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侦探电子书 > 西夏死书 >

第54章

西夏死书-第54章

小说: 西夏死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务,那时我年轻气盛,喜欢出风头,便报名参加选拔,最后,我和另外两名战友被选中,参加了那次特殊任务。”

“特殊任务?就是中苏联合科考队?”不知何时,韩江也走出隧洞,出现在了马卡罗夫身后。

马卡罗夫看了看韩江,道:“是的,正是在那次任务中,我见到过这件西夏玉插屏的照片,也正是因为这次任务,我的人生发生了彻底改变,才加入克格勃。”说着说着,马卡罗夫的思绪不觉又回到了半个世纪前的那次可怕的旅程……

从中蒙边境被救起,马卡罗夫在医院里住了半个月,身体的伤痛虽然已经平复,但是,可怕的噩梦却时时纠缠着他。一觉醒来,马卡罗夫发现自己突然失去了自由,病房门口全部换成了克格勃的特工,原本经常来看望他的战友,和满脸笑容的首长,再也不见了,周围没有一个人和他说话。他不明白为什么会是这样,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马卡罗夫,这个当年二十岁刚出头的年轻人,快要压抑疯了。

难熬的一周后,马卡罗夫被送到了莫斯科,他坐上一辆高级的“吉尔”轿车,两旁是穿着黑风衣,一脸严肃的克格勃军官。“吉尔”载着他们穿过莫斯科的大街小巷,马卡罗夫心里惴惴不安,他感觉自己此刻就像一个犯人。这是要把我送到哪?监狱?军事法庭?我犯了什么罪?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我只是执行上级的命令,为什么会是这样?

渐渐地,一栋黄色的大楼出现在马卡罗夫视线中,这是哪里?马卡罗夫扭头看了一眼路牌,前方是——卢比扬卡广场,啊!恐怖的卢比扬卡广场11号,克格勃总部!马卡罗夫的心跳开始加速,额头渗出了细细的汗珠,他想起了贝利亚,想起了三十年代的“大清洗”,许多无辜的人被带进这里,就永远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这其中也包括贝利亚自己。卢比扬卡广场上的那尊捷尔任斯基塑像,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高大,威严,毫不留情,这就是捷尔任斯基,这就是克格勃!马卡罗夫忽然发现,身旁的克格勃军官,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这冷笑让他毛骨悚然。

“吉尔”从后门驶进了卢比扬卡,停在院内。让马卡罗夫诧异的是,自己并没有被立即押下车,只见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那个军官,下车向大楼疾步走去,马卡罗夫望着军官的背影,不知道等待他的将是怎么的命运。

【5】

不大一会儿,那个军官回到车上,对司机命令道:“去克里姆林宫。”司机对军官的命令感到诧异,反问道:“克里姆林宫?”

“是的,克里姆林宫。1号不在总部,他说过,他要立即、马上见到我们的客人。”说着,军官回头看了一眼马卡罗夫。

“吉尔”驶出卢比扬卡,向不远处的克里姆林宫驶去。马卡罗夫没想到自己竟然在克格勃的心脏转了一圈,这么快又出来了,但是,他却没有绝处逢生之感,因为下一个他要去的地方,更令他心跳加速——克里姆林宫,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能进入这里。1号是谁?他为什么那么急于见到我?

揣着一肚子的疑问,马卡罗夫他们在经过数道检查后,来到了一间金碧辉煌的大厅,后来马卡罗夫才知道,这个大厅就是著名的乔治大厅,是经常举行重要国事活动的地方。足有一千平米的大厅内,只有马卡罗夫和那三个克格勃军官,三个军官坐在椅子上,腰杆笔直,一动不动,静静地等待着大人物的出现,马卡罗夫则好奇地向大厅四周张望。大厅屋顶的九盏巨型水晶吊灯,让马卡罗夫叹为观止,大厅四面的墙壁上,金光灿灿,刻着许多文字,马卡罗夫仔细观瞧,好像是一些人的姓名,他好奇地问那个为首的军官:“这墙上刻的都是什么人?”

