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富兰克林传 >

第44章

富兰克林传-第44章

小说: 富兰克林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额。

    在这时前后,富兰克林还抵制了西班牙对密西西比河的要求。西班牙政府以获得对密西西比河的控制为条件,愿意和美国结盟。富兰克林1780年10月2日愤怒地写信告诉约翰·杰伊,“我们是很穷,但我知道我们会富的。我宁愿花上一大笔钱去买他们对密西西比河的全部权利,也不愿出卖一滴密西西比河的水。那还不如我向我邻居出卖我的大门。”

    也在这时,富兰克林和亚当斯之间发生了误会,事情是由亚当斯引起的。

    1779年,亚当斯返回美国后,弗尔仁尼通过杰拉尔德建议大陆会议派一个和平使团到法国来,并且特别指名希望派亚当斯担当此任。然而,亚当斯次年2月赴法任职时,弗尔仁尼又被他的行事方式和态度所激怒,不愿意再和他打交道。对此,亚当斯却归罪于富兰克林,并且更加相信法国有其自私的目的,想要延长战争以从中获利,而不考虑美国的利益。

    亚当斯认为富兰克林对法国是卑躬屈膝。

    亚当斯抱着这样的想法离开法国去荷兰了。富兰克林于8月9日写信给大陆会议就这件事情作出解释,并捍卫自己的外交方式。

    “由于亚当斯先生在给德·弗尔仁尼伯爵的几封信中有一些观点和看法得罪了这里的朝廷。……亚当斯先生在寄出这些信之前,没有让我看过。……他亲口告诉我,他认为美国对法国的感激之辞用得过滥,因为比起我们需要他们,他们更需要我们,我们在提出请求时,应多一些强硬。我担心他是判断错了,而对法国朝廷是应该待之以恭敬和体谅的。

    “弗尔仁尼外交大臣看上去很生气,昨天他告诉我,他将不和亚当斯先生作进一步讨论,也将不再答复他的任何信件。亚当斯先生已经去了荷兰,正如他告诉我的,去试图干些不可能的事,以减少我们对法国的依赖。”

    实际上,富兰克林一向主张在外交上应自主自立,不依赖于其他国家。但对于的确给予美国巨人帮助的法国,他始终是尊敬和怀有感情的。事实上,数以百万法朗计的巨额贷款能以强硬的态度取得,是不可想象的。至于法国的私利,富兰克林清楚地知道法国有它自己的利益需要考虑,但只要这些利益在总体上和美国的相一致,那就没有理由不和它以良好的关系来处理外交事务。

    1780年,美国的战局令人忧虑:美法联军在南方从英军手中夺取萨凡纳的计划归于失败,而一支英国远征军却攻下了查尔斯顿。康瓦利斯在内陆行军,在卡姆登附近击败了盖茨的军队。本尼迪克·阿诺尔德的背叛行将把哈德逊河的控制权交给英国人,他现在还占据着纽约。到了12月,由于英荷交战,圣尤斯塔修斯被占,美军在西印度群岛的主要军需来源被截断。新年伊始,大陆会议便迎头遭遇了财政危机。大陆会议曾于1780年3月被迫废止了它发行的纸币,而以40比1的比例恢复使用旧货币①。许多旧货币的持有人破产了。由于没有钱支付军费,一些愤怒而饥饿的士兵哗变了——

    ①即40美元旧货币只值1美元。

    华盛顿从美国写信告诉富兰克林,要么同英国缔和,要么从法国借钱来。罗尚布——率军在罗德艾兰度过冬天的法军司令——向巴黎报告说,局势已万分危急。

    1781年年初,通过背水一战、绝境求生的奋战,美法联军才打了几次胜仗。纳萨内尔·格林在卡罗莱纳境内的作战明显地扭转了败局,拉法耶特率军袭扰康瓦利斯,移师北上,进入弗吉尼亚。5月,罗尚布在新港得知另一支法国舰队由德·格拉赛伯爵率领途经西印度群岛驰援美国,法王也已批准将600万法郎的补助金拨付美国用于战争。危局缓解了。

