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侦探电子书 > 切勿送花 >

第2章

切勿送花-第2章

小说: 切勿送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好像以近乎敬畏的神色窥视着那个赠物者,这是毫无疑问的。

10分钟以后,当他独个儿坐在出租汽车后座时,包裹爆炸了,把这个伟大的小说家炸得粉身碎骨,仿佛他从来也没有在地球上存在过一样。他的司机受了重伤。埃利瑟田园堡周围的交通堵塞了几个钟头。

星期三又发生了第四起谋杀事件,可是当时没有人把这些谋杀事件彼此联系起来。

第四起谋杀事件是东部地区标准时间中午12点发生在美利坚合众国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的。

对马克·菲什,大多数人一无所知。只有圈内的人和政治记者才对他了如指掌。作为中央情报局局长助理,他通常躲在幕后,因为中央情报局像座冰山。人人都知道它在哪里,但外界人只看见它的尖端,其余部分被笼罩着,看不见。在正常情况下,马克·菲什是不出头露面的。

在这个星期三,中央情报局局长出了国,因此要由菲什从弗吉尼亚的朗利到宾夕法尼亚大街白宫去向总统送每周个人简报。以前也曾有过几次叫他这样做,因此,这并没有什么希奇。

汇报时间比平时长了一点,恰恰在午前,他回到他的轿车。轿车载着他出了侧边的入口,然后驶入宾夕法尼亚大街。

由于交通中断,司机不得不等候两分钟左右,因此轿车慢慢驶入右边的小巷里。正是在那一时刻,马克·菲什变换了位置,靠向近边的车窗,大概是要让更多的光线照在他正在研究的文件上。

谁也没有看见有人放枪,谁也没有听见枪声。车窗被击碎;菲什被抛起撞在他的座位的后背上,他的天灵盖被击碎,血迹斑斑的头骨碎片散落在皮革和玻璃上,三颗“伊夸洛”子弹射进他的头里。伊夸洛子弹是圆形的,英国制造,现在几乎已被淘汰,但仍然可以弄到手。伊夸洛子弹设计得一击中目标就裂成碎片。它还具有现在的特种部队所要求的一切必要的非穿透性,因而把误杀旁人的危险降到最低限度。 伊夸洛子弹最初实验时只能穿透2。5英才厚的瑞典肥皂;瑞典肥皂是弹药设计师用以代替人体组织的物品。

后来,哥伦比亚特区警察局在联邦调查局和秘密情报局共同协助下测量和计算过子弹的轨道,大致弄清了子弹是从哪里发射出来的。

在众多的旁观者之中有一个旅游者;当时他一直在拍照片。他的35毫米照相机拍下的一个镜头提供了一个小小的线索,因为那个镜头显示出一个老年人恰恰站在他们估计子弹发射出来的地点,不偏不倚。

他似乎是个七十八九岁或八十一二岁的男人,下身穿着牛仔裤,上身穿着有花格纹的L.L.比恩衬衣,头戴一顶蓝色的鸭嘴帽,帽上有这样的题字:“托图,我想我们再也不在堪萨斯了”。调查人员称他为“老家伙”,他手握一根鸭头钢柄的手杖。在拍那帧照片的瞬间,他正把手杖提高,直指马克·菲什的轿车。将这帧照片放大并加工处理,即可看出“老家伙”就是刺客,他的手杖实际上是一种致命武器,这已经是没有什么可怀疑的了。

没有人能解释马克·菲什之所以转移到车窗旁,从而使刺客的工作容易一千倍的原因。

只有两个国际新闻记者偶然发现,那么短短的几天里,在好几个国家有三个知名度很高的人和一个资深情报官员被谋杀。但是,有关的执法组织中没有一个组织把这些谋杀事件正式联系起来。然而,事实是,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有四个著名的受害者由于各种无情而野蛮的暴力行为而殒命。虽然没有人把这些谋杀事件联系起来,但有一件事是确实无疑的:他们中每个人都是选定的目标;他们中每个人都是被追踪、被找到并经过策划而被小心翼翼地杀害的。虽然研究恐怖主义的专家曾提到过一些组织的名字,认为它们可能是这些谋杀行动的实施者,但是没有一个组织挺身而出,声称对这些事件负责——连续发生了四起谋杀事件,竟无人声称对此负责,这确实是咄咄怪事;谁都知道,恐怖团体在实施了一次精心策划的行动以后迟迟不声称成功,这是极其罕见的。