军官瞥了一眼马卡罗夫,说道:“乔治大厅墙上的姓名,是1812年俄军击败拿破仑大军入侵时,牺牲的将士姓名……”

军官没说完,乔治大厅一侧的门开了,三名军官唰地一下,全部笔直地站了起来,马卡罗夫知道——大人物出现了。

马卡罗夫也站了起来,对面走来的“大人物”,看上去似乎只有四十出头,身材消瘦,但却透着精干,这个“大人物”的形象,和马卡罗夫脑中想的那些大腹便便,垂垂老矣的大人物,相去甚远。

马卡罗夫觉着眼前的“大人物”有些眼熟,可能是在报纸上,或是画像上见到过,可是却想不起是谁。在部队,马卡罗夫并不是那种关注领袖,关注莫斯科动向的人,他只想把自己的事做好,对得起母亲,不辜负在卫国战争中牺牲的父亲。

“大人物”走到了几个人面前,似乎神圣不可侵犯,马卡罗夫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抑。“你好,马卡罗夫同志,我是谢列平。”大人物的话语平静而和蔼。

谢列平!全苏联最能干,最有权势的一个人,他二十四岁便已步入政坛,四十岁成为克格勃的掌门人,他还是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不管是在斯大林时代,还是在赫鲁晓夫时代,他始终平步青云,在一次次权力交锋中,谢列平至今保持着完胜的纪录,人们私下送了一个“铁腕人物舒里克”的绰号给他,许多人都相信他将是未来的最高领导人。这样一个人物,却要急着见我?

马卡罗夫有些不知所措,敬了一个不够标准的军礼,道:“贝加尔军区第39集团军侦察营准尉伊凡·彼得罗维奇·马卡罗夫前来报到。”

谢列平摆摆手,“不用这样,我并不是你的上级。”顿了一下,谢列平又说道:“你跟我来。”说完,谢列平丢下那几个克格勃军官,领着马卡罗夫,走出了金碧辉煌的乔治大厅。

【6】

穿过道道走廊,来到一间办公室,谢列平示意马卡罗夫坐下,待二人坐定,谢列平首先开口:“不要怪我们的人,那都是为了保护你,也是为了保密。你的身体好了吗?”

“基本上已经康复了。”

谢列平点点头:“你也许还不知道,这次黑城行动,是我极力主导的,所以我特地把你请到莫斯科来,想让你给我谈谈整个行动的过程,特别是最后出事时的情况。”

“为什么是您亲自和我谈?”马卡罗夫大惑不解。

“因为我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次行动,下面请你谈谈吧。”

“过程?其实,我只是一个军人,我和我的两个战友被上级选中,任务只是去保护科考队的安全,科考队那些专家教授这一路发现了什么,做了什么研究,我并不清楚,甚至我连这次行动的目的也不知道。”

“那你总该听到他们说了些什么吧?”

马卡罗夫摇摇头,“即便我听到一些科学家的交流,也听不懂,一是我并不懂他们专业上的东西,二是我不懂中文,去之前我学了点中文,但只是一些简单的用语,所以……”

“你真是个老实人,只知道自己的任务。”谢列平无奈地露出一丝笑容。

“是的,我在部队接受的教育就是服从命令,完成自己的任务,和我无关的事,不要去随便打听。”

“那这一路,除了最后一天发生的可怕事情,前面有没有什么异常?”

“前面……”马卡罗夫陷入了回忆,“前面那些天基本上都比较正常,但是……”马卡罗夫欲言又止。

“但是什么?”

“但是我个人感觉,只是我的个人感觉,从我们一出发,似乎就有双眼睛时刻在注视着我们。”

“一双眼睛!那你没发现什么?”

“我曾和另一个战友在科考队后方埋伏,也曾在夜晚宿营地附近昼夜巡逻,但是我却什么也没发现。”

“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可疑的情况?”