    虽然大陆会议派遣约翰·劳伦斯作为告借紧急贷款的特使来到巴黎,但是在3月份劳伦斯抵达之前,那600万法郎就已经获得了允准。12日,富兰克林向大陆会议报告说,他已经写了一份备忘录,将2月份寄到的美国的借款要求即刻就呈给了法国政府,弗尔仁尼认为所要求的2500万法郎的数字太大,而美国的货币贬值又影响了美国在欧洲国家中的信用,法王“也不喜欢我国在他治下向外国借款……。但陛下决定拨给他们600万,作为免费赠送,而不是贷款,作为他的友谊的表征”。这样,美国就得到了缓解战局所必须的600万法郎。

    在办完此事之后,富兰克林知道约翰·劳伦斯正作为特使从美国出发来此,而且约翰·亚当斯已被任命为议和专使,特别是李氏兄弟和伊扎德在国内必然四处贬损自己,于是他想到了辞职。

    他在辞职信里这样写道:“我已度过了我的第75个年头,我发现长期的严重痛风,去年冬天发得特别厉害,直到现在我也还没有恢复过去我所享有的体力。我不知道我的脑力是否有损,也许我将是最后一个得知这一点的。但我感到我的活动力已大大减退,而活动力是和这个朝廷打交道时特别需要的特点。……我从事了公共事务,并享受了公众的信任,在50年的漫长岁月中,以这种或那种形式,我享受到公众的信任和荣誉,足以使任何有理智的上进心感到满足。我没有什么留下来的,只有休息,为此,我希望大陆会议答应派人来接替我的位置”。他相信美国必胜,也没有怨言,他只要求大陆会议能“愿意照顾我的孙子,威廉·谭波尔·富兰克林”。谭波尔在巴黎边打杂边学习外务活动,尽管他还太年轻,不能担任什么负责工作,但富兰克林希望大陆会议能同意孙子在驻欧洲某国大使的属下任秘书工作。

    富兰克林想的是,如果辞职被接受,他将带着孙子去意大利和德国旅行一趟,然后“在研究哲学中度过晚年”。

    信使到了。富兰克林从一大堆信中拣出大陆会议的公函,剪开了封口,抽出信来看过,富兰克林的脸上毫无表情,又把那信看了一遍,才轻轻嘘了一口气,低声自语道:“这倒没有想到……”原来,大陆会议拒绝了富兰克林的辞职请求。当然,他并不感到沮丧。毕竟他并不是因厌倦这职务才提出辞职的。

    9月,富兰克林、亚当斯和杰伊被选派为同英国议和的使者。富兰克林对这一任命既看重,又忧虑。看重它是因为这代表着荣誉,而忧虑是因为他看到在历史上,所有的和约,即使是在最有利的条件下缔结的和约,都会有人对其不满意。他宁愿自己“不卷入设计这一和平”。

    10月,富兰克林和在英国的朋友通了几封信,谈到交换柏高英的事,爱德蒙·柏克则写信来强调他现在是在和身为科学家、朋友的富兰克林打交道,不是在和美国驻法大使谈话。富兰克林随即答道:“由于人类中那部分愚蠢的人不时地在相互间挑起战争,想不出其他办法来调解他们之间的分歧,那么当然也就有了更聪明的一些人,他们阻止不了战争,但可以尽可能地减少他们所面对的灾难。”

    柏克把这封信拿到议会读了后,诺思内阁大光其火,毫无议和的意思。

    11月19日夜里11点,在帕西富兰克林的住处有信差叩门。富兰克林被请出来时,发现是弗尔仁尼派来的。来人交给他一张字条,上面只有一句话:“康瓦利斯在约克敦城下投降”。富兰克林见了,大喜过望,打发走了信差,立即唤人将后屋自己办的小型印刷间的印刷机准备好,他要连夜将这大好消息印出来,成为人们明天一觉醒来后听到的第一则喜讯。

