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平原枪声(李晓明 韩安庆) >

第68章

平原枪声(李晓明 韩安庆)-第68章

小说: 平原枪声(李晓明 韩安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刘中正!”
  啪的一声,刘中正手中的酒杯掉在地下,一身冷汗使他从醉梦中惊醒,直立起来:“太君原谅,是我酒后胡说。”“良心坏了坏了的!”中村怒吼道,“来人!”
  话音未落,早有几个鬼子和便衣队员从屏风后窜出,不由分说,将刘中正五花大绑地捆了,那条尖咀的大洋狗也跟着从人群中挤出来。
  “太君,”刘中正求告道,“我只是猜想吉官起可能是冤枉的,并无根据,还望念我跟随你战斗多年,原谅我一次。”“八格!快快的讲,你和吉官起什么关系的?县城谁的通八路?”中村吼道。
  “这实在是误会。”
  “不讲?打!不客气的。”
  几条鞭子立刻抽在刘中正的身上,那大洋狗猛扑上去,将刘中正的领章肩章连同军装顺着胳膊撕下来。
  “讲!”中村喝道。
  “太君,这实在是误会,自从皇军来到,我便将我的毕生献给大日本帝国,如何会通八路,谁人不知我刘某和共产党有血海深仇!”
  中村知道刘中正有股硬劲,想再榨一榨油,命令继续打。一霎时,刘中正被打得满脸流血,军帽也被狗抓掉了,头发蓬散着,可是他仍然保持着他那军人的尊严,笔挺地直立着。这一点使中村内心里十分敬佩,暗暗感叹道:“真不愧是英雄!”他口里虽然仍在吼着,逼着刘中正讲,口气却无形中没有刚才那样凶了。
  刘中正此时只有一个想法,要撑得住这股英雄劲,要誓死表现出自己对日本的忠心,他真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挖出来,双手捧给中村,让他看看他是不是忠心。他提了一下精神,用那嘶哑着的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太君既然不信任我,我不如一死以表忠心。”接着大呼道:“我生不能剿共立功,死了在地下也要和八路作战,只可惜我活着没有给皇军效劳的机会了。”说罢,以头撞墙,鲜血顿时顺着墙壁流下来。这时中村忽然上前拦住,激动地说道:“你的忠心大大的,我的知道了!”
  刘中正听罢,便昏了过去。中村命抬到后院好好医治,并特地把稻川芳子找来侍候。
  中村回想起这事,多少有些后悔,暗暗埋怨杨百顺有点太过分,自己脑袋也不够冷静,怀疑刘中正通八路的根据本来就不足嘛。不过这一来也有好处,总算使他放心了。现在所担心的是只怕刘中正内心里对他不满,所以晚上特地提了两匣子日式点心,换上一身西装,尽量装做文雅些,去看望刘中正。
  中村一进门,便装模作样,显得十分惊讶,说道:“对不起,我的喝醉了酒。”接着坐到床前,看了刘中正的伤势,“便衣队的八格,打的太厉害了。”又指了指手中的点心,“小小的米西。”
  中村这样待人是很少有的,自然使刘中正感激万分,忙欠起身子说:“我不敢怪罪太君,太君又这样对我照顾,只有感激。既然有人告我,太君进行审查是完全应该的。”
  “没有人告你,”中村解释说。刘中正笑了笑,他早已猜想到杨百顺,便趁势点破:“太君,我知道是杨百顺告我的,不过我不和他一般见识,决不计较,中国有句成语:宰相肚里撑舟船,太君只管放心好了。”
  中村真是又惊讶,又钦佩,掀起一个大拇指说道:“你的大大了不起!”
