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花间集新注 >

第14章

花间集新注-第14章

小说: 花间集新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示宫女的愁苦以及她们的愿望。
【析】
这首词是写宫怨。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统治阶级的荒淫,成千成万的青
年女子被幽禁在皇宫之中,消磨了宝贵的青春和人生。宫怨词无论从哪个角
度写来,都是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对宫女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不满,是有一
定的社会意义的。
这首词的上片是写宫女春晚愁容,以及新的一年给她带来的新的希望和
失望。
下片写她孤独、寂寞的环境,纯是以物寄怨。鸳被徒熏,宫门重重,花
感寂寞,人何以堪!“竞把”句写其最后的希望与挣扎,饱含着泪水。
其二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
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
【注】
洛阳二句——春暮之时,洛阳城内,杨花柳絮如雪飞舞,少年见景生情,
愁思至极。
终日句——来往行人,从早到晚,都有随意攀折柳枝的,以资赠别。
马上二句——在将行时,争着劝酒,表示送别之意;南浦传来了莺啼声,
听了更加伤心。觞(shāng 伤):酒杯。离觞是离别时所用的酒器。南浦(p
ǔ谱):泛指送别之地。浦是水边的意思。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
之何!”
愁杀二句——由于离别而使少年十分悲伤,他依依不舍,回首相顾,泪
流纵横。愁杀:说明愁到极点。平原:古地名,战国时赵国的都邑,今山东
平原县。
【析】
这首词写平原年少,霸陵惜别。
上片“洛阳愁绝”一句,点明地点,立出主脑。“杨柳花飘雪”一句则
交待时节,烘托环境,春残时暮,物候感人。后两句补写愁绝之由,是因为
终日行人折柳送别,更用呜咽流水渲染离愁的气氛。
下片写惜别留饮。“马上”言别在即刻,“争劝离觞”言情深意厚。“南
浦”言已分别,“莺声断赐”言离情痛楚。最后点出主人公不忍离去之状,
与“愁绝”相应。
通篇用“花飘雪”、“水流呜咽”、“莺声断肠”、“挥泪千行”这些
具体可感的形象,把不可捉摸的离愁,完全写出,感人至深。《白雨斋词话》
评:“上半阕最见风骨,下半阕微逊。”
遐方怨
其一
凭绣槛,解罗帷。未得君书,断肠,潇湘春雁飞。不知征马几时归?海
棠花谢也,雨霏霏。
【注】
潇湘——两条水名。《山海经》“潇水,源出九巅山,湘水,源出海阳
山。至零陵合流而于洞庭也。”
春雁(ydn 燕)——春日雁往北去。梁刘孝绰《赋得始归雁》诗:“洞
庭春水绿,衡阳旅雁归;差池高复下,欲向龙门飞。”这里是说雁飞来又飞
去了,而征人却至今未归。
征马——以“征马”概括“征人”。
海棠二句——暮春之时,海棠花谢,细雨连绵。
【析】
这首词写女子春日凭栏怀人。
起二句一“凭”一“解”,连续两个动词,写出女主人公有所怀而心绪
不宁。“禾得君书”为凭栏解帷之由。“断肠”二字,一气直下,也是凭栏
时所见所感:潇湘春雁,按时归去,人不如鸟,归期渺茫。最后以景结情,
将无限逻思,织入海棠花谢雨蒙蒙之中,神致宛然,饶有情味。语句也比较
朴质。
其二
花半诉,雨初晴。未卷珠帘,梦残,惆怅闻晓莺。宿妆眉浅粉山横。约
鬟鸳镜里,绣罗轻。
