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花间集新注 >

第34章

花间集新注-第34章

小说: 花间集新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评道:“‘须知狂客,拼死为红颜’,可谓说得出,妙在语拙而情深。”
其五
素洛春光潋滟平,千重媚脸初生。凌波罗袜势轻轻。烟笼日照,珠翠半
分明。风引宝衣疑欲舞,鸾回凤翥堪惊。也知心许恐无成。陈王辞赋,千载
有声名。
【注】
素洛句——春光笼罩着明净清澈的洛水,水波轻轻荡漾。素:累净,形
容水清澈。洛:水名,今河南洛河。潋滟(liànyàn 练艳):水波荡漾的样
子。
千重媚脸——写洛神千娇百媚的美丽面容,参见《洛神赋》的描写。
凌波——径行于水波之上。
鸳回凤翥——鸾鸟回旋,凤凰飞翔。翥(zhǜ助):向上飞。写洛神的姿
态。参见《洛神赋》的描写。
心许——心愿。
恐无成——恐怕不能成功,指追慕洛神之事。
陈王辞赋——陈王,指陈思王,即曹植。辞赋,指《洛神赋》。曹植《洛
神赋?序》:“黄初三年,余朝京师,归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
宓妃。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遂作斯赋。”曹植的《洛神赋》是他入朝
回封地途中经洛水时有感而作。内容是写与洛神相遇,两相爱慕,但隔于人
神之道,未能交接,不禁情怀怅怨。李善注曰:“魏东阿王(植)汉末求甄
逸女,既不遂。太祖回与五官中郎将(丕),植殊不平,昼思夜想,废寝与
食。黄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镂金带枕,植见之不觉泣。时已为郭后谗死,
帝亦寻悟,因令太子留宴饮,仍以枕赍植。植还,度■辕,少许时,将息洛
水上,思甄后,忽见女来,自云:‘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
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今与君王。遂用荐枕席。欢情交集,岂常辞能
具?为郭后以糠塞口,今被发,羞将此形貌重睹君王尔。’言讫,遂不复见,
所在遣人献珠于王,王答以玉佩。悲喜不能自胜,遂作《感甄赋》。后明帝
见之,改为《洛神赋》。”
【析】
这首词是专咏洛神的。上片写洛神妩媚的姿态,下片写她与曹植的恋情。
最后点出曹植的《洛神赋》。汤显祖评说:“洛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凉鸿
游龙数语,已为描尽。”
其六
柳带摇风汉水滨,平芜两岸争匀。鸳鸯对浴浪痕新。弄珠游女,微笑自
含春。轻步暗移蝉鬓动,罗裙风惹轻尘。水晶宫殿岂无因。空劳纤手,解佩
赠情人。
【注】
弄珠游女——指佩珠的女子。《韩诗外传》:“郑交甫南适楚,遵彼汉
皋台下,遇二女,佩两珠。交甫目而挑之,二女解佩赠之。”
罗裙句——罗裙飘动,扇起了细尘。
空劳纤手——徒劳纤柔之手。因人与神道不可通,故曰“空劳”。
【析】
这首词咏汉皋神女,妙在人神无隔,情致婉奕,清新流畅,对游女的轻
盈多情的形象,着墨不多,但刻画得神采飞动,风流感人。
其七
洞庭波浪飐晴天,君山一点凝烟。此中真境属神仙。玉楼珠殿,柜映月
轮边。万里平湖秋色冷,星晨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罗浮山下,有路
暗相连。
【注】
君山——在湖南洞庭湖中,又名湘山。《水经注》:“湖中有君山、编
山,??是山湘君之所游处,故曰君山。”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诗
