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唐宋词选讲 >

第19章

唐宋词选讲-第19章

小说: 唐宋词选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尧之都,舜之壤,禹 
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 
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陈亮(一一四三——一一九四),字同甫,婺州永康(在令浙江省)人, 
是辛弃疾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的思想、人品、性格都很相象,词风也十分 
近似。 
     这首《水调歌头》是陈亮为即将出使金国的章德茂写的。“大卿”是对 
他官衔的尊称。“使虏”指出使到金国去。宋人仇恨金人的侵略,所以把金 
称为“虏”。 
     这首词采用通篇议论的写法,言辞慷慨,充满激情。词的上片紧扣“出 
使”的题目,下片的议论站得更高,触及了整个时事。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两句,概括了章德茂出使时的形势。“南 
师”指南宋军队,由于南宋朝廷对金国实行妥协投降政策,南宋军队已经很 
久没有向敌人发动进攻了,这就越发使金人感到南宋政府怯懦好欺。“谩说” 
就是休说。“北群空”是用“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的典故。原 
意是说,伯乐善识马。他一过,好马都被选出,冀北的好马就空了。这里以 
马群中没有良马比喻朝廷上缺乏人材。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主人由于好久没 
有看到南宋军队的进攻,于是便胡说南宋整个朝廷都没有人材了。 
     在这种形势下,章德茂出使金国,困难实在不小。在敌人面前要做得不 
卑不亢、恰到好处是不容易的。陈亮深知此点,于是便给朋友鼓劲。从“当 
场只手”到上片结束,都是作者鼓励章德茂的话。“当场”指章德茂出使, 
会见金国统治者的场合。“只手”,古代有“只手擎天”的话,指章德茂象 
只手擎天那样能够独立支撑危局。“毕竟还我万夫雄”是说经过较量,章德 
茂必能恢复我国使臣作为万夫之雄的形象。当时出使金国的人有的在敌人的 
威胁下屈服了,这里是赞美章德茂是能够恢复不屈服的英雄形象的。 
      “自笑堂堂汉使”以下三句,是说章德茂心中充满了做一个堂堂汉家使 
节的正气,有着威武不能屈的崇高节操,就象那浩浩荡荡向东奔流的黄河流 
水,是任何力量也屈服不了的。“自笑”,自己会意的一笑,是乐观主义的 
表现。“得似”,好象。“依旧”,依然、仍旧。“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 
逢”是说:你暂且到金人宫殿里去拜见一次吧,总有一天我们会制服他们, 
把金贵族统治者的脑袋挂在藁街示众的。“穹'qióng'庐”,北方少数民族用 
毡搭成的圆形帐篷,这里喻指金人的宫殿。“藁'gǎo'街”,汉代长安城内外 
国使臣集中居住的地方。汉将陈汤出使匈奴,曾把不服管理的郅支单于杀了, 
回来要求把单于的头挂在藁街,作为对“犯汉”者的惩戒。 
     上面那些话是陈亮对友人的期望,也表现了一个爱国者藐视强敌的豪迈 
气概。正因为这样,当他注视现实时,朝廷的投降政策就更使他愤怒不已, 
于是他便在词的下片发了一通义正辞严、慷慨激昂的议论。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三句,是指千百年来养育了我们的祖国大 
地,在这里主要是指北中国。尧、舜、禹是上古时代的帝王。都、壤、封就 
是国都、土地、疆域的意思。面对着大好河山,作者痛心地问道:“于中应 
有、一个半个耻臣戎”,意思是说,在这片孕育着汉族文化的国土上生长着 