【注】
坼(che 撤)——裂开。这里指花朵半开。
珠帘——用珠玉所饰的帘子。《初学记?器物部》:“戴明宝历朝宠幸,
家累千金,大儿骄淫,为五彩珠帘,明宝不能禁。”又《汉武帝故事》:“上
起神屋,以白珠为帘箔,耿渭押之,象牙为篾。”
宿妆句——隔宿的妆淡了,眉黛浅了,眉深如望远山,眉浅则如望“粉
山”。
约鬟句——对着镜子束发。约:束,动词。鬟:头发的形状。李贺《美
人梳头歌》:“香鬟堕髻半沉檀。”
绣罗——绣花罗裙。
【析】
这首词只是写一妇人梦后无名的惆怅。
开头四句写女主人公在小雨初晴、花将绽朵的早晨,珠帘未卷,而被晓
莺惊醒。后三句写她醒后及临镜梳妆的形象。词多意少,味同嚼蜡。
诉衷情
莺语,花舞,春昼午,雨霏微。金带枕,宫锦,凤凰帷。柳弱蝶交飞。
依依,辽阳音信稀,梦中归。
【注】
莺语句——意思是,莺啼叫,花飞舞,正是春天中午时。
霏微(fēiwēi 菲围)——细雨弥漫的样子。
金带枕——以金带妆饰的枕头。曹植《洛神赋》李善注:“帝示植甄后
玉缕金带枕,植见之不觉泣。”
宫锦——皇宫中所用锦绸之类,这里指床上用的被垫均用宫锦所制,言
其富丽。
凤凰帷——绣有凤凰的帷帐。
辽阳——今辽宁省辽河以东,当时是边防要地,征戍之人所居。崔道融
《春闺诗》:“辽阳在何处?莫望寄征袍。”沈佺期《古意》诗:“九月寒
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梦中归——梦中见到征夫归来。
【析】
这首是写思妇对征夫的怀念。
开头两句平列四种景物,显示春昼、鸳啼、花飞、雨洒的环境,接着用
“金带枕、宫锦、凤凰帷”三种饰物突出女主人公室内华美的陈设,上片景
物和饰物之间没有承接的关系,又没有感情的融注,使人只觉得是丽辞的堆
积,后四句却比较好。以蝴蝶依依双飞,兴起自己的孤独,触发对征夫的怀
念。”辽阳”。点明所忆的是征夫,“音信稀”是现实,“梦中归”是无可奈
何的想象。
思帝乡
花花,满枝红似霞。罗袖画帘肠断,卓香车。回面共人闲语,战篦金凤
斜。惟有阮郎春尽,不归家。
【注】
花花——言花朵繁多,即花花朵朵之意。
罗袖句——女子穿着罗衣,面对画帘,思念情人肠欲断。
卓香车——立在散发芬芳的车上。卓:站立。香车:古代车乘求其精美,
常用优质木材造成,饰以珠玉,涂以香料。《初学记?器物部》:“三云辇,
七香车。”
战篦句——饰有金凤花纹的战篦斜簪于发际。
阮郎——泛指心爱的男子。据《神仙传》和《续齐谐记》载,汉明帝水
平时,刻县有刘晨、阮肇二人人天台山采药,迷失道路,忽见山头有一颗桃
树,共取食之,下山,得到涧水,又饮之。行至山后,见有一杯随水流出,
上有胡麻饭屑。二人过水行一里左右,又越过一山,出大溪,见二女颜容绝
妙,唤刘、阮二人姓名,好像旧时相识,并问:“郎等来何晚也!”因邀还
家,床帐帷慢,非世所有。又有数仙客,拿三五个桃来,说:“来庆女婿。”
各出乐器作乐,二人就于女家住宿,行夫妻之礼,住了半年,天气和暖,常
如春二、三月。常闻百乌啼鸣,求归心切。女子说:“罪根未灭,使君等如
此。”于是送刘、阮从山洞口去。到家,乡里怪异,经查寻,世上已是他们
第七代子孙。二人于是又想回返女家,寻山路,不获,迷归。至太康八年,
还不知二人下落。以后诗词中就常用“刘阮”、“刘郎”、“阮郎”来指久
去不归的心爱男子。
【析】
这首词写妇人春怨。
“花花,满枝红似霞”写春景烂熳绚丽。三、四两句写妇人于画帘之内,
伤怀已极,故立车遣愁。后四句摄取对话的特写镜头:回头闲聊,神态绰约;
“唯有”二句,是妇人之言,实为衷曲,揭出“肠断”之由。
梦江南
其一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注】
