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世界民间故事宝库红色篇 >

第83章

世界民间故事宝库红色篇-第83章

小说: 世界民间故事宝库红色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辰,一个个喝得酪酊大醉。 

     他们万没料到,正在这个时候,乾隆皇帝亲自带着一支御林军,已把整 

个要店寨团团围住。乾隆皇帝不是向洛阳去了吗,怎么会这样神速围住了寨 

子呢?原来,当总管向他转报要店贼情时,乾隆皇帝就打定主意,在今夜一 

定要扫灭要店小寇。于是,就暗中部署,让后面卫队留下一部分兵丁,埋伏 

在邱山的深沟里,待到三更,出其不意地包围山寨,把张氏五虎一网打尽。 

所以,到了三更头上,御林军就迅速把这个山寨围了个水泄不通。 

     村中的穷苦百姓,一看村外一片灯笼火把,皇上的亲军把山寨团团包围, 

于是大伙动手,打开寨门,迎进官兵,又带领着冲进张宅,一举活捉张家兄 

弟和他的几十个大小头目。 

     天色大明,乾隆皇帝传出旨来:张家兄弟就地斩处,焚毁张家店,要店 

寨改名“耀店”,表示永远光耀,又传旨把傅知府削职为民。 

                                                           郭汉斌搜集整理 


… Page 318…

                                 乾隆剃头 



                                   [中国] 



     有一年刚出正月,清朝乾隆皇帝想去江南游山玩水,便乘坐龙舟沿着御 

河起驾而行。在农历二月初一这天,他路过天津卫,天晚了就住在北马路五 

彩号胡同的龙亭里。 

     转天清早起来,乾隆问随从太监:“今天是什么日子?”太监说:“启 

禀皇上,今儿个是二月二。”乾隆听了心中非常高兴他说:“嗅,今天是龙 

抬头啊!是剃头的好日子。我要剃头、整容,取个吉利儿,一路平安。”于 

是就吩咐太监去找个手艺高超的理发师傅来。太监急忙到城里的一家剃头棚 

请来一位手艺最好的理发师傅,先教他一套参拜皇上的礼法,然后才领他面 

见乾隆皇帝。理发师傅行了大礼以后,乾隆说:“给朕理发有三条规定:第 

一不许用臭嘴熏我;第二不许喘大气喷我;第三不许给我脑袋瓜拉口儿!” 

