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侦探电子书 > 楼兰地图 >

第33章

楼兰地图-第33章

小说: 楼兰地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珊含笑称谢,起身随婢女离去。伦庭玉转过脸来望着余伯宠,蔼然可亲的目光使人感到无比温暖。

“伯宠,这一趟你受苦了,人好像瘦了不少。”

“能和伦先生再见已经是上天厚待,所有的苦累都无足挂齿。”余伯宠抚摸着自己的面颊笑道。

“是呀,”伦庭玉喟叹着,“四十七人的队伍只回来九个,损失确实惨重,但和当年几近全军覆没的德纳姆考古队相比,似乎已算得上奇迹了。”

“荒漠深处固然恐怖,但若有了坚定的信念和精良的装备,人们照样能够在生命的禁区开辟一条探险之路。”余伯宠感慨万千,“当然,‘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其中的曲折变化我真的想一口气对您说出来。”

“我何尝不愿洗耳恭听,只是你奔波劳乏,精神不济,想必需要先休息一下……”伦庭玉踌躇着说,语气中却透出恋恋不舍的意味。

“不要紧,我还支撑得住,有些话如鲠在喉,闷在肚里反而睡不踏实。”余伯宠感念知遇,竟然显得莫名兴奋。

“太好了,”伦庭玉喜形于色,“反正明天不必赶路,今夜我俩不妨作一番长夜之饮。”

余伯宠慨然应允,于是移席密室,遣退僮仆,只剩下心腹侍从唐怀远温酒布菜。

关于沙漠中的情形,伦庭玉从先行返回的队员口里也有所了解,布莱恩及方子介的探险历程已经令人称奇,却没有料到,在坚持留下的另外一支考古队身上,发生了更加波谲云诡的变故,一经披露,顿觉惊心动魄。

首先提到的是那两片地图的原委,不仅伦庭玉感到讶异,连素来表情淡漠的唐怀远也错愕变色。

“地图竟然是假的?!”伦庭玉匪夷所思,瞠目呆坐了片刻才喃喃道:“难怪当初辛格会轻易用它换取川资,如果是主人的心血之作,想必他至死也不肯脱手。可是,德纳姆费尽千辛万苦才来到西域,怎么可能只为了完成一幅虚假的地图?”

“这自然并非初衷,而是在绝望之际想出的一条诱敌之计……”余伯宠缓缓解释,暗自庆幸苏珊提前归寝,否则关于德纳姆乘伪使诈的内幕倒不便平铺直叙了。

听罢德纳姆和威瑟之间的恩怨纠纷,伦庭玉越发神情恍惚,回忆多年来对地图的珍藏,以及为此引起的明争暗斗,只觉得可笑而又可悲。懊恼和怅惘的感受无可宣泄,最后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唉,英国人一向以笃诚绅士自居,想不到勾心斗角的手段也如此歹毒。”

“人心险恶,原无疆域种族之分。”余伯宠说,“其实,论起奸滑伎俩,日本人丝毫不比英国人逊色。”

“日本人?你是指……”伦庭玉不免茫然。

“有一个叫作田仓雄次的‘樱花社’头目,伦先生大概还有印象吧?”

“是的,田仓雄次早年曾派人与我商洽合作发掘事宜,遭到回绝后便销声匿迹。但日本人侵吞文物的野心不死,虽然我和田仓素未谋面,却可以预感到他就是‘樱花社’在西域活动的幕后主使。”

“您的判断不错,”余伯宠说,“稍有差异的是,您和田仓早就认识,并且多年来关系融洽。”

“是谁?莫非假名托姓?”伦庭玉惶然追问。

“您有一个机警干练的老部下杳无音讯,”余伯宠旁敲侧击,“难道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你说的是小杜吗,我以为他已经不幸遇难了。”伦庭玉迟疑着,发现对方神色异常,不由得忽有憬悟。“怎么,莫非他和田仓雄次之间有着某种联系?”