    但富兰克林对这一消息能很快使英国冥顽不化的托利党内阁积极议和并不抱很大希望,正如他在给拉法耶特的信中所写的,“至少在目前的内阁仍在台上,或者不如说,当目前的这批疯子还被选派为大臣的时候”,是如此。富兰克林并不是盲目作出这一估计的。身在与英国相隔咫尺的巴黎,又与英国的朋友有着通信件往来,富兰克林一直密切注视着英国政局的变化和内阁政策的倾向性。

    果然,在2月22日的议会会议上,曾动议废除印花税的康维将军动议给国王发陈情书,请求停止把战争进行下去,战争的目的——用武力迫使那个国家的人民屈服——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一动议以一票之差遭到了否决。富兰克林愤愤地想到:那一票一定就是诺思自己。

    3月4日,富兰克林写道:“那个内阁声称在美国的战争是为了未来,是防御性的。我希望我们得小心在意,对这一宣言不能有丝毫的信任。”

    第二天,3月5日,康维在下院动议,应作出决议,并使决议生效,即任何倡言或企图再对美洲大陆打一场进攻性战争的人应被视作英王和国家的敌人。动议被通过了。

    到了7日,在诺思已经私下通知了英王,他不能继续任职以后,富兰克林仍对英国的有关战与和的反应十分警觉。他告诉人们,“我们一定不要为这些表面现象所惑。那个国家是多变的。尽管目前多少有些不那么自大了,但一点微小的成功又会使他们像以前一样傲慢无礼。”富兰克林认为,如果不是被打得没有招架之功,这个国家是不会认输的。

    ★生活在法国友人中

    除了繁忙的公务以外,富兰克林的生活中总是有许多的朋友,有着广阔的社会交谊,也有亲密的私人朋友,还有他在帕西的家。

    富兰克林在巴黎参加的俱乐部是共济会的“九姐妹”寓所。1777年,这家俱乐部接收他作为会员。1778年11月28日,他参加了这家俱乐部举行的一次典礼,主题是纪念5月间辞世的伏尔泰。在典礼完毕后的宴席上,200名来宾为美利坚合众国和它伟大的使者干了第一杯酒。第二年,富兰克林被推选为这个俱乐部的“大师”。在他健康许可的情况下,他总是主持那里的聚会。1783年3月6日,在巴黎的新共济会大厅里举行庆典,富兰克林的胸像在音乐声中隆重揭幕。

    法国的共济会和美国的有所不同。在美国,共济会只具有社会性和地方性的意义,对政治的影响微乎其微。在法国,它却带有自由思想、反对专制的鲜明特征。“九姐妹”俱乐部欢迎富兰克林成为他们这个派别的兄弟,在他们眼中,富兰克林已在他的国家里实现了它的改革目标。“九姐妹”俱乐部在富兰克林心目中则犹如费城的共读社,他在这里活动,如同他在青年时代贫穷、默默无闻时参加“皮围裙”俱乐部一样。法国最著名的共济会所在为新的共和国服务方面,成了他的非正式的同道,会员们成了他在一个对他极为友好的国家里的一群宝贵的亲密朋友。对于会员们极为关注的法国的事务,他自然不便去发议论,因为身为一个国家向法国国王派驻的官方大使,他不能不谨慎。然而,他是他们中的一员。由于他的建议,拉·罗其福考尔·丹维尔将美国的州级宪法译成了法文。

    在“九姐妹”宅的共济会员看来,美国的宪法成了他们学习实践中的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启蒙课本。这是些立宪主义者,他们想用宪法限制本国的君主。他们中有几个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成为革命的温和派——吉洛特派分子。在暴力革命发生前,他们和这位科学家、思想家谈论宪法,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他用可敬的智慧制造了一场革命,这符合他们的口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