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天下文胆 >

第2章

天下文胆-第2章

小说: 天下文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仆役招呼管仲吃饭,管仲说:“我不饿!”
  生命有可能随时失去,坚持的理想也将随之飘散。哪有闲心吃饭?
  如何提高速度,尽早到家?这个问题难住了管仲。要提高速度,只能靠仆役的两条腿,别的条件根本不具备,想都甭想。而要仆役们的这两条腿持续有力地迈下去,有两个办法,一个蠢办法,一个巧办法。蠢办法是拿鞭子赶,巧办法是让大家自觉。
  拿鞭子赶比较省事,让带队的使臣吆喝吆喝,挥挥胳膊就行了,可效果不见得好。被人像赶牲口一样的赶着,属于受迫性行走,虽然仆役们就是牲口,可他们比牛马有思想。你挥动鞭子,他走快点,你胳膊刚放下来,他立刻放慢脚步。不像牛、马似的,只要有人赶,有多大劲使多大劲。
  强制赶路,如果运气好,再赶上这帮仆役中有几个自尊心强一点,逆反心理重一点的;给打急了,成心拖延时间,就盼鲁国军队追上,立刻就地投降。反正在哪儿都是当奴隶,爱咋咋地!所以,这个方法只能短时间有效,解决不了长期问题。是个蠢办法。
  大家自觉加快步伐,团结、紧张、严肃,而不失活泼;既轻松又省体力,真是个好方法。但是思想工作不好做,大家都是第一次见面,自己的身份又是被遣送人员,没有威信,谁会听你的?
  管仲看着吃饭很香的仆役们,正在胡思乱想;忽然注意到,在一片嘈杂的咀嚼吧唧嘴声中,有个年轻的仆役,一边大口吃饭,一边低声哼唱自己刚才路上演唱的歌曲。
  管仲一拍脑门,找到了解决答案,还得唱歌。但不能是独唱,而是合唱。
  大家知道,闷头走路很容易疲劳。而边走边唱,则使人精神放松,情绪愉悦,行走矫健,忘记劳累。但必须是节奏明快的,来首《二泉映月》,那更走不动了。
  正好这个年轻的仆役走到车边来收拾东西,管仲问:年轻人,这歌好听吗?
  仆役笑着点下头,说:好听,小人喜欢,走路唱着也带劲,不觉得累。
  管仲又问:那你怎么不大声唱出来?
  仆役说:“小人声音大,怕惊扰了老爷。他们那几个也会唱,就是不敢,怕老爷不高兴。”
  管仲言道:砌!我是什么老爷,现在是囚犯。下午赶路的时候,大家一块唱,热闹热闹。总是一个人干嚎,没劲!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黄鹄之歌与寡妇不再嫁
于是不久,在公元前685年冬季的鲁国大道上,出现了一支情绪饱满、斗志昂扬、歌声嘹亮、大踏步行走的前进队伍。从精神面貌上看,很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下乡的文艺宣传小分队。
  第二天临近中午,文艺宣传小分队终于到达了齐国绮鸟边防检查站。管仲彻底的松了口气,安全了。
  一直紧绷的神经一放松,其他不在意的生理问题马上就跳出来骚扰。一路上都是提心吊胆,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足,还得积极带头领唱。而且为了争取时间,完成最后这一段最关键的旅程,饱吹饿唱,管仲自觉把早饭免了。现在是肚皮干瘪,嗓子冒烟;又渴又饿。只是成功后的亢奋尚未消退,不累。
  碰到上来迎接的绮鸟边防站长,管仲别的没说,当场就跟他要饭。本来俩人没什么交情,不给也属正常。但站长人很善良,还真给了。不仅给了热饭热菜,还跪着端给他吃,甚是恭敬。管仲不客气,狼吞虎咽,大吃大喝。
  站长耐心地等他吃完喝完,打个饱嗝,然后小声地提了个很小的要求,交饭费。没料到,管仲不讲道理,抹抹嘴,委婉拒绝。
  对话过程是这样的:
  站长说:万幸,你回国不死而做了大官,用什么来报答我这一餐之饭?——要饭费。
  管仲显然没有报恩漂母的韩信那么讲义气,说:照先生所说,我被国家录用,是要论功劳行赏,以才能用人。那么,我以什么来报答先生呢?——委婉拒绝。