在同一个星期的星期五又发生了一起谋杀事件。这一次事件发生在瑞士,而其受害者,任凭你怎么驰骋想象也不能称之为知名度高的人了。实际上,她恰恰相反。正是这第五起谋杀事件促使詹姆斯·邦德去弄清事实真相的。

第二节  凝眸俯视少女峰

大约上午10点30分,她离开了她在因特拉肯的旅馆。瑞士的伯尔纳塞奥伯兰山对她总是起着宁神祛忧的作用,而劳拉·马奇当时则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宁静。

小时候,她的双亲常常把她带到瑞士这个地区;她记得她的父亲多年前就曾对她说过,只消坐下来望着这里的山峦就令人心旷神怡。她很需要思考,让痛苦减轻并重新确定自己此后的生活该怎么过。

前一天断断续续下着雨,但这天上午,却是万里无云,晴空湛蓝;这种景象只有在高纬度才能看到。这里的山峦轮廓清晰,线条分明,山顶终年积雪;而在远处她只能看见形状宛似少妇乳房的岩石的曲线——这也就是人们称座独特的山峰为少女峰的原因。

劳拉在因特拉肯西站登上了开往格林代尔沃尔德的火车。这里从她童年时代以来发生的变化非常少,对此她心里总是感到纳罕。她甚至似乎也熟识她的旅伴——有一群要旅行一天的、叽叽呱呱说个不停的年轻人,他们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由一位神情严肃、体态丰腴的妇女率领着;有一位不苟言笑的年轻人,他脚登耐穿的长筒轻便靴,行囊放在行李架上,脸埋在一本指南书里,看样子他要出来艰苦地跋涉一两天;有一对中年夫妇,他们身体健康,脸色红润,身穿牛仔裤和毛线衫;还有十几个其他人。所有这些人很久以前她都认识了;认识他们时,她还是个小孩,紧紧地抓住她父亲的手,从咔嚓咔嚓地响个不停的火车的窗口好奇地向外凝视。

一切景物她都熟悉,从避暑小屋倾斜的长檐到窗槛花箱的色斑和气味她都习见惯闻。她认为,所有国家在游客看来均有一种独特的气息,深深留在他们的记忆里,回去后仍能立即辨认出来。她的父亲过去就常说,对于瑞士他所记得的是它的气味而不是它的景色。她知道他的话的含意。她的母亲过去则常说,那是铜臭;然而这只是家里说的笑话。就这几天里在几个地方所见的情况来看,瑞士的气息是清洁的。

在格林代尔话尔德她慢步穿过这个村庄,躲开其他游客,沿着拥挤的公共人行道溜达。不时停下来瞄瞄商店的橱窗、美术明信片、山花种子、缝到牛仔裤上的布片、系在手杖上的金属小标签和堆积如山的食物。那里的百货商店是神情严肃的男人和女人主持的。在瑞士人看来所有生意都是严肃的,而格林代尔沃尔德正是生意兴隆的地方,它坐落在格莱西厄峡谷的边缘。数十年来在冬夏两季,它一直是登山者、游客和长途滑雪者的运动场。

她走到架空滑车时已过了11点30分,她付了几个法郎,轻轻松松地钻入滑车的座椅里,让它把自己几乎是无声无息地提升上去。当钢丝绳把她提升到漫长的斜坡时,她俯瞰下去,但见山脚的翠绿草地烟烟生辉,涓涓细流波光闪烁。

她在被称为第一观景点的地方走出滑车,那里可以自豪的只是拥有一座庞大的木头房子。房子里供应可口的食物,在白天这个时候,食客很多,十分拥挤,但却是坐下来吃煎蛋卷、油炸马铃薯、新鲜面包,再饮一杯苹果汁把食物冲下去的最理想的地方。