… 页面 59…

的伟大人民当中,总该有一个半个以投降敌人为耻辱的志士吧!紧接着“万 
里腥膻'shān'如许”以下三句说:可是为什么现在祖国的万里江山到处都被 
金人蹂躏,到处都是难闻的羊膻味?我们伟大祖先的英灵究竟在哪里?祖国 
的磅礴正气什么时候才能压倒敌人的邪气而贯通于天地之间?作者的这一连 
串责问,完全是针对朝廷上的主和派而发,在他的心目中,这些主和派是不 
折不扣的千古罪人。“耻臣戎”指以投降敌人为耻辱的爱国志士。“戎”指 
戎狄,这里就是指金人。“如许”,如此的意思。 
     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抗金事业的信心。“胡运”,金国的气运。 
 “何须问”,即不必问的意思。“赫日”指中午光线耀眼的太阳。这两句是 
说:金朝的气运已经快完了,它的灭亡是肯定的,因此不必多问,而宋朝却 
象太阳刚升到了中天,前景是很辉煌的。 
     从陈亮的这首词,我们可以看到南宋抗金派词的一个特色:充满强烈的 
民族自豪感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这种词使人振奋,使人鼓舞,带有积极 
的浪漫主义的气息。 

                               六 州 歌 头 
                                题岳鄂王庙 
                                                                       刘过 

中兴诸将,谁是万人英?身草莽,人虽死,气填膺。尚如生。年少起河朔, 
弓两石,剑三尺;定襄汉,开虢洛,洗洞庭。北望帝京。狡兔依然在,良犬 
先烹。过旧时营垒,荆鄂有遗民。忆故将军,泪如倾。说当年事,知恨苦。 
不奉诏,伪耶真?臣有罪,陛下圣,可鉴临,一片心。万古分茅土,终不到, 
旧奸臣。人世夜,白日照,忽开明。兖佩冕圭百拜,九原下、荣感君恩。看 
年年三月,满地野花春,卤簿迎神。 
     刘过 (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自号龙洲道人,太和(今江 
西省泰和县)人。是辛弃疾的朋友。 
     岳飞是南宋初年的名将,曾经在抗金的疆场上建立过赫赫功勋。他的生 
平经历已经在前面作过简介 (见岳飞《满江红》)。岳飞是被民族败类、卖 
国贼秦桧害死的,广大人民深深地怀念他。后来,在宋孝宗时,岳飞的冤案 
得到昭雪,恢复原官。宁宗时追封鄂王。鄂王庙即今西湖的岳庙。刘过这首 
词,就是对岳飞的赞颂和吊念之歌。 
     词的上片概述岳飞生平。“中兴诸将,谁是万人英”以提问的方式开篇, 
意思是说:中兴时期的诸多将领中,谁是万人中的英雄呢?言下之意是说唯 
有岳飞才够得上南宋初年(所谓“中兴”时期)诸多大将中的英雄。“英”, 
即英雄。“身草莽”以下四句是说岳飞惨死于冤狱,葬身草莽之中,但忠愤 
之气长存,他的形象至今活在人民心中。“草莽”,指荒地里野草长得又密 
又深。“膺'yīng'”是胸膛,“气填膺”就是气愤满胸膛的意思。“尚如生”, 
是说还象活着似的。 
      “年少起河朔”至“良犬先烹”,列举岳飞平生主要事迹。岳飞出身贫 
寒,少年时练得一身好武艺,能拉开近三百斤的硬弓(即词中所说“弓两石, 
剑三尺”。古制,一百二十斤为一石。“剑三尺”,即三尺长的宝剑。)岳 
飞二十岁时,在河北(即“河朔”)从军,在艰苦的战斗中逐渐成长为杰出 