  “太君,我有几件事要和您相商,可不知您还信不信我的话?”刘中正又趁机说道。
  “大大的相信。”中村双手拍着肚子。
  刘中正说道:“第一件:今后少闹纠纷,大家要一条心。内部虽然可能有几个八路,我想成不了大事。”
  “好的,好的。”中村连连点头。
  “第二件:集中使用兵力,把主要兵力放在城北县城到衡水的公路线上,这是我们的生命线。肖家镇是这条线上的关口,要放上一个大队。”
  中村听罢,又连连称是。
  “第三件:肖家镇必须派一个能干而又可靠的人,我想建议你调任杨百顺为大队长,镇守肖家镇。”
  只这第三件,中村没有马上答复,他知道这是刘中正有意想把杨百顺支开,不过他答应考虑考虑再说。临走时,刘中正要求今天这事不要传出去,以免动摇军心,中村自然答应了。只是这事如何能瞒得住,第二天这新闻便被肖阳他们传遍全城,还发现了不少油印传单,题目叫做:“联队长的苦戏”。
  过了几天,中村将调任杨百顺的事情征求苏金荣的意见。刘中正这一次受审,早吓得苏金荣脱了一层皮,幸亏吉官起没有把自己咬上,他也感到杨百顺留在城里实在危险,但杨百顺终究还是个地方派,和他有共同的利益,能够抓住一部分武装实力,对他也有好处,便满口赞扬同意。中村考虑留下杨百顺也没太大好处,反倒弄得矛盾百出,加之肖家镇确实应该有个可靠的人,便决定调任杨百顺。杨百顺不知内情,觉得独霸一方也不错,只是提出要中村亲自指挥,不受刘中正干涉。中村也怕刘中正的势力过大,答应了。杨百顺还要求三个中队每队要有一挺轻机关枪,大队里要配备一挺重机关枪和一门迫击炮,中村都答应了,还额外把稻川芳子送给他。杨百顺立即挂上少校东洋刀,骑上大洋马,耀武扬威地带着队伍上肖家镇去了。杨百顺走后,便衣队长便由宪兵队长小野亲自兼任,肖阳提升为便衣队付队长。
  
第三六章 两份情报
  已经是深秋了,满地落着又黄又焦的树叶子。
  现在大队已经扩编为三个中队,赵振江提升为大队参谋长,老孟被任为三中队的中队长。这天下午,三百名英雄的方队,整齐地摆在一个树林里,三挺机关枪和一门小炮并排着架在队前,战士们个个都穿着洗的干干净净的粗布衣服,头发剃的光光的,光头上包着才发的新毛巾。村里老大娘眉开眼笑地纷纷抬来了热开水、熟鸡旦。孩子们也来了,抱着一摞一摞的碗,请叔叔们喝水,有的孩子还一碗一碗地送到战士们的跟前。外村的群众听到这个消息,也纷纷赶了来,争先恐后地要看看自己的队伍,人们围在方队的周围,后来的人看不见就拚命地往里挤,大家都仰着头兴奋地喝采道:“嘿!好大一片!”
  “你看,还有机关枪哩!”
  “叔叔,哪是机关枪呀?”孩子们好奇地问。
  “那有两条腿的就是。”
  “一……二……三……”孩子们都在数着带腿的机枪。王二虎的姨父黄老头指着一挺歪把机枪说:“怎么那一挺机枪把扭了,也不去修理修理。”
  人群中立刻响起一阵大笑。一个青年民兵逞能地解释道:“老大爷,你算是真洋气,我告诉你吧,那是鬼子的歪把子,顶好的机关枪,打起来声音脆得就象是炒豆子似的。”
  “你知道那挺机关枪是谁夺的?”另一个民兵故意问道,却不等别人回答便接着说:“那是孟指导员,你们看,就是他。”他用手朝老孟站的方向一指,“五十多岁的人了,可是打起仗来比小伙子们还行。”
  刚才那个青年民兵打趣地说:“只怕比上咱黄大爷还差一点,黄大爷胆子可真不小,树叶掉下来都不怕砸破头。”“哼!你们就是会逞能,又没打过仗,瞎吹啥哩!”黄老头不服气地说,引得大家又是一场大笑。这时却有两个老大娘在人群中聚精会神地谈论着,周围的笑声好象与她们无关似的。
  “大嫂,你看那不是小良吗?多精神!”
