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世界民间故事宝库红色篇 >

第68章

世界民间故事宝库红色篇-第68章

小说: 世界民间故事宝库红色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有难,他就可以躲藏。这个宫殿一直修了十年。修成以后,他为了不把 

  机密泄漏出去,定下了一个杀人灭口的毒计。 

       一天,楚平王传下圣旨,说要在湖下宫殿摆宴庆功,嘉奖这些能工巧匠, 

  发给他们金银财宝。一千个能工巧匠,除了一个木匠因家里有事没有来,到 

  了九百九十九个,哪知酒菜里都下了毒,九百九十九个能工巧匠全被楚平王 

  害死了。 

                                                                             ① 

       事隔多年以后,伍子胥果然从吴国领兵打回来了,引蛮河水淹楚都 。传 

  说伍子胥决堤之后,拖着锹在前头冲,几丈高的水头,汹涌澎湃地紧紧跟随, 

  由楚皇城西门而进,一直冲到紫禁城。楚平王见势难以抵挡,赶紧逃到湖下 

  宫殿去了。 

       伍子胥安抚百姓,重理朝政,可还没逮到楚平王,心总不甘,成天到处 

  搜寻。 

       再说那侥幸逃生的木匠,听说伍五胥打回来了,赶紧跑去找他。这天, 

  在紫禁城外碰到了伍子胥,急忙上前喊道:“伍将军!伍将军!”伍子胥回 

  头一看,奇怪地问:“你怎么知道我是伍子胥呢?”木匠说:“原来楚平王 

  要捉拿你,到处画着你的像,哪个不认得你呀!” 

       伍子胥说:“你找我有事吗?” 

       木匠说:“我知道你一定在找楚平王,我就是来告诉你的。我知道他躲 

  的地方。”木匠把造湖下宫殿的情况,一一告诉了伍将军,并要亲自引伍将 

  军去捉拿他。伍将军非常感动,向木匠深深一拜。两人一起来到湖下宫殿。 

  木匠打开了一道道门阀,最后找到了楚平王的尸体。原来他已闷死在里边了。 

       伍子胥一见,仇火烧胸,把尸体由湖下拖将起来,一直拖到城西的一个 

  平台上爆晒,用马鞭连抽三鞭,楚平王的尸体突然跪起,两眼微睁,好象向 

  伍将军求饶。后人就把这个湖叫“捞尸湖”,把鞭尸的这个地方叫“晒尸台”。 

                                                               骆守正 搜集 整理 



① 据史料记载是秦将白起引蛮河之水淹楚都。可是当地群众传说,是伍子胥引蛮河之水淹楚都。 


… Page 257…

                                     越 王 剑 



                                       '中国' 



                                                    ① 

        春秋时期,吴国先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 负辱在吴,卧薪尝胆,终于 

  取得了吴王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勾践牢记教训,一面继续讨好吴王,贡奉 

  古木修筑姑苏台,选送绝代佳人西施给吴王,巧施美人计;一方面富国强兵, 

  暗自铸造精良兵器。勾践为使自己有一把盖世无双的宝剑,特意挑选了当时 

  最好的工匠郑勤来为他铸造。郑勤和他的儿子郑刚凝聚平生心血,整整用了 

  七七四十九天时间,终于锻铸出一对雌雄剑。那天深夜,郑勤按照越王的吩 

  咐,刻好“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八个字后,便对他儿子说:“我明日早朝, 

  将雌剑献给越王,此去必然凶多吉少,性命难保,或许连你也要受到株连, 

  你赶快带着这把雄剑,连夜投奔楚国去吧。”说完父子俩抱头痛哭,洒泪而 

  别。 

       翌日早朝,越王勾践传郑勤献剑。郑勤递上剑,越王将剑拔出剑鞘,只 

  见光芒四射,耀眼夺目,越王顿时喜形于色,众大臣也赞不绝口。勾践为了 

  炫耀一番,手执宝剑,对着十八般兵器,初试锋芒,果然削铁如泥,锋利无 

  比,越王得意之余,心想:郑勤若再造出如此好剑,我勾践岂能称雄于世? 