劳拉吃完饭,沿着山坡往上走了一段路,便坐在如茵的草地上,瞭望远处下方的米塔罕山脉、施瓦兹蒙什山黑黝黝的山坡、格林代尔沃尔德那玩具一样大小的房子;翠绿色、淡黄色、合乎节令的松树的黛绿色等各种颜色交相辉映;她右边远处的少女峰令人神往的轮廓隐约可见;格莱西厄这条冰川峡谷有点阴森可怕;远处的艾格尔山的顶峰壮丽绝伦。

她觉得那里的山峦像巧手用灰白色的纸按一定比例摺成的模型,用白粉把它们的顶峰刷白。戴维喜欢这里,但那已经过去,无法挽回了。这是愈合她破碎的感情的时刻。戴维不存在了,那已经完了。他是不久以前夭折的,而她必须从他的夭折中振作起来。

当她陶醉于美景时,仿佛时间和光线耍了个把戏,在精神上她正被悬岩、山峰和沟壑紧紧地拥抱着。她的父亲说得对,风景的壮观和美丽有助于她从长远的观点看待个人微不足道的忧愁和痛苦。好像这个地方能魔术般把微不足道的痛苦扫除一空。有点令人生畏的庞大山脉的奇观已经在起作用。

当她觉得脖子受了意外的一刺的痛苦时,她几乎懒洋洋地认为是被一只蜜蜂蜇了一下。她试图抬起手去捕捉那只昆虫,可是当她的手臂竟无法举过肩膀的高度时她感到迷惑不解。

她并不恐慌,仿佛她是从非常遥远的地方茫然地看待她目前奇怪的处境一样。麻木感似乎从她的脖子被蜇的地方扩散开来。首先,她的手臂不能动了,接着她感到全身受到侵袭,有一种并非是不适的感觉,结果连动也不能动了。

她想:“这是梦,过一会我会醒的。”她想笑可又笑不出来;她已故的父亲挥着手,沿着野花星罗棋布的山坡向她跑来。接着一切沉浸在黑暗之中。

暮色苍茫时,经营那家小餐馆的人发现了她的尸体。

次日早晨,詹姆斯·邦德喝完了他最后一杯早餐咖啡,正打算度过一个懒散的周末——其中包括与一位名叫夏洛特·赫尔富尔的少妇共进晚餐——突然电话响了,使他以后几周的全部计划无法实行,更谈不上与名字令人愉快的赫尔富尔①女士调笑和玩耍了。

①赫尔富尔的英文拼法是Helpful, 意为“有帮助的”、“有益的”。——译者

“邦德上校, 在我们开始研究之前,你先看一看这帧照片。”M把放在他的办公桌上的8乘10英寸的黑白照片推过来。从邦德走进房间那一刻起,M的心情一直是忧郁的。

把邦德召到M和他自己的办事人员所占用的那套办公室的是局长的秘书莫尼彭尼;他的办公室在那幢鸟瞰摄政公园的无名大楼的第九层上。

她对着上面闪着“免进”字样的红灯的门说:“你径直走进去,别管那一套。”当邦德向前走了一步时,莫尼彭尼放低声音说:“他把我们的一对姐妹也召到这里来了。”她向他飞快地笑一笑才把眼光移开,双颊绯红。她为詹姆斯·邦德拿着的手电筒对那幢楼的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什么秘密。

那对“姐妹”原来是安全局的一男一女,给邦德介绍时被称为格兰特先生和钱特里女士——一个穿着白厅制服的身材魁梧的男人和一个情绪相当坏的年轻妇女;她坐着一动也不动,神情专注,侧身靠在她的椅背的边缘上。这两位官员看来都如坐针毡,因为当情况逼得安全局的成员要向秘密情报局求助时他们是很少感到自在的。邦德心里毫不怀疑,他们到这里来是要向M祈求帮助的。

他瞥了一位少妇的照片一眼,她可能三十二三岁,头发金黄,容貌活泼、逗人喜爱。

“先生,我该认识她吗?”邦德扬起眉毛,怀疑地问道。

“这只有你才能回答, 邦德上尉。”M仍面无笑容。“我晓得我们秘密情报局与姐妹单位偶尔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