… 页面 60…

的将领。所以说“年少起河朔”。“定襄汉”指绍兴四年岳飞率军打败金人 
和伪齐的联合进攻,收复襄阳、汉水流域一带,以后又曾长期驻防于鄂,使 
金人不敢窥伺。“开虢'guó'洛”是指绍兴十年岳飞布置手下诸将分头在陕西 
 (虢)、河南(洛)一带进兵,准备进击敌人。“洗洞庭”指岳飞在洞庭湖 
镇压杨么等农民起义的事。这件事是岳飞历史上的一个污点,刘过把它也列 
入岳飞的功业之中,表现了他的阶级局限。“北望帝京”是说岳飞时刻不忘 
收复汴京(北宋首都)。可是由于奸臣破坏,岳飞的宏伟计划没有实现,自 
己倒先遭了灾。“狡兔”指金人及金人扶持的伪政权。“良犬”喻指岳飞。 
 “狡兔死,走狗烹。”这原是古人叹息最高统治者在打败敌人之后就杀害功 
臣,好比逮住了狡兔,猎犬就被烹杀。这里是说“狡兔依然在”,却发生“良 
犬先烹”的事,金兵没有赶走就杀岳飞,更令人痛恨南宋最高统治者误国的 
罪行。 
      “过旧时营垒”以下几句是说作者访问岳飞曾经驻扎过的地方,即“旧 
时营垒”,到处有怀念岳飞的人们,说起他的事迹,无不痛哭流涕。“荆鄂” 
指湖北武昌一带。“遗民”指存活下来的百姓。“故将军”指岳飞。“泪如 
倾”,形容眼泪流得非常多。 
     词的下片首先咏叹岳飞遭谗身死的冤狱。“说当年事,知恨苦”是说, 
说起当时的事,知道你有极深的恨。“苦”,这里是极的意思。“不奉诏” 
指岳飞不接受皇帝要他班师回朝的命令。“伪耶真”即究竟是真是假。所谓 
岳飞“不奉诏”,完全是秦桧强加给他的罪名。作者在这里虽然用“伪耶真” 
的问话,倾向性其实很明白。“臣有罪”四句,是承接上文秦桧的诬陷说: 
如果我真有罪,那末以皇上的圣明,可以审察,看到我的一片忠心。这里指 
出岳飞是无罪的,又认为宋高宗受蒙蔽,没有鉴察岳飞的忠诚。其实宋高宗 
要屈辱和议,所以要杀害力反和议的岳飞,并非受蒙蔽。“陛下”是臣子对 
皇帝的称呼。“圣”就是圣明,是臣子对皇帝习用的套语。“鉴临”就是审 
察。这四句表现了很强的悲愤情绪,并含有一定的讽刺意义。 
      “分茅土”是古时分封诸侯时的一种仪式,用茅草包上一点土给受封者, 
作为他分得土地的象征。“万古分茅土,终不到,旧奸臣”,是说自古以来 
没有给奸臣封侯拜爵的,他们不会有好下场。“入世夜,白日照,忽开明”, 
是说人世间的一切冤案总能得到昭雪,就象黑夜总会为白昼所代替一样。岳 
飞的遭遇也是如此,他虽然死得很惨,现在却被追封为鄂王,立了忠烈庙。 
 “衮服”以下三句,是说岳飞庙里的塑像,穿着衮服,戴着冠冕,佩着圭玉, 
在地下百拜,感谢君王替他昭雪的恩典。“衮'gǔn'服”,王侯穿的礼服。“冕 
'miǎn'”,帽子。“圭'guī'”,玉制的装饰品。“九原下”等于说“九泉之 
下”。“荣感”即感激。“君恩”指君主的恩典。 
     最后三句,作者把我国在清明节 (在农历三月)祭奠祖先的风俗同吊念 
岳飞的感情结合起来。词说:你看,年年三月,春光明媚,满地花香,人们 
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那就是在纪念岳飞的神灵呵。“卤'lǔ'簿”原指古代 
帝王或大官出行时的仪仗,这里指百姓为岳飞举行迎神的仪仗。这一迎神举 
动寄托着人民的哀思,也反映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感情。 
     这首词前面部分笼罩着悲愤压抑的情绪,最后几句却表现出明朗的色 
彩,给人以振奋和鼓舞。显然,刘过创作这首词不仅是为了纪念死去的英雄, 
而且是在表达抗敌御侮的决心和对腐朽的南宋政权的不满。 
                               贺  新  郎 

… 页面 61…

                             送陈子华赴真州 
                                                                     刘克庄 
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