  想到此,他陡然声色俱厉,命武士将郑勤推出午门斩了,并通缉全国捉拿郑 

  刚。郑刚听说父亲被越王杀害,悲痛欲绝,又见到处有通缉自己的告示,感 

  到身佩宝剑易于暴露,只好将主剑埋藏在雁荡山中,并乔装打扮成一 

       渔女,日夜兼程逃出越国,只身投奔楚国去了。 

       郑刚来到楚国后,把从小随父亲学到的冶炼手艺,精心传授给楚人。很 

  快使楚国的冶炼业得到发展和提高,与越齐名不相上下。郑刚从而为楚王所 

  赏识,被封为冶炼吏。这时,楚国进一步广征役卒,大造精良兵器,一时国 

  威大振。之后,楚王亲率数十万大军去讨伐越国。楚军英勇善战,只杀得越 

  兵丢盔弃甲,抱头鼠窜,很快就攻破越都,直逼王宫。越王见大势已去,只 

  好用那把雌剑自刎而死。恰巧楚王一步走来,连忙从地上拣起了越王剑。楚 

  王久闻此剑盖世无双,真是梦寐以求,本想留作自用,但又觉得它已不是吉 

  利之物,便灵机一动,把它赏给了一位立了战功的武官。后来,这位武官病 

  亡,越王剑就成了他的殉葬品。 

       再说郑刚定居楚国后,虽然被楚王封为冶炼吏,但他怕再引起杀身之祸, 

  一直到死,都没敢透露自己的身世,更闭口不谈铸造雌雄剑之事。所以,那 

  柄被埋藏在雁荡山中的雄剑,一直下落不明。现在,那把刻有“越王勾践自 

  作用剑”的雌剑,终被人们从江陵的一座楚墓中发掘出来,成为举世闻名的 

  珍贵文物。 

                                                                 肖代贤搜集整理 



① 勾践 (?—前465 )春秋末年越国君,公元前497 一前465 在位。 


… Page 258…

                                    鞭石 



                                   '中国' 



     山海关南海边的“老龙头”有块巨石,石上有很多血迹,大家都叫它“鞭 

石”。石头的阳面干燥,阴面湿润。据说:如遇天旱,用鞭子打阴面,就能 

下雨;天涝,用鞭子打阳面,立刻天晴。鞭石还有这样一段传说: 

     有一年,秦始皇决心要把从前燕、赵、齐、魏、秦诸国所筑的城墙连接 

起来,筑成长城,就派大将军蒙恬带兵三十万,动工修筑。 

     可是这长城从哪里修起呢?大将军蒙恬去请示秦始皇,他一时也拿不出 

主意来。就召集朝中文武大臣,商议修筑长城的起点。当时跟在他身边的文 

武大臣,都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不肯先说出自己的主意,怕说得不合 

秦始皇的心意,招致杀身之祸,可是又不能不说。因此,文武大臣们都在想 

一个两全其美的对策,既能取得秦始皇的欢心,又能保住自己的官职性命。 

     众大臣里有个宰相叫赵高,是个老奸巨猾的权臣,他想出了个两全其美 

的办法,说:“吾王素以礼贤下士闻名于世,何不到民间去走访那些年高德 

重的老人,听听他们的意见?”秦始皇听了,觉得赵高的话很有道理,就采 

纳了他的建议。 

     次日,秦始皇就带领随从出访。可是,这里的百姓听说秦始皇要在这里 

修筑长城,怕抓民夫,都逃走了,弄得秦始皇无人可访。 

     有一天,秦始皇在山沟里遇到一位坐在槐树下纺线的老婆婆,觉得奇怪, 

心想:这位老婆婆怎么不怕我呢?他就走上前去,问老婆婆说:“老人家, 

这里的人都逃走了,你为什么不逃走呢?” 