之三:“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真境——神仙境界。据《拾遗记》载: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
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音,彻于山顶。
参然——星光闪烁,时隐时现的样子。
罗浮山——仙山名。据《元和志》载:罗山之西有浮山,盖蓬莱之一阜,
浮海而至,与罗山并体,故曰罗浮。据唐河东先生所撰《龙城录》载:隋赵
师雄迁罗浮,一日,天寒日暮,憩于松林间酒肆旁舍,见一女人,淡妆素服,
师雄与语,芳香袭人。因与扣酒家门饮,少顷,有一绿衣童来,笑歌戏舞,
师雄醉寝。久之,东方已白。起视,乃在大梅树下。月落参横,惆怅而已。
有路句——传说洞庭口君山下有石穴,潜通吴之包山,俗称“巴陵地道”。
谢灵运《罗浮赋序》:“客夜梦见延陵茅山,在京之东南,明旦得洞,经所
载罗浮事云。茅山是洞庭口,南通罗浮,正与梦中意相会。遂感而作罗浮赋。”
【析】
这首词咏罗浮仙子。
上片“洞庭”两句,写景颇佳。
下片好在景与情生,仙有人情。“万里平湖秋色冷”,着一“冷”字,
境界全出,妙。
牛希济《临江仙》共七首,都是咏往昔神仙之事,其共同的特点是语言
芊绵温丽,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其凭吊凄凉之意,蕴含其中,深得咏史之
体裁。
酒泉子
枕转簟凉,清晓远钟残梦。月光斜,帘影动,旧炉香。
梦中说尽相思事,纤手匀双泪。去年书,今日意,断离肠。
【注】
清晓——拂晓。
旧炉香——香炉尚存宿香。
匀——抹擦。
【析】
这首词写梦醒怀人。
上片“远钟残梦”一句,指明是在梦醒后的情景。“清晓”点出时间;
“枕转”句是感受;“月光”三句为梦后所见所闻。
下片首二句追写梦中情事。结尾三句又为追忆梦境后的行动——看情人
去年的书信,更觉离肠寸断。
这首小词也写得曲折尽情,辞意俱佳,堪供玩味。
生查子
春山烟欲收,天淡稀星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注】
烟欲收——烟雾将消失。
记得二句——只要不忘怀那绿色的罗裙,见了碧色的春草也会起怜爱之
情。这是艺术的联想。
【析】
这首词写夫妻清晨离别。
上片开头淡淡两笔,写尽春晨景色,全为离人所感,“残月”两句,景
情合写,见其话别一夜,伤心至晓。
下片是离别时的一个侧影镜头。“语已多”二句,语淡情深,包含了多
少依依惜别的感情。最后两句,是行者的想象:他从妻子最爱穿的绿色罗裙,
而联想到碧绿的芳草也是可爱的。爱人及物,更及其色,深一层,曲一层,
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深挚爱情。堪为千古名句。
李冰若在《栩庄漫记》中对这首词作了很好的评价:“词旨悱恻温厚,
而造句近乎自然,岂飞卿辈所可企及。‘语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将人
人共有之情和盘托出,是为善于言情。”唐圭璋先生在《唐宋词简释》中,
也称道这首词说:“以处处芳草之绿,而联想人罗裙之绿,设想似痴,而情
则极挚。”这种联想,具有极大的艺术魁力,我国古诗词多采用之,如见桃
花而想人面,见丁香而想爱情,见荷花而想美人等。南朝江总妻《赋庭草》
诗:“雨过草芊芊,连云镇南陌。门前君试看,是妾罗裙色。”牛希济的这
首词,也可能受到了这首诗的启发,但比这诗写得更有情致。
中兴乐
池塘暖碧浸晴晖,蒙蒙柳絮轻飞。红蕊凋来,醉梦还稀。
春云空有雁归,珠帘垂。东风寂寞,恨郎抛掷,泪湿罗衣。
【注】
红蕊凋来——红花谢了。
春云句春天云际中时见群群飞雁。因未得“雁书”,故言“空有”。
【析】
这首词写春闺怀人。上片写春景,为下片怀人作铺垫。下片写情郎一去,
雁归无音,春闺寂寞,泪湿罗衣。
谒金门
秋已暮,重叠关山歧路。嘶马摇鞭何处去?晓禽霜满树。
梦断禁城钟鼓,泪滴枕檀无数。一点凝红和薄雾,翠蛾秋不语!