  站长想搞一次政治投机,碰到管仲的不近人情,投机失败,赔进一顿饭,外加许多殷勤,心里很不高兴。
  管仲可不管他高兴不高兴,依然故我,几十年我行我素,别说一个边防检查站长,后来连挚爱亲朋鲍叔牙的面子都没给过。
  说到这里,有两个小问题需要澄清一下。一,鲁庄公有没有后悔,派人追杀管仲;二,管仲唱的歌曲是不是黄鹄歌。
  第一个问题,《左传》、《国语 齐语》、《史记》、《吕氏春秋》、《韩非子》等诸多史籍均没有相关记载,所谓鲁庄公反悔而追杀管仲这件事情,是子虚乌有。虽然管仲只是遛了一通嗓子,做法有些无聊;但更说明他这个人,观察细致,思维敏锐,处事积极乐观,具有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也。
  第二个问题,有史料记载的黄鹄歌是西汉刘向所编撰《列女传》中的一首,主题是寡妇坚决不再嫁人。歌词大意是:黄鹄早寡,七年不双,宛颈独宿,不与众同;禽鸟尚然,况於贞良。
  这种寡妇不再嫁的题材,显然不适合进行曲的风格。而《东周列国志》中的所谓黄鹄歌词是作者根据情节编写的。所以结论是:管仲唱的不是“寡妇不再嫁”这首歌。
  以上两个问题的说法均出自《东周列国志》,而《东周列国志》是明朝末年,冯梦龙改编自余邵鱼《列国志传》的历史演义小说。历史小说是可以虚构的,写法也取决于作者本身对那段历史的了解水平,并带有作者自己所处时代的思想烙印。而史书的真实性和严谨性,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现在,已经远远不是把历史小说当做史书来看的年代。
  即使白抖了回机灵,可更说明管仲的高明,也是个真正的人。高明之处是他的思索,当时的人大都不思索,混日子的居多,尤其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处之泰然,听天由命。比如急子,爹让死就死,死不了也赶上去要求土匪费二遍事再来一刀。而管仲对待事物的态度显然是积极的,也勤于思考。这件事情不大,可蕴涵了很深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如何驭人。
  《孟子?滕文公上》原文上说:“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这里说的“食人”不是吃人,而是受别人供养,吃人那是非洲生番的爱好。“治”就是管理、统治,说白了就是驱使人民听话干活。管仲身为囚犯还能驱使车夫,车夫们不仅欣然接受,还积极配合。驭人的手段既隐蔽又高超,很不一般。然而,这不是他驭人能力的全部,还有更高的追求,驾驭小白,齐国的君主。
  

一个招聘总理的面试(1)
堂阜,茫茫一派贯南北,起卓笔嶅峰,经漱玉龙泉;遥遥大道连东西,通泰安古郡,达沂州旧府。一条河从堂阜村边穿过,是齐、鲁两国的分界线。说得很热闹,堂阜其实就是个普通的村庄。然而,普通的堂阜将要变得很不普通,因为,齐国的霸业将从这里开始。
  初冬的时节,河流还没完全上冻,依旧倘涌;只是失去了往日的喧嚣,转做潺潺。秋的残花败叶已被风和流水带走,所以河水清且涟漪。只有一些没有沉到水底的枯枝,固执的守在河湾,仿佛在给过去的时光留下一丝记忆。
  一个人站在堂阜河边,表情严峻,对着水面,正在发呆。偶尔患得患失地抬头眺望一下远方。身后有几个仆役像告别似的在那里低头傻立。
  此人正是管仲的老友兼同乡鲍叔牙。他来到这里好几天了,目的不是要跳河或者出远门,而是迎接管仲。因为担心管仲途中遭遇变故,回来的是一具遗体;所以他一直心绪不宁,行为表现像投水前的征兆。
  远处终于出现了一队人马,鲍叔牙顾不得衣服下裳缠腿,急忙抢步迎上前去。离得近些,依稀望见后面囚车上有个脑袋在晃。鲍叔牙放了心,停下脚步,泪水浸满眼眶,对天一揖,“齐国幸矣!”