“联系极其密切,”余伯宠说,“事实上两者同为一人。”

“啊,”伦庭玉骇然失声,和唐怀远相觑无言。紧接着由余伯宠进一步揭示了杜昂的真实面目,以及‘樱花社’在沙漠里的种种罪行。

余伯宠明白,伦庭玉颇以知人善任自矜,如今遭受亲信属下蒙蔽,内心的伤痛必定不堪设想。为避免其过度忧愤,他陈述的语调格外婉转。纵然如此,造成的震撼也相当强烈。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当沉稳持重的唐怀远眼张失落,切齿愤盈时,伦庭玉反倒表现出罕见的平静,虽然目光里隐隐交织着羞辱和悔恨,但脸色如初,举止从容,似乎在尽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余伯宠暗暗吃惊,由衷地为那一份深厚的涵养折服。

(十九)(2)

“这么说,诡计多端的田仓雄次已经在风暴中丧命?”唐怀远插言道。

不等余伯宠回答,伦庭玉凝眉推测说:“杜昂身体矫健,意志顽强,又有两驼冰块为依靠,逃离沙漠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我也这么想的,”余伯宠附和道,“倘若田仓贼心未泯,再次潜回雅布,倒是我们一个不小的隐患。”

“所以……”伦庭玉稍作沉吟,似乎自言自语,又像是发号施令。“今后无论何时何地遇见他,人人得而诛之,不只是为我们的发掘计划扫除障碍,同时也是替含冤惨死的根发报仇雪耻。”

余伯宠和唐怀远频频颔首,肃然领命。接下来谈及发现楼兰和侥幸脱险的过程,伦庭玉兴致盎然,但听到无功而返的结果,眉宇间难免流露出几许遗憾。

“实在抱歉,”余伯宠面含愧疚。“我虽然找到了楼兰遗址,但体力和补给俱已接近极限,以至于无法带回那些宝贵的文物,最终辜负了伦先生的重托。”

“伯宠,何出此言?”伦庭玉连连摆手,温和劝慰,“我总不会把文物的价值看得比你的性命更加重要吧。况且在此之前,考古队的发掘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事实证明我是没有看走眼的,若非你才智非凡,如何识破德纳姆苦心策划的骗局,而没有坚韧的品格和当机立断的魄力,又如何因祸得福,抵达楼兰?虽然最后功亏一篑,毕竟获得了详实的经验。另外,你沿途记载的资料图本也弥足珍贵,必将成为日后重返沙漠的有利线索。”

一番话使余伯宠备受鼓舞,不禁跃跃欲试地说:“伦先生,我们什么时候重新出发?”

“不必着急。”伦庭玉微笑着,“你远道归来,精疲力竭,需要安心休养几日。再者,考古队重整人马,添置装备,也须耗费一段时光。”

余伯宠默默忖度,深以为然,伦庭玉又说:“不过,也不会拖延太久。一则受季节限制,天气转暖不利于深入沙漠。二则也是形势所迫,裴敬轩和迪化府之间冰火难容,随时可能将雅布周围变成一片硝烟弥漫的战场。”

“哦,裴老六自不量力,终于要和迪化府开仗了?”余伯宠说,暗想,倘若兵戈扰攘,以雅布为基地的考古行动必定大受影响。“为保证发掘计划顺利实施,伦先生不能设法阻止吗?”

“嗐,你太抬举我了。”伦庭玉苦笑,“虽然交恶的双方都给我几分薄面,我的号召力在西域到底有限。迪化府的姚大帅早就担心裴敬轩尾大不掉,只怕也有率先发难的打算。实际上雅布地区的局势如何发展,俄国人的立场才是关键。”

“那么,俄国人的态度究竟怎样?”

“这就要看裴敬轩的手腕是否高明了。俄国人在雅布别无图谋,所觊觎的也是沙漠深处的文化瑰宝,由于举措失当,竟不能捷足先登,只能向裴氏父子施加压力,其间或许夹杂着军火交易等附属条件。而裴敬轩的处境就颇为尴尬了,排除我的因素,他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得罪英国人,如何周旋调解着实大伤脑筋。”

“如此看来,我们挖掘到的那批文物放在雅布是十分危险的。”

“慑于英国人的势力,裴敬轩不敢轻举妄动。”伦庭玉缓缓道,“他手里还用着我一笔款子,这个人情也不得不掂量。而另一方面,为了向俄国人交差,他必须想出补偿的办法。因此,文物短期内可保无虞,但时日持久就难说了,尤其在不由我保管的情况下。”

“怎么,那批文物目前不在伦先生府上?”余伯宠诧异道。

“嗨,”伦庭玉又一次苦笑,“前些天考古队归来,我曾力邀大伙入住寒舍,顺便腾出房屋安放文物。谁知布莱恩坚持下榻旅店,同时也执意不肯将文物留下。”

“什么原因?”