     老婆婆说:“这一带,过去年年打仗,百姓不得安生,如今秦王统一了 

天下,要修筑长城保太平,这是一件好事,我为什么要逃走呢?” 

     秦始皇听了,非常高兴,说:“老婆婆,秦朝有了你这样的百姓,不愁 

长城修不成,那么,长城从哪里修起才好呢?” 

     老婆婆说:“金牛入海处。” 

     秦始皇又问老婆婆,金牛在哪里?老婆婆告诉他:今天夜里,派人在龙 

门山上等候,到时候便知道了。 

     这天夜里,秦始皇派大将军蒙恬在龙门山上等候金牛出现。 

     三更过后,只见从东北高山上升起一道金光,蒙恬仔细一看,金光之中 

是条金光灿灿的金牛,直奔南海。南海涌起数丈高的水柱,里面裹着一条乌 

龙,奋爪扬须,和金牛斗了起来。一牛一龙,在南海里扬波掀浪,斗得天昏 

地暗,浊浪滔天。乌龙腾起,波涛恶浪万丈高;金牛长吼,声震长空海底浪。 

金牛与乌龙直斗到四更天,才返回东北面的高山上去了。 

     第二天早朝,蒙恬把昨夜里金牛斗乌龙的奇闻,奏明了秦始皇。秦始皇 

恍然大悟,老婆婆说的金牛斗乌龙之处,就是修筑长城的起点,金牛走过的 

路,也就是修筑长城的路线。于是,秦始皇对蒙恬说:“今晚你们要在金牛 

走过的路上,用白灰划道线,这就是修筑长城的路线。”蒙恬遵命去了。 

     修筑长城的起点选定后,就开始动工修筑长城。可是,金牛走过的这条 

路,都是丛山峻岭,悬崖绝壁。修城砖每块重三十二斤,修城基的石头每块 

重数百斤,身强体壮的民夫也只能背两块城砖上山,往山上运石头就更加困 

难了。后来民夫用山羊驮砖上山,还是不行,每天都有民夫摔死。民夫们怨 


… Page 259…

声不绝,有的民夫说:“都怨那纺线的老婆婆,指了这条金牛走过的路,给 

我们造成这么多困难。我们大家还去找她吧。”于是,民夫们就去找纺线的 

老婆婆,对她说:“你老人家既知修长城的路,请你老人家再帮我们想想筑 

城的办法吧。” 

     纺线的老婆婆听说之后,就拿出许多纺好的线,分给民夫们说:“拿去 

吧,用线背砖,砖轻;用线拉石,石走。”民夫们听了非常高兴,每人分三 

根线,回去一试,果真灵验。 

     大将军蒙恬看见民夫们用线拴着巨石,不管多陡多高的山,都能曳上去。 

蒙恬觉得奇怪,就去问民夫,民夫告诉了蒙恬。蒙恬把这件事奏明了秦始皇。 

秦始皇听了之后,就带着随从去看,果然不假。他下令把曳石的线收集起来, 

派人把这些线做成一根鞭子。 

     秦始皇拿着做好的鞭子,想试试鞭子的威力。他把鞭子一甩,“叭”的 

一声,不想那高山随着鞭子的响声,“砰”的一声,山摇地动地闪了三闪。 

秦始皇嫌那山动得慢,一时兴起,接连“叭!叭”地连甩两鞭,鞭声过后, 

但见那群山奋起,声似霹雳,巨石腾空,风驰电掣地向南飞奔。秦始皇跟在 

后面,赶起大石头,就象赶牲口一样,把那些有用的石头赶上山,把没用的 

石头赶向南海。 

     秦始皇鞭石入海,惊动了南海乌龙,急忙腾起波浪来堵截。那些入海的 

巨石,被乌龙涌起的滔天大浪堵在海边,堆积如山,形状巍峨,就象张开巨 

嘴吞吐海浪的龙头。秦始皇见状,高兴地说:“好呵!这里是龙头,就作为 

修长城的起点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