     这位理发师傅,听说给皇上剃头,早就慌了神;又听了这三条规定,更 

吓得六神无主,浑身颤抖;要想不剃,可又犯了“抗旨”的罪,也是杀头。 

没有办法,只得硬着头皮给皇上剃头。太监还挺照顾他,给了他一把砂仁、 

豆蔻,含在嘴里防止口臭。那时所谓“剃头”,并不是整个剃个光葫芦,而 

是在头中心梳辫子,周围留一圈齐马穗儿,俗称“留锅圈儿”,然后再用剃 

头刀刮边。这位理发师傅越是提心吊胆,手就越哆嗦,剃了没有两三下,心 

一慌,手一抖,“哧儿!”就在乾隆皇帝的后脑勺上拉了一个口子。乾隆喝 

骂一声:“混账东西,你要刺王杀驾吗?把他拉出去!”护卫们立刻把理发 

师傅拉出去砍了头。乾隆把太监骂了一顿,命令再请一个手艺真正高的理发 

师傅来。 

     工夫不大,又找来一位理发师傅。乾隆把三条规定重说了一遍,还加了 

一句:“如给朕拉了口儿,可小心你的脑袋!”这句话又把理发师傅吓得脸 

色惨白,手哆嗦得更厉害了。剃了没有三下,嚓的一声,在乾隆的脑门子上 

又拉丁一个口子。乾隆更恼火了:“好大胆的贱民,敢在朕的面前行凶,快 

给我推出去!”护卫们又把这位师傅砍了头。 

     一连拉了两个口子,可把乾隆气急了,拍着桌子命令太监:“快去把他 

们掌柜的叫来!”太监也害怕了,慌里慌张地跑进剃头棚,冲着掌柜的撒气 

发威:“好你个猴崽子,你叫两个手艺孬的废物鸡去给皇上剃头,把皇上脑 

袋瓜儿拉了两个口子,直冒血筋儿;皇上急了,叫你亲手去剃,剃好了有赏, 

剃不好你也别要脑袋了!”掌柜的一听,只吓得魂不附身,体似筛糠,急忙 

跪下磕头求饶:“太监老爷,我胆小不敢见皇上,您另请高明吧!”太监骂 

道:“你敢抗旨不遵吗?难道你就不要脑袋啦!”掌柜的心想:“两位手艺 

高的师傅都不行,我这两下子更是白搭了。哎,不如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于是他面带假笑他说:“您别着急,我去。请您稍等一会儿,我到后边换件 

衣服,解泡手就走。”掌柜的点头哈腰说着就溜到后边,逃走了。 

     这时剃头棚里只剩下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徒弟,他是宝抵县人,因为家 

乡连年闹灾荒,逃难到天津卫求条生路,就在这家剃头棚立下了卖身契学手 

艺。从前学徒的不许用姓名,只叫小名。这小伙一口宝抵县的土腔,掌柜的 

和师傅们给他起了个外号,都叫他“小怯勺”。别看他说话口音侍,可人聪 

明、勤快,是个机灵鬼儿。他正在练剃头的基本功哪:手拿着剃头刀刮冬瓜 


… Page 319…

皮上的一层白霜,一刀一刀地把白霜都刮掉,刮得干干净净,还不许刮破一 

点冬瓜皮儿。小怯勺已经练得挺好了,很想给人剃头试试手,可是掌柜的还 

不敢叫他上座。这时,小怯勺早猜透掌柜的使了金蝉脱壳计,溜号啦。他眼 

珠一转,想了一个主意,就装作没事儿似的,站在墙角不紧不慢、稳稳当当 

地刮冬瓜霜。 

     太监等了一袋烟的工夫,还不见掌柜回来,就冲着这小怯勺大发雷霆地 

喊道:“你们掌柜的怎么还不回来?”小怯勺笑笑说:“公爷,您别着急。 

实话对您说吧,我们掌柜的怕见皇上,他是脚底下抹油——溜啦。让我去给 

皇上剃头中不中啊?”太监一听,把头摇得象拨浪鼓似的:“你简直胡闹! 

两个耍手艺的老师傅都砸了锅,你个小毛孩子更不行了,弄不好连我的脑袋 

也保不住了。”小怯勺一本正经他说:“咋的?公爷您别看我岁数小,咱的 

手艺比他们高着哩!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嘛!您就让我去 

吧,准保让皇上满意。”太监一琢磨:掌柜的跑了,正愁没处找人,只好带 

着这个小替死鬼去交差喽。 

     他们来到龙亭,乾隆看是个小孩,立刻满脸怒气,刚要斥责太监,小怯 

勺马上给乾隆磕头说:“启禀皇上,您这是咋哩,别看我人小,手艺可是呱 

呱叫呀,大伙都叫我 ‘剃头的小神童’啊,我要是给您剃不好,就杀我的头 

中不中?”乾隆一听这小嘴真乖,能说会道的,气消了一半;再仔细一瞧, 

这小孩五官端正,个头儿不高不矮,长得显着那么精神,心里又生了三分喜 

爱,于是就答应让他剃头了。 

     小怯勺开始也有点怕,可心里却打好了谱:“如果俺一失手给你拉个口 

子,那就豁出去了,不等你砍我的头,我就来个先下手为强,喀嚓一下先把 

你的脑袋削下来,拿我这条小命儿换你这皇帝的老命也够本了。”他这样一 

想,也就不害怕了。再者,小怯勺的基本功也练得扎实,心里沉稳,手头灵 

巧,动作轻快,干净利索,不大会儿工夫就剃完头,刮完脸,梳好了辫子。 

乾隆皇帝好象一点感觉没有,舒舒服服的就理了发,整了容。拿镜子一照, 

嘿!又美观,又大方,心里甭提多高兴了。不由地伸出大拇指连声称赞:“真 

不愧是剃头的小神童!”又转回头埋怨太监说:“要是早请他来何至于给我 

拉两个口子!”太监急忙跪下说:“奴才有罪,奴才该死!” 

