
  “卿等可有事启奏?”刘彻目光虽是居高临下,却似乎有意无意地扫了我几眼。
  我决定大庭广众之下,闭嘴以策安全。也学东方朔的样子,低眉敛首,故作低头沉思状。
  未久,便有人出班道,“臣有本启陛下。”
  “讲。”
   。。

第三十二章 廷议(上)(2)
“启奏陛下,匈奴来使,请求遣我王室之女下嫁军臣单于之子于单,使团已于日前出发,于单王子亲自前来,并携带了厚礼以示诚意。臣请陛下示下?我大汉应以哪一位公主下嫁?”
  田汾低头奏完,又抬起来看了一下皇帝的脸色。
  大家都下意识地向窦婴望去。
  窦婴的一张红光满面的脸却与大家一样都是标准的上朝族表情。没有任何表示。
  刘彻经过了一番心理调整,怒火也已消磨很多。开口道,“卿等又以为如何?”
  窦婴没有开口,百官也大多在观望之列。
  此时大行令王恢出班道。
  “陛下,匈奴借着和亲,目的不过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物品,以他的几头牛羊换我大汉黄金布帛等无数。况且我朝南宫公主嫁到匈奴并没有几年,每年我汉朝皆供给财物米粮无数,匈奴人还不满足,实在欺人太甚!臣听说战国时期有一代国,人口亦不过我汉朝一郡之众,尚且能奋起而抗击匈奴。今我大汉昌隆,富有四海,匈奴却屡次犯境,欺我大汉无人也!细数其罪行,无不令人怒发冲冠!臣认为应采取强硬态度,加护长城,攘平边寇,让匈奴人知道我大汉朝天威!绝不容许侵犯!”
  此言一出,立刻响起了大片附和。主战派摩拳擦掌,群情激昴。
  却听得一声冷哼,有人出来反对。
  御史大夫韩安国道,“高帝时我朝亦倾力攻打匈奴,然却被匈奴兵困七天七夜,只能选择和亲,而今已获得五世平安,为何却又要打破这个规矩,徒添刀兵呢?臣觉得,还是不战为好。”
  “难道韩大人以为,我大汉朝还有公主可嫁吗?先皇的女儿,陛下的姐妹们都已经出嫁,还是你想要各位公主抛夫弃子,改嫁往匈奴?”王恢不屑地讥讽道。惹得众人均一阵讪笑。
  以韩安国为首的主和派耐不住了,其中有一人道,“各位难道不知道当年高后是如何回复匈奴单于的挑衅?所谓,百忍乃成金。正因为高祖与高后采取沿袭至今的和亲政策,为我们争取到了数十年的休养生息,才能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我朝亦得以厉兵秣马,发展农桑……”
  不说还好。此言一出刘彻立刻面色铁青了下来。此事一直被他引为耻辱,这些人却在大唱颂词。实在是大大触动了他的逆鳞!
  王恢厉声道,“难道我大汉朝就要世代依靠女人的庇护?躲在女人的裙子底下吗?我大汉的男人们都死光了吗?”
  顿时,满众哗然,少时整个朝堂静默下来。
  朝臣静寂。似乎连主和派也有些动摇了。凡是有些血性的男儿,无不被这句话所激。刘彻更是眼中厉芒大盛。其心意明眼人都已看得出来。
  看来,这场仗是无可避免的了。
  回头望了眼东方朔,他对此似乎早就预料到了,依旧是不动声色。
  气氛并没有僵持很久。田汾又出班道。
  ……“陛下,下臣是认为……”
  田汾还未说话,先把语音拉长了三分。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
  “田大人有何高见吗?”众人见他不说,都有些着急。
  “臣也觉得……战,可以扬我大汉天威;和,仍可以图一时安宁。这战嘛是终归是要战的,只是臣觉得,此次军臣单于遣子携厚礼而来,可以说表面上下了一番功夫。我们若在此时贸然兴兵,倒显得名不正言不顺,出师无名啊。臣倒是觉得不如先观望一番,再作打算。”
  此言一出,又有许多人附合。
  “这战也不是,和也不是,请问太尉到底是个什么意见?”以王恢为首的主战派显然都不耐烦了。
  田汾依旧是那个不紧不慢的语气道。
  “臣……保持中立。一切全凭陛下定夺!”
  这老滑头!说了等于没说。
  朝臣于是又开始议论纷纷,分成主战,主和两大派,互相攻击,争论不休。洋洋洒洒地雄辩,一看天色,早朝时间已经被拖延了很久。
   。 想看书来

第三十二章 廷议(上)(3)
我突然就想,要是来个投票大表决,大家赞成的举左手,不赞成的举右手,就能很快分出支持派与反对派了,这不是很简单吗?
  当然,这么白痴的想法也只能在心里忽悠闪现了一下而已。还是少开尊口为妙。
  然则此时的议题已经有所改变,从刚才的战或不战,逐渐转变成如何战,用何策略方能诱敌深入予以一举歼灭,及如何才能变得师出有名?
  主和派此时完全居于了弱势群体,有部分人倒戈相向。韩安国显然是不赞同出战的,但也无法再说什么,涨红着老脸,满面羞愤。
  气氛正是热烈。
  殿外忽有人细声细气地冒上来一句。
  “启禀陛下,卑臣还有一本上奏。”
  “宣。”
  大家被打断了思路与研讨的论题都有些不悦。
  彼时殿外台阶下一个细小的人干从人堆里被剥离了出来,站到了红地毯上面,双手托一份奏章,高举过头,目光低下看脚,然后紧走几步,入得大殿再紧走几步,扑通一声跪倒。高呼。
  “卑臣少翁,有事启陛下。”
  在做出这个动作的同时,他用眼角观察并扫了我一眼,见到我仍是围着面纱,似有了些放心。
  这时期,尽管在意识形态领域确立了以儒学为正统的地位,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较多地沿袭了法家的做法,同时在宗教制度上,儒家所提供的宗教,并不能完全满足历代皇帝都关心的企求长生的愿望,和希望神灵降福于国家之类的想法,恰好方士们所提供的宗教正符合这一点。因此这个时期宗教制度的建立最终选择了方士进行参与与策划。主持祭祀,宗庙祭典,以及炼丹,侯神求仙等诸事。
  时年少翁为文成将军;栾大为五利将军,方士之贵盛,一时无比。
  然而按照惯例,方士们无论身份如何尊贵,亦只可以列班在朝堂之外,除非有重要事情上奏,一般都不能踏入大殿,不准参与政事。这可能也是出于对方士们日益膨胀的权欲所采取的一种压制与警示措施。
  “卿有何事要奏?”刘彻问道。目光从上而下,带着些许冷意。
  宠物、弄臣一类,偶尔供人消遣一下也就罢了,想在哪里都插上一杠子,无疑是大大的不智。这少翁自以为可以仗着自己史无前例的尊宠在朝堂上发言,已然犯了忌诲。
  此牛人还没有自觉,说道。
  “臣前夜偶得神人托梦,尝言城东三十里地,牛腹有奇,因此臣漏夜赶往城东,杀牛百头,果获得一卷箴言,此关系到我大汉朝的国运,因此贸然来告之陛下,请陛下看在臣忠心一片的份上,不怪罪臣私闯大殿。”
  刘彻点了点头,内侍将一卷帛书呈上。
  他展开看了下,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波动。对内侍道,“念。”
  黄门遂念曰。
  “汉帝,事天以礼,立身以义。事父母已孝,成民以仁。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与天无极,天禄永得。故此降书,许三百之寿数。尔等应以美人二千,十四至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