  把管仲从囚车里放出来,两人没有过多喧函。鲍叔牙赶快吩咐仆役,弄口大锅,烧水,给管仲洗澡。
  管仲的身体还真皮实。冬天里,坐了一天半的囚车,又领唱进行曲,还少吃了两顿饭,精神紧张都不算。他只洗个澡,外加一顿饱饭,精力就恢复了。文言说法,这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通俗的说法是:能人,就这么禁折腾!
  他有些不安地问鲍叔牙:“我这样死乞白赖地活下来,别人不会说三道四吧?比如,说我没忠义。”
  鲍叔牙当即给了他一通批评:“你为齐国活着,有什么可丢脸的?!我极力把你救回来,也是为了齐国的发展,跟咱俩的友情没关系。你只要把工作做好,壮大了齐国,就是最大的忠义。”
  说完一摆手,意思就是告诉管仲,以后别再拿这类个人问题来烦我。
  “我听你的。”管仲真诚地说。
  “那过几天我就安排你去见国君。”鲍叔牙如释重负。
  封建年代,见皇帝是个很麻烦的事。首先要查祖宗三代,看有没有参加过乱党和反朝廷团伙的长辈直系旁系亲属;其次要看本人有没有什么可怀疑的言行以及有可能的暴力倾向。到了现在,这两项合并到一块,叫政审。这两项通过了,才有见皇帝的资格。以后学习礼仪,苦练普通话(官话),沐浴熏香,好几项细致的安全检查,全身被摸个遍,才能到殿外等候召见。进去以后,还要离皇帝比较远。拉开一段距离的目的,是防备你突然神经错乱发起攻击,给安全人员留有宝贵的反应时间。
  而春秋战国时期见国君,很简单。只要做好一项工作——洗澡和熏香,就可以。虽然也做安全检查,但是很马虎;所以当时涌现出不少带着家伙去谈判的各界人士,比较著名的是:曹刿(也叫曹沫)先生,专诸先生,荆轲先生。
  当然,洗澡也是一件很庄重的事情,有祛灾避邪的寓意。
  管仲洗了三遍澡,熏了三次香,香喷喷地去见齐桓公姜小白。
  会见的地点在临淄郊外的一座行宫。但会见是在很不友好的气氛下开始的,并不是人们印象当中的,齐桓公小白一见到管仲,就像见到心仪多年的老朋友,求贤若渴,敞开心扉,恨不得拿来两床被子,抵足而眠。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一个招聘总理的面试(2)
虽然经过检查,小白还是很不放心,担心管仲亡我之心不死,将计就计,再来一次袖箭;所以特意安排个手执大斧的人站在管仲身后,斧头对着他的后脑。
  大斧悬顶,管仲不说话,解开衣襟,敞着怀,然后把头低下去,表示啥也没带,臣服了。
  小白命令拿斧子的退下,执斧人竟然不听,不走;再命令,还不走;第三次命令,俗话说“事不过三”,执斧人明白这个道理,才走了。即使连蒙带吓唬,可面对管仲这个驭人高手,小白还是难逃驾辕的宿命。
  小白说:“你已臣服,我可以接见你了。”
  管仲再次伏下身子低头叩首道:“蒙公恩赐我不死,就是现在杀我,我也永垂不朽了。”
  然后,齐桓公小白陪管仲喝了三杯酒,给他压惊,现场气氛才热烈起来。
  小白说:“接你回来,就为定社稷的事情,你看,怎么安定?”
  管仲说:“齐国必须称霸!没有其他办法。”
  小白吃了一惊,紧张地说:“搞得太大了吧?我只求安定齐国。称霸,我可从来没敢想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