极——顶端。这里是指怨恨的终点就在“天涯”。天涯,这里指代远在
天边的爱人。
山月二句——山、月、水、风不了解思妇的感情,而让眼前的落花纷飞。
【析】
这首词写思妇恨远。
开头两句作急切语,以“天涯”指代远离不归的人,于“恨”之前修饰
以“千万”,可见其恨远之深长。后三句就眼前之景写离恨之情:山月、水
风、碧云,本是客观的事物,无所谓“知”与“不知”,而女主人公却把它
们作为埋怨的对象,以为是山月不解人事而故意窥人;水风不理怨情而将落
花飘于眼前;暮云悠悠,更牵动了她无休无止的离恨。这全是用景象表现、
衬托人物的心理,蕴藉含蓄,情意不尽。正如胡国瑞先生在《论温庭筠词的
艺术风格》一文中所说的:“似清淡的水墨画,避去其所习用的一切浓丽辞
藻,只轻轻勾画几笔,而人物的神情状态宛然纸上。”
其二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注】
斜晖句——夕阳西斜,余晖忽隐忽现,含情脉脉;流水东去,悠悠自乐。
脉脉(mòmò默默):形容含情而不用很明显的方式表达时的状态。悠悠(yō
uyōu 幽幽):形容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样子。
白蘋洲——长满了蘋草的小洲。蘋(pín 贫):水草,叶浮水面,夏秋开
小白花,所以称“白蘋”。赵微明《思归》诗:“犹疑望可见,日日上高楼,
惟见分手处,白蘋满芳洲。”又:《唐宋词选注》以“蘋”为“浮萍”,《诗
经?召南?采蘋》:“于以采蘋,南涧之滨。”朱熹注:“蘋,水上浮萍也,
江东人谓之蘋。”洲:江中的小陆地,白蘋洲本有实地。《白香山诗集》补
遗卷上《送刘郎中赴任苏州》诗,汪立名注引《太平寰宇记》:“白■洲在
湖州蘋溪之东南,去洲一里。洲上有鲁公颜真卿芳菲亭,内有梁太守柳恽诗
《江南曲》云:‘汀洲采白蘋,日暮江南春。’因以为名。”这里的“白蘋
洲”,不必实指此地,而泛指水中小洲。
【析】
这首词写女子终日盼远人归来的一片痴情。作者全以素描的手法,勾画
了一幅完整的艺术画面。
起首二句,用“梳洗罢”、“独倚”两个连续的动作,表现她急切盼归
人的情绪。“独”字是其孤寂的写照,“江楼”点出地点。后面三句,从“江
楼”前着笔,也是“望”中之景。江楼前景物万千,而女主人公只看到了“帆”、
“斜晖”、“水”、“白蘋洲”,这是与她的思想感情紧密相连的。离人去
时是从江上乘船,他回来也定然会乘船的,故她只是细细辨认过来的帆船。
“千帆”喻其在江楼所数船之多,所认船之细,所盼之切,所望之久。“皆
不是”饱含着失望与哀怨。七字之中,跌宕转折,曲尽情意,渗透了希望喜
悦与忧伤的感情。结尾二句,实处写景,虚处传神,景与情合,生动贴切,
将思妇纤绵、凄清怅望之情合盘托出。恰如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所评:
“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徊不尽,是亦谪仙才也。吾安得不服古人?”
河传
其一
江畔,相唤,晓妆鲜。仙景个女采莲,请君莫向那岸边。少年,好花新
满船。红袖摇曳逐风暖,垂玉腕,肠向柳丝断。浦南归,浦北归?莫知。晚
来人已稀。
【注】
江畔三句——江边采莲女相唤,其晓妆鲜艳。
仙景二句——美景中来了个采莲女,请你莫要向那岸边。这两句是船夫
的所见和说话,意思是希望漂亮的采莲女,不要往少年所在的岸边去游玩。
仙景:风景幽美如仙境。个女:一个少女。
少年二句——那边满插鲜花的船上,乘坐着一个少年。这两句是女子所
见。
红袖三句——采莲女的红袖迎着暖风摇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