  “俺小良可能干啦,听说他一个人就得了三根枪。”“俺小强这几天和我吵着非参军不行,我想这孩子从小没出过门,当兵去我怪不放心的。”
  “你可不明白,人家同志们就和一家人一样,俺小良在队上,比为娘的待他还好,有一次他病了,人家大队长还给他熬药哩!”
  “是吗?过两天我把俺小强送到部队上去。”
  在今天庆祝保卫秋收胜利大会上,分区也派来了代表,还送给一面锦旗,上面写着:“青纱帐里逞英豪!”七个大字,战士们的情绪更加高涨。
  保卫秋收的伟大胜利,不仅在军事上、政治上,就是在经济上,也给予敌人沉重的打击。中村感到单靠自己的力量是无能为力了,跑到衡水去搬救兵。他不知分区部队活动的更厉害,衡水的情况也很吃紧。鬼子的联队长稻本素知马英不好惹,生怕吃了亏,不愿发兵,并将中村大骂了一通。中村无奈,急得两撇仁丹胡子朝天撅了起来。忽然急中生智,想出一计,对稻本说:“马英上一次打了胜仗,必然轻视于我,我们可乘敌人骄傲之际,打他个冷不防。我带一支小部队沿公路向肖家镇进发,故意把目标暴露给敌人,你带一支大部队从公路以西的小路向肖家镇进发,会合在肖家镇,将消息严加封锁。马英发觉我们人马不多,必然集中全部兵力埋伏于肖家镇以南的公路上等着我们,这样就可以把县里的八路一网打尽!”
  稻本也早想打击一下八路的气焰,只是无计可施,此时听了中村的计策,大喜,说道:“马英年轻好胜,消灭他没有问题。”
  第二天便依计而行。中村带着十几个鬼子,几十个汉奸,赶着七辆马车上了往肖家镇的公路。稻本带着两百多名鬼子,三百名汉奸,两挺重机关枪,十几挺轻机关枪,还有好几门小炮,下了公路,偷偷摸摸朝肖家镇摸来了。
  县大队的侦察员小李,在公路东边远远地看到公路上来了敌人,骑上自行车打算跑回大队部报告。走了没有几步,他心想不能回去,到底有多少敌人呢?是鬼子呢还是汉奸?是到肖家镇去的呢,还是下公路去“扫荡”的呢?这些都需要弄清楚。他掷下车子,绕着路沟摸到公路跟前,下决心看个明白。
  敌人过来了,小李趴在红荆棵里,偷偷数着一、二、三……共十八个鬼子。他怕忘记了还用手指头在地上写了个“十八”;接着又数着后边的敌人。敌人过完了,小李算了一算,除了鬼子以外,还有七十八个伪军,一共是九十六个人。日寇有机关枪一挺,伪军有两挺,还有七辆马车……敌人走远了,小李站起来了望着,呵,是顺公路走的,一定是到肖家镇去的。一直到看不见敌人的时候,他才骑上车子往回跑,他心想,哪一次的情况也没有这一回弄的清楚。
  小李回到大队部,把情况汇报了一遍,马英笑着问道:“怎么弄的这样清楚,恰好是九十六个?”
  “我一个一个数了的。”
  马英估计这可能是中村从衡水回来了,不由一阵喜上心头,打胜仗的机会又来了,暗暗下定决心:这一回要活捉中村!
  “大队长,你看谁来了?”忽听小董在院里喊道。话音未落,只见常云秀气喘吁吁地说道:“大队长,你还在这里闻风不动呢?听说肖家镇上鬼子汉奸都住满了!”
  马英也忘记接待她,急忙问道:“你怎么知道的?”“我去县妇救会开会,走到半路碰到好几个老乡说的,我没有顾着开会,就先到这里来啦。”
  “是好几个老乡都这样说吗?”
  “是啊,他们都说的一模一样。”
  马英转身对小董说:“把各中队领导干部叫来。”
  一忽儿,大家便陆陆续续来了。老孟一进门就玩笑地说:“常云秀主任来了,以后还是常来着点,听说大队长常常找你有事。”
  云秀的脸立刻羞红了,大家都笑起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