     这时小怯勺接话说:“启禀皇上,这咋能怨公爷呀。其实那两位师傅都 

比俺手艺高啊,因为他们害怕给您剃坏喽,手就哆嗦,才伤了您的龙头呗。” 

乾隆很纳闷地问:“那你怕不怕呢?”小怯勺不慌不忙地回答:“您是真龙 

天子,天下属您最尊贵啦!您叫我剃头,就把龙头交给我了,刀子在我手里 

攥着,您都不怕;我是个小剃头的,象棵小草,跟您相比,是一天一地,俺 

还怕啥!” 

     乾隆听了这番话,前思后想,恍然大悟,心说:“唉呀!那两位师傅是 

忠于我的,才怕我……错杀了,错杀了!后悔也来不及了。只好给他俩好装 

裹,好棺材,出大殡吧。多给他们家属抚恤银两。”乾隆想罢,便开付银票, 

命地方官去办理善后。 

     乾隆很喜欢小剃头的手艺好,还有心胸,有理智,有能言善辩的口才, 

就封他为五品随驾官,专给自己理发整容。后来小怯勺回家探亲,真是衣锦 

还乡,全县人都远接高迎,非常羡慕。从此以后,宝坻县的人都争先恐后地 

学习理发手艺。他们学会手艺,奔赴各地,大多数是下天津卫干理发行业。 

相沿至今,天津市有许多老理发师还都是宝抵人哩! 


… Page 320…

宋文良整理 


… Page 321…

                                    七子山 



                                     '中国' 



     乾隆皇帝下江南,听说苏州城西南有个石湖,景致实在好,就要去游玩。 

     这一日,春暖花开、风和日丽。通向石湖的河面上,一行有三条雕花油 

漆大船。开路的一条船上,立满了锦衣卫士,手执弓箭,好不威武;中间一 

条是挂灯结彩、吹弹歌舞的画舫,乾隆端坐在船中,观望着两岸的美景;后 

头又紧跟着一只大船,象是龙尾巴,船头上立满了地方官兵,算是殿后保驾。 

     这石湖边上,有几户渔民,都姓李,堂兄弟一共七人。他们世世代代在 

这里,靠捕鱼苦度光阴。 

     这七个弟兄都是铁打的汉子钢打的人,奔跑起来象马,做起生活来象牛, 

下到水里个个赛过蛟龙。平时勤劳刻苦,说话和气,可是碰到不公平的事, 

就忍不住喉咙响、拳头粗了。特别是老大李梅生,黑脸足有笆头大,一双铜 

铃眼,腮下生满了象钢针一样的连鬓胡子;臂膀钵头粗,肌肉结实得象铁铸 

一样。 

     这一日,弟兄七人正在河里捕鱼。他们一个个闭着嘴唇,虎起眼睛,脸 

孔绷得象铁板。为啥这个样子呢?因为乾隆皇帝这一天游石湖,点名要吃苏 

州名菜:“菜花塘鲤鱼”和“松鼠桂鱼”。地方官昨天传下令来,要石湖上 

捉鱼的人今天限时限刻献出乱蹦活跳的鲜鱼,供皇帝在龙舟上享用。说来也 

刁,塘鲤鱼限定每条要在五寸半以上,哪里去捉那么大的塘鲤鱼呢?桂鱼每 

条要重一斤,超过一两不要,为啥?桂鱼越大肉头越老,滋味就不鲜了。这 

两种鱼,很稀少,几天捕不到一条,也是经常的事。地方官传旨,限期不交 

货就要治罪,这不是硬逼山羊爬树嘛! 

     远远地传来丝竹鼓乐声音,乾隆皇帝的龙船摇进了石湖。这七弟兄便把 

打鱼船的船头一拨,直穿过行春桥。最小的一个兄弟是个唱山歌的能手,这 

时放开喉咙唱起山歌来: 



          东太湖里一张橹, 

          扯起黄旗敲金锣; 

          闲人说是官船过, 

          勿晓得是小小将军唱山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