【注】
枕槽——即槽枕,香枕。
翠蛾——黛眉。
【析】
这首词写闺梦念远。
上片逆写梦中之事:深秋日暮;关山路途;霜天晓禽;马嘶郎去,这是
一幅秋晓别离图。
下片“梦断”收束上片,展开下文,写尽梦后所闻所感。念远怀人,在
“泪滴”与“愁不语”中透出。
欧阳炯(公元896 年—971 年),益州华阳(今四川省华阳县)人,他
在前蜀时初仕王衍为中书舍人,后蜀时拜为宰相,最后随后蜀孟昶归宋,任
左散骑常侍。曾为《花间集》作序。
欧阳炯品性坦率,工于文章,善吹长笛。其词大抵婉约轻和,不欲强作
愁思,刻画小女儿情态尤异常真挚动人,是《花间集》中继温、韦之后的一
位大家。况周颐论其词云:“艳而质,质而愈艳,行间句里,却有清气往来。
大概词家如炯,求之晚唐五代,亦不多觐。”(转引自《唐宋名家词选》)
浣溪沙
其一
落絮残莺半日天,玉柔花醉只思眠,惹窗映竹满炉烟。
独掩画屏愁不语,斜倚瑶枕髻鬟偏,此时心在阿谁边?!
【注】
半日天——中午时分。
玉柔花醉——形容美人倦怠的形象。“玉”、“花”指女子之面,“柔”、
“醉”,形容状态。
掩画屏——意思是人为画屏所遮掩。
瑶枕——精美的枕头。
阿谁边——谁那边?阿谁:谁,哪个。“阿”,名词的词头。《三国志?庞
统传》:“向者之论,阿谁为失?”
【析】
这首词写一妇人春日午睡后的慵倦神态。
上片首句点明春末日午;次句“玉柔花醉”,以物喻人,用字妍丽;“惹
窗”句写在室内外一片幽静中入睡了。
下片“独掩”二句,正面写这妇人午睡后的慵倦神态;最后一句写妇人
心思茫然,用疑问句表达出来,耐人寻味。
其二
天碧罗衣拂地垂,美人初着更相宜,宛风如舞透香肌。
独坐含颦吹凤竹,园中缓步折花枝,有情无力泥人时。
【注】
天碧罗衣——天蓝色的罗绸衣裙。据说当时蜀地女衣以天蓝色为美。
宛(wǎn 碗)——转。“宛风”,即软风缭绕之意。
凤竹——泛指笙箫一类的管乐。古代将笙箫一类的乐器饰以凤形。《宋
史。乐志》:“列其管为箫,聚其管为笙,凤皇于飞,箫则象之,凤凰戾止,
笙则象之。”世称笙为“凤笙”,称排箫为“凤箫”。
泥人——形容人软弱、痴迷的样子。
【析】
这首词写美人的姿态。
上片写她的妆束:碧兰、轻飘、透亮、垂地的罗衣,真如仙女飘行于云
彩之间,与白居易“风吹仙袂飘飘举”意境相似。
下片写她的神态:吹箫、折花,含颦缓步,有情无力,完全是封建时代
士大夫眼中的仕女形象,虽无深刻词意,然有美的图景。
其三
相见休言有泪珠,酒阑重得叙欢娱,凤屏鸳枕宿金铺。
兰麝细香闻喘息,绮罗纤缕见肌肤,此时还恨薄情无?
【注】
酒阑——酒意已深。
金铺——门上的装饰物,制成龙蛇兽头之形,用以衔门环,其色金,故
曰“金铺”。这里以“金铺”借代“门”,意思是宿于屋里的凤屏之内、鸳
枕之上。
无——否,表示疑问。唐人诗中,“无”字用于句末时,多表疑问语气。
如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入
时无”即合时宜吗?又:王驾《古意》:“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
无?”“衣到无”即衣到了吗?
【析】
这首词纯写男女欢合之事。上片写别后重逢的欢欣。下片写其欢合。是
《花间集》中写狎昵的词作之一,比其余几首露骨,应予摒弃。
三字令
春欲尽,日迟迟,牡丹时。罗幌卷,翠帘垂。彩笺书,红粉泪,两心知。
人不在,燕空归,负佳期。香烬落,枕函欹。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
【注】
日迟迟——《诗经?幽风?七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