“还有就是出事前的那个晚上,那天晚上我们是在一片胡杨林里宿营的,因为白天很累,所以那天晚上我很早就睡下了,担负那晚营地安全是三位中国军官,睡到半夜,我忽然被一阵奇怪的声音吵醒了,那声音开始并不大,我跑到帐篷外面,没有看到执勤的中国军官,却发现卡佳,就是列宁格勒大学那位研究历史的博士,我们都喊他卡佳,他和两个中国同志在离营地较远的一棵胡杨树下,争论着什么……”

“他们说了什么?”谢列平追问道。

“他们是用中文在争论,卡佳好像冲那两个中国同志说了句‘不!我不需要’,我就听明白这一句,其它的,我就听不懂了。”

“再后来呢?”

“再后来,卡佳看到我来了,就回帐篷了,那两个中国同志也回帐篷睡觉了,我不放心营地的安全,就在营地四周转了转,结果,我还是没发现应该执勤的那三名中国军官,而那个奇怪的声音却越来越响了。”

“那是什么声音?”

“我无法形容,总之,非常奇特,像猛兽的吼叫,又像是从遥远地方传来的人喊马鸣。第二天,我曾问卡佳,卡佳说他也听到了那个声音,但他说,那只是大风吹过沙丘和胡杨林的风声。我怕走远了迷路,便返回营地,继续睡觉。要在以往,我找不到那几名中国军官,一定会为营地的安全担心,睡不好觉,可奇怪的是,那晚我回到帐篷后,竟然睡得很好,一觉睡到第二天天明。”

【7】

“那第二天,你见到那三名中国军官了吗?”谢列平问。

马卡罗夫皱着眉,摇摇头:“没有,第二天醒来,其他人都在,就少了那三名中国军官,但是,更奇怪的事发生了,一大早起来,大家发现用来装水的两个大桶,竟然同时漏了,等我们发现时,里面的水早流干了。整个科考队都没水了,在酷热的沙漠戈壁中,失去了水,就意味着死亡,悲观的气氛,迅速在科考队中散播开来。科考队取消了当天原定的行程,派五拨人出去,既为寻找水源,也为寻找失踪的中国军官。为了防止发生意外,所有出去寻找的队员都配发了步枪和子弹,我还教了几位科学家如何使用AK…47。大家约定不管找没找到,太阳落山前,所有人都要返回营地。”

“你那天一直留在营地?后来那五拨人都回来了吗?”

“是的,那天白天,我一直留在营地,担负营地警卫任务,并没发现什么异常。黄昏时分,出去寻找的五拨人都按时回来了,可令大家失望的是,五拨人既没有找到失踪的三名中国军官,也没有带回水。有位中国的地质学家直呼不可思议,他说他曾经到过这里,明明记得附近是有水源的,而且还不止一处,可是就是没找到。大家都感到了绝望,但也没有办法,只好各自回帐篷睡觉,准备明天继续出去寻找。我主动承担了晚上营地的警戒任务,还有一位中国同志,也要求跟我一起执勤。”

“一位中国同志?你认识他吗?”

“他算是我最熟识的一个中国人了,我记得他姓梁,是科考队的俄语翻译,他俄语说得很流利,我闲暇时经常和他聊天,我觉得他为人很不错,所以,很乐意和他一起执勤。”

“这天晚上科考队就出事了?”谢列平压低了声音。

马卡罗夫沉吟半天,又回想起了那天可怕的一幕幕:“是的,就是那个恐怖的夜晚,那天晚上,当地时间大概十点多钟,我和梁正在聊天,突然,我们再次听到了前一天晚上听到的那个奇怪声音,而且这次声音越来越大,似乎离我们也越来越近。科考队所有人都被这声音惊醒了,大家走出帐篷,直挺挺地朝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我至今记得他们的眼睛,那是一双双充满恐惧的眼睛,太可怕了!我极力使自己保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