“他口口声称,在没有按照协议书分配之前,双方共同挖掘的文物不宜放置于私人府第。谁都听得出,这分明是有意提防我们营私舞弊,简直是小人之心。”

“就算是小人之心,也是无可辩驳的理由,”余伯宠说,“此刻文物是在木拉提旅店吗?”

“是的,就放在先前制作冰块的那间库房,由双方派人共同看守。”伦庭玉说,“英国人派的是保罗?盖勒,我则命忠实可靠的萨昆前去配合。”

“萨昆……”余伯宠稍加犹豫,想起了那个曾经随侍宝日娜身边的威猛汉子。暗自好笑地想,无论什么样的合作形式,一旦到了瓜分利益的时刻,似乎都可以放弃宽容优雅的风度,取而代之的是一副斤斤自守,严阵以待的姿态。可是,“考古队回来的日子也不短了,如果不想节外生枝的话,为什么不及早进行整理分配的工作?”

“这就要问布莱恩了,我已经催促过几次,他却一再推三阻四,也不知想搞什么花样?”伦庭玉啧有烦言。

“应该没问题吧,”余伯宠说,“布莱恩博士虽然头脑精细,却是个勤谨本分的考古学者,与威瑟的卑鄙贪婪并不相同。我想,他之所以不急于履行协议,是不是因为仍然保留着同中方继续合作的愿望。”

“继续合作?恐怕不大现实吧。”伦庭玉夷然轻笑,“且不说英国人面临资金短缺,人员不整的困难,单凭那一张伪造的地图,也早就失去了同中方合作的资格。能够让他们分得一部分文物,已经是我们宽大为怀了。”

(十九)(3)

“或许布莱恩也意识到这一点,才有优柔寡断的表现。等到明日见面,我会相机试探一下他的真实想法。”

“很好,”伦庭玉说,“你不妨直言相告,中国人诚信为本,绝不会背弃先前的约定。但他也要认清形势,尽快着手进行文物分割事宜,拖沓延误是徒劳无益的。因为除了萨昆以外,木拉提旅店四周还有官兵日夜把守,任何人想要投机取巧都办不到。”

余伯宠顿口无语,暗自揣摩,由于布莱恩的举措不定,伦庭玉难免心生芥蒂。但据实分析,大英领事馆的触角虽然遍及西域,在雅布地区的影响却无足轻重。因此,在眼下犬牙交错的环境里,一支寥落疲乏的英国考古队不可能掀起太大的风浪。与其妄加猜忌,不如安之若素地完成最后的合作程序。默思良久,正要婉转劝解,却忽然心念一动,想起了一件更加牵挂的事情。

“伦先生,”他的神情变得凝重,“近来可有哈尔克的消息?”

“哦,你的老友安然无恙。”伦庭玉说,“我让小妾前去探望过两次,除了行动失去自由,饮食睡眠俱可保证,裴敬轩也没有滥施酷刑,大概是忙于军务无暇顾及吧。”

此时无暇顾及,总有一天会腾出工夫的,余伯宠暗忖,如何使伦庭玉切实关心才是当务之急。反复斟酌,突发奇想,微笑着说:“哈尔克有一个响亮的绰号,不知伦先生听说过没有?”

“似乎听过,是不是叫什么‘野骆驼’?”

“不错,但您清楚这名字的来历吗?”

“唔……”伦庭玉猜测着,“或许是体格健壮,善于奔跑的缘故吧。”

“您只说对了一半,”余伯宠详细解释,“凡是久居西域的人都知道,野骆驼是沙漠里耐力最强的动物,仅靠一些粗砺的红柳枝裹腹,就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